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地理试题
怀 宁 二 中 线 上 教 学 质 量 检 测 高 二 地理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7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 不给分。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 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4.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A.黑子和太阳风 B.黑子和耀斑 C.耀斑和太阳风 D.日珥和太阳风 下表中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 答 5~6 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7.图 1 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地理概念依次是 图 1 A.①岩石圈②地幔③地壳 B.①岩石圈②上地幔顶部③地壳 C.①岩石圈②地幔③地核 D.①地球内部圈层②地幔③软流层 8.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图 2)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 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9.读图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③相比,⑤气流控制区的降 雨 量最少 B.①、⑤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 C.②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 D.③气流与④风带交替控制区为地中 海气候 10.读图 4,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 气候 2006 年第 8 号超强台风“桑美”从浙江温州苍南县的以东南面上袭来,于 北京时间 8 月 10 日下午 5 时 25 分在浙江温州苍南县马站镇登陆,中心风力达 17 级。据此回答 11~12 题。 图 2 图 3 图 4 图 7 11.图 5 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成因的是 12.此季节南亚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13.读图 6 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气压中心的名称亚洲高压 B.受图示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 点盛行东南风 C.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 的 季节是夏季 D.形成 A 气压中心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 节移动 图 7 表示热力环流,完成 14~16 题。 14.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15.abcd 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A.ab B.bd C.ac D.cd 16.导致 c 运动环节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 ①水平气压梯度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甲、乙处冷热不均 ④丙、丁处冷热不均 A.③④ B.②③ C.③② D.②④ 17.读图 8“降水柱状和径流量曲线图”,判断 该地位于北半球 B.河流补给主要为雨水补给 图 5 图 6 图 8 C.汛期一定出现在夏季 D.a1 曲线为上游修建水库后测得的流量曲线 18.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B.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 读图 9“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 19~21 题。 1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该海区为北印度洋 B.该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该海区为南太平洋 D.该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0.①②③④海域可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该渔场可能是 A.秘鲁渔场 B.舟山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渔场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 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 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 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 23.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切割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24.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25.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自然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 图 9 读图 10“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 26~27 题。 26.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 CO2,但大气中的 CO2 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 CO2 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27.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上图分 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 CO2 愈来愈少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28.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高山地区 读图 11,完成 29~30 题。 29.“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 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 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3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 图 10 图 11 2012 年 1 月 23 日太阳耀斑达到 8.7 级,2012 太阳峰年即将到来,大耀斑 将爆发,中国科协将举行“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主题就是“2012 来了! ——迎接新一轮太阳活动高峰年”。据此完成 31~33 题。 31.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 D.具有水体存在 32.材料中提到的耀斑,应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层 33.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球所有地方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读右图,图中数字为二分二至点,回答 34~35 题。 34.北京地区白天最短时,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 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5.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上海(31°N,121°E)的正 午太阳高度是 A.90° B.31° C.59° D.0° 东仔暑假期间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 片(图 2),拍照时间为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22 日 18 时 15 分。据此完成 36~38 题。 36.东仔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37.这一天,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可能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南昌 D.江门 38.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风化作用 39.图 3 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图 3 A.甲 B.乙 C.丙 D.丁 读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 4), 回答 40~41 题。 40.A、B 两地的气压性质 A.A 是高压,B 是低压 B.A 是低压,B 是高压 C.A、B 都是高压 D.A、B 都是低压 41.图中亚洲东部 C 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012 年第 15 号台风“布拉万”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以每小时 25 公里 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据此,回答 42~43 题。 42.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布拉万”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43.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C.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下图为沿某岛屿 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 44~45 题。 44.根据图示信息,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1 月降水量最大 B.2~6 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7 月气温最低 D.8~12 月气温逐月递减 45.关于两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 B.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 D.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46.下列四幅洋流模式图,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分布状况的是 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回答 47~48 题。 47.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 A.海平面上升 B.风浪大 C.降水量大 D.河流输沙量大 48.图中所示的沿岸寒流受盛行风影响,其最强盛的时段是 A.3—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2—2 月 2008 年 3 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 (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 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 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 零的目标。回答 49~50 题。 49.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 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50.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 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5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51.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 回答下列问题。(9 分) ( 1 ) 甲 处 放 大 图 为 ___________ ( 南 极 或 北 极 ) 俯 视 图 , 弧 线 AC 为 ____________(晨线、昏线),此时甲位于_____________(近日点、远日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B 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A 点的昼夜情况为____ 。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开普敦比北京市的白昼________(长、短);由甲处 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北京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 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____。 52.下为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 (局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 分) (1)图中乙地的天气系统是 (高、 低)气压,从大气运动看属于 (气旋、 反气旋);在甲系统的控制下空气_______(上升、下沉),多 (晴 朗、阴雨)天气。 (2 )图中乙—丙为 (冷、暖)锋, 该 锋 面 过 境 时 , 其 天 气 状 况 是 __________。下面 图是这类锋面 的剖面示意图(填字母)。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_______。 53.读下图,回答问题。(8 分)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一般情 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_______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其中 ②环节是指 。 如果④表示长江,则其_________岸受侵蚀较严重。 1040 103510301025102010151010 1005 1000 995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1040 103510301025102010151010 1005 1000 995甲 乙 丙 1040 103510301025102010151010 1005 1000 9951040 103510301025102010151010 1005 1000 99510401040 10351035103010301025102510201020101510151010 1010 10051005 10001000 995995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高 二 地 理 答 题 卷 考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考生答题前,在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考号 和姓名。 2、选择题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如 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 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卷。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作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答题卷对应题 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 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5、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将答题卷折叠,弄破。 52、(8 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51、(9 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3、(8 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 1~5 CAABD 6~10 BDCDB 11~15 CDABB 16~20 BBBBA 21~25 CACCA 26~30 CABAB 31~35 CBDAC 36~40 BDBCA 41~45 BBDCC 46~50ABDCC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51. (每空 1 分,9 分) (1)北极 昏线 远日点 慢 (2)12 昼长夜短 (3)短 昼变短,夜变长 (4)8 时 52.(每空 1 分,8 分) (1)低 气旋 下沉 晴朗 (2)冷 多云、雨雪、大风、降温 B (3) 53.(每空 1 分,8 分) (1) 断层 背斜 丁 (2)冲(洪)积扇 流水堆积 (3)海陆间 水汽输送 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