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永安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2分,共60.0分)‎ ‎1.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 ‎①卫星 ②流星体 ③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④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的判断,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卫星、流星体在太空中按轨迹运行,属于天体,①②正确;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以及停留在地球表面,不能算天体;按航线飞行的飞机是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不能算天体,③④错误。B正确,故选B。‎ ‎2.下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地月系 B. ②—银河系 C. ③—太阳系 D. ④—银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我们已知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总星系下还可以再细分其他子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下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太阳系包含地月系和其他行星天体系统。故A正确,②是太阳系,③是银河系,④是河外星系, B、C、D错误。故选A。‎ ‎2015年11月,电影《火星救援》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马克和团队失联,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而想尽办法回地球的故事,再次引发人们探索火星和向火星移民可能性的极大兴趣。读火星与金星、地球基本数据对比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美国宇航局通过长期观测研究后认为,太阳风可能是剥夺火星大气的“罪魁祸首”。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 与太阳距离更远 B. 公转速度较慢 C. 表面温度较低 D. 体积和质量更大 ‎4. 火星是人类太空移民的首选地,相对金星,火星更适宜人类移居的原因之一是 A. 与地球的距离较近 B. 有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 C. 表面温度较高 D. 昼夜温差较小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地球体积和质量更大引力更大,能将大气吸引在地球外围,D正确。与太阳距离更远,表面温度较低对大气层的存在影响不大。公转周期更短,公转速度较快。故选D。‎ ‎【4题详解】‎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较近,对适宜生存没有影响,A错误。大气主要成分不适宜人类呼吸的,B错误。金星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较高,C错误。火星自转周期更短,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故选D。‎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 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 海拔高,气候寒冷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6.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 藏南谷地的地热 C. 高原北部的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5. C 6. B ‎【解析】‎ 本题组以青藏地区优势能源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青藏地区其他能源的能量来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5题详解】‎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中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使得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使得太阳能丰富,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与太阳能丰富无关,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位于30°N附近,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而太阳辐射强,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6题详解】‎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辐射能,排除A。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选项B符合题意。高原北部的风能,它是由大气运动直接形成的能源,而大气运动是太阳辐射能地区分布不均导致的,因此风能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排除C。雅鲁藏布江的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源,而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排除D。所以选B。‎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照片中“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8. 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A. 北京郊区 B. 青藏高原 C. 赤道附近 D. 极圈附近 ‎9.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 A. 太阳辐射强度 B. 耀斑活动周期 C. 大气层的厚度 D. 八大行星位置 ‎【答案】7. C 8. D 9. B ‎【解析】‎ 地月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极光只出现在两极高纬地区的极夜时期,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引发的。‎ ‎【7题详解】‎ 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银河系,C对。地月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A、B错。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没有包含关系,D错。所以选C。‎ ‎【8题详解】‎ 极光只出现在两极高纬地区的极夜时期,该照片中有极光现象,拍摄地点在极圈附近,D对。北京郊区、青藏高原 、赤道附近看不到极光现象,A、B、C错。所以选D。‎ ‎【9题详解】‎ 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引发的,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耀斑活动周期,B对。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层的厚度、八大行星位置与极光现象出现无关,A、C、D错。所以选B。‎ 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中国航天发展迅速,茫茫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2020年有望实现载人登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要满足航天员的出舱需要,航天服具有的主要特性有 ‎①高强度 ②耐高温 ③抗撞击 ④防辐射 ⑤防失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1. 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基地与其它三大航天基地相比,其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 A. 晴天多 B. 水资源丰富 C. 纬度低 D. 科技实力强 ‎【答案】10. A 11.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各地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学生要熟悉太空的环境,这是解题关键。‎ ‎【10题详解】‎ 太空气温高,紫外线辐射强,有太空垃圾,所以航天服具有的主要特性有高强度、耐高温、抗撞击、防辐射,失重它防不了,①②③④正确。选择A。‎ ‎【11题详解】‎ 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基地与其它三大航天基地相比,其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纬度低,纬度低,自转速度快,初速度大,节省能源。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晴天较少。水资源丰富对航天基地影响较小。航天基地主要负责发射,科技实力强不是主要因素。选择C。‎ 当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形成以后,太阳能驱动着大气和水运动,形成风、云、雨、雪。太阳辐射对地球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 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地壳运动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13.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 B.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全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 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D. 由于日地距离的原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比其他行星都多 ‎【答案】12. D 13.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含义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2题详解】‎ 太阳辐射虽然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叙述正确;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了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是大气、水等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B叙述正确;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叙述正确;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D叙述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电磁波,A错;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有季节变化,B错;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C正确;水星、金星距太阳更近,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多,D错。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为山西省实验中学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造成学校路灯照明时间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天气变化 B. 太阳运动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15. d日光照图可能是 A. B. ‎ C. D. ‎ ‎【答案】14. C 15.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原因。‎ ‎【14题详解】‎ ac路灯照明时间相近,为二分日,夏至时昼最长,因此路灯照明时间最短,b为夏至日,冬至时夜最长,因此路灯照明时间最长,d为冬至日,地球公转是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故选C。‎ ‎【15题详解】‎ d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AC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上空俯视图,A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为夏至日,C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B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夏至日,D昼夜平分为二分日。故选C。‎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下图所示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17.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由北向南递减,是南半球,据此分析选C。‎ ‎【17题详解】‎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b的自转线速度大于a 地,说明b的海拔高,故选D正确。‎ ‎【点睛】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 ‎18.任何一天,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方 A. 日出时间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地方时相同 D. 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时刻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故C正确.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时刻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处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相同。理解掌握经线、纬线与地球公转自转形成的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9.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 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 晨昏圈上的地方时一定是6时或18时 ‎【答案】D ‎【解析】‎ 考查晨昏线的基本特征。‎ 晨昏线是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A正确。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垂直,故始终平分地球,B正确;晨昏线即为晨线与昏线,为太阳光线位于地平面上时,故太阳高度为0,C正确。一年中只有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上,为春分或秋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此时晨昏圈上的地方时一定是6时或18时,D错误。‎ ‎20.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描述的日行八万里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实现:( )‎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赤道附近 D. 两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赤道周长4万千米,8万里,每日地球自转一周,相当于运行8万里,C对。其它纬线长度短,不符合,A.B.D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特征,纬线的特征。‎ ‎21.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时差的产生 D.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发生的原因。‎ ‎【详解】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形成的,与自转无关,A不是,选A ‎。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的产生、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B、C、D错。‎ ‎【点睛】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是不同的,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形成的,正对太阳的一侧为昼,背对太阳的一侧为夜,由于有了地球自转,才出现一天昼夜交替一次。‎ ‎22.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读图,图①上游位于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是南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左岸是北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①对。图②上下游都在北半球,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②错。图③上游在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左岸是南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右岸是北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③对。图④上下游都位于南半球,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④错。D对,A、B、C错。‎ 点睛: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左岸是南岸或北岸,要顺着水流方向,判断左右。水流偏向的河岸受侵蚀,另一侧泥沙沉积。‎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地方时为9时 B. AB两地迎来日出 C. 北京昼长夜短 D. 永安秋意盎然 ‎24. 若阴影部分为1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7日,北京时间比甲地 A. 早5小时 B. 早11小时 C. 晚5小时 D. 晚11小时 ‎【答案】23. A 24. A ‎【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判读。‎ ‎【23题详解】‎ 因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NB线由黑夜进入白天,NB是晨线,所B地此时是日出,其时间是6时,而甲地与B地的经度相差45°,且位于东侧,所以时间甲地比A地早3小时,应为9时,A正确。A地位于昏线,为日落,B错误。全球昼夜平分,C错误。此时可能为秋分也可能为春分,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因两日期的界限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日界线(180°经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所以NA的经度应为180°,NB为0°且NB为0时所在的经线,又因甲地和NB经线相差45°,那么甲地的时间比NB经线的时间早3小时,应为3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8时,北京时间比甲地早5小时。故选A。‎ ‎2015年10月5日斯德哥尔摩(北纬59°23′,东经18°00′)当地时间(区时)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 斯德哥尔摩所在的时区是()‎ A. 中时区 B. 东一区 C. 东二区 D. 东八区 ‎26. 我国观众要实时观看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收看的北京时间是()‎ A. 10月5日18:30 B. 10月5日12:30 C. 10月5日8:30 D. 10月5日20:30‎ ‎【答案】25. B 26. A ‎【解析】‎ 考查时区及其区时的计算。‎ ‎【25题详解】‎ 根据题目材料可知,斯德哥尔摩的经度是18°00'E,位于东一区。故选B。‎ ‎【26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比斯德哥尔摩东一区区时早7个小时。诺贝尔医学奖在斯德哥尔摩揭晓的当地时间(区时)为10月5日11时30分,故我国观众要实时观看应该在10月5日18时30分。故选A。‎ ‎27.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 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日界线的有关问题。‎ ‎【详解】A、该船自西向东越180度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减去一天,区时加上5分钟,故A不符合题意。‎ B、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日期可能会有变化,但区时应该为12时5分,故B不可能。符合题意。‎ C、该船穿越180度经线,但并没有穿越日界线,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区内航行,因此日期相同,只要加上经过的5分钟就行了,故C不符合题意。‎ D、该船自东向西越180度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增加一天,区时加上5分钟,故D不符合题意。‎ 故该题选B选项。‎ ‎【点睛】180度经线和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而该船越过180度经线时可能有三种情况,然后逐一分析。第一种,该船自东向西越180度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增加一天。第二种,该船自西向东越180度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减去一天。第三种,该船穿越180度经线,但并没有穿越日界线,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区内航行,因此日期相同,只要加上经过的5分钟就行了。‎ 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28. 该地的纬度是( )‎ A. 90°N B. 66°34′ N C. 90°S D. 66°34′S ‎29. 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 A. 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B. 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 C. 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 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答案】28. D 29. C ‎【解析】‎ 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球公转带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8题详解】‎ 该地有12月22日一天极昼现象,6月22日一天极夜现象,说明该地的纬度是66°34′S,选择D。‎ ‎【29题详解】‎ 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 冬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B错; 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C对; 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不一定越长,D错。‎ ‎30.下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可知,图示①地没有影子,说明太阳直射,应该位于赤道地区;②③④地的影子方向一致,判断都位于同一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该地所处纬度越高,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 ‎【方法总结】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有: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在北半球夏至日达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在北半球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达最大值。掌握影子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纬度差异,解题将变得较简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材料三 下图沃日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1)材料一中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C层有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极地上空轰击高层大气,形成绚丽多彩的________现象。‎ ‎(2)从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据此推测上一个(第24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是______年。‎ ‎(3)材料三所示区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按照结构特征分类,②属于__________行星。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三大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色球; (2). 耀斑; (3). 极光; (4). 2022; (5). 2011; (6). 类地行星; (7). 银河系; (8). 同向性; (9). 共面性; (10). 近圆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和天体系统。‎ ‎【详解】(1)太阳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材料一中B是中间层,为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为耀斑。C层有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太阳风携带大量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时,带电粒子与大气摩擦,在极地上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现象。‎ ‎(2)从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2022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据此推测上一个(第24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是2011年。‎ ‎(3)材料三所示区域,离太阳最近的四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结构特征相似,为类地行星,故②属于类地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及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三大特征。‎ ‎32.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左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呈_______时针方向。‎ ‎(2)左图中地球公转至A点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转至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中当地球从D位置运行至A位置时,永安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_______________ 。‎ ‎(4)永安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板朝向为____(南或北),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永安市(26°N)为让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达到最好效果,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____。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永安市在该日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______(变大或变小)。‎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答案】 (1). 逆时针; (2). 全球昼夜平分; (3).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 ‎ (4). 减小; (5). 缩小; (6). 南; (7). 为了获取最强的光照; (8). 49°26′(49.5°); (9). 变大;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的判读。‎ ‎【详解】(1)读图可知,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为逆时针,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地球公转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 ‎(2)A位置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从图中可以看出,B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3)从图中可以看出,D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的极昼范围最大,顺着地球公转方向,A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4)永安市(2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板朝向为南,可获取最强的光照。‎ ‎(5)B位置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永安市(26°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26°+23°26′),为让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达到最好效果,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故与地面的夹角为90(90°-(26°+23°26′))=49°26′。据以上计算可知,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永安市在该日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变大。‎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即由12月22日到3月21日,其中1月初近日点最快,故速度变先加快,后减慢,故选B。‎ ‎33.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 ‎(2)图中A、B、C三点,白昼最长的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 ‎(3)比较图中A、C两点太阳高度___________。‎ ‎(4)此时,A点昼长为_____小时,B点日出时间为______时。‎ ‎(5)图中A点正值______(填“日出”或“日落”),此时,A点地方时为______时,看到太阳从______升起。(填方向)‎ ‎(6)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答案】 (1). C B A; (2). A; (3). B; (4). A=C(相等); (5). 20; (6). 5; (7). 日出; (8). 2; (9). 东北; (10). 2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详解】(1)纬度越高,线速度越上,图中A纬度最高,线速度最慢,C位于赤道,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快。‎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往北昼越长,图中A点纬度最靠北,白昼最长,B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3)图中A、C两点都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为0度。‎ ‎(4)此时,A点所在半球昼弧占6格中的5格,1格2小时,故昼长为20小时,B点所在纬线昼弧点3.5格,即昼长为14小时,日出时间为(24-昼长)/2=(24-14)/2=5时。‎ ‎(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AC线由黑夜进班白天,为晨线,故图中A点正值日出,此时,A点地方时为日出时间,为(24-昼长)/2=(24-20)/2=2时,夏至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6)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时,即0°经线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时。‎ ‎34.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月______日_______时。‎ ‎(5) E点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 ‎(6)此时全球与甲点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向东至________。‎ ‎【答案】 (1). (23°26′S,90°W); (2).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21; (4). 12; (5). 22; (6). 2; (7). 0; (8). 12; (9). 180; (10). 90°E。‎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详解】(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应包括纬度位置和经度位置。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变大,故可判断图示为南半球,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科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的经线,即昼半球的平分线,根据图示90°E,判断昼半球的平分线为90°W。‎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乙点所在经线昼弧占8格中的6格,每格3小时,故昼长18小时,日落时间为:昼长/2+12=18/2+12=21时。‎ ‎(4)此时,90°E为0时,北京时间120°E早2个小时,是12月22日2时。‎ ‎(5) E点位于南极圈上,为极昼,夜长为0小时, C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 ‎(6)日期分界线分别为午夜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从图可以看出,A点为180°,90°E为0时,故此时全球与甲点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180°向东至90°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