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74分)‎ 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化“风光路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 A. 贵阳 B. 重庆 C. 呼和浩特 D. 杭州 ‎2. 下列城市的智能化“风光路灯”在一年中太阳能板摆动幅度的变化最小的是(  )‎ A. 哈尔滨 B. 拉萨 C. 乌鲁木齐 D. 海口 ‎3. 哈尔滨的智能化“风光路灯”风力发电效率最好的季节扇叶主要朝向(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考查太阳能、风能的分布。‎ ‎【1题详解】‎ 四个城市中呼和浩特是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高原,冬季风力强劲;冬夏互补明显。C正确。‎ ‎【2题详解】‎ 摆动幅度的变化分上下摆动与左右摆动。太阳光与太阳能板垂直时,太阳能板的光效率最高。当考虑上下摆动幅度时,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能板倾角小,冬季太阳能板倾角大,一年中上下摆动幅度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题中ABC地),H年变化是一定值为46°5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H年变化较小(题中D地),为该地(如D地20°N)离最远回归线的纬度,海口H年变化为43°26´;四地中海口的面板上下摆动年变化幅度最小。当考虑左右摆动幅度时,一天中面板随太阳从日出到日落(即可看成昼长值)而摆动,一年中昼最短的季节是冬季,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四个城市中海口纬度最低,冬季昼最短,从而海口面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3题详解】‎ 哈尔滨靠近冬季风源地,智能化“风光路灯”风力发电效果最好的季节是冬季;冬季风多来自北方或西北,扇叶应朝向北或西北。A正确。‎ 读“1954—2014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 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 在安徽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 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D. 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5.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 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 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C. 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 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答案】4. C 5.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1954—2014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故A错误;在安徽省呈正相关的地区所占面积较大,故B错误;读图可知正相关最大值(大于0.25)出现在东北部,故C正确;读图可知图中西北部数值不是最小的,因此西北部的相关性不是最小的,故D错误。‎ ‎【5题详解】‎ 太阳黑子数最多时,读“1954—2014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可知有些地区的梅雨强度是减弱的,故A错误;耀斑和黑子时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当黑子的数量达到最大时,耀斑爆发强度也达最大,故B错误;漠河在北极圈以南,没有极昼现象,故C错误;当产生太阳活动时地球的电离层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强烈干扰受,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甚至中断,故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组时要注意图右侧的图例中实线代表正相关,虚线代表负相关。‎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 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16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A. 2016年3月1日19时 B. 2016年3月2日8时 C. 2016年2月29日21时 D. 2016年2月28日19时 ‎7.‎ ‎ 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 8~9时 B. 14~15时 C. 15~16时 D. 20~21时 ‎8. 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此海外分机构位于 A. 底特律 B. 利雅得 C. 东京 D. 悉尼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圣保罗位于西三区,东八区区时为3月1日8点,则西三区区时为2月29日21时,C正确。(注意2016年为闰年,2月有29天)‎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伊斯兰堡位于东五区,利雅得位于东三区,东京位于东九区,悉尼位于东十区,底特律位于西六区,圣保罗位于西三区。因此当北京时间为14-15点时(总部处于上班时间),伊斯兰堡为11-12点(上班),利雅得为9-10点(上班),东京为15-16点(上班),悉尼为16-17点(上班),底特律为0-1点(不上班),圣保为3-4点(不上班)。因此有4个海外分支机构处于上班期间(且总部处于上班期间),B正确;其他选项可用同样的方法排除。‎ ‎【8题详解】‎ 北京为盛夏时节,该海外机构所处地为冬季,说明该海外机构位于南半球,选项中只有悉尼位于南半球,D正确。‎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 22时 B. 14时 C. 20时 D. 16时 ‎10.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16小时 B. 14小时 C. 10小时 D. 12小时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船员拍摄照片时,北京时间是9点。P地经度是75°W,是西5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3个时区,即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西5区的区时是20时,该地的地方时正好是区时,地方时为20时,C对。A、B、D错。‎ ‎【10题详解】‎ P地位于南半球,漠河位于北半球,两地纬度相似,昼夜长短相对,即P地的昼长与漠河的夜长大约相等。结合上题分析,拍摄照片的当天,P地地方时20点日落,可计算出昼长为16小时,所以漠河的夜长约为16小时,A对。B、C、D错。‎ ‎【点睛】‎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全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对。即北半球某纬度上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度上的夜长。‎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图中的时间为3日和4日,甲地为( )‎ A. 3日20时 B. 4日4时 C. 3日4时 D. 4日20时 ‎12.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美国伊利(西5区)湖畔夜幕降临 B. 坦噶尼喀(东2区)湖畔烈日当空 C 黑瞎子岛(东9区)河畔夕阳西下 D. 厦门筼筜(东8区)湖畔曙光初现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已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是接近1月初,北半球是昼短夜长,可判断图示左侧虚线是昏线,右侧虚线是日界线;图示经线间距是30°,相差2小时,可计算出甲地所在经线为20时,右侧虚线经线地方时是22时,则该日界线为180度经线;若图中的时间为3日和4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界线东侧是3日,西侧是4日,所以甲地为4日20时。选D正确。‎ ‎【12题详解】‎ 由图示甲是150°E20:00,美国伊利(西5区)湖畔早上5:00,即将天亮,A错;坦噶尼喀(东2区)湖是12:00,正午时烈日当空,B正确;黑瞎子岛(东9区)河畔是19:00,此时是冬季,早已日落天已黑,C错;厦门筼筜(东8区)18:00,湖畔日落时分,D错。选B正确。‎ ‎【点睛】①晨昏线除了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外,其余时间均与经线圈斜交,可判定与经线斜交的虚线为晨昏线。②另一条虚线是日期变更线,应为180°经线。③据图分析每两条经线之间间隔应为30°,甲点应为150°E,两条经线之间的时间差为2小时。④题中并未注明昼夜半球,因此无法判定表明晨昏线的虚线是晨线还是昏线,该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可能是6:00(晨线)或18:00(昏线)。如果是晨线,则甲点为8时,如果是昏线,甲点为20时。⑤甲点在180°经线西侧应为8日。⑥选项中无8日20时,虚线判断为晨线。‎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3.表示夏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 A. M1、N1 B. M2、N2‎ C. M1、P2 D. N1、P2‎ ‎14.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P、M、N B. M、N、P C. N、M、P D. P、N、M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各地昼长夜短,据此,图中M1、N1、P1符合条件。‎ ‎【14题详解】‎ 据上题,M1、N1、P1夏至日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选D。‎ 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 km/h,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据此完成问题。‎ ‎15. M点纬度可能为(  )‎ A. 77° B. 66°‎ C. 55° D. 44°‎ ‎16. 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 A. 3日2时40分 B. 3日21时20分 C 4日2时40分 D. 4日21时20分 ‎【答案】15. A 16.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P点线速度为0 km/h可知P点为极点;M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知PN也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且PN是一条日期界线,可判断其只能为0时经线,则PQ为180°经线。‎ ‎【15题详解】‎ M点在晨昏线上,且靠近极点,则M点的纬度应在66°34′~90°之间,故选A。‎ ‎【16题详解】‎ 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PN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160°E,此时东11区(165°E)时间是4日0:20,根据时差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3日21时20分。故选B。‎ 图中GH⊥PQ,据此完回答下列小题。‎ ‎17. 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  )‎ A. 23°26′ B. 46°52′‎ C. 66°34′ D. 不能确定 ‎18. 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B. 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C. 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D. 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19. 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  )‎ A. 21时 B. 4时 C. 9时 D. 3时 ‎【答案】17. C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若PQ为地轴,则GH为赤道面,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MN所在平面,则可以把MN看成黄道面,②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为66°34′,C正确。‎ ‎【18题详解】‎ 若PQ为地轴,则GH为赤道面,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说明太阳直射点不发生南北移动,全年太阳直射赤道,无极昼极夜现象,AB错;春节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对变大,均温升高,C正确;里约热内卢的气温季节变化减少,年际变化不会增大,D错。故选C。‎ ‎【19题详解】‎ GP表示夜弧,说明GPH三点位于同一纬度,该日该纬度的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昼长=(12-日出时间)×2,所以H的日出时间为3点,D正确。‎ ‎【点睛】昼长的计算:①昼长=(12-日出时间)×2;②昼长=(日落时间-12)×2;③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 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说明( )‎ A. 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1. 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a处海拔高,海拔越高,受地面辐射的影响越小,气温越低,与散射作用的强弱关系不大,A正确,BC错;a处海拔高,空气较为稀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强,D错。故选A。‎ ‎【21题详解】‎ b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多,①错;由于空气稀薄,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且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平原低,③④正确;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多,②不弱。故选B。‎ ‎【点睛】注意: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地面的温度有关。地面温度高,则地面辐射强,地面温度低则地面辐射弱。青藏高原冰川纵横,反射率极高,很多太阳辐射被地面反射,地面并没有大量吸收,同时由于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急剧降温,白天的太阳辐射尽管很强,但还不足以将地面温度升得很高,因此青藏高原地面辐射较弱。但是青藏高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气稀薄,从而吸收地面辐射的量较少。‎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百帕),回答下面小题。‎ ‎22.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 O→M→N→P→O B. M→N→O→P→M C. M→N→P→O→M D. N→M→O→P→N ‎23. 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N的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A. B. ‎ C. D. ‎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拔高度MN位于近地面,气压较高。OP位于高空,气压较低。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吹向低压,在竖直方向上,近地面高压处是下沉气流,低压处是上升气流。即M处是下沉气流,N处是上升气流。若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M→N→O→P→M,B对。A、C、D错。‎ ‎【2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N气压低于M。N处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A、B错。在近地面,N处气压低,气温高,等温面向上凸,与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D对,C错。‎ 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4.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25. 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丰沛降水 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26. 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 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答案】24. B 25. D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M线代表地球表面,甲处气流上升,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乙处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B正确。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丙处气压比甲处低,A错误;同一水平面,气流由丙流向丁,说明丙处气压比丁处高,C错误;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甲处气温比丙处高。故选B。‎ ‎【25题详解】‎ 若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则甲为赤道附近,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与赤道低压带无关,B、C错误;③为信风带,较为干燥,A错误;乙为30°附近,②下沉气流在乙处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故选D。‎ ‎【26题详解】‎ 若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图中甲地气流上升,气温高,为陆地,乙为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为高压,以晴朗天气为主,A错误,B正确;③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较为湿润,C错误;④气流是由地面垂直上升气流,不是由低纬向高纬的水平气流,D错误。故选B。‎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27. 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A. 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 90°N、赤道低气压带 C. 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 60°S、赤道低气压带 ‎28. 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答案】27. A 28.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气压分布状况并结合海陆分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 ‎【27题详解】‎ 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气压分布,在 50°N 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 60°S 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 ‎【2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亚洲高压,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夏季夏威夷高压在海洋上势力强盛,A错;气压带、风带冬季南移夏季北移,B错;此时北半球大陆气温较海洋上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凸,C错;北半球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1.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即“移动不同步”。‎ ‎3.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北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南5个纬度,即“移动不同幅。”‎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 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30.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 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 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 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答案】29. A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曲线形态或对应数值,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A对。风速最大值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错。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错。南北半球中纬度范围相同,西风带的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错。故选A。‎ ‎【30题详解】‎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C对。地转偏向力由赤道向两极增强,与海面狭窄无关,A错。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摩擦力较小,B错。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多,D错。‎ 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31. 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A. 多上升气流 B. 多下沉气流 C. 多气旋控制 D. 寒流影响 ‎32. 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答案】31. B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②处位于20°N-30°N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B正确。‎ ‎【32题详解】‎ ‎③位于40°S-60°S之间,处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如下图:‎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3.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34.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K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35.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A. A B. B C. C D. D ‎【答案】33. B 34. C 35. C ‎【解析】‎ 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小题1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能力。‎ ‎【33题详解】‎ 从图中提取信息:15: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比两侧低;3: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比两侧高,两者相比,水库中心区温差比两侧小.故选B.‎ ‎【34题详解】‎ 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夜晚水库气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故A、B不符合题意;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故C正确;晚上水库气温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水库,故D不符合题意.‎ ‎【35题详解】‎ ‎15时水库中心温度低于两侧,故大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的等压线为上凸.而高空则为低压,等压线弯曲与近地面相反为下凹.故与C相同.故选C.‎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6.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 ③至④ B. ④至⑤ C. ⑥至⑦ D. ⑨至⑩‎ ‎37.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 A. 吹西北风 B. 吹西南风 C. 吹东南风 D. 吹东北风 ‎【答案】36. A 37. B ‎【解析】‎ ‎【36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可知,相邻两点所间隔的时间相同,因此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越长,表明风速越快,即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探空气球从③运动至④所经过的距离最远,A正确。‎ ‎【37题详解】‎ 读图甲,图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方向,要判断近地面的风向,即是判断⑦相对于⑧的方位,读乙图,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此可知地球自转呈顺时针,因此中心点为南极点。⑦的纬度较高,就南北方向而言,⑦位于⑧的南方,在图中绘制出顺时针的方向可知,就东西方向相对而言,⑦位于⑧的西方,综上所述,⑦位于⑧的西南方,因此近地面吹西南风,B正确。‎ ‎【点睛】通过经纬度判断两地的相对方向:先判断南北方向(纬度越靠近北极,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方;纬度越靠近南极,其南北方向越靠近南方);后判断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均为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方;②若两地均为西经,则度数小的在东方;③若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将两地经度数值相加:若度数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若度数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 二、非选择题 ‎3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某校(北回归线以北)地理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践活动。如图所示,在该校操场上树立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杆高为h,OP为正午旗杆的影子,OM垂直于OP,测得OP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 36°3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tan 35°≈0.7,tan 45°=1,tan 60°≈1.732)‎ ‎(1)该小组测得当地纬度为________。‎ ‎(2)在M楼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3)房地产开发商在M楼南建造了一幢商品住宅楼(如图),某户居民买到了M楼一层的一套房子,冬至日入住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该房主准备以“争取采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你认为他能胜诉吗?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 (4)三个月后,当地昼夜状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答案】(1)北纬30°或30°N;‎ ‎(2)6°34′;53°26′;‎ ‎(3)能;由材料中OP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 36°34′,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与35°最为接近,根据南楼高69 m和tan 35°≈0.7,可计算出楼间距最少应约为98.6 m。‎ ‎(4)目前为冬至,那么三个月后是春分前后,当地昼夜接近平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与运用的相关知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同时涉及数学相关知识较多,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课本基本地理原理的理解,同时学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 ‎【详解】(1)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旗杆影子最长,设该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则有tanα=h/ h·cot 36°34′,由此可得α=36°34;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得知:36°34=90°-(当地纬度+23°26′),所以当地纬度为30°N。‎ ‎(2)该地位于30°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83°26′,为了取得最好的集热效果,太阳能板应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因此夏至日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为6°34′;同理可计算冬至日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为53°26′,因此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介于6°34′与53°26′之间。‎ ‎(3)由小题(1)计算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约为35°,读图,南楼高为69 m,设冬至日南楼产生的影长为L,则有tan35°=69/L,L≈98.6,所以楼间距最少应约为98.6 m,而该楼盘的楼间距只有40m,故从地理角度来说,可以胜诉。‎ ‎(4)该日为冬至日,三个月后接近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当地昼夜接近平分。‎ ‎39.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 ‎(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3)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 ‎【答案】(1)P (2)北 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D ‎【解析】‎ ‎【详解】(1)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区,由图可知,水平气流流向M、O处且向右偏,据此判断P为高压中心。‎ ‎(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读图则可知位于北半球。‎ ‎(3)由甲到乙沿线近地面气压先减小,再增加,然后减小,高空的等压面相反。‎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⑴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 ‎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答案】⑴①海陆热力性质 ‎②如图 ‎③冬季 冬季风 ‎④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⑵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⑶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减少太阳辐射能散失);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解析】‎ ‎【详解】(1)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昼夜海陆之间不同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②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受热区域为上升气流,对应低压;近地面受冷区域为下沉气流,对应高压。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据此绘图即可。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海陆风冬季最少。最少的原因是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④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2)太阳向地球辐射短波辐射,地球接收后向外界辐射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吸收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能吸收长波辐射能力加强,相当于覆盖在地球表面的被子增厚,使地球温度升高更多,造成温室效应。‎ ‎(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时,大棚可以使太阳辐射透过,但阻挡地面辐射溢出,还可以减少蒸发损失。因此,利用大棚可以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减少太阳辐射能散失);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