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项是最佳答案。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江苏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 纬度差异巨大 B. 空间距离遥远 C. 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D. 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2. 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耕作方式相同 B.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干旱作农业 C.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由于整体性的原因,区域内部的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差异明显,故分属两个不同的区域。故C正确。‎ ‎【2题详解】‎ A、太湖平原以水田为主,而吐鲁番盆地以绿洲农业为主,二者耕作方式不同,A错误;‎ B、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分析两地的农业状况可知可知,两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太湖平原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可发展外向型农业,而吐鲁番盆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发展干旱农业,B正确;‎ C、吐鲁番盆地也应该加强农业技术的投入,C错误;‎ D ‎、太湖平原降水丰沛,地势低平,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若改水田为旱地,不能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3.某网约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要快速查询到本公司签约车辆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 A. RS和GPS B. GIS和RS C. GPS和GIS D. 数字地球 ‎【答案】C ‎【解析】‎ ‎【详解】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GI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化方法把信息转化成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共享。利用GIS能够分析每辆出租车的状况,规划出行线路。GPS能够定位每辆出租车的位置,故C正确。 A、B、D错误。‎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4.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 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 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 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 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详解】‎ 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公交线站点分布受交通、居民区、公园分布等影响,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D正确,故选D。‎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5.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气候变暖 ‎6. 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 人工造林和修建梯田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易受到洪水的侵蚀,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土流失,故选B。‎ ‎【6题详解】‎ 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A错误;‎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属于自然原因,故B错误;‎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属于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会造成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后,水土流失严重,C正确;‎ D、人工造林利于水土保持,会减弱水土流失,D错误。‎ 故选C。‎ ‎【点睛】第二小题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选择“自然原因”。‎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8.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考查森林的主要功能。“三北”防护林主要指的是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的环保功效是防风固沙,故D项正确;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弱噪声是城市森林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故A、B、C项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弱水土流失,故A项正确;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空气不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故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森林的作用 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 荒漠地区——防风固沙 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9.热带雨林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生物残体分解速度快 B. 根系的吸收功能微弱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D. 雨水的淋洗作用强烈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故C正确。生物残体分解后养分回到土壤中,不是脆弱的原因,故A错误。雨林中根系的吸收功能强,故B错误 。雨水的淋洗作用强烈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点睛】注意本题题干要求----主要原因。‎ ‎10.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分布面积要比刚果盆地面积大,主要是因为,亚马孙地区是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带来更多的降水;同时这里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而刚果盆地沿岸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减温减湿;同时亚马孙地区陆地面积更广,热带雨林更广;两地的纬度都是位于赤道附近,热量也充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的原因.‎ 读 “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 ‎11. 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 A. 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 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 C. 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 山西能源种类齐全,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12. 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A. 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 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 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 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13. 下列不属于山西煤炭外运铁路干线的是 A. 大秦线 B. 陇海线 C. 焦日线 D. 神黄线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C正确,A错误。山西供外调出口的接近全省产煤量的60%;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B、D错误。‎ ‎【12题详解】‎ 目前山西省能源基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影响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应调整经济结构,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D正确,A错误。以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做法对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做法错误。大力发展农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B、C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大秦线从大同到秦皇岛,神黄线从神木到黄骅港,焦日线从焦作到山东日照港。都属于运煤专线。陇海线从兰州到连云港,不属于山西煤炭外运铁路干线。故选B。‎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 ‎14. 该河流开发的核心是 A. 发电 B. 防洪 C. 梯级开发 D. 养殖 ‎15. 下列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 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B.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 土地退化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水能的梯级开发,通过梯级开发,可以实现发电、防洪、养殖等许多目标, 故C正确。发电、防洪、养殖是开发过程达到的目标之一,不是核心环节,故A、B、D错误。‎ ‎【15题详解】‎ A、 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层空洞,主要来源于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当地主要发展有色冶金、电力等工业,因此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说法错误,A错误;‎ B、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植被,从而在该地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为题,B 正确;‎ C、铜的冶炼属于有色冶金,有色冶金会产生大量含硫废气,形成酸雨污染,C 正确;‎ D、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棉花带,而棉花对地力的消耗较大,所以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会造成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土壤贫瘠,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对区域产业活动的影响等综合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下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6.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 ‎②海陆位置 ‎ ‎③地形 ‎ ‎④纬度位置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7.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 ‎②水能 ‎ ‎③石油 ‎ ‎④森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着红壤,土壤肥沃 ‎【答案】16. B 17. D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带来大量水汽,自东南向西北东南风逐渐减弱,因此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长白山等呈东北—西南走向,对东南风的运动形成阻挡,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故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②③正确。农牧活动对降水影响不大,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热量,排除①④。‎ 故选B。‎ ‎【17题详解】‎ 图中甲处所在地区为长白上,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是我国主要林区,水能资源丰富。草原分布地区气候较干旱,石油与降水无关。因此与甲地降水较丰富相关联的资源有森林和水能,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A、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源较充足,A错误;‎ B、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平原纬度偏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因此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B正确;‎ C、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C错误;‎ D、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平原多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红壤分布在我国南方,D错误。‎ 故选B。‎ 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方 B. 西方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20. 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 20 000千米 B. 15 000千米 C. 10 000千米 D. 5 000千米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故选A。‎ ‎【20题详解】‎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则甲乙两地的纬度为60°N。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 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则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111千米×cos60°×90°=4995千米≈5000千米,选D。‎ ‎【点睛】北极星在当地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同一纬线上两地的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任意纬线上相差1°的距离为111千米×cos θ(θ为纬度)×两地的劣弧经度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若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2. 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乙的比例尺最小 ‎【答案】21. B 22. D ‎【解析】‎ ‎【分析】‎ 考查经纬网和比例尺的应用。‎ ‎【21题详解】‎ 读图,甲乙丙三艘船航行的路程均跨越了5°经度,但甲乙丙所处的纬线不同,而纬线上经度每相差一度长度相差并不相等,纬度越高则长度越短(‎‎110km ‎*cosɑ,ɑ为当地纬度);甲乙丙三地,纬度最低的是乙,最高的是甲,因此三地航行距离由长到短为乙、丙、甲;三艘船同时到达,所花时间相同,则航行距离越长的速度越快,故速度最快的是乙,选B,A、C、D错。‎ ‎【22题详解】‎ 比例尺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即三幅图的图上距离相同,则代表的实际距离越大(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由上题可知,乙代表的实际距离最长(实际面积最大),甲代表的实际距离最短(实际面积最小),丙居中,因此比例尺最小的为乙,最大的为甲,丙居中,故A、B、C错,选D。‎ ‎【点睛】在任意一条纬线上(假设该纬线的纬度为ɑ),经度相差一度对应的实际弧线长度大约为111*cosɑ千米。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估算出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由于cosɑ的取值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因而经度每相差一度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 ‎24.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23. B 24. A ‎【解析】‎ 本题组以两幅极极地俯视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半球判断、方位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3题详解】‎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自转方向,左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此判断该图为北半球,即①、②、③、④位于北半球;右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判断该图为南半球,即⑤、⑥、⑦、⑧位于南半球,排除C、D。左图全球经度被经线等分为18份,每份20度,由此判断,①、②分别位于160°W~180°之间、160°E~180°之间,而③、④位于20°W~20°E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半球是指20°W以西和160°E以东的半球,因此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排除A,选项B符合题意。‎ ‎【24题详解】‎ 根据前面判断可知,④点位于北半球,⑧点位于南半球,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北方,排除C、D;④位于0°~20°E,根据自转方向判断,⑧点位于0°~20°W,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东面,排除B,综合起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选项A符合题意。‎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25.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 平原 B. 山地 C. 丘陵 D. 低缓高原 ‎26. 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 ‎50米 B. ‎90米 C. ‎155米 D. ‎‎220米 ‎27.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 由东向西 B. 由东南向西北 C. 由西向东 D. 由西北向东南 ‎【答案】25. C 26. C 27. D ‎【解析】‎ ‎【25题详解】‎ 图示区域海拔多在‎400米以内,且等高线较为密集,相对高度多在‎300米左右,因此为南方丘陵地区,C对;平原海拔应在‎200米以下且起伏小,山地、高原海拔应在‎500米以上,A、B、D错。‎ ‎【26题详解】‎ M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相交,因此M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等于‎100米同时小于‎200米,故选C。‎ ‎【27题详解】‎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说明图示方向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是“上西北下东南左西南右东北”;图中乙村旁的河流“由上向下”流,因此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选D。‎ ‎【点睛】学生应掌握陡崖高度的计算方法:(1)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方法:(n-1)×d≤△H < (n+1)×d;n表示两点间相距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该幅等高线图的等高距;(2)陡崖底部海拔高度的计算:A-d<H底≤A(A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d为等高距);(3)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的计算:B≤H顶<B+d(B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高值,d为等高距)。‎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 本地区河流流量稳定。‎ C. 规划铁路为东西走向 D. 乙处不适合聚落的形成。‎ ‎29.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 西北向东南流 B. 东南向西北流 C. 东北向西南流 D. 西南向东北流 ‎30.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 W B. X C. Z D. Y ‎【答案】28. A 29. B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无法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因此无法河流流量是否稳定,故排除B。依据指向标可判定图中铁路为南北走向;乙处位于河流与铁路交汇点附近,地形平坦,利于聚落的形成,故排除C、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符合图中等高线等信息,因此该地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A正确。‎ ‎【29题详解】‎ 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依据“凸高为谷(低)”的原则可判定图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河流流向(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流。故B正确,A、C、D错误。‎ ‎【30题详解】‎ 山区,建造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W、X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远离河流,适于建设露营地;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远离河流,适于建设露营地;Y处等高线稀疏,位于山脊,坡度缓,适于建设露营地;Z地靠近河流,位于山谷处,不适合建露营地。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采用排除法。第一、二小题解答时应注意图例中的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应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31. B、C、D、E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32. 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B. 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C. B、D两地的河流,泥沙含量大的是B D. 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答案】31. B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和图示的地势高低分布判断,C表示秦岭;B位于秦岭南侧的汉江谷地;D位于秦岭北侧的渭河谷地;E位于109°E,北纬36°附近,地势较高,为黄土高原。故B正确,A、C、D错误。‎ ‎【32题详解】‎ A、C山脉表示秦岭,呈东西走向,A错误;‎ B、E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此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B正确;‎ C、B位于秦岭南侧的汉江谷地,河流为汉江,D位于秦岭北侧的渭河谷地,河流为渭河,汉江含沙量小于渭河,因此两地河流中含沙量大的应是D,C错误;‎ D、位于秦岭以南属于长江水系;D位于秦岭以北,属于黄河水系,因此属长江流域的是B,D错误。‎ 故选B。‎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 “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 茶叶种植 B. 茶叶加工 C. 茶园销售 D. 茶叶旅游 ‎34. 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5. 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C.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答案】33. A 34. B 35. B ‎【解析】‎ ‎【33题详解】‎ 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茶叶种植;茶叶加工、销售、旅游都是在种植茶叶的基础上派生出的次要产业。选A正确。‎ ‎【34题详解】‎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拓展销售的渠道,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但不能改变茶的品质,不能促进城市化,对创造优美环境影响不大。选B正确。‎ ‎【35题详解】‎ 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是多元化发展,产品更多,效益更高;茶园一般有一个品牌,而不是多个;市场更广,但产品的价格不是更低;投入增加,生产成品更高端了。选B正确。‎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该企业属于( )‎ A. 劳动力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 ‎37. 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C.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D.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答案】36. A 37. D ‎【解析】‎ ‎【36题详解】‎ 该企业劳动力的投入占成本中是最大的,故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A对;市场指向型是市场占成本中最高,技术指向型是技术占成本最高,原料指向型是原料占成本中最高,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37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乙地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甲地,其它各类成本也低些,故应是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该公路位于 A. 吉林 B. 内蒙古 C. 西藏 D. 新疆 ‎39.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 洪水频发 B. 路面积雪严重 C. 泥石流多发 D. 路面冻融沉降 ‎40.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 针叶林带 B. 山地草原带 C. 高寒草甸带 D. 灌丛荒漠带 ‎【答案】38. D 39. B 40. D ‎【解析】‎ ‎【分析】‎ 该组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背景,考查影响公路运输线的地理位置,沿线的自然景观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公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等。试题紧密结合地理学科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 ‎【3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材料中“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排除AB选项;“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排除公路位于西藏,C错误,新疆地区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D正确。故选D。‎ ‎【39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B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在此时段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合实际,A、C错误。故选B。‎ ‎【40题详解】‎ 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 ‎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故选D。‎ ‎【点睛】新疆独库公路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与北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综合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胡杨,又称胡桐(汉书)、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胡杨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胡杨靠着根系的保障,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能生活得很自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胡杨就显得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胡杨就会死亡。‎ 材料二 额济纳旗胡杨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地之一。下图为内蒙古额济纳旗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简述胡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简析胡杨能够在沙漠中处处留下曾驻足的痕迹的主要原因。‎ ‎(3)有人建议大面积扩大额济纳旗的胡杨林面积,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生态环境效益:防风固沙,保护绿洲和农田;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维护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提供木材;为牧业发展提供饲料;为居民生活提供燃料等。‎ ‎(2)胡杨林的种子依靠风和河流水的传播,分布范围广;沙丘的移动导致河流经常改道,导致胡杨林分布范围扩大;沙漠中有地下水分布,可以满足胡杨林的生存条件;胡杨林的适应环境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3)同意。理由:该处有较多的地下水和绿洲,适宜于胡杨林的分布;扩大胡杨林面积可以调节当地气候,保护绿洲和农田;扩大胡杨林面积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或不同意。理由:该处气候干旱,扩大胡杨林面积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气候更加干旱,不利于胡杨林的成活;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胡杨林,不能盲目扩大。‎ ‎【解析】‎ ‎【详解】(1)沙漠地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从防风固少、调节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经效益主要是木材、饲料和燃料。(2‎ ‎)由材料可知,胡杨林的种子会随风和河流传播,且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故处处留下曾驻足的痕迹。(3)同意可从胡杨的适应能力强和胡杨的价值分析。不同意可从水资源和气候变干的角度分析。‎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2017年7月7日,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保护。‎ 材料二 如图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简图。‎ ‎ ‎ ‎(1)请简要说明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 ‎(2)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却成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试分析其原因。‎ ‎(3)请简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冰川和湖泊的生态价值。‎ ‎【答案】(1)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的条件下,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极小,所以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2)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天敌较少;远离人类居住区,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国家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藏羚羊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环境。‎ ‎(3)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空间;是水资源的重要储蓄地,为保护区内动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冰川和湖泊的生态价值。‎ ‎【详解】(1)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与自然环境恶劣,‎ 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有关。‎ ‎(2)可可西里成为藏羚羊栖息天堂的原因从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天敌较少;政策保护;藏羚羊适应能力强的因素分析。‎ ‎(3)冰川和湖泊具有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涵养水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43.【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铁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选择。清明前后,贵州各地繁花似锦,粤港澳等地游客纷纷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2016年3月25日,香港某旅行社带领1421名游客抵达贵阳北站,通过“高铁赏花”寻找“中国最美的春天”。据贵阳火车站不完全统计,2016年3月初至4月初,超过1.5万名来自粤港澳等地的游客来黔踏青赏花。‎ 分析粤港澳游客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的原因,并为当地发展“高铁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原因:贵州原生态山水景观丰富,花海连片,吸引力大;粤港澳经济发达,游客出游愿望强,客源市场广阔;贵广高铁大大缩短了粤黔间的时空距离,快捷舒适,交通便利。‎ 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加强培训及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的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贵广高铁大大缩短了粤港澳到贵州的时间;贵州各地繁花似锦,优美的山水、花海吸引着游客;粤港澳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出游愿望强,客源市场广阔。要发展“高铁旅游”‎ 必须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的环保、提高知名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基础设施不足影响旅游发展,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提高旅游品质;贵州经济落后,旅游服务质量较低,应加强培训及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的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提高吸引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