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高三年级 地理(必修1) ‎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下图(图Ⅰ—2—3),判断1~3题。‎ ‎1.甲、乙两地 ( )‎ ‎ A.甲地所在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较乙地的大 ‎ B.甲地所在图的比例尺比乙地所在图的大 ‎ C.乙地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 D.甲、乙两地是地处同一纬线上的两个不同地方 ‎2.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经度相差81°,纬度相差20° ②同在东半球 ‎ ③经度相差109°,纬度相差40° ④同在西半球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6月22日这一天,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 )‎ ‎ A.甲地与乙地相同 B.甲地为90°,乙地为70°‎ ‎ C.甲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乙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 读图,回答5~7题。‎ ‎ 5. 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 ‎ A. 2070千米 B. 2270千米 C. 2570千米 D. 2670千米 ‎ 6. 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 ‎ A. 白昼时间长 B. 自转速度慢 C. 自转周期长 D. 正午太阳高度大 ‎ 7. 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 A. 湄公河 B. 莱茵河 C. 亚马孙河 D. 赞比西河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完成8~9题。‎ ‎8.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9.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 右图中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的一段,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该图的正确说法有( )‎ A.MA线是昏线   B.M点的经度是180°‎ C.太阳直射在60°E   D.太阳直射在23°26′S ‎11.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 A.A点的地转偏向力大于M地 B.O点正值观察极光的好时机 C.该日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 D.该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0°‎ 丙 ① 丁 ‎④ ②‎ 甲 ③ 乙 读右图,回答12~17题。‎ ‎1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 ‎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甲处低 D.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 ‎13.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 ( ) ‎ ‎ A.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B.乙处多锋面雨 ‎ C.甲处为极锋 D.乙处有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14.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则 ( ) ‎ ‎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15.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 ) ‎ ‎ A.该地为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域 B.②代表秘鲁寒流 ‎ C.丙处有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16.若此图为滨海地区海陆风模式图,甲为陆地,乙是海洋,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 ‎ A.①白天的海风 B.③夜里的陆风 ‎ ‎ C.甲处为白天低压 D.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17.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 )‎ ‎ A.加尔各答吹东北风 B.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 C.我国主要受大陆气团的影响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若下图所示的区域正值7月份,读图判断18~19题。‎ ‎18.此图阴影所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 ‎ C.副热带高压带 D.盛行西风带 ‎19.有关阴影区内气候或自然带的正确叙述 (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0.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主要是受下列哪一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 ‎ A.低气压(气旋)系统 B.高气压(反气旋) ‎ C.锋面系统 D.锋面气旋系统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读图A-06和A-07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3~24题。‎ 图A-07‎ 图A-06‎ ‎23.图A-06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4.图A-07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2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26.“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 ‎27.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下列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西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东北走 ‎28.某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A.自北向南飞 B.自西十二区向东十二区飞行 C.自东向西飞 D. 自东十二区向西十二区飞行 图9是“风向标示意图”,图10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此时,Q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 ‎30.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1.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a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3.关于c、d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河流汛期长 B. d河流汛期长 ‎ ‎ C. c河流含沙量大 D. d河段有凌汛 读下图(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何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 A.暖锋 ‎ B.冷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35.下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 ‎36.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判断37~39题。‎ ‎37.图中陡崖顶部的可能海拔范围是 ( )‎ A. [40m, 50m ] B. [45m, 55m ] ‎ C. [50m, 60m ] D. [50m, 55m ]‎ ‎38.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18m B.21m C.43m D.56m ‎39.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P一定比Q低 B. P一定比Q高 C.P可能比Q低5m D.P不可能比Q低20m ‎40.如下图所,关于气压中心A和锋面B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是北半球气旋,B是暖锋 ‎ B.A是北半球气旋,B是冷锋 ‎ C.A是南半球气旋,B是冷锋 ‎ D.A是南半球气旋,B是暖锋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公路线。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 __ 线修建公路比较省力,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 ‎(2)E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 处较好,理由是 ____________ ______ 。‎ ‎42.读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位于 _____ ‎ ‎(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太阳的直射点位于 _____ ___ 半球,‎ 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___ 。‎ ‎⑵据图可以判断D处此时盛行 _________ 风,气候特点是 ‎ ____ 。E处的气候特点是 __ 。‎ ‎⑶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 _____ (南、北)方凸出,C地以西 海上等温线向 _____ (南、北) 方凸出。‎ ‎⑷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因受 __ __ 带控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__ 。‎ ‎⑸从E到A到C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A处的植被类型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I中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盛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图II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 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000—3000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5分)‎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6分)‎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6分)‎ ‎(4)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6分)‎ ‎ 高三年级 地理 ‎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B D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C C C B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C B C D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A B A A C B A B ‎1.1~3题考查地图、经纬网和地球运动知识。‎ ‎2.4题考查地图知识。‎ ‎3. 5~7题考查地图和地球运动知识。‎ ‎4. 8~9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 ‎5. 10~11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6. 12~17题考查热力环流、洋流、水循环的知识。‎ ‎7. 18~20题考查全球的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8. 21~22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9. 23~26题考查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10.27题考查经纬网知识。‎ ‎11.28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 29~30题考查等压线和天气状况的知识。‎ ‎13.3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 ‎14. 32~33题考查陆地自然带和河流特征的相关知识。‎ ‎15. 34~36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16. 37~39题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 ‎17.40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41题考查等高线知识和工业布局的相关知识。‎ ‎2.42题考查地球运动、世界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的相关知识。‎ ‎3.43题选自2019年山西省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该题综合性较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参考答案:‎ ‎41.(共5分)‎ ‎(1)BD(1分) 理由:BD线较BC线坡度缓(1分) ‎ ‎(2)西北风(1分) 甲(1分)甲地是上风向,向阳坡,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而Z处是背阴坡,又在化学工厂的下风向。不适合建疗养院。(1分:合理即可给分)‎ ‎42. (12分)‎ ‎⑴近日点 南 昼短夜长 ⑵西北风 寒冷干燥 炎热干燥 ‎⑶南 北 ⑷副热带高压 炎热干燥 ‎⑸从赤道向两极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2分)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3分)‎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2分)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2分)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2分)‎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2分)(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2分)雨量充沛,(2分)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2分)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2分)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