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二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三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1-2题。‎ ‎1.图中()‎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2.从a到d()‎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小 ‎2019年10月1日,我国国庆70周年阅兵受到举世瞩目和广泛赞誉。空中梯队的130余架战机,以雷霆之势“米秒不差”地相继飞过天安门广场。完成下3-4题。‎ ‎3.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 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 D. 数字地球 ‎4确定各空中梯队在阅兵中的准确位置,主要依靠的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 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 D. 自动驾驶技术 读图,回答5~6题。‎ ‎5.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  )‎ A.气候变化异常B.植被遭到破坏C.降水变率加大D.干旱程度加剧 ‎6.图中B因素造成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现象分布于(  )‎ A.绿洲内部草原区B.草原区水源附近C.灌溉农业区内部D.内流区河流上游 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近一段时间,亚马孙雨林大火引发了全球关注。据此回答7-8题.‎ ‎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后果是()‎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 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9-11题。‎ ‎9.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中②是( )‎ A. 大秦线 B. 焦作—兖州—日照线C. 神黄线 D. 陇海线 ‎10.以山西省的优势资源为主,国家在该地区重点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 A. 西气东输 B. 西电东送 C. 水土保持 D. 南水北调 ‎11.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临黄河,水运条件便利,有利于原煤输出 B.山西煤炭不适合通过黄河外运 C.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煤炭外运网已逐步形成 D.加强坑口电站建设和炼焦业,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流域地势平坦 B.该流域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 C.该流域水力资源丰富 D.该流域没有矿产资源 ‎13.由图可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大力发展内河运输C.防洪抗旱、治理灾害D.以发展林业、畜牧业为主 ‎14.图中的A位于河流的发源地,该地()‎ A.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体部分 B.要以开发为主,保护为辅 C.应保护好植被,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D.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 A.水田种植业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D.山地畜牧业 ‎16.甲地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玉米和高粱D.谷子和亚麻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8.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9.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20-22题。 ‎ ‎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A.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 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 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 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1.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 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 B. 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 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 D. 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22.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2017年10月,日本某著名相机制造企业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000余名员工。2018年1月,日本某著名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商宣布中国苏州工厂停产。数千名员工全部解散。据此完成23-25题。‎ ‎23.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宜布中国无锡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摄影需求不足 B. 智能手机的普及C. 技术工人缺乏 D. 经济增长减缓.购买力下降 ‎24.日本该多元化材料生产企业最可能()‎ A. 向美国转移 B. 回迁日本C. 向欧洲转移 D. 向印度、东南亚转移 ‎25.从短期来看,多家外资企业撤离江苏对江苏产生的影响有()‎ ‎①失业率上升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财政收入下降  ④房产价格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第Ⅱ卷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18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6分)‎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6分)‎ ‎27.(14分)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4分)‎ ‎(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6分)‎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分)‎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6分)‎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6分)‎ ‎(3)甲地区可接受乙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试说明产业转移对甲地区的影响。(6分)‎ ‎ ‎ 一. 选择题 ‎1-25 ADCAB BACCB BCACC BCABC ADBDC 二.综合题 ‎26.‎ ‎(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2分)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2分)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作物的生长。(2分)‎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2分)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任答两点4分)‎ ‎(3)热量条件优越,(2分)劳动力素质(2分)科技水平较高(2分)‎ ‎27.‎ (1) 土地盐渍化 (2分)土地沙漠化(2分)‎ (2) 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4分)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2分)‎ (3)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2分)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2分)‎ ‎28.‎ ‎(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2分)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4分)‎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2分)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2分)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2分)‎ ‎(3)有利: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分)不利: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