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60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省级行政区与B省区陆上相邻的是 A. 浙、赣、闽 B. 鲁、云、闽 ‎ C. 湘、赣、闽 D. 鄂、闽、云 ‎2. 上图四省区中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 A. ①云 ②桂 ③皖 ④黑 B. ①云 ②粤 ③鄂 ④黑 C. ①青 ②粤 ③渝 ④新 D. ①新 ②云 ③鄂 ④鲁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A是云南省,B是广东省,C是湖北省,D是黑龙江省。广东省的邻省有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其简称分别为闽、赣、湘、桂,故C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A是云南省,B是广东省,C是湖北省,D是黑龙江省。云南简称云或滇,广东简称粤,湖北简称鄂,黑龙江简称黑。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18年春节期间,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福’字”。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四个省级行政区中 A. ①位于我国西南,四季如春 B. ②位于亚热带,光照充足 C. ③位于低纬,水果之乡 D. ④位于沿海,水运便利 ‎4. 四个省级行政区共同的自然灾害有 A. 滑坡、泥石流 B. 火山、地震 ‎ C. 台风、风暴潮 D. 伏旱、火灾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①图像围楼,代表的是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气候湿润,夏季炎热,A错;②有熊猫造型,代表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雾多,光照不足,B错;③代表台湾,位于低纬,水果之乡,C对;④代表云南省,位于内陆,水运条件差,据此选C。‎ ‎【4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上题结论,可以得出①是福建,②是四川,③是台湾,④是云南,四个省级行政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地势起伏大,共同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选A。四川不受台风、火山影响,福建、云南等没有伏旱,BCD错。所以选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A. B. ‎ C. D. ‎ ‎6. 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 B. ‎ C. D. ‎ ‎7.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 C. 四川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图A中秦岭南侧是四川盆地,A错。图B中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B对。图C中四川盆地西侧是横断山脉,C错。图D中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D错。‎ ‎【6题详解】‎ 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面积点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图D,D对。A、C、B错。‎ ‎【7题详解】‎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有丘陵分布,但是位于湿润地区,没有绿洲的为四川盆地,C对。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都有绿洲分布,A、B、D错。‎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 完成下列问题。‎ ‎8. 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9. 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A. 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 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 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 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答案】8. D 9. B ‎【解析】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 ‎【8题详解】‎ 图示区域被我国大兴安岭穿过,根据图中河流向东南和西北两侧流出,可知该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正确答案为D。‎ ‎【9题详解】‎ 图示区域为大兴安岭地区,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交界地带,其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过渡为草原。故选B。‎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陆分布 ‎ C. 纬度 D. 光照 ‎11. 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 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 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四季更替现象 D. 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 ‎【答案】10. C 11. D ‎【解析】考查了冬始日期不同的原因。难度适中。以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冬始日期不同的原因。‎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第三阶梯主要为丘陵平原地形,总体地势较低,冬始日期分布基本与纬线平行,纬度越低,冬始日期越晚。所以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日期的变化规律,C地入冬日期在12月1日以后,A错误;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是受海洋的影响,B错误;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季节更替现象是存在的,C错误;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都在10月15日左右,D正确。故选D。‎ 建筑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传统民居多以流动的坡尖顶毡房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伊宁的毡房房顶呈坡尖状,主要是为了减少 A. 房屋积水 B. 热量散失 ‎ C. 房顶积雪 D. 阳光照射 ‎13. 从风向和光照角度考虑,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向 A. 东南 B. 东北 ‎ C. 西北 D. 西南 ‎14. 推断伊宁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寒冷少雨 B. 冬冷夏热,降水均匀 C. 全年温和湿润 D. 冬冷夏温,干旱少雨 ‎【答案】12. C 13. A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伊宁所处的位置,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处,夏季风的背风处,冬季降雪较多,夏季降水少。因此伊宁的毡房房顶呈坡尖状,是为了减少房顶积雪。正确答案是C。‎ ‎【13题详解】‎ 风向和光照角度考虑,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光避风。伊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南面为阳面,因此大门宜朝南。伊宁位于我国西北,以结合山脉走向可知主要风向为偏西风,因此大门朝东避风。综上所述,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向东南。正确答案是A。‎ ‎【14题详解】‎ 伊宁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夏温差大,降水少。正确答案是B。‎ 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B. 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 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D. 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16. 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 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 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 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 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①地位于内蒙古,接近冬季风的源地,故风能丰富,A正确;②地为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阻挡了冬季风深入,故风能较贫乏,B正确;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周高山使内部风力小,C错误;③地地处沿海,风能较丰富,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16题详解】‎ M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热能丰富,地表比较平坦,风能丰富。故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A正确。沼气的使用主要分布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物能不属于新能源,故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问题。‎ ‎17.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18.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19.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 降水少,地形平坦 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17. A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A。‎ ‎【18题详解】‎ 既然枣树耐旱,考虑到海拔在2000—3000米,应该是冬半年寒潮影响势力范围,就应该考虑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内陆台风影响不到,降水较少,洪涝可能小),选D。‎ ‎【19题详解】‎ 考查区域特点,考虑到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积累糖分而品质优良。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能进行区域准确定位,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农业生产等内容。‎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先民们利用竹子、芦苇、树皮等原料来制作纸张,如今造纸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许多地区仍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不仅提供纸张,还成为了旅游景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古法造纸的选址,主要考虑 A. 市场 B. 原料 ‎ C. 交通 D. 劳动力 ‎21. 如今传统造纸区域的造纸术得以保留传承,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水平高 B. 市场需求大 C.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 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 ‎22. 利用竹子作为原料的传统造纸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 赣 B. 晋 ‎ C. 秦 D. 冀 ‎【答案】20. B 21. D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先民们利用竹子、芦苇、树皮等原料来制作纸张,并且这些原料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说明古法造纸主要考虑原料的分布,B正确;纸张便于储存和运输,市场因素对古法造纸选址影响较小,A错误;交通、劳动力都是次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古法造纸质量较差、工效低,与现代造纸技术相比,已日渐衰落,A错误;古法造纸生产的纸张相比现代造纸技术生产的纸张,质量不高,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小,B项错误;交通运输对传统造纸术的保留传承作用不大,C错误;但作为我国造纸术的活化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大力保护,因此得以继续传承,故D项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在我国,竹子主要分布于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丘陵低山区,比如:四川,湖南,江西,浙江等,赣是江西的简称,故用竹子作为原料的传统造纸区最有可能位于赣,A正确。山西(晋),陕西(秦),河北(冀)不是竹子的主产区,故BCD错误。故选A。‎ 北京某服装企业将除总部外的2 000多名生产工人和全部设备迁至河北衡水。新厂流水线从6条变为12条,面积由70亩扩张至307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呆了十多年,成本越来越高”,此成本主要指 A. 劳动力和交通 B. 劳动力和地租 C. 动力和原料 D. 动力和交通 ‎24. 企业总部留在北京主要因为 A. 方便获取市场信息 B. 距离远,搬迁费用高 C. 在京发展政策优惠 D. 在京市场尚未饱和 ‎25. 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影响有 A. 提高人口容量 B. 解决“大城市病”‎ C. 均衡教育资源 D. 分散城市职能 ‎【答案】23. B 24. A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据材料知,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北京市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较高;土地资源紧张,地租昂贵,故成本越来越高,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和地租,B项正确。‎ ‎【24题详解】‎ 北京市人口众多,服装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总部留在北京可以快捷方便的获取市场信息,故A项正确;其他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B、C、D项。‎ ‎【25题详解】‎ 人口容量与当地的科技、对外开放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与企业的外迁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企业外迁可以缓解城市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大城市病”,故B项错误;外迁的是服装企业,不是教育部门,故C项错误;服装企业的外迁,可以降低北京市的工业比重,从而分散城市的职能,故D项正确。‎ 读中国部分铁路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起止点为杭州和株洲的铁路干线是 A. 浙赣线 B. 陇海线 ‎ C. 京广线 D. 沪杭线 ‎27. 图中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A. 京沪线 B. 京九线 ‎ C. 京广线 D. 焦柳线 ‎【答案】26. A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起止点为杭州和株洲的铁路干线是浙赣线。‎ ‎【2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图是铁路中,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客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20世纪50年代,我国铁道部曾组织专家对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进行勘察选线,但实际上仅勘察了广元到南部县段就因故停止,并取消了兰渝铁路的建设计划。下图为兰渝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兰渝铁路线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 地形起伏较大 B. 全线高温多雨 C. 沿线河流纵横 D. 洪涝灾害频繁 ‎29. 20世纪50年代铁道部取消兰渝铁路勘察和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环境恶劣 B. 经济技术落后 C. 城市密度较小 D. 区域落后闭塞 ‎30. 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 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 B. 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 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 D. 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答案】28. A 29. B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兰渝铁路线穿越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地及四川盆地等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难度大,严重制约着铁路线的施工建设。故A正确;兰渝铁路线经过地区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大,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故BD错误;沿线地区河流较少,C错误;沿线地区洪涝灾害少,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作为后盾。20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技术十分落后,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勘察和建设,故B正确;兰渝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是次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无法克服自然障碍,故A错误;从图中看,该沿线有城市分布,交通落后,因此从城市分布看,不是限制其建设的因素,C错误;区域落后闭塞是次要因素,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可以减少对城镇的噪声污染,与保护生态无关,故错误。‎ B、在铁路沿线应该设立生物通道,以便于动物迁徙和生活,故错误。‎ C、采用桥梁或隧道不仅让铁路线更加平稳,而且可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故正确。‎ D、铁路北段原生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不适宜当地气候,故错误。‎ 故选:C。‎ 第‖卷(问答题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材料二:福建省M市的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50‎ ‎76‎ ‎120‎ ‎150‎ ‎208‎ ‎230‎ ‎182‎ ‎161‎ ‎183‎ ‎42‎ ‎33‎ ‎32‎ ‎(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市降水量的特点,并简要分析7月的降水量比6月有明显变化的原因。‎ ‎(3)有人主张在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你认为其理由可能有哪些?‎ ‎【答案】(1)年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山地降水多于平原。‎ ‎(2)降水丰沛(年降水总量超过1300mm),雨季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或集中在3-9月),秋冬少雨。7月份M受副热带高压(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 地处山地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电能源。‎ ‎【解析】‎ ‎(1)据图可知,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基本沿海岸线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福建省西部山地降水多于平原。‎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M市年降水总量超过1300mm,降水十分丰沛,从3-9月,月降水量都大于100mm,雨季持续时间长,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10月-次年2月即秋冬季节降水较少。7月的降水量比6月明显减少,是因为M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大量修建水电站必须有充足的水能蕴藏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福建省低山丘陵广布,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可以考虑在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 ‎32.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备注:请忽略图中河流的箭头,其并不代表河流的流向,指向为河流的上游。‎ ‎(1)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简述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 ‎(3)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哪些对策。‎ ‎(4)该区域部分河段常有凌汛发生,简述凌汛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最易出现的季节。‎ ‎(5)图示西北部有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古长城”,请说出以其为界的三条地理分界线。‎ ‎【答案】(1)冬季河流结冰;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含沙量较大;流量较小;汛期短(汛期主要在7、8月份);水位变化大。(任答5点)‎ ‎(2)自然原因:全年降水不多(处于半湿润区,河流径流量小)。‎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展水平快,生活与生产需水量大;浪费污染严重。‎ ‎(3)对策:跨流域调水;修筑水库;提高节约用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沿海地区海水淡化等。(任答4点)‎ ‎(4)条件:有结冰现象;从低位流向高纬 季节:冬季(准确的描述应为:秋末冬初(结冰期)和冬末春初(融冰期))‎ ‎(5)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草原和森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河流水文特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对策、凌汛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出现季节、长城的地理界限意义等。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水资源短缺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量和蒸发量,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解决思路是开源和节流。‎ ‎(1)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上游为黄土高原,所以河流含沙量较大;该地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但是降水偏少,用水较多,河流流量小;受雨带推移的影响,汛期短,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不均,水位变化大。‎ ‎(2)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偏少,社会经济原因则主要是因为人口和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较多,加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等。‎ ‎(3)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采取的措施分为两种。开源:跨流域凋水;修筑水库蓄水;沿海地区海水淡化。节流:提高节约用水意识,保护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4)凌汛的发生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二是河流要有结冰期。‎ 凌汛最易出现的季节一是秋末冬初(结冰期),二是冬末春初(融冰期)。秋末冬初,位于河流下游的高纬度河段已经开始结冰,但低纬的上游还未结冰,河水继续向下游流动,流动过程中河水被冰凌阻塞,使水位上涨,形成凌汛;冬末春初,位于低纬的上游河段河水开始解冻,水向下游流动,但位于高纬的下游河段还未解冻,导致凌汛形成。‎ ‎(5)长城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限。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草原和森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单双季稻要求年平均降水量分别在750mm和1500mm以上。‎ 材料二:中国水稻分布图 材料三: A地为宁夏平原, 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1)根据材料二描述中国水稻分布特点。‎ ‎(2)最近一个时期,不断有人提出 ‎ “宁夏不应该种植水稻!”这个问题。试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此说法提供论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 ‎【答案】(1)①水稻在中国分布广泛(或水稻在中国分布南北差异大);②集中分布在秦淮以南地区(或南方地区);③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分布不均(或分散分布);④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均有分布;其中东北分布面积较大⑤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较充足的宁夏平原、新疆的一些绿洲等地区。‎ ‎(2)①宁夏平原虽然可以引黄灌溉发展农业,但由于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降水较少;②水资源不足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③水稻耗水量大,大量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水资源短缺。④大水漫灌,导致该地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荒漠化威胁大。‎ ‎(3)①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黄河流经,为其提供灌溉水源;③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等糖分和养分的积累;④湖沼草场广布,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水稻分布特点,水稻生产的区位条件,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水稻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差异大。集中分布在秦淮以南地区或南方地区。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分布不均,呈分散分布。北方地区的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均有分布,其中东北分布面积较大,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较充足的宁夏平原、新疆的一些绿洲等地区。‎ ‎(2)宁夏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降水较少,虽然可以引黄灌溉发展农业,但水资源不足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且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加上当地蒸发旺盛,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现象,加剧荒漠化。水稻耗水量大,大量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水资源短缺。所以不适宜大量种植水稻。‎ ‎(3)该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附近有黄河流经,为其提供较为充足的灌溉水源;当地气候有较强的大陆性,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等糖分和养分的积累;根据材料可知,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