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通用)一轮复习学案:第1-1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1.1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体现两个差异 (1)时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2.原因分析 (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 2.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总结不同模式中,三项指标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类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Ⅰ原始型 高 高 低 Ⅱ传统型 高 低 高 Ⅲ现代型 低 低 低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③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温馨提示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除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影响外,与传统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婚俗等地域文化也密切相关。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谋求措施: 世界 中国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高频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例1、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 图1 (1)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图2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 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项。 答案:(1)A (2)C 【变式探究】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折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答案:2.B 3.C 高频考点二、人口增长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例2.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 A.①时期和④时期 B.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 D.④时期和②时期 解析:(1)D (2)B 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第(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学科!网 【变式探究】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 B.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 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高频考点三、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例3.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 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 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 (2)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 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 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 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变式探究】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图示时期,我国(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解析:(1)C (2)B 第(1)题,图示时期为2006~2011年,而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口增多会导致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上升。第(2)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显示都大于0,因此虽然增长速度在减慢,但是人口总数一直在上升。2010年与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是人口基数不同,所以新增的人口数肯定是不同的。出生率等于自然增长率加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死亡率不同,所以出生率肯定不同。图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都是102.5以上,说明每年新增人口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高频考点四、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例4.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1)D (2)B 【变式探究】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 ) 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最大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5.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C.生态环境改善 D.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少年儿童比例大幅下降。第5题,该省少年儿童比例逐年下降,而劳动人口比例逐年上升,说明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学科#网 答案:4.B 5.D 高频考点五、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 例5.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变式探究】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解析:(1)C (2)D 第(1)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第(2)题,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最短板——劳动就业。学科*网 【举一反三】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高频考点六、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图示】 图1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图2 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方法技巧】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各年龄段的性别比。 第二步: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处于减少阶段。 第三步: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2)特殊变化。下面图a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图b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图c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例6.(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答案:(1)D (2)B 【变式探究】(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6.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答案:D (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 【解析】从常住人口数量1990-2014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即D选项符合。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答案】19、C 20、A 【考点】考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 (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3.D 4.C 【考点】人口流动原因及影响。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4.A 5.C 6.D 【解析】4.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5.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6.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 【考点】城市化的进程。 (2016•江苏卷)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 【答案】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3)人口迁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市场,对房地产、旅游有促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对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考点】工业区位和人口迁移 (2016•海南卷)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6分)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分)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 【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2015•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1、B 22、B 23、C (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答案】7.D 8.B 【解析】 7.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故选D。学科~网 8.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故选B。 (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表1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D 1.(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7 ~18题。 图9 图10 1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答案】B 【解析】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学科.网 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答案】C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 图3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4. ② ③ ④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结合公式: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移民总量/人口总量,可以计算该地区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判断① 图较符合。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答案】C 3.(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图1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④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总数,说明①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大,①④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②③户籍人口总数大于常住人口总数,说明②③两省级行政区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①②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大于③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粤,②为豫,③为黔,④为沪。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D 【解析】河北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因此河北人口主要流向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安徽离京津地区较远,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等地;湖南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远,因此人口流向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不大;广西靠近广东,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4.(2014·四川卷)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4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答案】D 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据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变化可知,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郊区人口密度增加,最可能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造成的。城市等级的提高与人口总数有关。 (2013·浙江卷) 图9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9~10题。 图9 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答案】D 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当代欧洲和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①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不可能为北美洲。当代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北美洲地区且增长率接近0,故④应为欧洲,③为北美洲。 (2013·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 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 增长率(%) 3.77 4.28 3.79 1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分析图表能力。由图可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说明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呈增加的趋势。 1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据表可知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城市用地在增加,故农业用地有所减少。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 图3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增长率是增加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增长仍然为正,故总人口仍然是在增加的;国际净迁移在减少,而国内净迁移为负,处于持续迁出状态。故答案为D项。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答案】A (2013·广东卷)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国家 2000~2010 年人口年均 增长率(%) 2009年人口 密度(人/平 方千米) 2010年0~ 14岁人口比 重(%) 2009年出 生时预期 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答案】D 2015年“两会”期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台,这个时间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务,“人社”部门肯定会在此期间把这个方案推出。下图是我国某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该图包含预测部分,能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推出该方案的现实背景是( ) A.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 B.多子多福的思想导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C.近年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 D.我国各劳动部门都有老带新的传统 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③ B.拐点甲的强制性比拐点乙弱 C.拐点甲之后我国人口将会迅猛增多 D.拐点乙之后我国人口明显减少 答案:1.C 2.B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比例由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0~14岁人口比例由2000至2010年增加较慢 C.15~64岁人口比例由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4.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少的时期是(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90~2000年 D.2001~2010年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由1953年至1964年上升,A项错误。0~14岁人口比例由2000年至2010年下降,B项错误。1964年至1982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幅度比较大,而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幅度不大,可推理得出15~64岁人口比例在此时间段增加较快,C项正确。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基本无变化,D项错误。第4题,15~64岁人口增加最少的时期对应图中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幅度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幅度大致相当或相差较小的时间段,故选C项。 答案:3.C 4.C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6.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答案:5.C 6.D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读图,完成7~9题。 7.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 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 8.该城市人口变动导致( )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C.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9.该城市是( ) 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答案:7.D 8.A 9.C 总和生育率,有时也简称生育率,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段妇女生育率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名妇女在每年都按照该年龄段现有生育率生育的假设下,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10~11题。 10.以下关于①~④各时段总和生育率变化与相应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幅下降—自然灾害 ②—猛烈反弹—经济恢复,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③—低位徘徊—计划生育与抚养孩子成本下降 ④—逐渐下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反映的人口现状对我国的影响是 ( ) A.能使我国充分享受人口红利 B.对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挑战 C.对中小学教育造成巨大压力 D.不利于传统水稻种植业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解析:第10题, ①时段处在三年困难时期,② 时段为灾后重建时期,故生育率先大幅度下降再猛烈反弹;③时段逐渐下降,④时段低位徘徊,抚养孩子成本逐渐增加。故选A项。第11题,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长时间低位徘徊,导致老龄化提前并趋于严重,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养老体系构建难度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数量减少,减轻中小学教育压力;传统稻区因人地矛盾减轻,商品率提高。 答案:10.A 11.B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材料二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上海市2013年户籍人口1 426.9万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245.3万人。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5亿。 材料三 某地区人口金字塔图。 (1)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比较分析我国与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差异。 (3)图中所示地区的人口金字塔图有何特征? (4)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上海带来的主要影响,并提出解决建议。 答案:(1)原因:我国当前面临人口增速放缓,人口呈现老龄化现象。 影响:在短时间内将出现一次生育高峰,从长期来说,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有积极意义。 (2)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处于7%和10%之间,已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大于10%,已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阶段。 (3)塔形下端少儿人口和塔尖老年人口呈明显缩减趋势;塔腰成年人口则向外扩张。 (4)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等。 建议: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生育;适当引进上海急需的人才,从而提高青壮年人口比重等。 13.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有( ) 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 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D.每年新增大量人口就业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________。 (3)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良策? 答案:(1)C (2)102(或103) (3)否。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劳动力充足。 (4)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等。(回答合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