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答案】1. A 2. B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根据曲线形态,该地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①对。降水量增多,可蒸发水量多,蒸发量大,②对。图中不能表示风力增大,③错。降水多,云量增加,④错。A对。 2. 根据图中曲线,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水分亏损。该区域当年从3月到6月,月份持续亏损,所以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6月,B对,A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水分有盈余,累积亏损减少,C、D错。 考点:区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土壤 D. 降水 4. 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5.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详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答案】3. B 4. B 5. A 【解析】试题分析: 3. .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而决定的,热量多开花早,热量少,开花晚。影响热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选B项。 4. N地、M地、P地虽在同一纬度,但开花日期并不相同,说明三个地点热量并不相同,结合图示M和N在同一纬度,而且都沿海,而N地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是日本暖流影响所致。答案选B项。 5. 结合上题分析,P地比M地晚,说明P地的气温较M地低,结合日本的地形、地势特征M、N两地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极低;P地地势高,热量相对不足,所以P地樱花初放日期较晚。主要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影响的结果。答案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为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洋流、地形等因素,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即可。 ..................... 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6. 我国华南地区避寒的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低,热量充足,1月温度较高 B. 临近海洋,陆地面积小,年较差小 C. 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 D. 由于受到南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7. 下列属于避寒者高产出区的是 ( ) ①北欧和中欧②加拿大和美国北部 ③日本南部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⑤长江中下游地区⑥俄罗斯远东地区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8. 关于图中避寒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中高纬度寒流流经地区可以形成避寒区 B. 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适宜避寒 C. 赤道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地区不适宜冬季避寒 D. 主要分布带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答案】6. C 7. C 8. B 【解析】 6.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国华南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避寒的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北部无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可以影响到该区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 北欧和中欧、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所以避寒者输出较多;而其他地区温度较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8.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适宜避寒;热带地区的山地因为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避寒;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中高纬度暖流流经地区可以形成避寒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总人口约为73亿。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全球人口的19%和18%。预计今后7年内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读2015年中印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关于2015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的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 A. 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B. M、N两处凹陷分别是人口大量外迁和人口政策影响形成的 C. F人口高峰的形成与E人口高峰有密切关系 D. 中印两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相差超过6000万 10. 预计今后7年内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说明 ( ) A.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快,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B. 目前印度人口具有高出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C. 印度医疗卫生水平比中国高,人口死亡率比中国低,净增人口多 D. 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每年净增人口少 11. 未来7年,印度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②印度劳动力比中国充足,大量劳动密集产业从中国向印度转移③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增长缓慢 ④印度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比中国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9. C 10. B 11. B 【解析】 9. 读图可知,图中按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A错。MN两处凹陷的原因主要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B错。F处人口出生率较高,而其父母正好为E年龄段的人口,C对。中印两国65岁以上的人口相差不大,D错。故选C。 10. 读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印度目前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而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同时人们生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故选B。 11. 印度人口数超过中国,不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我国在未来7年劳动力也较为充足,不会有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而由于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粮食不足问题更加突出,故选B。 【点睛】人口增长过快 (1)产生的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读印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 A. 技术指向型工业 c B. 技术指向型工业 b C. 市场指向型工业 c D. 动力指向型工业 b 13. 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 ) A. 逐渐减少 B.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 逐渐增加 D.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14. 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 )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答案】12. A 13. B 14. D 【解析】 12.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微电子和软件业中心,工业类型是技术导向型。选C正确。 13. 孟买在印度半岛的西侧,加尔各答在印度半岛的东侧,两地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两地连线的中部的德干高原,地势较高,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所以从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选B正确。 14. 图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半岛两侧沿海的平原及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这些地方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且劳动力丰富,适宜水稻的种植;小麦耐旱,主要分布在恒河上上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选D正确。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 A. 哈萨克斯坦 B. 乌兹别克斯坦 C. 吉尔吉斯斯坦 D. 塔吉克斯坦 16. 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7. 有关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R1为锡尔河 C. R2为阿姆河 D. L为咸海 18. 图中R1和R2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 A. 雨水补给 B. 冰雪融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19. 图中平原地带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 ( ) A.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20. “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 ( )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5. B 16. B 17. D 18. B 19. A 20. A 【解析】 15. 我国与中亚地区有许多邻国,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我国相邻,但是乌兹别克斯坦与我国隔着塔吉克斯坦,故选B。 16. 图示区域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17. 图中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1为阿姆河,R2为锡尔河,L为咸海,故选D。 18.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湖泊判断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大气降水少,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流量大。故选B。 19.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而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故选A。 20. 沙尘暴“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来源于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图中湖泊为咸海,是咸水湖,盐度高。故选A。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 A. 甲城市 B. 乙城市 C. 丙城市 D. 丁城市 22.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 A. 调整农作物熟制 B. 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 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 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23.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 A.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 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O℃以下 D. 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答案】21. C 22. D 23.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故相比较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人口数量多。 22. 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主要的措施应针对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化。 23. 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并不是河流稀少、有内流河就是内陆国,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但我国不属于内陆国,A项错误;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温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C项错误;图中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增,植被呈现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所以选D 考点: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等值线综合分析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地表是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的。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一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 ) A. 1:1 B. 7:3 C. 3:1 D. 3:2 25. 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最大的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 B. 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 C. 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 D. 最大的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 26. 下列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 ( ) 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 ⑦大洋洲 A. ①②③④ B. ③⑤⑥⑦ C. ②④⑥⑦ D. ②③④⑦ 【答案】24. B 25. D 26. C 【解析】 24. 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即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7:3。故选B。 25. 世界最大大洲为亚洲,最大洋为太平洋,亚洲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和北美洲之间为太平洋,故选D。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 A. 森林 B. 草原 C. 沼泽 D. 荒漠 28. 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 A. 亚欧大陆 B. 非洲大陆 C. 澳大利亚大陆 D. 美洲大陆 29. 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27. B 28. A 29. C 【解析】 27. 根据该植被分布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植被类型为草原。故选B。 28. 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很容易判断出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亚欧大陆。故选A。 29. 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b植被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20°,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C。 下图为日本l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不能确定 31. 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2. 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洋流 C. 海陆位置、洋流 D. 太阳辐射、洋流 【答案】30. B 31. C 32. C 【解析】试题分析: 30. 冬季,该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且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补充了水汽,导致该地区降水由西向东递减。 31. 日本四面环海,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由于受纬度分布影响,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①②错误。 32. 图示甲海域等温线“凸低为高”,结合地理位置判断为暖流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概况和影响气候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下列各题。 33. 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 ( ) A. 等于400mm B. 等于2000mm C. 大于2000mm D. 在400~2000mm之间 34. 以下各地蒸发量最小的是 (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35. 下列各地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 A. ①地 B. ③地 C. ④地 D. ⑤地 【答案】33. C 34. B 35. B 【解析】 33. 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图所示为南亚地区,图中弯曲度最大的是年降水量线,较平直的是水平衡线。根据等值线数值的递变规律知,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大于2 000 mm。 34. 根据图中降水量和水平衡数值判断,①地水平衡量400 mm,蒸发量大于1600 mm;同理判断出②③④地的蒸发量。通过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5. 结合上题分析,③地降水量约为1 000 mm,水平衡量-1200 mm,蒸发量约为2200 mm,缺水问题严重,所以该地最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点睛】地形雨是当暖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迎风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反使云量消减,降雨减少。所以①地受地形雨的影响,其年降水量大于2 000 mm。 读下面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36.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 A. 淡水资源 B. 渔业资源 C. 石油、天然气 D. 煤炭、铁矿 37. 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 A. 水体富营养化 B. 水体放射性污染 C. 外来物种入侵 D. 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8.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答案】36. C 37. D 38. D 【解析】试题分析: 36. 甲图是里海流域 ,乙图是两河流域、波斯湾沿岸;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产区。选C正确。 37. 海洋石油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泄漏,会导致油膜覆盖水面,可能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选A正确。 38. 由于c、d河流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冰期较长,并不可全年能航,A错;四条河流所在地区均为干旱地区,水源不足,不利于农业发展,B错;图中a、b河流入波斯湾,属于外流河,c、d流入里海,属于内流河,C错;四条河流所在流域均为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晴】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里海地处亚欧在陆内部,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自然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地处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受副高压控制和大陆气团控制,形成亚热带沙漠气候。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要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两区域都是干旱气候,不合理用水及当地蒸发过旺,容易出现盐碱化和沙化。 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 ) A. 水稻和苹果 B. 水稻和亚麻 C. 甘薯和茶 D. 柑桔和亚麻 40. 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 市场 B. 技术 C. 交通 D. 劳动力 【答案】39. B 40. C 【解析】试题分析: 39. 南界为作物分布最南,北界为作物分布最北;水稻分布的最北界,纬度最高,分布范围最大;从亚麻分布南界位置可知,亚麻分布范围最小,故选B。 40. 读图可知,日本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地区,日本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依赖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发展工业,故选C。 【考点定位】图表阅读能 日本工业布局因素 41.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答案】(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内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有利影响:地形平坦。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及河流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根据纬度位置可知其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植被为热带雨林。 (2)从图上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带和中部沿河地带,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也比较便利。 (3)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之间地势比较平坦,适宜铁路的修建,但沿途经过很多的沼泽,且跨越很多河流,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工程量。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特征、气候特点、自然带分布、聚落分布特征和交通线路修建。 42.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答案】(1)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位于南亚内陆地区,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干燥少雨;另外,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干燥程度,沙漠广布 (2)①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凉爽,交通便利;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3)位于西南季风的上风的地带,降水较多;地势低平;多条大河交汇下游的地带,河流汛期集中夏季,径流量大等。 【解析】(1)读图可知,甲国为巴基斯坦,A沙漠表示南亚西北部的塔尔沙漠,沙漠广布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方面主要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小,且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蒸发量大。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角度考虑。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干燥程度,沙漠广布。 (2)城市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具体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①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凉爽,交通便利;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3)读图可知,乙国为孟加拉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别分析。地形:该地区为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气候: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总量大,且降水集中;水文:位于孟加拉湾顶部,夏秋季节多飓风影响等所以多洪涝灾害。 43.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R河、死海以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海水盐度是指一千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影响海水盐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降水与蒸发、河流补给等。死海水含盐量极高,是普通海洋含盐分的10倍。推测死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3)R河流域人口众多,有的国家积极发展灌溉农业,不断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特征:南部降水量少,北部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大,东部降水量少;东部降水空间变化大,北部偏西区域,降水量最大,原因: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自南向北受西风带控制时间增长,影响大,降水量增多;西部受大西洋、地中海湿润气流影响大,处于地形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东部处于西风背风坡,降水量少,变率大;北部偏西区域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降水最多 (2)死海表层海水北部盐度较低,南部较高。死海所在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小,北部有R河淡水注入,对死海表层海水盐度有稀释作用,盐度较低;南部海区封闭,几乎无河流淡水补给,盐度较高。(3)赞成:R河流域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R河流域水源相对丰富,地势平坦,有利于粮食生产;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温差大,粮食产量较高。不赞成:R河流域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少,水资源缺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可能加剧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减少流人死海的补给水量,加快死海面积缩小 【解析】(1)描述图中R河、死海以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要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从总体特征及极值角度描述。南部降水量少,北部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大,东部降水量少;东部降水空间变化大,北部偏西区域,降水量最大,原因主要从地形及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自南向北受西风带控制时间增长,影响大,降水量增多;西部受大西洋、地中海湿润气流影响大,处于地形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东部处于西风背风坡,降水量少,变率大;北部偏西区域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降水最多,所以导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2)推测死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要从影响盐度的因素包括(降水、蒸发及地表径流)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北部有河流注入,起到稀释作用,而南部淡水注入少,所以盐度北低南高。 (3)R河流域人口众多,有的国家积极发展灌溉农业,不断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是否赞成,属于开放性题目,赞成与不赞成,言之有理即可。赞成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角度分析。如果不赞成主要从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角度分析。R河流域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R河流域水源相对丰富,地势平坦,有利于粮食生产;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温差大,粮食产量较高,所以赞成。R河流域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少,水资源缺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可能加剧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减少流人死海的补给水量,加快死海面积缩小,所以不赞成。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性质等。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 降水少; (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 (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44.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区,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答案】刚果(河)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或四周高,中间低,或河流从四周向中间流;(注:以上为并列项,答2项以上即可) 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从经纬(网)度判断该地形区为刚果(河)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必须答出)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降水丰富或多对流雨;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多支流);集(汇)水区面积广或流域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或因洋流影响,泥沙不易沉积(1分)或因为地形高差大或海岸较陡或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或流速大(快)人海泥沙量较少或河流含沙量少②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③从纬度位置或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河流水系特点,从N到M是向心状水系,所以该地形区四周高,中间低。结合图中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根据经纬度判断,G河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G河支流众多,水系发达,盆地地形,集水区面积广,所以河流流量大。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 (3)G河入海口附近, 因为地形高差大,流速大,海岸较陡,泥沙不易沉积。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入海泥沙量较少。从地形条件看,图中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泥沙沉积在盆地中。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及成因,河口没有三角洲的原因。 【名师点睛】水往低处流,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根据水系的特点,判断地形特点。向心状水系,说明是盆地地形。区域的气候类型,决定河流径流量大小 ,季节变化的大小。河流三角洲的形成,要从地形坡度,泥沙来源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