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浙江诸暨大唐镇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大量使用全自动织袜机,不断创新产品,如采用防弹衣原料生产的“芳纶1414”袜子,牢固程度比普通袜子提高10倍以上,每双售价高达150元。依托袜业生产,该镇发展成为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袜艺”特色小镇。‎ 据此完成问题。‎ ‎1. 目前,对大唐袜业生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科技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2. 大唐袜业生产“芳纶1414”袜子主要原因是( )‎ A. 满足特殊行业需求 B. 扩大生产规模 C.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D. 促进技术创新 ‎【答案】1. D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浙江诸暨的袜子生产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大唐袜业采用全自动生产,且产品不断创新,这些都需要科技作为支撑,故A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信息可知该袜子的售价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消费者和市场,该袜子就不会生产,因此市场对其影响相当大,故B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该袜子采用的是防弹衣的原料,原料对其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故C不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大唐袜业生产大量使用全自动织袜机,不断创新产品,全自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比较小,所以目前对大唐袜业生产影响最小的是劳动力因素,故D正确。‎ ‎【2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大唐袜业生产“芳纶1414”袜子比普通袜子牢固10倍且售价较高,不是一般的消费群体所使用,该袜子是特殊的袜子,因此大唐袜业生产“芳纶1414”袜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特殊行业需求,故A正确;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促进技术创新等这些都不是大唐袜业生产“芳纶1414”袜子的主要原因,故BCD错误。‎ ‎【点睛】本体组考查了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水源、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 家住某城市的王先生,准备在当地购买一套住宅。王先生考察了多处楼盘,并选取其中四处楼盘的数据做分析(表)。‎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并考虑材料中容积率与建蔽率之间的关系,四处楼盘中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城市规划中,根据容积率和建蔽率,下列功能区土地集约程度最高的是(   )‎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商业区 D. 风景区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容积率与建筑率之比越大,楼层越多,计算可知,④楼盘的楼层最多,根据我国建筑标准,④楼盘必须设置电梯。故D正确。‎ 故选:D。‎ ‎4题详解】‎ 由题,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多高楼大厦,土地利用率高,土地集约程度最高,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 ‎ ‎5. 图中四地在该季节发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 (   )‎ A. ① 地盛行偏南风 B. ② 地气温较高 C. ③ 地日温差变小 D. ④ 地降水较多 ‎6. 珊瑚对其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图中所示海区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区,但现在约有90%左右的珊瑚死亡,其原因最合理是(   )‎ A. 海洋运输污染海域 B. 风暴潮与海啸摧残 C. 洋流改向破坏生态 D. 风卷沙尘沉积掩埋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因为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由此判断,该海域洋流呈逆时针运动,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该海域盛行东北季风,故A错误;此时该区域是冬季,且②地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B错误;③地此季节较为干燥,晴天多,日温差变大,C错误;而④位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印度洋海域,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海上通道,海上石油运输的泄露导致水质下降是影响珊瑚死亡的主要原因,A正确;风暴潮与海啸对珊瑚影响较小;该地洋流常年都具备季节变化的特征,不是珊瑚死亡的主要原因;风卷沙尘沉积掩埋对珊瑚死亡影响小,故BCD错误。‎ 故选:A。‎ ‎【点睛】珊瑚的生长环境:水深100-200米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凹缝中。对于与虫黄藻共生的珊瑚来说,其存活与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光照是珊瑚水族箱养殖或异地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约赛米蒂国家公园位于内华达山脉西侧,公园内峡谷、瀑布众多,花岗岩遍布,其中形成于船长峰(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时节,瀑布就会干涸。下图为“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左上角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 ‎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7. 据材料和图示,由此推测(    )‎ A. 瀑布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B. 瀑布陡崖朝向为西偏北 C. “火瀑布”在二月每天可见 D. 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8. 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 A. 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 B. 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C. 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D.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答案】7. A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西部气候特征和地理探究能力。夏季瀑布的干涸与降水少有关,结合该地的气候特征判断其降水少的原因。‎ ‎【7题详解】‎ 因其位于海拔2000米的高度山脉,因此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A正确;从二月可能形成可推知日落方位在西偏南,所以瀑布陡崖朝向应该是西偏南,B错误;据材料可知,“火瀑布”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二月只有数天可能形成,是一种光学效应,因此不是二月每天可见,C错误;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无关,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秋季节,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影响,降水减少,积雪消尽,瀑布因无水源补充而干涸,故D正确。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瀑布干涸与锋面雨带无关,A错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与地形因素关系不大,BC错误。‎ 故选:D。‎ ‎【点睛】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融水的补给。在干旱、半干旱或者部分较湿润的山区,冰雪融水是河流补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地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甚至成为水量的唯一源泉。‎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向变化规律与下列哪种要素的纬向变化规律相似(   )‎ A. 世界年均降水量 B. 海洋表层水温 C. 世界年均蒸发量 D. 年太阳辐射量 ‎10. 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因素最主要的是(   )‎ A. 洋流 B. 径流 C. 降水 D. 蒸发 ‎【答案】9. C 10.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海洋表层盐度高低因素。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解答本题要结合P、Q两地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特征加以分析判断。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得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向变化规律,再根据选项中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变化特点加以对比分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世界年均降水量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错;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成为全球蒸发量最大海区,与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相似,C对;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错。‎ 故选:C ‎【10题详解】‎ 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P位于北纬60°海域附近,周围陆地由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稀释作用,而南半球同纬度大面积为海洋,受陆地径流影响小,B对;P、Q两地纬度相当,蒸发差异不大,洋流、降水对两地盐度差异影响较小,ACD错。‎ 故选:B。‎ ‎11.2018年9月5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暖湿化加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 A. 青稞适种的潜在区域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有下降 B. 高原森林储蓄量上升,特有物种存在减少的风险 C. 冰崩、冰湖溃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率减少 D. 青藏高原生长季中植被覆盖率以及绿化程度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合材料中青藏高原环境的变化,分析对青藏高原的农业、森林、动物、植被、自然灾害等自然要素产生的影响。‎ ‎【详解】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说明青藏高原水热条件改善,青稞适种的潜在区域扩大,但由于降水增多,光照减弱,单位面积产量有下降,A对;高原的森林储蓄量上升,但特有动物不适宜高原变化的环境,物种存在减少的风险,B对;由于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降水增多,冰崩、冰湖溃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率增多,C错;青藏高原水热条件改善,生长季中植被覆盖率以及绿化程度增加,D对。题目要求选错误选项。‎ 故选:C。‎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地处外海,气象水文条件复杂,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深埋基本处于50至110米范围,海水氯盐可腐蚀常规的钢筋混泥土桥结构。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 ‎(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2)推测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沉管隧道的可能原因。‎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说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大湾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①海上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②海底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③处于多台风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④海洋空气湿度大、盐分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⑤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2)①保障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②减少对飞机起落的影响;③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 ‎(3)①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对外经贸合作便利:②经济腹地广阔;③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④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⑤国家政策支持。‎ ‎(4)①缩短香港与珠海和澳门的交通时间和距离;②使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更加紧密;③有利于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大湾区的综合实力;④有利于打通香港、深圳与我国西南地区的联系;⑤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腹地;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大湾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港珠澳大桥面临的障碍,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条件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有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海运、航空的吞吐能力强;交通便捷;影响港珠澳大桥寿命的可能原因有海洋风浪大;潮水涨落;海水腐蚀;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 ‎【详解】(1)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恶劣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水腐蚀、台风、复杂地质条件和可能受地震影响等方面,并且桥墩的建设要面临海底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的困难,深水作业、海浪海潮等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2)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该区域是很多大型海船的必经之地,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沉管隧道,可以保障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减少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同时可以减少对附近机场飞机起落的影响。‎ ‎(3)分析该地的区位优势主要从社会经济方面思考。粤港澳大湾区位于香港、澳门、珠海等城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以发达城市为依托,经济腹地广阔,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有国家政策支持等。‎ ‎(4)该地地处港澳和内地联系地带,港珠澳大桥建设缩短了香港与珠海、澳门的陆上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有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以及发挥其对全国的输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有利于区域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分工与合作,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整体对外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点睛】从自然因素考虑修路的限制性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势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于航线;对航空影响较小。地质:喀斯特地貌要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CO2是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大小、植物叶面积承数(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成正相关。土填的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农田附近大气中CO2的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间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图 ‎(1)据图判断甲乙丙哪个是清晨的曲线,并说出判断理由。‎ ‎(2)据图描述静风时作物层底层CO2浓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推测分析作物生长期间(开始生长期,生长旺盛期,成熟后)作物层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说出几种通过改变作物层CO2浓度以提高作物单产的具体措施。‎ ‎【答案】(1)丙理由:夜晚无光合作用,CO2消耗少,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作物、土壤等释放的CO2很多,清晨是一天中CO2浓度最大的时段,图中丙的浓度最大,所以丙是清晨的CO2浓度曲线。‎ ‎(2)随着高度的升高,CO2浓度降低。‎ 原因:底层CO2主要来源于土壤的呼吸作用,距距离地面越近,CO2浓度越高;且叶面积系数小,光合作用弱,吸收的CO2少,故CO2浓度高。‎ ‎(3)作物开始生长期间作物幼小,叶面积系数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CO2浓度较高;生长旺盛期间叶面积系数越来越大,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越来越多,CO2浓度急剧下降直至最低,CO2浓度降低到最低点;庄稼成熟后,叶面积系数逐渐减小,光合作用减小,吸收的CO2‎ 越来越少,浓度逐新升高。‎ ‎(4)合理密植,高低搭配,疏密叶作物间种、套种以增加空气扩欧强度,加速CO2向向问作物层中部输送,提高作物层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土壤较干时要及时灌溉,提高士壤含水量(到30%左右),促进呼吸作用,释释放更多CO2:土壤较湿度时,需及时松土,降低土壤湿度,并增加士壤孔隙度,增强呼吸作用;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増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释放更多的CO2,提高作物层中的CO2浓度。(任答2点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丙表示清晨CO2浓度示意图。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晚无光合用,CO2 消耗量比较少,经过作物一夜的呼吸作用,作物、土壤等释放的CO2很多,因此可知清晨是一天中CO2浓度最大的时段,图中丙的浓度最大,所以丙表示的是清晨的CO2浓度曲线。‎ ‎(2)读图可知静风时作物层底层CO2浓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其浓度是降低的。原因:底层距离地面的距离比较近CO2主要来源于土壤的呼吸作用,因此,距离地面越近,CO2浓度就越高;且底部的叶面积系数小,光合作用弱,吸收的CO2少,故距离地面的近的CO2浓度较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开始生长的初期,其幼苗较小且叶片面积比较小,此阶段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数量较少,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随着作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生长期即作物生长的强盛期,其叶片面积越来越来大,光合作用越来越强,作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此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最低点;当农作物成熟后,随着作物叶片的大量的脱落,其叶片面积越来越少,此时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其光合作用也随之逐渐减弱,此时作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也逐渐减少,该阶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 ‎(4)措施:①合理控制作物植株的密度,高低植株合理搭配,疏密叶作物间进行套种以增加空气的通透强度,加速CO2向作物层中部输送,提高作物层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②当田间的土壤较干时要及时灌溉,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作物的呼吸作用,释释放更多的CO2;土壤湿度较大时,需及时松土,改善蒸发的条件降低土壤湿度,并增加士壤孔隙度,增强呼吸用;③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増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释放更多的CO2,提高作物层中的CO2浓度。‎ ‎【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研读“华北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间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图”并能识别出该时段是一天中CO2浓度最高的时段。‎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山市,古称徽州,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地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越。全市5A级景点有8处、4A级景点有22处。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77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线”的黄杭高铁(下图)将于2019年1月5日开通,连接了杭州和黄山两大世界级旅游胜地,串联起了千岛湖、黄山、西递宏村等7大5A级景区,形成一条世界级的黄金旅游线,将会使黄山市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圈。‎ 评价黄杭高铁的开通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促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缩短黄山市与长三角地区通行时间和距离,扩大黄山市旅游客源市场;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影响:黄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对徽文化等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冲击;旅游服务和管理压力加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黄山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利:黄杭高铁的开通有利于促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黄杭高铁的开通可以缩短黄山市与长三角地区通行时间,提高黄山市的交通通达度,从而扩大黄山市旅游客源市场;黄杭高铁的开通可以促进黄山市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为黄山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黄杭高铁的开通促进了黄山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弊:黄杭高铁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黄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此外,黄杭高铁的开通对徽文化等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黄杭高铁的开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山市旅游服务和管理压力。‎ ‎【点睛】在解答本题是一定要注意题干让“评价黄杭高铁的开通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注意要从黄杭高铁的开通给黄山市旅游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有“国家中央公园”和“中国绿肺”之称的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物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自古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然而,10多年来一些人在秦岭北麓违规私建千套别墅,破坏山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削平山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自2018年7月底至今,一场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在秦岭北麓西安境内展开。‎ 说明大规模违建别墅对秦岭北麓地理环境的危害以及从地理角度对当地违建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措施。‎ ‎【答案】危害:①严重破坏植被,调节气候能力减弱;②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洪涝灾害易发;③破坏山体,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水体污染加剧,水质恶化。‎ 措施:①加强秦岭自然保护区法规建设和管理,加大违建处罚力度;②科学规划,适度进行保护性开发,如观光旅游等;③加大拆违,恢复自然生态植被。‎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保护措施。‎ ‎【详解】大规模违建别墅对秦岭北麓地理环境的危害应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全面分析,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某一要素,其他要素也会随之改变,甚至整个地理环境都会发生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大规模违建别墅产生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建设别墅会直接破坏植被,植被又影响气候、水文要素,植被减少,局地气候变干;植被减少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破坏植被及山体岩层结构会诱发地质灾害;别墅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会加剧水体污染等。‎ 题目第二问主要是考查环境保护措施,注意题干要求从地理角度提出违建的整改措施。可以从拆违恢复自然生态植被,加强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及适度进行保护性开发,科学规划发展观光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