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仁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 (  )‎ A. 风力堆积地貌 B. 流水侵蚀地貌 C. 流水堆积地貌 D. 火山地貌 ‎2. 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  )‎ A. 西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北 ‎3. 下列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的是 (  )‎ A.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 B.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 C. 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 D. 通过粗玄岩中的生物化石证明海陆变迁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M椭圆形筒状高地岩层中间有粗玄岩、角岩、玄武岩等,玄武岩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M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应是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纹理,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火山地貌,D对。A、B、C错。‎ ‎【2题详解】‎ 读图,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在西南方向数量多且长,所以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西南方向,A对。东南、西北方向无明显放射状节理发育,B、D错。东北方向数量少且短,发育不明显,C错。‎ ‎【3题详解】‎ 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是根据岩层或节理特点,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C对。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需要了解地质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背斜是储油构造,材料不能体现,A、B错。粗玄岩是颗粒较粗的玄武岩,生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层中,D错。‎ ‎【点睛】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M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应是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纹理。放射状节理在西南方向数量多且长,是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 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 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 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 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5. 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A. 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 B. 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 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 D. 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6. 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 A. 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 B. 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 D. 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结合水坝截面判断,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灞河右岸潜水位较低,为河水补给地下水,A错。灞河左岸潜水位较高,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错。灞河A坝下游等潜水位线向下游凸出,河流水位较高,为河水补给地下水,C对。浐河两岸补给方式不同,D错。‎ ‎【5题详解】‎ 在泸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利于蓄水,影响是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B对。橡胶坝不能使水质提高,A错。 拦水,水流速度减慢,沉积物增多,河流清淤工作增加,C错。拦水首先使河流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有的河岸增加,D错。‎ ‎【6题详解】‎ 灞河是渭河一级支流,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是夏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A对。北半球夏季,悉尼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B错。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正逐渐变快,C错。太阳直射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南移,D错。‎ 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 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 A. 觅食活动 B. 避免阳光照射 C. 水温适宜 D. 躲避人类干扰 ‎8. 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 A. 水浅光照足 B. 水浅空间小 C. 江豚生存适应性弱 D. 受人类活动影响多 ‎9. 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区域是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④区域 D. ⑤区域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 ‎【7题详解】‎ 江豚有早晚摄食规律,人工网箱养殖鱼用来饲养江豚,③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故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觅食活动,A 正确。避免阳光照射和水温适宜无法确定,BC错误。③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人类活动较多,D错误。‎ ‎【8题详解】‎ 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说明人工池水中氧气不足,由于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饲养,这与水浅空间小有密切关系,B正确。氧气与光照、江豚生存适应性弱、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 ‎【9题详解】‎ ‎⑤区域临近出口,水体交换频繁,且水面较宽,人类活动少,对其干扰小,故⑤区域最可能是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D正确。‎ 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 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 A. 14.9℃ B. 13.9℃ C. 12.9℃ D. 9.9℃‎ ‎11. 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 A. 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髙 B. 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 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卨 D. 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答案】10. B 11. A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 ‎【10题详解】‎ 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16℃,冷空气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14℃,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B正确。‎ ‎【11题详解】‎ 根据锋面图例可知,甲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气压梯度力会增大,风力应该增大,故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髙。因此A正确。‎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因湖水含氧量低、盐度奇高导致生物难以生存而得名。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余米)。数十年来因入湖流量减少等原因,湖面正以每年平均约1米的速度下降。为逆转这一趋势,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三方政府签署了修建“红—死海运河”的协议,拟每年从红海引7亿m3的海水入死海,并计划在“红—死海运河”适当位置修建水电站,为沿途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 ‎ ‎(1)根据材料分析死海湖水“含氧量低”的原因。 ‎ ‎(2)运用水循环原理,推测“红一一死海运河”建成后,对死海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 ‎(3)依据材料推测运河上建水电站最合适的河段,说明理由。‎ ‎【答案】(1)死海地处断裂下陷谷地,地势低,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湖面风力小,入湖河流少而且水量小,湖水搅动性差,湖水缺氧。‎ ‎(2)补给量大于蒸发消耗,湖泊水量增大;补给水量增多,水位上升;补给水源的盐度低于死海盐度,湖泊盐度降低;补给水量大,流速速快,扰动湖泊水体,水体含氧量上升。‎ ‎(3)最佳修建水电站位置为运河入湖段(或北段,零米等高线以北)。理由:死海为断裂下陷谷地,入湖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能获得丰富的水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死海这一典型区域为背景,考查死海湖水含氧量低、人类活动对死海水文特征的影响及死海水能资源的开发。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变化的分析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影响湖水中含氧量高低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余米),地形封闭,空气的流动性差;数十年来因入湖流量减少且水量小,导致湖水搅动性差,进而导致湖水含氧量基底;‎ ‎(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红一一死海运河”建成后大量海水进入死海中会增加湖泊水量,导致湖泊水位上升;由于红海盐度低于死海盐度,会导致死海盐度降低;同时由于入湖海水落差大流速快,会搅动湖泊水体,增加湖泊中水体的含氧量。‎ ‎(3)本题考查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水能资源开发要考虑水量、落差和地形、地质等条件,水电站一般建在水量大、落差大、地质稳定的峡谷地区。按照这样的原则该区域水电站建在地形起伏大的运河入湖段(或运河北段等高线低于0米的位置);因为死海为断裂下陷谷地,入湖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能获得丰富的水能。‎ ‎【点睛】1、湖泊水文特征 分析湖泊的水文特征主要有:湖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补给水源、咸淡性质、含沙量大小、风浪高低等.‎ ‎2、水能资源开发条件 ‎(1)水量: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2)落差: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3)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圏”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图a为“仙女圈”景观图,图b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湖,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断推測,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圏”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圏”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说明其形成原理。‎ ‎【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 ‎(2)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白蚁喜湿,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地下深处潮湿的土层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 ‎(3)该地区干旱缺水,有短暂的雨期;“仙女圈”内白蚁活动频繁使土体更加疏松,利于雨期降水下渗增加深层(白蚁巢穴附近)地下水量,促进“仙女圈”附近草类(旱期)生长;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减少植物对水分的损耗。‎ ‎【解析】‎ ‎【详解】(1)读图,南回归线穿过该地,据此判断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在受东南信风影响时,由于地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该地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 ‎(2)根据材料二知,白蚁喜阴凉潮湿。据材料判断,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 ‎(3)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水,雨期短。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将减少植物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更多的地表水流向深层土壤,并减少水分损耗,增加地下水量,保障白蚁的生存;同时,部分地下水还将流向周围,为周边草类的生长提供的水源,从而保障了白蚁的食物来源。‎ ‎14.‎ 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 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原因: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所以出现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