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0讲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学案新人教版
第40讲 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考纲解读] 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2.理解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因素时,需要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 3.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主要原因: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 影响:促进迁入区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主要原因: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改善。 影响: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主要原因:珠三角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影响: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2)从地域分布来看 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判断]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2016·课标甲卷改编)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________。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 ①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 ②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 ③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④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答案:(1)劳动力成本 (2)市场规模大 (3)①× ②× ③× ④√ 解析:第(1)题,家电组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促使这类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第(2)题,20世纪90年代末,从投资成本的角度看,越南在劳动力成本和用地成本上低于中国。而相比于越南,中国人口众多,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量大,促使大量日本的家电组装工厂在中国投资。第(3)题,随着经济发展,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家电组装企业向越南等用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中国应更多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符合新兴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填空]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2015·安徽卷改编) (1)________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2)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部 (2)交通 信息 政策 解析:读表可知,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出5家,其中迁到中部2家,迁到西部3家,因而主要迁往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迁入数为23家,远超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因而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题干中说“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由此可见,劳动力和原料等因素对其布局影响很小。读表可知,上市企业总部主要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迁往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信息化水平高,且具有优惠的政策。 3.[填空]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2016·课标乙卷改编) (1)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________。 (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 答案:(1)产业结构调整 (2)产业基础好 解析: 第(1)题,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珠三角地区(佛山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珠三角地区培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部分劳动力投入大、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将外迁,释放的生产要素得以投入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明清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产业基础好。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元件生产 B.汽车生产研发业 C.宇航业 D.加工制造业 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内部交易成本低 B.劳动力成本低 C.原料、资金丰富 D.市场环境好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美国迁往日本,然后由日本迁往亚洲“四小龙”地区,然后迁往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迁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第2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因此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考点二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区域经济合作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3.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 (1)有利条件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2)不利因素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②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③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3)重点措施 ①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②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依据;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④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动力。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读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东、中、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科技水平高 ②中部地区外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交通落后 ④西部地区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减缓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②继续加强西部生态建设 ③加快国家能源基地建设 ④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⑤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科技人员占全国比重最高,说明科技水平高;中部地区外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交通落后,但资源丰富。第2题,和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4.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东部地区位于沿海,对外联系便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优于中、西部地区,且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对内、对外起着辐射带动作用。第4题,东部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会加重中、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型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提示] 产业转移过程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不是造成发达国家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直接原因,更不会加重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状况。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吉林省主要城镇与城镇空间集群分布图。 (1)描述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的地域差异,并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长春汽车产业以汽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依托,以 240 多家为××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汽车城”。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 材料三 随着当地龙头汽车集团的发展,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由长春向周围一些城市转移。 (3)简答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转移对周围一些城市的影响。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①根据图例读出中部地区较东部、西部地区城市的数目更多,密度更大,城市等级体系更复杂、完整。 ②结合工业区位选择从原料、科技、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 ③根据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2.信息提取 [答案](1)地域差异:中部地区较东部、西部地区城市等级体系复杂、完整,城市的数目更多,城市的密度更大。原因:中部地区地形为平原地形,降水较充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东部地区降水虽丰富,但为山地,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西部地区地形虽为平原,但降水少,河流少,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发展。(2)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科技水平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企业集聚,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具有规模效益;靠近钢铁工业基地,原料充足;我国对汽车的需求量大。(3)促进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和促进周围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周围地区就业状况(增加就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