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1 - 第 2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2019· 全 国 Ⅱ 卷,7 2019· 全 国 Ⅲ 卷,11 2019·海南卷,18 2018·天津卷,2 2017· 全 国 Ⅰ 卷,1~3 2017· 全 国 Ⅰ 卷,37 多结合坐标图、统计图、景观图等考查自然地理环 境的差异性。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 北半球为例)。 - 2 -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影响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形 成 原 因 高大山脉的水热状况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形成垂 直气候带,自然景观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 热量:一般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 下降 0.6℃。 水分: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 呈“少—多—少”的变化 分 异 规 律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②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自 然景观相似 垂 直 自 然 带 谱 ①基带(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②山体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类似; ④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同一山体阳坡比阴坡上限(山地自然带所达到的高度)高;随纬 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 3 - 三、非地带性现象 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9·全国Ⅲ卷,11)我国某公路长 500 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 流。公路南端海拔约 1 070 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 月底至次年 5 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回答下题: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 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思路点拨:首先,先明确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其次,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 500 多千米,南端 海拔约 1 070 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 750 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 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 米,其应位于 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 荒漠带,D 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 错误;山地草原带 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 错误。 答案:D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 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 4 -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延伸更替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平行于海岸线延伸,垂直于海岸线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据此可知: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 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 5 - (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①山地所在纬度 ——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地, 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2019·全国Ⅱ卷,6~7)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 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回答(1)~(2)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解析:(1)C (2)D 第(1)题,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 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 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 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 错、C 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 是间隔分布的,B、D 错。第(2)题,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 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 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 云极少出现,A 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 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气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 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 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 D。 【教师备用】(2019·浙江杭州模拟)“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 想大陆。图 1 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 2 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2)题: - 6 -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 2 与图 1 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2)图 2 中甲自然带为图 1 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C (2)B 第(1)题,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 1)分布来看,形成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 2)形成 热带沙漠,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 C。第 (2)题,读图可知,图 2 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 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 1 中的②,故选 B。 考点二 非地带性现象 (2019·北京模拟)独特的国情塑造了英国独特的发展道路。下图为英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 图和 1 月均温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 7 - 说出图示地区 1 月均温总体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思路点拨:根据题干可知图示为英国局部,位于西风带内,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西部山地 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有阻挡作用,山区气温低。所以,西部沿海地区均温较高,东部均温较低, 西部海拔较高处均温最低。所以,影响图示区域气温特征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答案:西部沿海地区均温较高,东部均温较低,西部海拔较高处均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大气 环流、洋流、地形。 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因 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 海 陆 分 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 8 - 因 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 地 形 起 伏 南美洲 巴塔哥 尼亚 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 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 拉山系 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 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 南北更替, 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 水少 各大洲 的高山 和高原 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 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洋 流 北半球中高纬 度的大陆东、 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 的分布纬度应该 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 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 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 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 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 度大陆东、西 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 的分布纬度应该 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 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 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 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 地区的大陆西 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 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 9 - 分 尼罗河 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非地带性现象的判读方法 首先依据某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 若实际环境与理论上自然带一致就是地带性规律,反之则是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可以 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例如,“缺失”—南半球缺失亚寒带 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改变”—受地形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是温带荒漠带;“约束”— 南北美洲西部沿海狭长的自然带;“块状”—荒漠中的绿洲等。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 右侧为东南坡)海拔 1 200 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 1.3 m 的位置的断面的面 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 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 水多 100 mm 左右。据此回答(1)~(3)题: (1)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 (2)海拔 1 600~2 000 m 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 (3)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 A.东南坡海拔 1 400m 处 B.西北坡海拔 1 600m 处 C.西北坡海拔 1 200m 处 D.东南坡海拔 1 900m 处 - 10 - 解析:(1)C (2)C (3)B 第(1)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 2 000m 左右,且山体所在 地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丰富,说明东南坡 为迎风坡,据此结合选项,武夷山符合,故选 C。第(2)题,由图示可知,海拔 1 600~2 000m 西北 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 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水热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 坡,这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 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示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状 况,故选 C。第(3)题,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中乔木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应该是三类乔木都有并且比 例相差不大的地区。谈图并结合选项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 1 600m 处,三种乔木 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故选 B。 【教师备用】(2019·山东高考模拟)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说出 A、B、C 三类气候的名称,并综合分析自然要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对 A、B、 C 三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解析:由图可知,A 气候分布在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北部,大致为 50° N~60°N 之间,即中纬 度地区大陆的西岸,可知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该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11 - 但是由于北美洲西部高大山地的影响,使得西风不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只能影响山地西侧的狭 长平原地带,加上沿岸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形成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 气候分布在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南侧,即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纬度大致为 30°N~40°N 之间,应为地中海气 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由于北美洲西 部高大山地的影响,使得西风无法深入,呈现狭窄的地中海气候。C 气候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分 布范围广,可知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北美洲中部地形主要为平原, 有助于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长驱南下,也有利于南部的湿润气流到达北部,冬季寒冷,夏季 温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且受西海岸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 答案:A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 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C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地势平坦,东西较宽,且受西海岸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判读方法 (2019·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图表示我国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据此回答(1)~(3) 题: (1)关于该山甲、乙两坡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坡积雪量较大 B.甲坡山麓无绿洲 C.乙坡绿洲种棉花 D.乙坡发展畜牧业 (2)自然带谱Ⅲ最有可能是( ) - 12 - A.山地针叶林 B.山地落叶阔叶林 C.山地常绿阔叶林 D.山地季雨林 (3)造成甲、乙两坡自然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风力 (1)山体定位:根据山体所处的纬度信息、题干文字信息、坐标图海拔信息,推断出为我国的天 山。 (2)山地自然带分析:根据图例信息,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相似 性,随着海拔水热组合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某海拔可能的自然带。 (3)自然带多少:结合影响自然带谱丰富程度因素,如坡向、纬度位置、相对高度可以得出答案。 (4)自然带与农业关系:气温、降水以及水热组合状况会影响植被,也会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1)D (2)A (3)B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判读方法 1.一看基带:基带即山体下部的起始带,反映了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所处热量带大 致推断其纬度位置。 2.二看带谱:主要看带谱的复杂程度,影响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所处纬度、山体海拔和 相对高度。 3.三看坡向: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不同,注意结合水热条件进行分析。一般来说, 同一个自然带,迎风坡高于背风坡,阳坡高于阴坡。 4.四看雪线:一般根据雪线高低推导地理环境特征,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纬度:纬度 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 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③坡度:陡坡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有利于积雪保存,雪 线偏低。 1.下图为某山脉东、西两坡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2)题: - 13 - (1)下列垂直带谱分布符合图示山脉的是( ) (2)该山脉所处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及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重点考 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该山地山麓地带 7 月份气温低于 1 月份可知,该地位于南半 球,最冷月气温在 0℃~15℃之间,因此该地山麓位于亚热带;降水 7 月份(当地冬季)多,1 月份 (当地夏季)少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山地南北走向,其西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据图可 以看出,在相同海拔,西坡降水多,气温高,东坡降水少,气温低,自然带分布高度主要受温度影 响,因此同一自然带西坡分布的海拔高,A、B 错误;该山地海拔 2 100m,山顶没有雪线,因此 C 错误,D 正确。第(2)题,该山地山麓地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气候,该山脉所处地区 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1)D (2)C 2.(2019·重庆南开中学模拟)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 城海拔 2 700 米,1 月均温-0.2℃,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如图为波 密所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 A.1~3 月 B.4~6 月 C.7~9 月 D.10~12 月 - 14 - (2)“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3)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多 B.海拔高 C.气温低 D.光照强 解题思路: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西南的气候特点及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第(1) 题,西藏每年 4~6 月属于雨季前夕,降雨量较小,6 月底及 7 月初开始进入雨季高峰,降雨量大, 因此 7~9 月最可能为松茸产量最多的季节,C 正确;1~3 月为旱季,A 错误;4~6 月雨季刚开始,松 茸发育较小,不适合采摘,B 错误,10~12 月雨季结束,当年松茸采摘完成,D 错误。第(2)题,材料 中提到“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因此冰舌伸入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原带的针叶林,A 正确;落 叶阔叶林属于温带植被,其分布的海拔低于针叶林,B 错误;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一般属于 亚热带植被,其海拔分布低于落叶阔叶林,C、D 错误。第(3)题,冰川发育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 降水控制;气温决定冰川的消融,降水量决定冰川的积累。波密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 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造成降水极为丰沛,雪线附近年降水量估计可达 2 500~3 000 毫米,这正是巨大冰川发育的主导因素,雪线海拔较低,冰川的海拔低,发育了数量和 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自上而下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A 正确;山地海拔低,顶部可能缺少苔原带和草原带,但是图示区域山地海拔很高,不会因海拔高 缺少自然带,B 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山地顶部,因此气温低不会 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失,C 错误;光照对自然带的影响不大,D 错误。 答案:(1)C (2)A (3)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