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文综地理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三)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文综备课组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至42题是必考题,第43至47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方的大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晩稻为150~170天。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増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周期一般5个月左右,相较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下图为“五常市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④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技术 ⑤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 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水热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 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③东北人口増长迅速,稻米消费需求増长快 ④东北大米品质好,市场需求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五常大米供不应求,为增大市场供应,下列措施最佳的是 A.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量 B. 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加工 C.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 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农业的发展. 【1题详解】 东北地区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使得大米品质较好。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施用的农药少也能提高大米的品质。东北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提高大米的品质。所以①②③正确。东北水稻种植的历史并不悠久:“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并不能提高大米的品质,所以④⑤不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并不优越,由于水热条件限制,过去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大。东北人口增长较慢,稻米消费需求增长并不快。近年来,一方面南方地区(特别是太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可以克服东北热量不足等不利条件。加上东北大来品质好。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所以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销往南方地区。故选B。 【3题详解】 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单产量,但对环境会有污染。并且会降低大来品质,A错误。南方大米品质不如五常大来,B错误,由于东北平原降水量较少,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加大水资源压力,D错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是五常大来增大市场供应的最佳措施,C正确。故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河谷横面示意图”,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 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 流水侵蚀→地売下降→流水沉积 C. 流水沉积→地売上升→流水侵蚀 D. 流水侵蚀→地売上升→流水沉积 5. 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 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 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 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 地売持续上升 【答案】4. C 5.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貌. 4题详解】 图示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有沉积物堆积,然后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从而形成。由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多级阶地。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T4阶地最老,沉积物为粘土,颗粒较小。说明当时河流流速较慢。T3-T1阶地越来越新,沉积物为砾石,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河流流速较快,B正确。由于地壳上升,流水下蚀,所以河谷是不断缩窄变深的,A错误。读图可以看出,东南岸基岩裸露,应该是地表的沉积物被侵蚀所致,C错误。不同时期阶地有明显落差,说明地壳上升运动是间歇式的,不是连续的,D错误。故选B。 雪压是指建筑物单位水平面积所能承受的积雪的重量。雪压的大小与积雪的深度和寄度有关,道常是筑工程上计算雪載量的设计依据。下图为我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单位:kN/m2)(基本雪压是指50年一遇的最大雪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我国东部雪压分布由南向北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季风 B. 水汽 C. 地形 D. 洋流 7. 伊宁的基本雪压明显大于喀什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洋较近 B. 纬度较高 C. 位于迎风坡 D. 海拔较高 8. 为减少积雪对建筑物的危害,可减少建筑物顶部的 A. 坡度 B. 粗糙度 C. 厚度 D. 面积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和我国降水分布. 【6题详解】 东部雪压总体上南小北大,主要是因为冬季南方受冬季凤影响较小。气溫较高,雪压较小;北方受冬季凤影响较大,气温较低.雪压较大,故选A。 【7题详解】 伊宁在伊犁河谷,伊犁河谷开口朝西,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较多,雪压较大;喀什西面是帕来尔高原,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雪压较小。故选C。 【8题详解】 减少建筑物顶部的粗糙度.积雪容易滑落,可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危害,故选B。 下图为某滨海城市及周围乡镇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图示区域 A. 南部人口较北部稀疏 B. 北部地势起伏较南部大 C. 北部多为淤泥质海岸 D. 海湾为冰川侵蚀峡湾 10. 跨海大桥修通前 A. 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 B. 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 C. 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 D. 赤潮、风暴潮对海湾影响较大 11. 若行驶在跨海大桥上的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路面上,此时可能是 A. 12月1日早晨 B. 7月1日早晨 C. 3月21日黄昏 D. 1月1日黄昏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仔细读图,图示区域内南部城市与乡镇数量多,南部人口较北部密集,A错;图中北部道路曲折,说明北部地势较南部大,B错;与南部海岸线相比,北部海岸线较曲折,不是淤泥质海岸,C错;图示地区纬度在23°—24°,海湾不可能是冰川侵蚀海湾,D错。答案选B。 【10题详解】 跨海大桥修通前,受海湾影响,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而跨海大桥修建后,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答案选C。 【11题详解】 仔细读图,行驶在跨海大桥上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路面上,说明此时太阳的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12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南升,A对;7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北升,B错;3月21日黄昏,太阳正西落,C错;1月1日黄昏,太阳西南落,D错。答案选A。 考点:区域特征分析,交通运输影响,太阳视运动规律。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初一个从原始杜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主聚居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江是横所山脉西部“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独龙江峡谷中倸留着究好的原始生态境,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物馆”。但该地一直处于整体贫困狀态之中。下图为“四江并流”地形水系略图。 材料二 解放前,独龙族的农业活动主要以原始的采集经济和刀耕火种为主,其中水冬瓜地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有特色的耕地类型。水冬瓜是一种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生长较迅速,落叶量大,喜光喜湿润气候,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其根瘤菌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 下表是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 材料三 2010年,云南省级层面对独龙江乡独龙族启动了“整乡进、整族帮扶”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3.04亿多元,实施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等“六大工程”。2018年底,独龙江乡率先实现整族脱贫,成为党和国家精淮扶贫的典型模式。 (1)分析解放前独龙族从事原始采集经济的资源条件。 (2)说明水冬瓜地生产方式在独龙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 (3)解放后,独龙族虽然脱离原始社会,但因交通不便,经济水平依然低下,分析独龙江流域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 (4)2018年底,独龙江乡率先实现整族脱贫,试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推测当地政府在精准扶贫中采取了哪些措。 【答案】(1)气候湿热。植被生产迅速;山高林密,垂直差异显著,采集食物种类多样;人少地广。采集食物数量家较多。 (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t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上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 (3)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 (4)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该地水热条件充足和地形类型多样的优势.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多种农业类型,实现立体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该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持的少数民族文化发跟旅游业;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实现与农业有关的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详解】(1)独龙江地处横断山脉西部,纬度低,受西南风影响,气候湿热,植被生产迅速;。独龙江是横所山脉西部“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山高林密,垂直差异显著,采集食物种类多样;刚解放时1700人,人少地广,采集食物数量较多。 (2)水冬瓜是一种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生长较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落叶量大,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其根瘤菌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 (3)独龙山地处横断山脉西部“四江并流”,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处造山带,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海拔高,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 (4)独龙山地处横断山脉西部“四江并流”,山高谷深,垂直差异大,充分利用该地水热条件充足和地形类型多样的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多种农业类型,实现立体式发展;独龙江峡谷中保留着良好的原始生态境,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该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持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产业发展,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实现与农业有关的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売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幼树较耐荫,根深,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大屏障岛(下图)历史上曾是贝売杉的天堂,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故意。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売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为顺利将贝壳杉运出,殖民者还用贝壳杉木修鏡了一座贝壳杉大坝。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贝壳杉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后半期,当地政府重视贝壳杉林的生态恢复。 (1)简述历史上大屏障岛与新西兰大部分地区相比,成为贝売杉的天堂的条件。 (2)推测殖民者修筑贝売杉大坝的原因。 (3)分析大量砍伐贝売杉给当地生态带来的威胁。 (4)在贝売杉林恢复工程中,有人认为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树种,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冬季气温高于0℃;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影响较弱,夏季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光照条件较好;开发历史较晚,且毛利人对贝壳杉的敬意使得历史上;贝壳杉受人为干扰较小。 (2)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本难以课浮通过;修筑大坝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贝壳杉林茂密,方便就地取材。 (3)贝亮杉生长缓慢,一经破环难以恢复造成森林资源枯竭;缺少林冠拦藏和枯枝落叶涵蓄.地表径流加强,诱发水土流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4)同意。混合林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上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或不同意。引人其他树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人侵,驱逐贝壳彩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1)贝売杉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读图可知,大屏障岛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冬季气温高于0℃;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影响较弱,夏季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光照条件较好;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开发历史较晚,且毛利人对贝壳杉的敬意使得历史上,贝壳杉受人为干扰较小。 (2)从跨越的经纬度可以看出,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为顺利将贝壳杉运出,殖民者还用贝壳杉木修鏡了一座贝壳杉大坝,说明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本难以漂浮通过,无法将贝壳杉运出;修筑大坝便于控制水位,水位升高,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大屏障岛曾是贝売杉的天堂,贝壳杉林茂密,方便就地取材。 (3)贝亮杉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生长缓慢,一经破环难以恢复,造成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破坏,地表裸露,缺少林冠拦藏和枯枝落叶涵蓄,地表径流加强,诱发水土流失;森林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的重要来源,森林破坏,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4)是否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树种为开放试题。有利方面有,混合林生物多样性较高,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森林面积增加,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上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有利方面主要有,引入其他树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缺少天敌,生长迅速,驱逐贝壳彩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经济效益较低。 14.【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10年前,博物馆以物为本,保管好藏品是第一位,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的火爆,近2年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高度集中的机构,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任。不少博物馆已经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国绕博物馆资源,推出了不少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项目。 请推测博物馆“以人为本”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增加体验式项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推出个性化服务;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研学旅行项目;开发文创周边产品;藏品展示形式多样化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详解】增加体验式项目,提升旅游的体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推出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研学旅行项目,提高博物馆的利用价值;开发文创周边产品,增加附加值;藏品展示形式多样化,提升吸引力等。 15.【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该区域R河与K河流域盛产长绒棉,出口量很大。近年来,两河沿岸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R河与K河沿岸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灌溉用水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措施:加强管理,限制开荒行为;发展节水型农业(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世界某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区域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该区域位于中亚,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扩耕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引起土壤盐渍化,导致湖泊萎缩。应对措施从加强管理、发展节水型农业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