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28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28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4张)

第 28 讲  PART 28 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28 讲 考纲解读 ①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②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 ③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考点分阶突破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因素 考点一 荒漠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 图 28-1 考点分阶突破 一、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主干整合 图 28-2 考点分阶突破 二、荒漠化的成因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1 .自然因素 ——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 基本条件 —— 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2) 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3) 动力条件 ——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 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 重要影响因素 —— 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 年则加快荒漠化进程。 考点分阶突破 2 . 人为因素 —— 决定性因素 因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 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  草原地区  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 过度 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快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 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  从事种植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 源利 用不 当  绿洲地区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 次生盐渍化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荒漠化的原因 1 . 读图 28-3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1) 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 .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 农牧业地区推进 题组训练 图 28-3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受到破坏。 考点分阶突破 (2)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 .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 .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少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近现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荒漠化的危害 2 . 读图 28-4 ,完成 (1) ~ (2) 题。 (1)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 相比,当代 (    )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图 28-4 【 答案 】 (1)B 【 解析 】 第 (1) 题,图示区域内,由于当代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更大,导致河流水量更小;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水源,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考点分阶突破 (2)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沉降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图示区域城镇人口增长过快,用水不当,植被破坏严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1 .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防治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 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 . 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 治碱、治沙相结合;现代技术条件下,应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主干整合 考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重点及措施 考点分阶突破 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 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 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分阶突破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图 28-5 考点分阶突破 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图 28-6 考点分阶突破 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图 28-7 考点分阶突破 5 .控制人口增长 图 28-8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 荒漠化的防治 3 . 图 28-9 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 完成 (1) ~ (2) 题。 (1)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 ① 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组训练 图 28-9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为原因。所以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考点分阶突破 (2) 关于图示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 .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 .在牧区多掘水井以增加水资源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读图可知华北北部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荒漠化正在向东、向南推进,与冬季强劲的西北季风有关;在牧区多掘水井以增加水资源,不能防治土地荒漠化。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主干整合 考点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 自然 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 的影响 特性 表现 地理位置 过渡性   ①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②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④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不够稳定,抵御灾害能力较弱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降水 不均匀性   ①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② 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频繁多 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考点分阶突破 2 .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且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人 口与有限的土地承载力之间矛盾突出。 (1)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农业  轮荒制度  烧荒 → 耕作 → 弃荒 → 开荒  使原来的林草被破坏 加剧水土流失 工矿业  露天开矿  开挖表土 → 弃土  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 其他生产、生活  建窑洞、修路、建水利设施  开挖表土 → 施工  破坏植被,扰动土壤   考点分阶突破 (2) 植被破坏:过度樵采 ( 解决生活燃料需 求 ) ,历史原因 ( 营造宫殿、战争、毁林开 荒等 ) 。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 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 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 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形成的,如图 28-10 所示。 图 28-10 考点分阶突破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 .治理策略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2 .具体措施 (1) 工程措施:固沟、护坡、保塬。 (2) 农业技术措施 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 生物措施 地区 措施 目的 不宜耕种的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的地区  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考点分阶突破 3 .小流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 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图 28-11 所示。 图 28-11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过程 4 .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 一。结合湖南省简图 ( 图 28-12) ,回答 (1) ~ (2) 题。 (1) 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 (    ) ①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题组训练 图 28-12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①对。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降水季节变化大,②错。土质疏松,多黄土是黄土高原的特征,③错。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④对。故 D 对, A 、 B 、 C 错。 考点分阶突破 (2) 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 (    )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C .利用水运,发展钢铁工业 D .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在甲湖泊周边地区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充分利用湖泊水域资源,又可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B 对。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 A 错。发展钢铁工业会造成水体污染, C 错。该区域河流落差小,水能不丰富, D 错。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水土流失的危害 5 . 图 28-13 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按图中字母顺序 (a 、 b 、 c 、 d) 将①地表侵 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 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①③ 图 28-13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 d 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 c 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 b 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 a 为地表起伏大。 考点分阶突破 (2)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A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 .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 .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 答案 】 (2)A 【 解析 】 第 (2) 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 6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我 国西北地区人们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 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 28-14 ,回 答 (1) ~ (2) 题。 (1) 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 确的是 (    ) ① 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图 28-14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图中显示甲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沟谷,可以采用打坝淤地的方式;乙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地,地表平坦宽阔,不适合修建水库;丁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应种植植被护坡,故选项 A 正确。 考点分阶突破 (2)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 A . A B . b C . 1020 米等高线 D . 1010 米等高线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根据图中显示的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10 米。若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随着水土流失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与原有的塬面等高线边界大体平行,塬面的面积会减小,边界有可能变为 b 。塬面边界不可能降低到 1020 米或者 1010 米等高线。故选项 B 正确。 当堂自主检测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读图 28-15 ,完成 1 ~ 2 题。 图 28-15 当堂自主检测 1 . 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 (    ) A .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 B .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 C .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 D .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 【 答案 】 D 【 解析 】 内环式梯田没有减小梯田的工程量,故 A 项错误;内环式梯田对气候的影响是有限的、微弱的,故不能增加水资源量, B 项错误;内环式梯田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故 D 项正确, C 项错误。 当堂自主检测 2 . 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 2002 年起, 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 有效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图 28-16 中能够正 确示意调水调沙前 ( 实线 ) 后 ( 虚线 ) 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 (    ) 【 答案 】 B 【 解析 】 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水量,加快河水的流速,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因此,黄河的河床会逐渐下降;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黄河南岸侵蚀作用强于北岸的,坡度较陡。结合图示可知 B 项正确。 图 28-16 3.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受喀斯特环境本身 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 志。下面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的相关材料。分析材料,完成 (1) ~ (4) 题。 材料一  图 28-17 为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当堂自主检测 图 28-17 材料二  图 28-18 为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  图 28-19 为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当堂自主检测 图 28-18 图 28-19 当堂自主检测 (1)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 解析 】 第 (1) 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当堂自主检测 (2) 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 ________ 以上的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________ 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__________ 。 【 答案 】 (2)35°   10°   10° ~ 30° 【 解析 】 第 (2) 题,读材料一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 35° 以上的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10° 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10° ~ 30° 。 当堂自主检测 (3) 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 答案 】 (3) 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降水多,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 解析 】 第 (3) 题,读材料二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其主要原因从地形、植被、气温、降水、土壤等方面分析。 当堂自主检测 (4) 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指出治理措施。 【 答案 】 (4) 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等。治理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等。 【 解析 】 第 (4) 题,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率等方面考虑。治理措施对应人为原因提出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