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25×2'=50') 1.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地面植被分布信息的技术手段是( )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通信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遥感主要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的防御监测,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地面植被分布信息,故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来定位和导航,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 A. 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 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C. 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 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答案】D 【解析】 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干寒带属于干热量带的划分,A项错误;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云贵高原属于地形区的划分,B项错误。热带和温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江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C项错误;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都属于干湿地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D项正确;故选D。 2015年,永春县荣获中国香都称号,“永春篾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永春篾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永春县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境内山多地少。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带着香料,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当时东方第一大港)定居并经营香料生意。明末清初,在泉州的蒲氏家族后裔溯晋江而上来到永春县达埔镇制作和贩卖篾香,开启了达埔镇的制香史。目前,全县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产品达300多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泉州相比,永春县达埔镇制作蔑香的主要优势是 A. 芳香植物等原料丰富 B. 蔑香制作工艺纯熟 C. 廉价劳动力充足 D. 蔑香市场需求大 4. 与永春蔑香畅销东南亚关联度最小的是 A. 海洋运输运费低 B. 生活习惯燃香多 C. 宗教祭祀需求旺 D. 湿热地区驱蚊虫 【答案】3. A 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发展方向及工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永春县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因此永春县的城市等级比较泉州的城市等级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密度小于泉州,因此市场需求小于泉州,D错误;根据材料永春县山多地少,适宜竹子和香料植物的生长,泉州市城市化水平高,地形平坦,农业用地较少,原料较少,A正确;泉州城市等级高,人口更多,劳动力更为丰富,C错误;由材料可知,泉州是香料经营较早的地区,后来蒲氏家族来到永春达埔镇利用香料,由此可知,泉州市制作香料时间更早,所以其经验丰富,工艺更为纯熟,B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蔑香的运输量小,占用空间小,与海洋运输费用无关,A错。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燃香可以驱灭蚊虫,且传统文化影响,宗教祭祀需求量大,生活习惯燃香较多,BCD对。故选A。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下表为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5. 四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目前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由表格推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 前煤炭时期 B.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 工业化阶段 D.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5. A 6.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5题详解】 读表格内容可知,甲乙丙丁四大地区中,甲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甲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少,,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中大,且第三产业比重接近第二产业比重, 所以甲地区产业结构最为合理,故选A。 【6题详解】 据表格内容可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所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故选C。 7.生活在中南半岛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湿热,利于通风 B. 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C. 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D. 紧邻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船屋的形成条件,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洞里萨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水涨落水位差较大;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B选项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 下图为上海市在1911年、1949年和1990年三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关于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终年皆夏 B. 夏季炎热干旱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冬季温和少雨 9. 下列关于上海市自然区位条件的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上海市地处长江的入海口处,水运发达 B.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 C. 上海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 上海市是在我国建国后由政府规划设计建设形成的 【答案】8. D 9. D 【解析】 8题详解】 上海市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的出海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ABC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A.上海市地处长江的入海口处,临海,水运发达,故该选项正确; B.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建设,故该选项正确; C.上海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处,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故该选项正确; D.上海市的发展历史悠久,并不是在我国建国后由政府规划设计建设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 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故选D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车辆跟踪 B. 合理分配车辆 C. 降低能耗 D. 提高运营成本 11.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交通车辆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体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车辆来说,可以加快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此过程没有用到全球定位系统。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土地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3. 近几十年来,该河下游弱水流段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泊、沼泽日渐干涸,其主要原因是( ) A. 雪线上升,冰雪融水减少 B. 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 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 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答案】12. B 13. D 【解析】 【分析】 考查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12题详解】 由图形可知,该地位于河西走廊,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盐碱化和沙漠化现象,①③④正确。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东部季风区,②⑤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泊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全球变暖,空气干燥,蒸发增强等原因),同时还有人为因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以人为因素为主,D正确。故选D。 【点睛】该题主要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由图可知,该地位于河西走廊,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降水量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随着人口大量增加,经济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出现短缺;水源不足,导致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现象;农业灌溉,会出现盐碱化加剧。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泊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主要原因是河流中上游过度利用河流水,加上蒸发旺盛,导致河流下游水源不断减少导致的。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读图,完成回答问题。 14. 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答案】14. B 15. D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 【14题详解】 ①地区为宁夏平原,处在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宁夏平原位于黄河谷地,依靠黄河水的灌溉发展灌溉农业,长期的大水漫灌加上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②③正确。该地区没有冻土发育,位于宁夏平原,不是河谷地区。故选B。 【15题详解】 ②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导致生态恶化,形成沙漠。气候和植被变化不是人为原因。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生态环境变好。故选D。 16.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森林生态功能的理解程度。 【详解】 森林通过蒸腾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影响局部地区的降水,森林热容量较大,使气温的日较差变小,从而调节气候,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稳定大气成分;森林增加地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森林可以吸烟滞尘,从而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功能;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固定沙丘,具有防风固沙作用,所以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选项A最为全面,因此符合题意。 17.关于现存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 ②多分布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难以通行、开发较晚的地区 ③亚洲、大洋洲分布最广 ④部分已变为永久性的农田和牧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现存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故①正确;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人类活动破坏小;热带雨林地区因气候湿热,雨林茂密,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地广人稀,原住居民以狩猎为生,雨林得以保存,②正确;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中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分布于非洲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逊平原和东南亚,故③错误;部分原始森林经过人类长期的开发,已被破坏,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农田和牧场,故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 18.在无林覆盖地区20厘米厚的土层,需40年左右即被流水冲刷殆尽,而在有森林覆盖的地区要75万年,这说明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 净化空气 B.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D. 调节大气水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森林覆盖的地区土层不易被侵蚀,体现的是森林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故C正确。 【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有调节气候、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烟滞尘、防风阻浪等作用。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原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导致内蒙古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0.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9. B 20. C 【解析】 本题考查草场资源的保护及区域环境差异。内蒙古草原东西延伸,东部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多,草原茂盛,载畜量大;西部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年降水量少,植被稀少,多荒漠,载畜量小;与海拔及人口密度无关。对草场资源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有利于草场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不能满足牧业对草资源的需求,不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草原地区,年降水量少,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会加重荒漠化的发展。 【19题详解】 内蒙古草原东西延伸,东部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多,草原茂盛,载畜量大;西部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年降水量少,植被稀少,多荒漠,载畜量小;与海拔及人口密度无关。选B正确。 【20题详解】 对草场资源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①正确;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不能满足牧业对草资源的需求,会加重天然草场的破坏,不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②错;草原地区,年降水量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会加重荒漠化的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③错;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有利于草场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发展,④正确。选C正确。 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面上升 B. 水土流失 C. 不合理的灌溉 D. 荒漠化 22.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 宁夏平原 B. 三江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密西西比河平原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所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故该题选C。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太阳辐射强烈且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宁夏平原降水量少,需要引黄河水灌溉,且蒸发旺盛,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江平原纬度较高,蒸发弱,且春季有积雪融水,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B错误;成都平原为湿润区,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C错误;密西西比河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迁移农业为主,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渍化。 2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 C. 扩大绿洲农业种植面积 D. 退耕还草 【答案】B 【解析】 【详解】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不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塔里木盆地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绿洲和荒漠过渡的地区,绿洲地区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保护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荒漠化防治措施,是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减少了植被覆盖率,会加剧荒漠化现象;退耕还林,主要是草原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措施,该地区以绿洲农业为主,没有大面积的草地,故B项正确。 24.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A. 微生物活动弱 B. 生物风化强 C. 有机质含量高 D. 化学风化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差异,认知层次属于简单应用。 【详解】与冬季寒冷而漫长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其土壤微生物活动强,故A项错误;热带雨林树木高大密集,生物风化作用强,故B项正确;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植物生长速度,对土壤的有机质吸收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故C项错误;高温多雨,化学风化作用强,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风化作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要学会用地理原理性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25.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带。 详解】黄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A正确。 二、综合题(50')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右图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填数码代号),①民居主要在我国的________上(填地形区)。民居③形成是由于当地人民_________生活的需要形成的,而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是受当地的_______影响形成的。 (3)A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_______(运输方式)调往C地。甲地处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__基地。 【答案】 (1).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 亚热带季风 (3). ③ (4). 黄土高原 (5). 游牧 (6). 降水 (7). 管道 (8). 京津唐工业 【解析】 【详解】 (1)结合气候资料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乙地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右图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为内蒙古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故形成了方便移动的③蒙古包,民居③形成是由于当地人民游牧生活的需要形成的,①民居为窑洞,由于黄土的直立性较好,且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故主要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上。而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北方降水少,屋顶平,不考虑排水,南方屋顶尖,因降水多,方便排水,故自然因素分析是受当地的降水影响形成的。 (3)A地区为西北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管道调往C地华北地区。甲地位于华北地区,处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黏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图Ⅰ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Ⅱ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2)说明湿地内鸟类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 (3)从产业综合发展的角度,列举适合该沼泽湿地发展的两个具体产业部门。 【答案】(1)气候湿润,降水量大,且河流众多,地表径流丰富;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 (2)大量水生生物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湿地面积广大,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纬度较低,终年水热充足,食物丰富,适宜鸟类在此繁衍,存活率高;湿地附近人口稀少,开发程度轻,人为的干扰破坏少。 (3)淡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湿地产生的原因,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 【详解】⑴湿地主要是地表水多而排水不畅形成的。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进行分析。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条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河流流经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内气候湿热,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黏土,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 ⑵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要有一定量的食物来源,有可以栖息的环境,比较安静的环境条件。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湿地中大量的水生生物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面积广大,为鸟类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水热充足,适宜大量鸟类在此繁衍;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湿地附近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人为的干扰破坏少。 ⑶沼泽的开发和利用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做到因地制宜,湿地利于水产养殖,可以搞生态旅游业和科学研究等,也可以利用当地资源搞水产品加工业。 28.读下列图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治理沙尘暴的关键是________。 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治沙工程是________,其对环境最大的生态屏障作用是________。 (2)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3)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4)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三北”防护林体工程体系 防风固沙 (2)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3)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 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4)在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解析】 【分析】 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是过度樵采,图二是过度开垦,图三是过度放牧;由于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造成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在干旱半干旱区过渡放牧造成土地沙漠化。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治理沙尘暴的关键是退耕还林还草或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治沙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工程体系,对环境最大的生态屏障作用是防风固沙; (2)据材料一可知,图一是过度樵采,图二是过度开垦,图三是过度放牧; (3)据材料二可知,由于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进而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 (4)造成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是因为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