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步步高》(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必修2第一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步步高》(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必修2第一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 2 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最新 考纲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纲 解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 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 移的主要特点。2.理解影响人 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 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 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思 维 导 图 微专题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3)影响因素 特别提醒  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 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19 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 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 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 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 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 而吸引人口移入 自然 灾害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 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西非的环境难民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 因素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 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 布局的改变 “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 海的集中迁移经济 因素 交通 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 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 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婚姻 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 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 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军人家属的从军社会 因素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 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 地区 (3)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事例 国家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 国家 上人口重心南移 政治变化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 口互相迁入迁出 2.中国的“民工流”现象 (1)“民工流”产生的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或地区之间出现巨大的收入差距;③户 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国家的优惠政策。 (2)“民工流”的特点 ①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 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以及工矿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 轻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 考向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2014·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 1~2 题。 1.下图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 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 1.A 2.D 解析 图中通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较来说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情况。第 1 题,我们虽 然不能清楚记忆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但是我们可以大致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 的比较,使用排除法解题。①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且常住人口大于 1 亿,说明是人口 迁入区,豫为迁出区,所以可以排除 B、D;②的户籍人口超过 1 亿,且大于常住人口,说 明是人口迁出区;③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也是人口迁出区;④的人口大于京、津,且 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人口迁入区,黔是迁出区,可以排除 C。故选 A。第 2 题,可用 直选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欠发 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 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故选 D。 读“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3~4 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 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人们习惯上把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 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 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3.B 4.C 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②表示的是老年人口迁移路线,是因为南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 质量较好。③表示的是我国 1980 年以前的人口迁移路线,是由政策因素导致的。第 4 题,人 口迁移给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同时给迁入地的交通、教 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④是对迁出地的影响。 微专题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评价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会改变地区的劳动力组成、产业构成等社会经 济环境,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现具体从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如 下: 考向 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 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 题。 1.2005~2010 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 1.C 2.B 解析 第 1 题,迁移人口数量是该区人口总数和人口迁移率共同决定的,贵州迁出人口比重 虽然高于四川,但由于总人口远低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要低于四川;同理,迁入人口上海 少于广东;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高于江 苏;安徽经济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天津。第 2 题,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使沪、京、 津青壮年人口比重较高,延缓了三市老龄化进程。 3.(2010·上海地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 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 影响。 概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一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图一: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 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图二: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 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 口增长低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 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解析 从图一看,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合理,这将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 稳定。从图二看,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小于郊区,增长幅度也低于郊区。这有利于减轻 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促进郊区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上海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1.(2014·广东文综)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 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答案 C 解析 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故选 C。返乡就业或创 业,多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能够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经济发展,故不选 A、B。 外出务工、返乡就业,促进了内地家乡与沿海务工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故不选 D。 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图,回答 2~3 题。 2.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  ) A.A 地和 B 地 B.A 地和 C 地 C.B 地和 C 地 D.B 地和 D 地 3.导致 D 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经济落后 B.政策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变迁 答案 2.A 3.A 解析 第 2 题,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迁移差额率高,A 地和 B 地符合此特征。第 3 题,D 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迁移率为负值,最可能为经济落后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2000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 2001~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 4~5 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5.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 4.A 5.C 解析 第 4 题,读表格数据,根据各国迁出、迁入人口数值分析,人口迁移主要趋向是从发 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第 5 题,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空 间。 (2011·广东文综)读“1995~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 6~7 题。 6.1995~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7.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答案 6.D 7.A 解析 第 6 题,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率、迁出率都呈波动变化,A、B、C 项错误,但迁入率 一直高于迁出率,故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 7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级行政区的迁 入率一直远远高于迁出率,应为我国经济发达省区,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符合条件。 [能力提升练] 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 100 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2000 年我国迁移人 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回答 8~9 题。 8.关于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未迁移人口中性别比差距大 B.35~40 岁女性人口迁移最多 C.儿童不迁移 D.30~52 岁迁移人口中男性约是女性的 1.4~2 倍 9.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答案 8.D 9.D 解析 第 8 题,结合图示可知,迁移人口中性别比差距较大,35~40 岁迁移人口较多,性别 比较大,女性人口迁移较少;30~52 岁迁移人口中男性约是女性的 1.4~2 倍。第 9 题,从图 中看出迁移人口中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多于女性,将使劳务输出省份的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 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 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 此完成 10~11 题。 10.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0.C 11.A 解析 第 10 题,容易吸引“移民就业”说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图丙中工资比重较高,为劳 动密集型产业。第 11 题,“移业就民”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样有利于加快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快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12.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归纳 1990 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 (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答案 (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2)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 (3)积极影响:①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②促进了经济发 展(繁荣)。 带来的问题:①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②增加了社会治安、 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 解析 第(1)题,读图 1,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方面归纳说明。第(2)题,结合图 2,从人 口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常住人口的变化。第(3) 题,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从社会(劳动力)、经济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问 题可从教育、就业、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分析。 13.(2013·上海地理)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 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 6 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 7 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 11 个县市 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 2010 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2)据图归纳 1982 年至 2010 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 的正负效应。 答案 (1)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 (2)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 (3)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 广州的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 机会多。 (4)机械增长。 正效应:提供充足劳力;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负效应:资源供给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剧;产生社会、治安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图示图例分析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级最大,人口分布最稠密,东部其次,西部最 稀疏。(2)根据图示: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变化较小,而东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变化较大。具体 讲是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3)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 等。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临近港澳,对外 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机会多。(4)珠江三 角洲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外来人口的迁入,属于机械增长。人口迁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分 为有利和不利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是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