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项突破练3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选择题+非选择题)(29张)
专项突破练 3 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 ( 选择题 + 非 选择题 ) 一、选择题 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 “ 微型森林 ” ( 植株相对较小 ) 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 1 ~ 2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与该地区属于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C. 北京时间为 17 : 20 D. 我国江淮地区为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1. 在威廉姆斯港当地时间 ( 区时 )5 : 20 迎来曙光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解析 解析 该地日出在 6 点前,说明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不能判断向南移动, A 错 。 由 65°W 附近的威廉姆斯港时间是 5 : 20 ,可以计算出 0 点经线约为 140°W ,结合 180° 经线可知,与该地区属同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九分之八, B 错 。 可 推知北京时间约为 17 : 20 , C 对 。 我国 江淮地区为冬季,是少雨季节, D 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气候湿冷 B. 风力 较大 C . 土壤贫瘠 D. 光照不足 2. 合恩角保护区内的 “ 微型森林 ” 的成因是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 “ 微型森林 ” 指的是植株相对较小。合恩角位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影响,风力强劲,不利于高大植物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造成我国 100°E 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冰川 B. 降水 C . 海拔 D. 土壤 下图是 “ 我国 30°N 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 (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 。读图完成 3 ~ 4 题。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图中地势阶梯分界线可知,我国 30°N 沿线 100°E 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我国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 是 答案 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知植被叶面积指数向东总体呈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受水分变化的影响,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规律 B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 D . 非地带性规律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 , 如 图 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读图完成 5 ~ 6 题。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咸的是 A. 甲 B . 乙 C. 丙 D . 丁 解析 与海拔比较可知,丁地潜水水位低于海平面,海水易侵入导致地下水变咸。 解析 甲地海拔比较低,潜水水位接近地表,为湿地, A 对 ; 丁 地有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最差, B 错 ; 将 海拔与地下水埋藏深度相减可知,乙地地下水位比丙地高,地下水从乙地流向丙地, C 错 ; 丁 地地下水位异常低,原因可能是城市区域过度抽取地下水 , D 错。 6.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 甲地为湿地 B. 丙地地下水质最差 C. 地下水从丙地流向乙地 D. 丁地不是城市区域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下图中最可能有壶穴分布的是 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称为壶穴。读图,回答 7 ~ 8 题。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壶穴相似的 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 V ” 型谷 B . 沙丘 C. 三角洲 D . 钟乳石 答案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 1 900 ~ 3 100 米,山顶终年积雪,海拔 2 000 米以下为耐旱灌丛带。 4 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清澈温暖的浅海,大量古生物死亡后残留的骨骼不断沉积在海底,总厚度高达 4 000 米。据此完成 9 ~ 10 题。 9. 九寨沟的岩石大多属于 A. 花岗岩 B . 大理岩 C . 石灰岩 D . 流纹岩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九寨沟自然带分异规律最明显的是 A. 纬度地带性 B . 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 整体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如 图 为 “ 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 ” 。完成 11 ~ 12 题 。 11. 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 山谷 B . 断层 C. 山岭 D . 背斜 答案 解析 解析 图示紫金山与两侧岩层间有断裂错位,是断层构造。选 B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突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A. 由北流变成东流 B. 由西流变成北流 C. 由南流变成西流 D. 由东流变成南流 答案 解析 当前古河道南侧没有河流分布,说明汾河原向南流,由于紫金山隆起,古河道废弃,汾河沿紫金山北侧向西流。选 C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中科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 “ 天河 ” ,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 “ 天河工程 ” 。这一项目首先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 “ 迁徙 ” 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 “ 迁徙 ” 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缓解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 14 题。 13. “ 天河工程 ” 实现跨区域调水的主要手段是 A. 人工增雨 B . 开渠引水 C. 改变大气环流 D . 修建储水 设施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 天河工程 ” 推进面临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 人工降雨难度大 B. 资金短缺 C. 掌握水汽 “ 迁徙 ” 规律 D. 施工难度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非选择题 15. 下图为 “ 世界某区域略图 ” 和 “ 该区域 ①②③ 三地的气候资料图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① 地 7 月盛行风向是 ______ ,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 7 月风向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西南风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答案 (2) 与 ① 地相比, ③ 地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气温年较差大 ( 夏季气温更高、 冬 季 气温更低 ) ,年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小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3) 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 ② 地自然带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年降水量 500 ~ 1 000 毫米 ; 降水 集中在 6 ~ 9 月 (10 月~次年 4 月降水稀少 ) ,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 24 ℃ 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4) 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从 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分析,该国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沿岸有寒流经过,盛行 上升 补 偿流 ( 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营养物质 )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 过度捕捞, 渔业 资源 枯竭,海洋生态恶化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图 ( 图 1), 甲至丙河段 7 月水温和海拔变化图 ( 图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材料三 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答案 答案 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多,岩浆活动频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简述材料二中乙至丙河段 7 月水温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 答案 特点:从乙到丙,随着海拔的降低,水温降低。原因:河段支流增多,冰雪融水汇入量大,使水温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答案 答案 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之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4) 根据材料三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本课结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