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解析版)‎ ‎(考生注意:本卷共两道大题,分值100分,共4页)命题人:杨静静 审题人:龙德旺 2019年5月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包含30小题,共计60分)‎ ‎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湖南地图 D. 邵东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幅大小相等,实际范围越小,则所示内容越详细,实际范围越大,则所示内容越简略,邵东实际范围最小,因此内容最详细。故选D。‎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着陆。该盆地的主要成因可能是(  )‎ A. 流水侵蚀 B. 陨星撞击 C. 板块挤压 D. 风力侵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艾特肯盆地是月球背面一座巨大的撞击陨石坑。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风力侵蚀作用;板块挤压是地球的岩石圈运动形成;月球上是有水的,不过水的形态多以固体为主,不存在流水侵蚀作用。故选B。‎ ‎2019年4月3日05时35分,在拉特群岛(北纬52.25度,东经178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 ‎3.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 A. 地壳中 B. 上地幔中 C. 下地幔中 D. 地核中 ‎4. 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答案】3. A 4.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的相关知识。‎ ‎【3题详解】‎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应该位于地壳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题详解】‎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均可在地壳中传播,所以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先感觉到纵波上下颠簸,然后横波传来,水平晃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化“风光路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 A. 贵阳 B. 重庆 C. 呼和浩特 D. 杭州 ‎6. 7月12日—7月30日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在世界杯举办期间,下列哪个城市的白昼最长( )‎ A. 北京 B. 哈尔滨 C. 上海 D. 广州 ‎7. 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在北京时间的 23 时开始,此时莫斯科区时(东三区)为( )‎ A. 18 时 B. 19 时 C. 20 时 D. 21 时 ‎【答案】5. C 6. B 7.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风光路灯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能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阳市夏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较为贫乏,因此A错误;重庆是有名的雾都太阳能资源较为贫乏,因此B错误;呼和浩特冬季风较为强劲,其气候较为干燥,多晴朗天气,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可知该地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因此C正确;杭州夏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夏季较为贫乏,因此D错误。‎ ‎【6题详解】‎ 世界杯举办期间,北半球是夏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京、 ‎ 哈尔滨、上海、 广州四地,哈尔滨的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可知ACD错误。因此,B正确。‎ ‎【7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处在东八区,莫斯科处在北京的西边,与莫斯科相差五个小时,比北京晚五个小时,因此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在北京时间的 23 时开始,此时莫斯科区时(东三区)为23-5=18时,可知BCD错误,因此A正确。‎ ‎【点睛】第1题对选项中所给的四个地方进行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比较,然后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区时计算的相关知识。‎ 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宽度往往可达数公里,谷底平坦,河流蜿蜒,与我国的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对比。下图示意阿富汗瓦罕走廊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瓦罕走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9. 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时间,主要集中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8. C 9. B ‎【解析】‎ ‎【分析】‎ 考查外力作用。‎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海拔高,与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对比,横渡山区因为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而该地四周高山环绕,受地形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干旱少雨,因此不可能是流水侵蚀,从图中可以看出,瓦罕河谷位于帕米尔高原,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底平坦,容易侵蚀形成U型谷,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形成宽谷。风力侵蚀难以形成宽谷,宽度更难以达到数公里,与材料不符合,风力沉积难以形成河流,因此ABD错误,选C。‎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植被以荒漠为主;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因此正确答案选B。冬季气温都比较低,春季受海拔较高的影响,气温回升较慢,温度也较低,秋季气温开始降低,同时植被枯萎,不适合放牧,因此ACD错误。‎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气候会影响植被,以及外力作用,从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内陆高原地区决定了温度低,以冰川作用为主。‎ 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甲)和接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  )‎ A. 文化教育 B. 自然环境 C. 移民政策 D. 经济水平 ‎11. 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 A. 高端制造业 B. 电子商务业 C. 低端服务业 D. 教育培训业 ‎【答案】10. D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 ‎【11题详解】‎ 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考点:人口迁移。‎ 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  )‎ A.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最大 C. 劳动力严重不足 D.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13. 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C. 生态环境改善 D.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答案】12. B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少年儿童比例由1964年的41.5%下降到2010年的16.87%,比例下降最大,而其他两个年龄段的的人口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2010年广东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还不突出,故答案选B。‎ ‎【13题详解】‎ 由于广东省实行改革开放,吸引大量劳动力指向型外商企业落户该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引起15-64岁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使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 下图1和图2是我国某大城市的城区略图及城区的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该城市的形态是(  )‎ A. 带状 B. 棋盘状 C. 星状 D. 组团状 ‎15. 形成图中该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河流阻隔 B. 地形平坦 C. 交通便利 D. 人口增长 ‎【答案】14. D 15. A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城市形态是指每个城市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由该地区人口密度等线图可以看出该城区存在三个人口密度高值区,说明这三个高值区为城市的三个发展中心,城市用比较分散,城市有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属于组团状的城市形态。选D项。‎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表现为组团式;‎ ‎【15题详解】‎ 结合左图与右图,三个城市的发展中心,分别位于城区中河流分割的三个区域,因此河道的阻隔,使城市用地受到限制,形成分散的组团状,选A项。‎ 考点:城市的空间形态及影响因素。‎ 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 A. 逐渐增强 B. 逐渐减弱 C. 先增强后减弱 D. 先减弱后增强 ‎17. 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 A. 逆城市化现象 B. 工业化水平下降 C. 城市规模萎缩 D. 农业人口增加 ‎【答案】16. C 17. A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先增强后减弱。故选C。‎ ‎【17题详解】‎ 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工业水平继续增加;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减弱,城市规模增加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不是城市人口转为农业人口,故选A。‎ ‎【考点定位】城市化发展及表示 ‎【名师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城市化的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气温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 A. 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B. 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C. 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D. 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工厂密度越大的地方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气温越高。据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可知,丙处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最高,有可能工业密度最大。故选C。‎ ‎【19题详解】‎ 城市中心区形成“冷岛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心区绿地面积增加,调节市区温差,中心区常住居民外迁,人口密度降低,工业外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但是中心区仍然是商业区,商业网点不会减少。故选C。‎ 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A. Ⅱ阶段 B. Ⅲ阶段 C. Ⅳ阶段 D. Ⅴ阶段 ‎2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 A. Ⅱ阶段 B. Ⅲ阶段 C. Ⅳ阶段 D. Ⅴ阶段 ‎【答案】20. B 21. C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在图示发展阶段中,Ⅲ阶段的工业规模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工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21题详解】‎ 目前世界上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认识到了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工业区向城郊迁移,并主要沿交通干线布局的趋势。‎ 下表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劳动人口比较表(2014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200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原因主要是(  )‎ A. 资源丰富 B. 劳动力丰富 C. 交通便利 D. 科技水平高 ‎23. 中国20~29岁的劳动力已由1990年的2.33亿减少到2005年的1.65亿,其原因是(  )‎ A. 人口老化 B. 人口移出 C. 出生率下降 D. 死亡率提高 ‎24. 如果中国要从第一产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则最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式是(  )‎ A. 机械化 B. 精耕细作 C. 休闲农业 D. 生态农业 ‎【答案】22. B 23. C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劳动人口7.93亿,而且从事第二参与即工业的拉到了占30.1%,大约2.37亿人口,相对于其它国家劳动力极其丰富。因此成为“世界工厂”,其它因素资源、交通、科技水平均不如发达国家。故选B。‎ ‎【23题详解】‎ ‎1990年20~29岁的劳动力出生时间在1961-1970年之间,2005年20-29岁的劳动力出生时间在1976年之间,我国1978年开始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1983年正式实施全面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其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出生率下降,2005年20-29岁的劳动力比1990年减少。故选C。‎ ‎【24题详解】‎ 第一产业是农业,由表格可知,我国第一产业劳动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精耕细作会占用更多劳动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作用不大;只有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让机器生产代替劳动力,可以从第一产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 ‎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地价较低 B. 历史悠久 C. 交通便捷 D. 原料充足 ‎26. 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  )‎ A.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D.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答案】25. A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图示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根据横轴的距离判断,甲地位于中心地区。与甲地相比,乙地距中心地远,经济水平较低,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地价较低,位于中心的上海,具有历史悠久、交通便捷方面优势明显,原料不是主要区位因素。故选A。‎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说明中心区及整个三角洲区域人口密度增大,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增加,将主要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会降低,产值比重会下降,工业发展可能因污染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减小。故选A。‎ 读M工业的区位要求及甲市发展该工业的地方条件比较表(“◎”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完成下列各题。‎ ‎27. M工业最可能是(  )‎ A. 石油化工 B. 普通服装制造 C. 水果罐头制造 D. 有色金属冶炼 ‎28. 甲市发展M工业的原料条件不够理想,能对此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 水源 B. 劳动力 C. 工厂用地 D. 交通 ‎【答案】27. A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工业部门属于市场指向性。石油化工所需的市场因素为良,工厂用地、交通、水源因素为优,A项符合题目要求;普通服装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B错误;水果罐头不利于长途运输、是市场指向性的,C错误;有色金属冶炼是原料指向性、也需要燃料,不符合题目要求,D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从表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布局石化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厂用地,税收,用水等条件优越,但是能对市场条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交通运输。故选D。‎ ‎【点睛】由工业企业本身工艺上和技术经济上的特点而产生的指向性,是工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优区位,是解决微观布局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所谓“指向”,是指某种因素对某种企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企业相应地被吸引到某个区位。各种指向性工业:原料指向性工业:水果罐头厂;市场指向性工业:家具厂;动力指向性工业:炼铝厂;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电子装配厂;技术指向性工业:精密仪表。‎ 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大洲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 A. 品质优良 B. 技术先进 C. 成本低廉 D. 品牌知名度 ‎30. 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  )‎ A. 加工环节 B. 营销环节 C. 物流环节 D. 宣传环节 ‎【答案】29. A 30. C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瓶装水的市场前景好,主要基于其品质优良,A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引进德国生产技术,一处水源供全球,可知技术并不先进、运输成本较高;品牌知名度从材料中显示不出来。‎ ‎30题详解】‎ 从材料“一处水源供全球”可知,该瓶装水的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因此目前应着重改善物流环节,C正确。‎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下图为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的城市化表现为__________; ‎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件: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有利条件:__________。 ‎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 ‎ ‎(4)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水源充足 (2). 水运便利 (3).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 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5). 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6). 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租便宜 (7). 化工厂对大气和水有严重污染,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解析】‎ ‎【详解】(1)据图可知,该城市早期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因此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可知,老城区和现城区相比较,城市面积明显扩大。‎ ‎(3)据图结合图例分析可知,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应考虑交通条件,同时因是大型市场,占地面积较大,因此还应考虑地价问题;大型超级市场应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因此应靠近交通线路,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的地方;蔬菜基地的选址,首先其需水量大,因此应靠近水源,因其需要保鲜,所以应接近消费市场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方,据图可知,分布在城市边缘,还考虑地价问题。‎ ‎(4)化工厂既污染水源又污染大气,据图可知,化工厂位于城区,会对大气和水有严重污染,因此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伏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上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千米,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面积约86.7万公顷。‎ ‎(1)指出该区域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该市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社会经济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该市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光照充足;气候温凉;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任答3点)‎ ‎(2)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有利于保证马铃薯较大规模地种植;马铃薯的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靠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京津冀地区,交通方便,为马铃薯运销终端市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任答2点)‎ ‎(3)赞同。理由:该市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 反对。理由:该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将破坏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1)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应从光、热、水、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伏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据图可知,该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温凉,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同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应从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市人口少,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有利于保证马铃薯较大规模地种植;同时该市马铃薯的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据图可知,据我国东部京津冀地区较近,消费市场广阔;同时多条铁路经过,交通方便,为马铃薯运销终端市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 ‎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成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本地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市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赞成应从生态效益角度分析。该市地处内蒙古中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可将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恶化。‎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雅加达到万隆的铁路车程为3个多小时。2015年10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雅加达(首都)至万隆(第四大城市)的高铁项目。雅万高铁(右图所示)全长150千米,计划沿途设置8个站点,设计时速300千米,将全部采用中国的高铁技术与装备,计划3年建成通车。‎ ‎(1)说明雅万高铁在图示Ⅰ、Ⅱ两条线路中选定Ⅰ线路建设的理由。‎ ‎(2)推测雅万高铁修建中需要应对的自然挑战。‎ ‎(3)阐述雅万高铁的建设将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该线路可连接更多的城市(聚落),且线路经过地区地势起伏相对平缓。‎ ‎(2)要应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火山、地震多发等挑战;要克服气候湿热、天气多变,跨越河流,野生动物侵袭等困难。‎ ‎(3)缓解雅加达至万隆的交通压力,(方便沿线居民出行)节省通行时间;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地域间的联系(获得建设与管理、运营高铁的相关技术和经验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雅万高铁在图示I、II两条线路中选定I线路建设的理由,可以从成本、经济、市场等方面回答。‎ ‎(2)雅万高铁修建中需要应对的自然挑战,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河流等方面回答。‎ ‎(3)雅万高铁的建设将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缓解雅加达至万隆的交通压力、节省通勤时间、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地域联系等方面回答。‎ 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