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我国南方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 B. 气候 C. 地形 D. 交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详解】我国南方多丘陵、山地,但水热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平原广阔,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农业生产都需要的,南方与北方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是水热条件差异引起的。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点睛】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2.自古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农业谚语“枣开花,种棉花”,其反映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 地域性 B. 商品性 C. 差异性 D. 季节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特点。‎ ‎【详解】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农业谚语“枣开花,种棉花”,反应了农业种植对季节要求高,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故D正确;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故A错误;商品性和差异性该农业谚语不能体现,故B、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点睛】农业生产的特点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下图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和荷兰郁金香产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已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示范区”,梯田主要改造农业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4. 影响荷兰郁金香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劳动力 C. 国内外市场 D. 土地价格 ‎【答案】3. A 4.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3题详解】‎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人类对地形进行改造的结果,对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题详解】‎ 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其他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不是影响荷兰农业生产规模主要因素。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睛】梯田是人类对地形进行改造的结果;市场需要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 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运输距离扩大和运输时间延长,因而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所以选A。‎ ‎6.我国东南丘陵皖、赣、浙、闽等省区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 B. 地形 C. 土壤 D. 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详解】茶树有生长于酸性土壤的特性,我国东南丘陵的四省区都是酸性红壤地区,适宜种植茶树。故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土壤,所以正确答案是C。‎ ‎【点睛】茶树有生长于酸性土壤的特性。‎ ‎7.关于贵阳市和遵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遵义市比贵阳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B. 遵义市比贵阳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C. 贵阳市比遵义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D. 贵阳市比遵义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详解】贵阳市和遵义市都属于贵州省,但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贵阳市市省会城市,城市等级比遵义市高。根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数目就越少。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睛】根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数目就越少。‎ ‎8.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 城市数目的多少 C.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D. 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详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故A正确;城市数目的多少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人口的比重的大小,故B错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C错误;城市占地面积大小只能反映城市规模大小,但不能反映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9.城市化的三个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城市人口增加 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 城市GDP的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详解】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GDP的不断增加不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睛】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下列关于城市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地下水位下降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减少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1. 城市建设后容易发生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生活废水增加 B. 绿化面积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 D. 降水下渗量减少 ‎【答案】10. B 11.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建设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0题详解】‎ 分析图中数据信息可知,城市建设后,城市硬化道路和硬化地面面积大增,雨水下渗明显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增多,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蒸发量减少。综上分析,只有B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城市建设后降水下渗量减少,地面径流增加,是容易发生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睛】城市建设后,下渗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增多,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蒸发量减少。‎ ‎1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 A. 起步早,发展慢 B. 城市化水平高 C. 起步晚,发展快 D. 出现逆城市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较慢,且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两类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两类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即可判断。‎ ‎1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教育用地 B. 行政用地 C. 住宅用地 D. 工业用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详解】城市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需要的住房需求量大,因而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睛】城市中最为广泛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 ‎14.故宫保留在北京的城市中心是因为( )‎ A. 历史因素 B. 社会因素 C. 经济因素 D. 行政因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 ‎【详解】由于北京为古代皇城,城市的中心延续了古代的皇宫所在,因而在此形成行政区且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其主导因素是历史因素。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的住宅区多向郊区和卫星城移动,主要原因是 ( )‎ A. 环境相对较好,与母城的交通便利 B. 城市中心地价上涨,交通不便 C. 靠近工厂区,便于职工上下班 D. 老城区商业中心大量扩建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详解】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的住宅区多向郊区和卫星城移动,主要是因为郊区和卫星城的环境相对较好,基础设施完善,与母城的交通便利,故A正确;城市中心一般是商业区,交通便利,故B错误;靠近工厂区,环境质量差,不是住宅区的迁移方向,故C错误;老城区商业中心大量扩建,城市规模扩大,会导致住宅区向郊区和卫星城移动,但不是移动的主要原因,故D 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6.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中国的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请问“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 A. 谷地、平原 B. 盆地、平原 C. 高原、山地 D. 高原、谷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从题中列举的几个“春城”看,它们一般都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在纬度较低的高原、山地等地形区,气候较为凉爽、四季如春。‎ ‎17.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各地的聚落分布有所差异,请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B.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集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详解】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故A正确,C错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崎岖不平,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故B、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8.城市中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①城市环境的优劣 ②距离市中心远近 ③不同的功能活动 ④交通便捷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故②④正确;城市环境的优劣对地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①错误;地租高低和付租能力影响不同的功能活动,而不是功能活动影响地租,故③错误,所以该题选D。‎ 下表是2018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甲 ‎9631‎ ‎0.638‎ ‎0.603‎ ‎6163.2‎ 乙 ‎1625‎ ‎0.595‎ ‎-0.054‎ ‎5408.8‎ 丙 ‎3837‎ ‎0.272‎ ‎1.075‎ ‎1180.0‎ 丁 ‎267‎ ‎0.607‎ ‎1.276‎ ‎159.7‎ ‎19.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9. B 2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即人口负增长,说明老龄化严重。‎ ‎【20题详解】‎ 四个地区中,②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考点:人口年龄结构。‎ 甲市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完成下列小题。‎ ‎21. 甲市可能是( )‎ A. 西宁 B. 延安 C. 贵阳 D. 上海 ‎22.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1. D 22.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甲市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甲市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经济发达,为上海市。西宁、延安、贵阳都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与材料不符。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只有①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较低,属于现代型,与甲市人口增长模式相同,其他三个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人口增长模式都不属于现代型。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3.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减小 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 生物圈的稳定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容量概念的理解。‎ ‎【详解】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环境容量包括环境人口容量,故A理解正确;随着生产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多,环境容量在不断减少,故B正确正确;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超越将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故C理解错误;生物圈的稳定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故D理解正确。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睛】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一个特定的环境 (如一个自然区域、一个城市) 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5.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答案】24. A 25.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24题详解】‎ B项根据该省人口总量略有下降,故人口密度变化不大;错误。C项,根据改善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快,故判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错误。D项,由于总人口基本不变,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7%上升到40%,故判断增长不到50%;错误。故选A项。‎ ‎【25题详解】‎ 根据改善的自然增长率为正数,故判断造成总人口下降的原因不是人口自然增长引起的。而影响人口数量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故选D项。‎ 读下图甲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26. 处于甲图c阶段的国家人口增长特点是的(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27. 下列国家位于阶段d水平的是( )‎ A. 巴西、日本 B. 德国、澳大利亚 C. 尼日利亚、蒙古 D. 埃及、南非 ‎【答案】26. D 27.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 ‎【26题详解】‎ 读甲图可知,c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7题详解】‎ 读甲图可知,d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该类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较高。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28. 图中数据显示( )‎ A.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 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C. 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D. 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29. 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 交通条件的改善 D.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答案】28. C 29.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和农村人口迁移的因素。‎ ‎【28题详解】‎ 图中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15~29岁农村劳动力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30~39岁的农村劳动力先增加后略有减少,40~59岁农村劳动力呈上升趋势,因此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故C正确;2005年农村劳动力以30~3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故D错误;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39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故B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9题详解】‎ 城乡收入水平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故B正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了可能,但不是主导因素,故A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会使人口迁移的范围扩大,迁移更加频繁,也不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故C错误;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迁,导致迁移率下降,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0.地形因素对建筑物布局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自然通风、日照效果等。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详解】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上风向的建筑物应该较低,以减少对下风向建筑物的阻挡。迎风坡的风向从山坡下方吹来,故下方建筑物应该较低,①错误,③正确;背风坡的风从山坡上方吹来,故上方建筑物应该较低,②正确,④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二、填空题 ‎31.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比较多的地区是有:____________(多选)‎ ‎①京津唐地区 ②四川盆地 ③珠三角地区 ④长三角地区 ‎(2)我国目前所处的人口增长模式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3)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总体上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入数量较多主要有三个省级行政区,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人口迁移类型属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答案】 (1). ①③④ (2). 三低模式(现代型) (3).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 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到东部 (5).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6). 国内人口迁移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 ‎【详解】(1)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①京津唐地区、③珠三角地区、④长三角地区为人口迁入比较多的地区,②四川盆地为人口迁出区。‎ ‎(2)我国目前所处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基本进入现代型,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我国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务工经商,结合地图可知,人口主要流向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4)人口迁入数量较多主要有三个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人口迁入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 ‎(5)图中人口迁移发生在我国国内,属国内人口迁移。‎ ‎32.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是工业区的是_________,商业区是______,住宅区是____。‎ ‎(2)推断该城市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 ‎(3)该城市用地分布不很集中,影响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中地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 (2). ③ (3). ① (4). 偏南风(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5). 地形 (6). 乙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1)读图分析,商业区位于市中心,面积较小,故③是商业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住宅区面积一般最广,故①是住宅区;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沿着交通线分布,故②是工业区。‎ ‎(2)读图分析,总体上看工业区主要位于住宅区的偏北位置。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工业区应该布局在居住的下风向,由此可推断该城市的盛行风向是偏南风。‎ ‎(3)根据图中信息,山脉分布较多,也分散,导致该城市分布不很集中,最可能是受地形影响所致。‎ ‎(4)地价的高低取决于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图中四地,只有乙地靠近市中心商业区,交通便利,地价最高。‎ ‎33.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正确的农业区位因素:A.________, B.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 ‎(2)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_。‎ ‎(3)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_________。‎ ‎【答案】 (1). 地形 (2). 土壤 (3). 交通 (4). 市场 (5). 市场(E) (6). 水土流失 (7). 地形 (8). 热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 ‎【详解】(1)从图上分析来看,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有除气候、水源外,还有地形、土壤,但土壤会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受到废渣,废水的污染,故A为地形,B为土壤;而社会经济因素除图中劳动力以外,还有政策、交通和市场。产品最终要推向市场,交通的发展对市场影响很大,故C为政策,D为交通,E为市场。‎ ‎(2)交通和市场两因素中,只有市场会最终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和规模,市场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导农业的生产。‎ ‎(3)根据上题结论,A为地形,B为土壤,对地形和土壤的利用不当,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4)横断山区因为地势陡峭,垂直气候差异大,这种地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而东北平原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