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铁岭市 2021 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上海市 2018 年以来 , 拆除一些违章建筑,改变部分建筑的功能。该年的外来人口总数 972.68 万人,比 起上一年的外来常住人口 980.20 万人, 外来人口总数下降了 7.52 万人。 这一现象主要与下列影响环境人 口容量的哪个因素有关 A.自然资源与环境 B.科学技术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答案】 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上海市 2018 年以来,拆除一些违章建筑,改变部分建筑的功能。该年的外来人口总数比起 上一年的外来常住人口下降了 7.52 万人。近年,流入上海的人口以农民工为主。综合以上内容,说明房 源的减少,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因此可判断出这一现象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有关。故 D 正确。 2. 水帘降温是用风机排走室内的热气、废气、粉尘等,室外的风会穿过水帘墙,形成清凉、新 鲜、含氧量高的空气进入室内,达到降温、增氧的效果。下为水帘降温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 ①水能够吸收太阳辐射 ②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③热力差异形成风 ④气压差异导致通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对该降温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法最好的应用地是高档写字楼办公室 B.该方法运行成本比空调高,但效果却比空调好 C.该降温方法简洁,至少可以降温 15℃以上 D.与空调相比该方法不仅节能,而且环保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材料信息 , 要明确“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由 动力原因引起的还是由热力原因引起的。热力原因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而动力原因是由于空 气密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引起的 ; 然后根据选项得出正确结论。 2. 该题利用水帘降温使室内降温、增氧 , 比利用空调的方式节能环保。 1.根据“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 , 风机排走室内的热气、 废气使室内空气密度小 , 室外密度大 , 形成气压差 异导致通风 ; 经过水帘墙时 , 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 使空气降温增湿 , 形成清凉、 新鲜、 含氧量高的空气进入室 内, 达到降温、增湿、增氧的效果 , ②④对;与水能够吸收太阳辐射无关 , ①错;热力环流是由热力差异形 成气压差异形成风,是热力原因 , “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动力原因 , ③错;故 D选项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2.读图并结合材枓 , 利用风机排出污浊的气体 , 室内补充清新的空气 , 利于人体健康。重要的道具是水帘 , 水帘不适合安装在高档写字楼。 A项,高档写字楼不适合安装水帘 , 此降温方法不适用 , 排除 A; B顶,该方法降温主要成本是风机用电和安装水帘 , 成本应低于安装空调及空调运行成本。排除 B; C项,该方法降温 , 降温幅度有限不一定降温在 15℃以上。排除 C; D项,与安装空调相比 , 水帘降温节约电能 , 不排放氟氯烃化合物,有利于保护环境。 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 ,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 , 掌握引起大气运用 的根本原因是解答本题关键。 3. 2019 年 11 月 19 日, 2019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北京举办。在活动现场,配送机器人 4.0 隆重亮相,续航里程达到 100 公里,承载重量可以达到 150 公斤,并且能够对恶劣天气、夜间行驶等 情况作出应对处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配送机器人使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GPS ②RS ③GIS ④WPS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现有的配送方式相比,配送机器人送货的优点是 ①用途更广泛 ②配送成本降低 ③配送时间自由 ④可以直达消费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B 【解析】 1.配送机器人要实现对配送地址的定位,需要 GPS;配送机器人要实时对路况及配送路线进行分析、优 化、管理,需要 GIS ;综上, C 正确。 WPS 是文字处理系统, RS 主要功能是监测,不能准确定位, ABD 错误。故选 C。 2.目前,快递员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配送包裹是最主要的配送方式,配送机器人送货用途比较单一, ①错误;与现有的配送方式相比,配送机器人具备高负荷、全天候工作、智能等优点,配送机器人送货受 天气、昼夜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小,配送时间自由,配送成本较低,②③正确。 B 正确。配送机器人送货 一般不能直达消费者,④错误。故选 B。 4.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等压线, P 地气压为 1020hpa,Q地为 950hpa,则 A. P地为低压,比 Q地气压高 B.Q地为高压,比 P地气压低 C.甲地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D.甲地为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2.若该图为 1010hpa 等压面坡度分布图 , 其中数值甲 >乙>丙,则 A.甲地风力为最大 B.乙地风力为最大 C.丙地风力为最小 D.甲乙丙风向一致 【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题设条件, P 地为高压, Q 地为低压, P 地比 Q 地气压高,故 A 、B 错误;甲地为高压,天气晴, 气温日较差大,故 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 2.若该图为 1010hpa 等压面坡度分布图 ,其中数值甲 >乙 >丙,说明甲处等压线坡度最大,则甲处气压梯度 力最大,风力最大。故选 A。 5.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 , 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 洋的交互地带 , 在河口地区后 , 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 , 盐淡水混合 , 水流趋缓 , 河槽展宽 , 出现分汊现象。 河 槽沉积物具有流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 , 总体呈现主槽粗、 边滩细。 下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 (理 论最低潮面 ) 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2.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 滩, D 正确。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A 错误。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 河心岛, BC错误。故选 D。 2.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 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 ABC错误。南支河槽宽,河道 深,径流量大, D 正确。故选 D。 【点睛】 河漫滩和河心岛虽然都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但高度不同,河心岛沉积体高于最水位水面,长期出露。河漫 滩只在低水位时露出。 6. 2020 年 3 月 21 日,装载着捐赠西班牙抗疫物资的 “义新欧 ”中欧班列 ( 义乌马德里 ) 从义乌 铁路西站发车。浙江省义乌市,被杈威机构称为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西班牙马德里是义乌中 欧班列在欧洲的大本营, 也是各国货物实现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 自 2014 年 11 月 18 日义乌 - 马德里首 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中国生产的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销往欧洲国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德里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需要在火车站附近配建大型的货物 A.生产中心 B.销售中心 C.仓储中心 D.质检中心 2.制约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技术 D.原料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1.从材料可知,西班牙马德里是义乌中欧班列在欧洲的大本营,也是各国货物实现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 地。为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需要在火车站附近配建大型的货物的仓储中心,有利于进行货物存储、 中转,即集散, C对。货物集散本身已是成品,并不需要再加工生产, A 错。销售中心一般布局在信息渠 道发达的商业中心,不会布局在火车站区域, B 错。质检中心发挥不了集散作用, D错。故选 C。 2.小商品制造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欧洲国家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会制约此类型的制造业 在欧洲国家发展, A 对。欧洲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购买力强,市场是其优势, B 错。欧洲具有先进的工 业技术,并非制约因素, C错。小商品制造并非原料指向型,原料并非制约因素, D错。故选 A。 7.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主峰海拔高 7556m,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重要过渡地 带。如图为贡嘎山地区部分植被垂直带谱。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导致其东西坡雪线高低差异的因素是( ) A.坡向 B.坡度 C.蒸发量 D.太阳辐射 【答案】 1.D 2.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雪线的影响因素,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的理解,并熟记基础 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1.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贡嘎山 1100-2200 米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位 于常绿阔叶林之上,依据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甲自然带为针阔混交林。故选 D。 2.一般而言,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雪线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双重影响, 但往往降水因素对其影响更大; 读图可知东坡为迎风坡, 降水充足, 故雪线较低主要是坡向要素产生的影响,故 A 正确。 故选 A。 【点睛】 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与当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 地区自然带更替规律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 ,自然带谱数目越多;同一自然带阳坡 分布的海拔高, 因为阳坡获得热量多; 迎风坡降水多, 雪线低; 气温越高, 雪线越高; 阳坡雪线比阴坡高。 8. 山东省某蔬菜基地在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试验,在蔬菜大棚屋顶下将裸露的铜线(高出地面 约 3 米)水平延伸开来,这些铜线通电后可产生高达 500 伏的快速正电荷,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 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加快植物代谢活动。测定结果显示,通过铜线内的电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 还要低。下图示意电气栽培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表明,电气栽培可促进农业 A.缩短生长周期 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产量和质量 D.增加土壤肥力 2.电气栽培最适宜推广的农业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 B.花卉园艺业 C.种植园农业 D.牧场放牧业 3.目前制约电气栽培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为 A.产品销售 B.后期管理 C.前期投入 D.生产安全 【答案】 1.C 2.B 3.C 【解析】 【分析】 1.题意中得知,电气栽培可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加植物新陈代谢。 A 选项:植物新陈代谢加快, 加快植物生长速度,使植物植株、果实增大,但植物的生长周期,如植物的开花、结果现象受自身的因素 和外界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并不会因为新陈代谢加快就提前, A 错误。 B 选项:通过题意得知,与传统蔬 菜种植相比,电气栽培并不会降低成本。 B 错误。 C 选项:电气栽培植物新陈代谢加快,加快植物生长速 度,使植物植株、果实增大,病虫害减少,会提高产量和质量。 C 正确。 D 选项:电气栽培与传统栽培相 比,根据题意可知,两者对土壤肥力影响无异。电气栽培甚至更消耗地力。 D 错误。故选 C。 2.电气栽培对农业设施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最适宜附加值高的农业类型采用。四选项中,花卉园艺 业附加值高。故答案为 B。 3.根据题意得知,电气栽培对农业设施要求高,前期投入大。这是影响其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产品 销售对电气栽培的影响影响较小;后期管理方便,不会影响推广;测定结果显示,通过铜线内的电流比智 能手机的工作电流还要低,生产安全不会制约其推广。故选 C。 9. 潮起潮落 , 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线上,引潮力叠加,为大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 以地球为顶点,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引潮力相互抵消,为小潮。据此分析选 A。 【点睛】 农历的初一、十五为大潮。 10. 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 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左图为巨石阵景观图,右图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夏至日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 20 天后的 X 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 X 日可能是 A. 6 月 12 日 B.1 月 2 日 C.7 月 12 日 D.7 月 2 日 【答案】 1.A 2.D 【解析】 1.该地位于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冬至日太阳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 方向;夏至日太阳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结合图示,夏至日日出为东北方向, A 正确。故本题选 择 A。 2.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是西北方向日落,说明是北半球夏半年, B 错。 20 天后的 X日看到相 同方位的日落, 说明必须要跨夏至日 (6 月 22 日),且前后共平分 20 天, 则 X日可能是在夏至日后 10 天, 也就是 7 月 2 日。故本题选择 D。 11.充电难的问题来自于充电桩的数量和公共充电网点太少。为解决公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问题,相关部 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区县的住宅地和工作地人数分布比例差异明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电动车车主通过手机 APP软件查找附近的汽车充电桩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GPS B.GIS C.VR D.RS 2.依据调研,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 A. a、c 区的布局重点应在工业区 B.b 区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 C.近郊人口最多,布局密度应最大 D.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可能增大交通压力交通 【答案】 1.AB 2.BD 【解析】 1.用手机 APP软件对附近的汽车充电桩定位使用的是 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查询找到附近的充电桩路 线则需要利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来解决, AB正确。 2.从图中可读出 a、c 为近郊区,工业区一般布局在远郊区; b 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大,布局重点在 商业区和行政区, B 正确;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到中心城区的车辆增加,会增加交 通压力, D正确。 【点睛】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 RS)、全球 定位系统 (GP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等。三者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 信息数据的获取,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 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12.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 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 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 “活化石 ”。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 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 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 或三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掌房的效果类似于 A.内蒙蒙古包 B.陕西窑洞 C.傣族竹楼 D.客家族土楼 2.土掌房反应的气候特点 A.湿冷 B.湿热 C.干旱少雨 D.干热 3.7 月,小明去该地旅游,他发现当地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昼长夜短 C.正午时影长变短 D.昼渐变长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土掌房的特点。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安装,故 A 错误;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与陕西窑洞效果类似,故 B 正确;傣家竹楼双层、尖顶,利 于通风散热、防潮、排泄雨水,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 C 错误;而客家土楼为圆形围屋,是大型群体 楼房住宅,利于防御,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B。 2.土掌房是最古老的彝族传统民居,结合材料可知,建筑材料为土坯、石块,墙体厚实,屋顶为平顶, 可以作为晒场,反映了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3.本题考查地理现象的判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彝族居住区位于回归线以北, 7 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 A 错 误; 7 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昼长变短,故 B 正确; 7 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 度变小,正午时影长变长,故 C 错误; 7 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白昼时间变短,故 D 错误;综上本 题选择 B。 13.下表为“ 2010年和 2018 年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2.苏州、南通和无锡与北上广深相比,近几年常住人口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户籍管理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教育医疗成本 D.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1.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四城市中,深圳人口基数最小,增加数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故选 A。 2.苏州、南通和无锡与北上广深相比,近几年常住人口增长较慢,主要是由于苏州、南通和无锡与北上 广深相比,经济较落后,吸引力较小, B 正确。北上广深户籍管理制度更严格,教育医疗成本更高,环境 人口容量相差不大。故选 B。 14.下图为亚洲东部( 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 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高压 B.冰岛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副热带高压 2.关于亚州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 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 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 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 【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1.亚洲东部( 115°E 以东)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为偏南风,读图可知,图中曲线为南风北界,即夏季风的 北界,夏季风北界的南北移动是由西太平洋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太平洋西部的分支,简称“副高”) 势力强弱、南北进退位置决定的,因此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副热带高压, 与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关系不大, D 符合题意,排除 A、B、C。故选 D。 2.与冬季风相比,亚州东部夏季风影响范围仅限于离海洋不远的地区,影响范围较小, A 错误;与夏季 风相比,冬季风控制整个亚洲东部的时间超过半年,而夏季风从登陆到结束的时间不到半年,因此冬季风 强盛时间更长, B 正确;亚洲东部夏季风大致 4~5 月份开始登陆, 7~8 月到达最北位置,北进时间近 3~4 个月,夏季风 10 月退出大陆,南退时间约 2 个月,因此北进慢于南退, C错误;冬季风可以到达赤道, 还可以越过赤道,因此冬季风可以影响海南, D 错误。故选 B。 15.为缓解杭州市民的饮用水问题, 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领导小组成立, 设计的引水规模每年总共约 20.7 亿立方米,但遭到了位于新安江水电站下游的建德市等地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图为引水线路示意图。建 德市强烈反对的原因可能是 A.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咸潮加剧,污染水源 C.水量变小,水质下降 D.含沙量和流速都变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和图中得知,千岛湖引水工程的引水规模大,势必会减少千岛湖供给下游新安江的水量,造成新安 江的水质下降, C对。水库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水位的季节变化,建德在水库下游,所以季节变化不 会增大, A 错;建德市离河流入海口较远,不会受到咸潮影响, B错;含沙量变大和流速变小, D错。故 本题选择 C。 16.下图为夏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能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是 A.悉尼 B.新加坡 C.北京 D.库尔曼斯克 2.关于图中甲、乙区域和 A、B 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气温正在逐渐下降 B.乙区域表示该地正处于黑夜 C.A点对应的时刻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D. B点对应的时刻为该地一天中气温最低时 【答案】 1.C 2.D 【解析】 1.太阳辐射最强应出现在正午 12 点,地面辐射最强应出现在地面温度最高的 13 点前后,由此判定太阳 辐射和地面辐射对应曲线。由太阳辐射曲线可知,该地的昼长约为 15 个小时,昼长夜短。材料显示该图 为夏至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等长。 四个选项中北京昼长夜短;悉尼 位于南半球, 昼短夜长; 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 昼夜接近等长; 库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 出现极昼现象。 故 C 正确, A、 B、 D 错误。 2.A 、地面为大气的直接热源,读图可知,甲区域太阳辐射大于地面辐射,地面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地 面升温散热,因此气温正在逐渐上升, A 错误; B、乙区域在 14~20 时太阳辐射大于 0,为白天, B 错误; 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 12:00,而 A 点对应的时刻为 14:00 ,C 错误; D、 B 点处于大气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时,应为一天中气温最低时, D 正确。 故选: D。 17.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该省最可能是 A.山西 B.江苏 C.湖南 D.青海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该地产业链以煤炭为主,形成了煤 -焦-化,煤 -电 -铝, 煤-铁-钢等产业模式,输电是在当 地用煤发电,然后输出电力,由以上信息可判断出,该省应为煤炭大省,故 A 正确。 【点睛】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煤炭开采是整个产业链接核心。箭头指向表示,有了煤炭开采 业,才有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难度一般。 18.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 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 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 理是减弱了地面辐射, A 对。地膜覆盖不是大棚生产,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B 错。不改变太阳辐射的总 量, C错。不能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错。故选 A。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给果实着 色, C对。夏季地温高,不需要保持地温, A 错。地膜覆盖不能降低地温, B 错。地膜覆盖不能增加吸收 太阳辐射, D错。故选 C。 19.下图为亚洲某两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左图区域属伊斯兰文化圈 B.右图区域有很多水上市场的原因是河流流量全年稳定 C.两地植被类型相同 D.两地河流汛期相同 2.与左图比,右图区域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分配均匀 C.全年光照充足 D.年降水量多 3.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洋流性质 4.左图区域主要矿产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天然气 【答案】 1.A 2.D 3.C 4.A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左图是阿拉伯半岛,右图是中南半岛。 2.右图为东南亚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有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斯湾沿岸是世界主要石油产区。 1.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西亚的耶鲁沙冷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该地属于伊斯兰文化圈, A 正确;右图区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很多水上市场的原因是河流众多, B 错误;左图植被是热带荒 漠草原,右图主要植被是热带季雨林, C错误;左图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河流无汛期, 右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是汛期, D错误; 故选 A 2.左图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右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降水分配不均匀, 总降水量大,故 D正确, ABC错误。 故选 D 3.两地纬度相当,但左图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右图地区由于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 故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不同。 故选 C 4.左图位于波斯湾沿岸,该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故 A 正确。 故选 A 【点睛】 本题组难度较低, 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首先要准确定位两个区域, 并熟练掌握各自的气候类型和求特点。 20.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建筑物高度由中心区向外递增 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D.东北 ——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2.从热力环流角度判断乙处最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考查等值线;城市风。 1.该地中心区人口密度最大,面积小,建筑物最高,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的高度应是递减,所以 A 项错 误。甲处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其人口密度是大于 0.9,比相邻地区要人口密度要大,现代农业通常是 资金、技术等密集的集约型农业,其需要的劳动力较少,人口密度不会大,所以 B 项错误。丙处人口密度 小于 0.3,较相邻地区人口要少,不可能是卫星城, C错误。注意图上方的指向标,东北 -西南一线等值线 向外(小值)凸出,这一线人口密度大,所以 D 项正确。故选 D。 2.中心区人口密度比外围地区人口密度大,排放的人为热较多,所以温度较外围高,存在城郊热力环流 (城市风) ,近地面风从外围吹向中心区, 再考虑向右的地转偏向力 (我国位于北半球) ,风向为东南风 (注 意指向标) ,D 正确, ABC错误。故选 D。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 [ 环境保护 ] 英国是目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统计 , 英国所有海域理论上的风能储量为 2200GW (1GW=100万千瓦装机容量 ), 但滞后的电网建设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张的海上风电电力外送所需。为实现 2050 年前碳排放 “净零 ” 的目标,英国政府推出海上风电制氢计划 : 即利用风电将海水电解 , 转化为 “绿 色”的氢气和氧气 , 再将氢气通过海底现有油气管道输出, 以氢气取代天然气 ; 为数百万家庭供暖。 基于英 国海上风电制氢计划 , 说明其有望在 2050 年前实现碳排放 “ 净零 ”目标的理由。 基于英国海上风电制氢计划 , 说明其有望在 2050 年前实现碳排放“净零”目标的理由。 【答案】该计划的制氢原料海水清洁、可再生;制氢所需动力为风电,不使用化石燃料;海水电解转化为 氢气和氧气,制氢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利用海底现有油气管道,可减少基建过程中能源消耗;氢气燃烧 不产生二氧化碳,可实现碳排放“净零”;以氢气取代天然气作为生活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上风电制氢计划为背景,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海上风电制氢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 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英国位于西风带,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是目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利用风电将 海水电解,转化为“绿色”的氢气和氧气。风电清洁、可再生,制氢过程不使用化石燃料,不产生二氧化 碳,可以实现碳排放“净零”目标。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 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近年来人臭开垦种植茶园、 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 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与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图 6 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 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 ( 图中 1、2、3.4 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 。 (1)判断图中 1 所代表的季节,并描述该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的特点。 (2)分析季节 4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原因。 (3)分析黄山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黄山短尾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1) 冬季 海拔 600 到 900 米; 分布范围窄,仅位于常绿阔叶林带。 (2) 春季,黄山短尾猴食物相对短缺,随天气逐渐转暖,各种植物的嫩芽嫩叶等从麓向上逐渐生长发育, 为了觅食短尾猴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3) 海拔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植被结构单一 , 地表植被不丰富;黄山短尾猴不喜食针叶。 (4) 人类开垦种植,破坏了黄山短尾猴的栖息地,使其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人为投食,限制了黄山短尾 猴的活动范围,活动距离减小;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生存能力减弱。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整体性和差异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详解】 (1)图中 1 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小且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区( 600~900 米),位于常绿阔叶 林带。因此该季节是冬季,短尾猴选择在海拔较低、植被茂密食物更丰富气温更适宜地区活动。 (2)季节 4 黄山短尾猴活动范围最广,说明此时段食物短缺使得黄山短尾猴活动空间变大。冬季大量树 木落叶,春季随着天气转暖,各种植物开始复苏发芽,为觅食所以短尾猴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3)马尾松林海拔较低,主要分布在 500 米以下,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不丰富,短尾猴 食物较少;另外短尾猴可能不喜食用针叶林。 (4)人类活动在该地区可能会陡坡开垦,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使得短尾猴栖息地遭受破坏,栖息 地面积减少;根据材料,目前该地区随着旅游开发,大量人为投食使得短尾猴的活动范围减小,活动距离 减小;短尾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生存能力减弱。 23. [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 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农村,如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废水等。下图示意 2005~2015 年我国某县农田非 点源污染的变化状况。 说明该县 2005~2015 年种植散户和农业种植公司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答案】差异: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高于农业种植公司;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升高,而农业种植 公司的农田污染程度下降。 原因:与种植公司相比,种植散户种植技术、农药化肥利用率较低;处理污染经济、技术能力不足;农田 分散,难以管理和治理;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较薄弱等 .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农业污染的原因。 【详解】 种植散和农业种植公司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差异应结合图来说明, 图的纵坐标表示单位面积污染量, 结合图 例可读出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高于农业种植公司, 且从 2005 年到 2015 年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升 高,而农业种植公司的农田污染程度下降。 由材料可知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废水,影响农田废水中农药、化肥量的因素可从技 术水平、污染处理水平和环境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来分析;与种植公司相比,种植散户种植技术、农药化肥 利用率较低; 处理污染经济、 技术能力不足; 农田分散, 难以管理和治理; 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较薄弱等。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番薯原产美洲,属蔓生草本植物,喜温、耐贫瘠、高产,适合在旱地生长。明朝时传入福建 并广泛种植,对当地人口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材料二:下图为福建省略图。 (1)简析番薯引入福建后广泛种植的自然原因。 (2)福建地处 (地形区)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 (壤) 化。 近年来福建省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 使上述问题得到缓解,简析植被覆盖率上升的原因。 【答案】 (1)纬度低,气温高;红壤肥力低,番薯耐贫瘠;丘陵广布 ( 易排水 ) ,旱地面积大 ;单产高 ( 解 决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 ) 。 (2)东南丘陵 ( 浙闽丘陵 ) ;红漠 ( 荒漠 ) ;退耕还林 ( 植树造林 ) ;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城市化,农 村人口比重下降;政府生态 . 保护政策 (生态移民 ) ;山区比重大;水热充足,植被恢复能力强。 ( 任答四 点 )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福建省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国地形区分 布、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恢复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 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番薯引入福建后广泛种植的自然原因应从热量、土壤、地形、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 番薯原产美洲,属蔓生草本植物,喜温、耐贫瘠、高产,适合在旱地生长。图中显示,福建位于低纬度地 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适合番薯种植;福建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红壤 肥力低, 而番薯耐贫瘠, 适合种植番薯; 图中显示, 福建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形有较大起伏, 排水性能好, 低山丘陵区坡地上多旱地,旱地面积大,适合番薯种植;福建省人口比较密集,粮食需求量大,而番薯属 高产作物,当地对番薯市场需求量大,促进番薯广泛种植。 (2)图中显示,福建地形有较大起伏,以低山丘陵为主,福建地处浙闽丘陵,是东南丘陵的一部分。福 建临近海洋,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有较大起伏,因此流水侵蚀力较强,如果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会导致 水土流失严重,表层具有肥力的土壤流失,红色成土母质出露,导致土地(壤)红漠(红色荒漠)化。近 年来福建省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 红漠化问题得到缓解, 植被覆盖率上升的原因应从恢复植被措施方面进 行分析。当地大量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使得许多地区植被得以恢复,植被覆盖率上升;当地农村生 活能源中,矿物燃料、沼气、水电等能源消费比重升高,薪材比例下降,使得植被破坏减少;当地大量农 村人口进城务工或迁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农村对环境的压力减小,从而使 得植被得以恢复; 政府通过执法力度加大、 鼓励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政策导致植被恢复, 植被覆盖率上升; 山区比重大,宜林地区广,使得植被覆盖率上升空间较大;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恢复 能力强,从而使得当地植被覆盖率上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