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素能二 常考示意图的判读(51张)
素能二 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复习备考目标 学业水平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命题调研报告 学会判读地理原理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剖面示意图等 合格考+等级考 常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近年来,示意图成为高考地理试题重要的信息载体,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各种变式示意图、综合示意图 [ 典题领悟 ] 【典例 1 】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某年 8 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 12 天的湖陆风观测 ( 观测点位置如图 1) ,但仅在 12 日、 13 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 2 为 13 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 (1) ~ (2) 题。 ( 1) 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 A . 交通不便 B. 地质灾害多发 C . 天气多变 D. 牧业活动干扰 (2 ) 图 2 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 A.2 : 00 B.8 : 00 C.14 : 00 D.17 : 00 类型一 原理示意图 解析 第 (1) 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 8 月 ( 夏季 ) 青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选 C 。第 (2) 题,读图 2 可知,观测点近地面风向为 180° 左右,为偏南风 ( 对照图 1 可知 ) 即由陆地吹向湖面。据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可知,夜晚陆地比湖面气温低,吹陆风,即观测点吹偏南风。选 A 。 答案 (1)C (2)A 综合思维 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原理判断风向变化 区域认知 纳木错地理特征分析 地理实践力 科研小组对湖陆风的观测探究 [ 素能方略 ] 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 [ 培优演练 ] 1. (2019· 江苏地理, 19 ~ 20) 2019 年 1 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 1 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 2 为 “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 读图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 (2)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 2 中 ( ) A. ① 增大 B. ② 增大 C. ③ 减小 D. ④ 减小 解析 第 (1) 题,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故选 AD 。第 (2) 题,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 2 中 ① 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 为大气逆辐射, ③ 为地面辐射, ④ 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故选 BC 。 答案 (1)AD (2)BC 2. (2019· 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二 ) 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 ( 小型蓄水池 ) 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 A. 西北 — 东南走向 B. 东北 — 西南走向 C. 环湖分布 D. 呈 “ 之 ” 字形爬升 (2) 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 ) A. 高山冰雪融水的 补给 B . 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 灌区调蓄工程的 建设 D . 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 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 A. ① B. ② C . ③ D . ④ 解析 第 (1) 题,干旱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区,交通线必然沿人口、城市分布。图示涝坝 “ 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 ,则涝坝所在地为人口主要分布区;据此可判断交通线走向为东北—西南。第 (2) 题, “ 四季常流 ” 说明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而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性,降水、高山冰雪融水都不具有全年稳定性,故 D 正确。第 (3) 题, ② 处的机电井位于涝坝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随着机电井的大量抽水,会使位于其下游的 ② 处涝坝中的水量明显减少。 答案 (1)B (2)D (3)B [ 典题领悟 ] 【典例 2 】 下图为 “ 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 。 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 A . 门户港 → 支流港 → 深海港 → 干流港 B . 深海港 → 门户港 → 干流港 → 支流港 C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支流港 → 深海港 D . 支流港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深海港 ( 2) 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 . 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 变迁 B. 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 .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 地位 D . 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类型二 过程示意图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由 1 到 6 按照时间顺序推移,从最开始位于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深海港,选 D 。第 (2) 题,洋山港位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设可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选 C 。 答案 (1)D (2)C 人地协调观 港口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人类对大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过程 综合思维 港口迁移建设时,区位因素分析 区域认知 区域图示港口拓建:支流港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深海港 地理实践力 港口每次变迁,都要有科学态度支配去实践 [ 素能方略 ] 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 1. 瞄准图示主题: 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示主题,如 2016 年全国卷 Ⅱ 37 题,下图示意 1976 年、 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 着眼时空分布: 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 3. 抓住构图要素: 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描绘变化特点。 4. 分析变化规律 ( 1) 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律。 ( 2) 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 3) 推断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趋势。 [ 培优演练 ] 1. (2019· 天津文综 6 ~ 7) 太湖流域 Z 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 Z 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读图文材料,回答 (1) ~ (2) 题。 Z 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1) 据上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 ) A. 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 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 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 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 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 其 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 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 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 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丝绸服装制造业属于原有桑蚕产业链, A 错误。在原有桑蚕产业链的基础上,该镇不仅新增了桑蚕产业链,而且还发展了新兴桑蚕文化产业链,逐步形成了与植桑养蚕相关的多元化产业, B 表述片面,错误, C 表述全面准确,正确。传播桑蚕文化是与植桑养蚕相关的多元化产业的一部分, D 表述也不全面,错误。第 (2) 题,丝绸服装制造、蚕丝被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属于经济发展,桑蚕文化的发展属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A 正确。当地产业发展可为人们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来人口, B 错误。据图可知,当地原有桑蚕产业链并没有延长,而是新增加了两个产业链, C 错误。虽然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但也有可能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D 错误。 答案 (1)C (2)A 2. (2019· 海南地理, 4 ~ 6) 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 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 (1) ~ (3) 题。 (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 A. 东北部 B. 南部 C. 中西部 D. 西部 (2) 与 1995 年相比, 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 A. 数量减少 B. 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 迁移规模变小 D. 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 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 A. 经济 B. 交通 C. 文化 D. 教育 解析 通过 1995 年、 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旨在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内容,如人口迁移的流向、变化、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较低,结合图例 ( 人口迁移的方向及数量 ) ,对比分析即可。 答案 (1)B (2)C (3)A [ 典题领悟 ] 【典例 3 】 (2018· 全国卷 Ⅰ , 6 ~ 8)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 0 、 T 1 、 T 2 、 T 3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 3 >T 0 >T 2 >T 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 0 。 据此完成 (1) ~ (3) 题。 类型三 剖面示意图 (1)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 A.T 0 B.T 1 C.T 2 D.T 3 (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 A.T 3 形成时期 B.T 2 形成时期 C.T 1 形成时期 D.T 0 形成时期 (3)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1 . 看图名 “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 、图例,明确解题关键。 2 . 看细节、析联系明特点。 解析 第 (1) 题,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 0 ,可判断只有 T 0 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故选 A 。第 (2) 题,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 3 > T 0 > T 2 > T 1 ,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 T 3 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 A 。第 (3) 题,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 3 > T 0 > T 2 > T 1 ,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 3 、 T 2 、 T 1 、 T 0 ,说明 T 2 和 T 1 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选 D 。 答案 (1)A (2)A (3)D 综合思维 根据河流地貌特点反推历史时期河流流速的变化并判断地壳运动 [ 素能方略 ] 剖面示意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常见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有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剖面示意图等。其通用判读法如下: [ 培优演练 ] 1. (2019· 北京海淀二模 )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 回答 (1) ~ (2) 题。 (1) 由图可知 ( ) A. 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 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 A. 河流入海口 B. 山间河谷出口 C. 大江大河中下游 D. 盆地中心 解析 第 (1) 题,该冲积扇地貌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A 项错误;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B 项错误;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C 项正确;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 D 项错误。第 (2) 题,从图中地貌结构可知,该地貌为冲积扇地貌,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故选 B 。 答案 (1)C (2)B 2. (2019· 广东二模 ) 贡嘎山 (29°35′N , 101°52′E) 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 “ 蜀山之王 ” 。下图示意贡嘎山垂直自然带谱 ( 单位: m) 。 据此完成 (1) ~ (2) 题 。 (1) 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 ( ) A. 稀树灌丛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针叶林带 D. 热带雨林带 (2) 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 海拔 B. 坡度 C. 纬度 D. 相对高度 解析 第 (1) 题,根据贡嘎山的经纬度 (29°35′N , 101°52′E) 可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贡嘎山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 B 项正确。第 (2) 题,读图可知,贡嘎山西侧自然带谱比较简单,而东侧自然带谱比较复杂。东西两侧山坡主要的差异是西坡相对高度 4 500 多米,东坡相对高度 6 400 多米,东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复杂,故 D 项正确。 答案 (1)B (2)D [ 典题领悟 ] 【典例 4 】 (2017· 全国卷 Ⅰ , 1 ~ 2)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 ( 左图 ) ,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 右图 )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 (1) ~ (2) 题。 类型四 地理景观示意图的判读 (1) 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2) 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 用地类型差异 B. 居民爱好差异 C. 景观规划不同 D. 行政管辖不同 第一步:读图名定主题 本题是利用 “ 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 ” 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造成差异的原因。 第二步:读图提取有效信息 答案 (1)B (2)D 人地协调观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环境,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以某城市绿色隔离带的景观照片为背景,分析植被类型、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对区域自然植被的判断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自然现象对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 素能方略 ] 地理景观 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1 . 自然景观图 常见 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 ( 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 ) 、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 ( 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 ) 、生物群落景观图 ( 动植物图片或自然带景观 ) 等。如 2017 全国卷 Ⅰ 卷 ·1 ~ 3 题常绿灌木景观图。 2 . 人文景观图 常见 的有聚落景观图 ( 城市、村落 ) 、农田和农业景观图 ( 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 ) 、工厂和工业景观图 ( 采矿、生产车间等 ) 、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 ( 不同人种的图片 ) 、民族风情景观图 ( 民族特色图片 ) 、建筑景观图 ( 标志性建筑 ) 、名胜古迹景观图等。如 2017 全国卷 Ⅰ“ 明清时期古村落 ” 。 3.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 1) 判读的一般步骤 (2) 根据类别进行解读 ① 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其次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 ② 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 [ 培优演练 ] 1. (2019· 河北衡水中学模拟 ) 我国某地的树冠走廊,架设在树干的上半部分,垂直高度近 40 米。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世界上该植被类型的最大集中分布区是 ( ) A. 北美地区 B. 西欧地区 C. 南美洲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2) 图示植被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区 (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降水量大,集中在 6 月 C. 气温日较差小 D. 盛产天然橡胶、水稻 解析 第 (1) 题,由图中茂密的森林和材料中植被高 40 米以上的信息,可知该地植被为热带雨林,其最大分布区为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C 正确。第 (2) 题,图示植被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低,热量丰富;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为 5 月至 10 月,旱季为 11 月至次年 4 月, A 、 B 错误;纬度较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较大, C 错误;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D 正确。 答案 (1)C (2)D 2. (2019· 海南地理, 12 ~ 13) 有着 “ 东方好望角 ” 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 “ 屋咬山,山抱屋 ” 的石砌建筑群 ( 下图 )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该镇位于 ( ) A. 海南省 B. 广东省 C. 浙江省 D. 山东省 (2) 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 A. 寒潮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冰雹 解析 第 (1) 题,结合关键信息 “ 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 ( 中国大陆新千年为 1 月 1 日,第一缕曙光的观赏与当地的纬度、经度关系密切,浙江省纬度约 30°N ,沿海经度约东经 120 度,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经度位置相对靠东 ) ,可知 C 选项为正确选项。第 (2) 题,通过房屋的位置 ( 沿海、山坳 ) ,房屋的用材 ( 石块 ) ,建筑群的形态 ( “ 屋咬山,山抱屋 ” ) ,可推测 B 选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1)C (2)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