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2分,计64分) 旅行者1号(Voyager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答案】1. A 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1题详解】 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D为地球,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应该在银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 【2题详解】 A.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为地球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故A不是正确答案。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昼夜变化适当,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地球上形成生命。故B不是正确答案。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形成适宜的温度,利于生命的演化。故C是错误的,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利于生命的演化。故D不是正确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是C。 3.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观测显示,图中上部分1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正相关,下部分2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负相关,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故选C。 4.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A 【解析】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6. 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台湾海峡 C. 渤海湾 D. 青藏高原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故选B。 【6题详解】 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一般来说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地壳厚度大,四个选项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地壳厚度最大,故选D。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8.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故D正确。 【8题详解】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B、C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排除。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9. 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A. 木星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10. “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A. 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 B. 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 C.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从材料得知,γ星为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构成的是恒星天体系统,与太阳系级别相当,B正确。木星系指的是木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与材料描述不符,A不选。γ星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所以该天体系统不是银河系或河外星系,排除CD。 【10题详解】 昼夜温差适中,有适宜温度,或者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单存在适宜的温度或者大气,不一定有生命存在,AB不选。外观和位置特殊,不是具备生命的必备条件,C不选。水是生命之源,行星表面温度适宜且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那是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D正确。 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这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也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下面小题。 11. 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③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④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风能 B.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11. B 12. C 【解析】 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1题详解】 西藏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B正确。 【12题详解】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能,与太阳能无关,风能、水能和天然气都和太阳能有关,所以选C。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银河系、太阳系 B. 太阳系、地月系 C. 银河系、地月系 D. 太阳系、河外星系 14. 图中A属于 A. 恒星 B. 星云 C. 卫星 D. 行星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据图可知:图中体现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地月系,故本题选B。 【14题详解】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结合图示可知该天体系统中有地月系,地球B围绕太阳A构成太阳系,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电影《金蝉脱壳》,史泰龙饰演的越狱专家结合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监狱位于北半球 B. 该监狱位于南半球 C.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D.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16. 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A. 空气压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重力作用 【答案】15. A 16.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偏向力,熟悉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15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合,C错D错;实际运动方面相对于原始运动方向向右偏转,该监狱位于北半球,A对。故本题选择A。 【16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对。图中水流运动变化方向发生变化,并没有体现空气压力、摩擦力还有重力的作用,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如图所示,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的交替 B. 地球的公转运动 C. 运动物体偏向 D.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8. 此时,P地 A. 正值日出 B. 正值日落 C. 正值白昼 D. 正值夜晚 【答案】17. A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随着地球仪转动,代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以演示昼夜的更替现象。不能演示运动物体偏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8题详解】 随着地球自转,P点将要从黑夜进入白天,即P点位于晨线上,A正确,B错误;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P地昼长夜短,日出应该在6点以前,处在白昼和黑夜的更替,C、D错误。 读下图,A、B、D、E在晨昏线上,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点将进入白昼 B. C在子夜 C. E将日落西山 D. AB是昏线 20.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 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可以看出,DE点位于晨线上,下一刻DE点将进入白昼,A正确,C错;子夜的地方时为24点,C点的地方时为2点,B错;根据分析可知,AB是晨线,D错。故选A。 【20题详解】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A正确。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B正确。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C正确。晨昏线只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D错误,选D。 2017年1月28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22. “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23.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答案】21. C 22. D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图示中①位置的地球上画出垂直于地轴的赤道,画直线连接地球和太阳的球心,观察直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在赤道以北,说明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6月22日;同理可判得,③位置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金额和地球的公转方向可以判断②为秋分,④为春分;1月28日为春节,位于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同时在向北移,故答案选C项。 【2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春节期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且向北移,应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之间,对应轨道的③与④之间的d点,故选D项。 【23题详解】 地球的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时间为1月初,远日点最慢,时间为7月初,由近日点到远日点速度逐渐变慢,近日点在冬至日之后,远日点在夏至日之后,③为冬至日,①为夏至日,由③到④,速度先变大在变小,有④到①速度逐渐变小,故答案选D项。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运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出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风层 25. 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 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是11年 C. 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 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色区域 26. 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答案】24. A 25. A 26. D 【解析】 【24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故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A正确;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黑子的周期是11年,B错误;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C错误;黑子并不黑,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温度较周边低的区域,D错误。据此分析选A。 【26题详解】 太阳活动可能会引发磁暴现象,①正确;带电粒子流会使电离层受到干扰,从而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正确;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太阳活动发出的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摩擦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日本阿苏火山喷发、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太阳活动对火山地震的爆发有相关性,但没有这么直接的影响,⑤⑥错误。据此选D。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此次四川阿坝州九赛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28.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答案】27. A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上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根据震源深度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陆地地壳,故A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故选A。 【2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故选A。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下列问题。 29. 图中序号依次是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0.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29. C 3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圈层之间的关系,体现环境的整体性,学习要了解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29题详解】 ①向③供水,说明①是水圈;①向渗透,说明②是岩石圈;④向②降水,说明④大气圈;③向④供氧,说明③生物圈,选择C。 【30题详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话的意思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这说明土壤(岩石圈)为生物(生物圈)提供营养,结合上题分析选择B。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 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31. A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地震波速度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①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表示地底储有石油,故本题选A。 【32题详解】 莫霍面以上为地地壳,地壳厚度越薄,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薄,平原地区比高原地区薄。A点为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最,地壳最厚,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故选A。 二、综合题:(3小题,共计36分) 33.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便逐渐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逐渐地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________,到__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 【答案】(1)赤道,减少,极点 (2)20°~30°,南北(赤道、两极) 两极(90°) (3)赤道,纬度,减少, 两极(90°) (4)纬度,增大 【解析】 【详解】(1)根据图中太阳辐射的全年分布规律可知,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为赤道。随着纬度升高,辐射量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地区。 (2)根据图中太阳辐射的夏半年分布线来看,最大值出现在20°-30°的副热带地区,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地区。 (3)根据图中太阳辐射的冬半年分布来看,赤道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纬度升高,太阳辐射量减少,两极地区最少。 (4)读图,随着纬度升高,夏半年和冬半年太阳辐射的差值逐渐增大。 34.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以______极点为中心,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_(填节气)。 (2)此时,弧CD表示的是______(填“晨”或“昏”)线,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 (3)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时,邯郸市(约114°E)的地方时是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4)该日B点昼长为______小时,日岀时间是______时。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5)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南 冬至日 (2) 昏 C>A>B>D (3)9 16:36 (23°26‘ S,45° E) (4) 18 3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5)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析】 【详解】(1)图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弧CD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晨昏线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是相反的。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纬度最低,ABD依次纬度增高,故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A>B>D。 (3)此时A点所在经线0°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东边45°,故晚3个小时,地方时是9时,1°相差4分钟,邯郸市(约114°E)在0°的东边,地方时是9时+114*4分=16:36,12时的经线为45°E,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45°E)。 (4)该日B点所在纬线,昼弧点8格中的6格,故昼长为18小时, 日出时间=12-昼长/2=3时。冬至日北京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5)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______。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 (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 (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_ (变大或变小)。 【答案】 (1) 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 23°26′,黄赤交角,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3)南 北 (4)变大 变小 【解析】 【详解】(1) 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点是夏至,位于北回归线,C点是秋分,位于赤道,D点是冬至,位于南回归线 。 (2) ∠α的度数是23°26′,表示的含义是黄赤交角,存在的结果是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北。 (4)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温带的范围会变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