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一年级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下表示意2010年江苏省城乡老龄化程度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江苏省老龄化程度乡镇比城市更高的原因是 A. 乡镇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B.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乡镇 C. 乡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 乡镇的人口出生率低于城市 如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 2. 图中分别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土壤差异 C. 水热条件差异 D. 生产习惯差异 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 ‎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是GIS ②乙是RS ③丙是GIS ④甲是GPS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②运用 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③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④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权服务;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A. GPS B. RS C. GIS D. 3S 2. ‎“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①交通运输       ②搜索营救      ③调度指挥     ④导弹发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3. 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北斗”系统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    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据此完成下列题。‎ 5. 下面的人类活动能促进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是 A. 森林采伐量高于木材自然生长量 B. 在呼伦贝尔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建立商品粮基地 C. 黄土高原上退耕还林,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道路D. 新疆开垦草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6. 为了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其直接目标是 ‎①增加林木产量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提高生态质量   ④提高农民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积(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 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2. 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 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 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我国南方某山区产业以耕作业和矿产开采为主。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地“红色荒漠”面积有所扩大。完成下列小题 3. ‎“红色荒漠”面积扩大导致该地 A. 生物种类增多 B. 河流含沙量减少 C. 地下径流减少 D. 降水量明显增大 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适宜 A. 推广立体农业 B. 鼓励发展放牧业 C. 增加粮食种植 D. 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 甲—土地盐碱化 B. 乙—水土流失 ‎ C. 丙—森林破坏严重 D. 丁—大气污染严重 6. 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相同,体现了区域的:‎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 联系性 7. 目前治理乙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 植树种草蓄水保土 B. 打坝淤地贮水拦沙 C. 深耕改土提高肥力 D. 调水扩大棉花种植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 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2. 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伐木与深加工 B. 开发矿产资源 C. 由毁林到造林 D. 严禁砍伐森林 峨眉山植物区系是我国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生物基因库”和“仙山药园”之美誉。1984年底调查,植物5 000多种,仅药用植物就有212科,868属,1 655种。但是,近年来因多种原因,近三分之一植物种类受到威胁,许多种类遭受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增多了。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造成上述材料所述主要问题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A. 过度掠采天然药材 B. 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长地 C. 区内人类活动频繁,排污严重,水、土污染加剧D. 峨眉山生态保护区面积缩小 4. 为保护“仙山药园”峨眉山,我们应 ‎①保护中药生长的衍生环境 ②有计划地开采中药资源    ③加强研究,建立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   ‎ ‎④严禁上山采药 ⑤大量引进其他植物区系的中草药 ⑥建立鼓励采育结合等激励机制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⑤⑥‎ 湿地是生态系统之一,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地处黄河口东营市利用黄河淡水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采取了退耕还林、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各题。‎ 1. 森林对于保护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A. 调节气候 B. 涵养水源 C. 美化环境 D. 调蓄洪水 2. 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②质量在逐渐上升③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A. 围湖造田 B. 开垦荒地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大力发展湿地旅游 4. 田纳西河流域多山、水流急、河流水量变化大,对航运不利,改善这一状况的措施包括 A. 增加船只动力 B. 改造河道、对航道拓宽加深 C. 修建水坝、船闸 D. 增大船只吨位、增加稳定性 5. 山西是产煤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其原因和发展方向分别是 A.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加强煤炭的开采量 B. 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煤炭市场 C.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加大煤炭转化为电能的力度 D. 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调整产业结构。‎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 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 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6. 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 A. 航运 B. 旅游 C. 梯级开发 D. 防洪 7.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 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 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 工业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 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D. 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 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 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3. 东北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  ②黑土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  ④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有利于东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 C. 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D. 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 5.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 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 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因为矿产资源富集,陕西省榆林市有着“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截至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目前,榆林市正着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完成下列题。 ‎ 6. 榆林市大力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①资源丰富      ②水源充足     ③基础设施较完善   ④科技发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 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改变地表形态,加剧水土流失 B. 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C. 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缓解水源不足 D.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解决大气污染 1. 榆林市在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过程中应 A. 加大资源开采规模,提高总产量 B. 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 C. 扩大能源进口渠道,防止资源枯竭 D.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中小化工企业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数据,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题。 ‎ 地形结构 ‎ 缓坡 ‎ 平原 ‎ 陡坡 ‎ 水面 ‎ ‎(%) ‎ ‎34 ‎ ‎25 ‎ ‎23 ‎ ‎18 ‎ 农业用地 ‎ 种植业 ‎ 渔业 ‎ 林业 ‎ 畜牧业 ‎ ‎(%) ‎ ‎68 ‎ ‎14 ‎ ‎10 ‎ ‎8 ‎ 2.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3.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的奇迹。 ‎ 4. 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地理位置 B. 交通条件 C. 著名侨乡 D. 国家政策 第Ⅱ卷(综合题 共20分)‎ 二、 综合题 5.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10分)。  ‎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图2‎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 1. 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和“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决定性因素是       和 科技。‎ (2) 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试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                     , , ‎ 不利:                     , , ‎ (3) 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该地探索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右图所示),分析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      。‎ ‎1-5CCCAB 6-10ABBDC 11-15CCCCA 16-20BCDDC 21-25DCBDC ‎26-30CDCCD 31-35DBADC 36-40ABADD ‎41:(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产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风能    太阳能 42:(1)商品谷物农业  市场 ‎ ‎ 有利: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 不利:热量不足;旱涝灾害;低温冻害。‎ ‎(2)湿地(或沼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