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实验班)4月月考(解析版)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实验班)4月月考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分别为2014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14年人口增长的特征为( ) A. 中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中国——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印度——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造成中、印两国人口增长特征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国家政策 D. 宗教影响 3. 两国为应对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 积极引进国际移民 C. 推行延缓退休方案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中国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说明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印度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说明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其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选B正确。 【2题详解】 中国和印度虽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两国国情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有差异,宗教信仰也不同,这些都是导致人口增长特征差异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A、B、D错;造成两国人口增长特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贯彻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选C正确。 【3题详解】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过多且老龄化严重;印度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快;中国和印度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防止人口过快增长;中国和目前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两国都不需要从国外大量输入劳动力;中国未来有劳动力缺乏的趋势,有可能适当延缓退休,但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不需要推行延缓退休的方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印度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暂不需要。选A正确。 据统计,2019年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深圳夺冠,郑州、成都跻身前十,广州人口双向流动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 ) A. 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B. 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居住 C. 就业压力加重,外迁人口增多 D. 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5. 广州成为春节热门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来旅游人数激增 B. 外来务工人员比重高 C. 外出务工人员比重高 D. 外出求学人员比重高 6. 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是( ) A. 加大区际间交通压力 B. 减轻农村的老龄化程度 C. 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D. 利于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答案】4. D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春节“空城”越严重,说明该城市外来人口越多,说明其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强,D正确;这十个城市中郑州、成都并不是沿海城市,A错;这些城市吸引人口,自然条件都较好,适宜人居,B错;春节“空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不是就业压力重造成的,C错。选D正确。 【5题详解】 春节是在冬季,广州冬季气候宜人,美食、鲜花众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过年,成为春节热门人口流入城市,A正确;广州外来务工人员比重高,他们春节期间返乡过年,造成广州的“空城”指数提高,不是流入多的原因,B错;广州经济发达,对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力大,外出务工人员少,不是春节流入人口多的原因,C错;广州外出求学人员较多,但是占春节期间流入广州的人口比重较小,D错。选A正确。 【6题详解】 春节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回家过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属于暂时性的,不能长久地减轻农村老龄化问题;春节期间人口大量流动,会加大区际之间的交通压力,加重大气环境污染,这些是人口流动的不利影响。选C正确。 青藏高原面积广大,人口稀少,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环境人口容量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青藏高原的人口主要分布于( ) A. 山间平地 B. 山前冲积扇 C. 河谷地带 D. 柴达木盆地 8. 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低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贫乏 B. 自然条件恶劣 C. 交通不便 D. 人才资源少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缺氧,不利于人居;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人类居住,因而青藏高原的人口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山间平地和山前冲积扇海拔高,气候寒冷、缺氧,不适合人类居住;柴达木盆地地势较低,资源丰富,但是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选C正确。 【8题详解】 青藏高原面积广大,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丰富,但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低;交通不便和人才资源少都是环境人口容量低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选B正确。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城市化的效率较低。我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镇居民人均用地面积早已超过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目标的30%左右,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人均城市用地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因素 B. 交通建设 C. 经济发展 D. 科技发展 10. 针对材料中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B. 严格控制城市土地规模 C.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 拓展和完善交通网络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因素、交通建设和科技发展都能够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原因。选C正确。 【10题详解】 材料中指出目前我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为此应该严格控制城市土地规模;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需要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材料中没有提到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所以治理污染、美化环境以及拓展和完善交通网络不是正确答案。选B正确。 2018年1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开始正式东迁,入驻通州城市制中心,首批将有4万人迁入,继而带动40万人逐渐东迁。北京中心城区定位于政治中心,强化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城市副中心定位于经济中心,以快速发展为首要任务,同时辐射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未来将建设成为新时代和谐宜居的精品城市。下图为通州区城市用地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通州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条件改善 B. 科学技术发展 C. 矿产资源开发 D. 国家政策支持 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用之初对中心城区的最直接影响是( ) A. 缩小服务范围 B. 降低服务等级 C. 减轻人口压力 D. 减少服务职能 13. 图中M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 新型产业示范园 B. 化学工业园区 C. 中心商务区 D. 现代物流园区 【答案】11. D 12. D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通州被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进而得到快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条件改善和科学技术发展也是通州快速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材料中没有提到通州有矿产资源。选D正确。 【12题详解】 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东迁,入驻通州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就减少了北京市政府的部分服务职能;北京中心城区定位政治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服务于全国,服务范围没有减小,服务等级也没降低;首批4万人入驻通州城市副中心,4万人的外迁,对缓解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暂时影响不大,将来带动40万人逐渐东迁,最终能够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选D正确。 【13题详解】 M城市功能区位于通州城市用地规划区的东南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布局新型产业示范园的理想区位;化学工业园区污染比较严重,不适合布局在城区;中心商务区多布局于交通通达度最高的交通枢纽地带,M区不适合;现代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较大,车流较多,应该布局在城区之外,M区不适合。选A正确。 巴西利亚(15°41′S,47°57′W)位于巴西高原上,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该市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凸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机身”为一条东西向大道,“前舱”是行政办公区,“后舱”是文教、体育、娱乐区,“机尾”是铁路、火车站、工业区,“机翼”为住宅区,“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湖滨为高级住宅区,每一片区都有绿地相隔。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巴西利亚( ) A. 宽马路和广场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B. 住宅区过于集中易造成交通拥堵 C. 中央商业区的布局不利于客货集散 D. 工业区的布局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15. 高级住宅区布局在湖滨的原因是( ) A. 城市外围,地价便宜 B. 靠近湖泊,环境优美 C. 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D. 靠近文娱区,文化氛围浓 16. 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绿地和帕拉诺阿湖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增大城市地下水埋深 ③加深城市内涝程度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4. D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巴西利亚的宽马路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设计的,能够保持城市交通通畅,减少交通拥堵现象,三权广场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又是首都三权分立的象征,所以宽马路和广场的存在不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A错;住宅区平行的交通线利于出行,住宅区集中不易造成交通拥堵,B错;中央商业区们于“机翼”(住宅区)和“机身”(主干道)的连接处,交通四通八达,利于客货集散,C错;巴西利亚位于东南信风带,常年盛行东南风,工业区布局于城市的西北部、盛行风的下风向,利于保护城市环境,D正确。 【15题详解】 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多位于城市外围,湖滨地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利于高级住宅区建设,这里交通便利,因此地价较高;有公路连接,不靠近铁路;该地区距文娱区较远。选B正确。 【16题详解】 绿地和帕拉诺阿湖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增加地表水的下渗,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水位;减轻城市内涝程度,减少城市内涝次数。选B正确。 林菜模式是指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的模式,林下种植的蔬菜平均每亩年收入可达700~1200元,并可取得较高的生态效益。我国某地在秋末树木开始落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地,夏季在林下套种冬瓜和南瓜等农作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18. 该地秋末栽植的农作物必须具备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 A. 耐寒 B. 耐旱 C. 抗倒伏 D. 喜光 19. 农民采用林菜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肥力 B. 提高植被覆盖率 C. 提高经济效益 D. 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秋末树木开始落叶”可知,该地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青藏地区是高寒草原草甸;南方地区是常绿阔叶林;西北地区是草原和荒漠。选B正确。 【18题详解】 该地在秋末树木开始落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地,说明这类农作物需要越冬,因此必须具备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耐寒;不能反映秋末种蒜、葱与光、缺水大风天多有关,就不能说明其耐旱、抗倒伏、喜光的习性。选A正确。 【19题详解】 虽然林菜模式是一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模式;农民采用林菜模式的直接目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直接目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增加就业机会。选C正确。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而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建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大面积发展井灌水稻提供了必要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建三江发展的大面积水稻种植属于(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混合农业 D. 基塘农业 21. 建三江大面积发展井灌水稻带来的影响是( ) A. 地下水位下降 B. 天然湿地面积增加 C. 次生盐渍化严重 D. 环境污染加重 22. 建三江实现农业长久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 A.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B. 保护湿地限制农耕 C.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 D.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20. B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农作物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建三江发展的水稻种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它不同于南方的季风水田农业,人均耕地少,商品率低,是自给农业;是种植业不属混合农业和基塘农业。选B正确。 【21题详解】 建三江大面积发展井灌水稻,耗水量大,且大面积发展井灌水稻可能会导致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漏斗现象;大面积发展井灌会侵占或破坏沼泽湿地,使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三江位于湿润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不易产生次生盐渍化现象;建三江发展的是绿色优质水稻,是绿色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选A正确。 【22题详解】 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保护湿地限制农耕,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不是因地制宜,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三江平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湿地则退耕还湿地,应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不能将所有的地方都退耕还林、还湿地,有些宜农地区不应限制农耕。选D正确。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奉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中国、印度相比,日本乙类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廉价劳动力丰富 B.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高 C. 国际市场份额大 D. 土地租金低,生产规模大 24. 影响阿根廷丙类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B.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C.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D. 热带气候,水热组合好 25. 美国发展丁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B. 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经验 C.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 D.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 【答案】23. B 24. C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乙是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丙是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丁是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与中国、印度相比,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耕地面积狭小,土地租金高,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B正确,A、D错;日本人口众多,粮食自给率低,粮食主要供应国内市场,C错。选B正确。 【24题详解】 丙为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亚热带湿润温暖的气候,草类茂盛;社会经济条件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选C正确。 【25题详解】 丁为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不是依靠精耕细作经验发展的。选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总量10951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为8.22%,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比为8.42%。东北地区的人口净迁出已经长达20年,流出人口以农村户籍为主,超过六成的东北人外流原因是务工经商。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下图为东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1)简述东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 (2)分析东三省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 (3)指出东三省人口外迁导致的主要人口问题。 【答案】(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量育龄人口外迁;生育意愿降低。 (2)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取暖、建房等生活成本高,开支大。 (3)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加剧人口老龄化。 【解析】(1)影响人口生育率的因素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生育意愿;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影响生育率;东北经济发展不景气,大量育龄人口外迁,导致生育率下降;文化观念的改变,生育意愿降低。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取暖、建房等生活成本高,开支大等,导致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 (3)人口外迁主要是青壮年人口外迁,其导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青壮年人口外迁,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社会问题加剧;加剧人口老龄化。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一分为三”,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下图为原地级巢湖市原辖区县划分图。 材料二 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迅速,全省城镇化率由1998年的22.33%上升到2018年的54.69%,合肥市更是高达75%。下图为2010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图。 (1)说出原地级巢湖市和现在的县级巢湖市在城市等级和服务上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原因。 (3)简述合肥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可能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原地级巢湖市城市等级高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级别高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范围大于且包含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种类多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 (2)原有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大;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邻近长三角,受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 (3)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改变,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占用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服务种类多;地级市的级别较县级市级别高;原地级巢湖市城市等级高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级别高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范围大于且包含现在的县级巢湖市;服务种类多于现在的县级巢湖市。 (2)城镇化发展快,与当地经济发展快、对人口吸引力大有关;安徽省原有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大;农业现代代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邻近长三角,受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加速了城镇化。 (3)城市化快速发展可能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对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方面说明;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周边耕地面积、城市绿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城市产生的各种废热增多,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改变,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硬地地面增多,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城市污水增多,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城市绿地减少,占用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网上流传的一张“世界奶粉地图”(下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这张地图上,欧洲西部被标为“世界上最好的奶粉”,而我国婴幼儿奶粉中洋品牌唱主角的事实也让人不胜啼嘘。近年来,随着国家监管力度日趋严格,行业标准不断提高,国产奶粉的品质正在稳步提升,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也越来越强。 (1)简述欧洲西部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奶粉”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我国国产奶粉企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我国要想做世界最好的奶粉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多雾,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适合多汁草生长,适宜发展奶牛养殖业。 (2)原奶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成本低廉;婴幼儿数量众多,消费市场大;国家政策支持。 (3)改善牧场环境,提高空气、水源、牧草等的质量;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奶粉生产技术;加强对奶粉市场的监管。 【解析】(1)奶粉生产是乳畜业,气候条件从利于乳畜业发展、利于牧草生长条件分析;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多雾,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适合多汁草生长,适宜发展奶牛养殖业。 (2)奶粉企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从原料、市场、政策等方面说明;奶粉企业生产原料是鲜奶,我国原奶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原料成本低,生产奶粉的成本低廉;婴幼儿数量众多,消费市场大;国家政策支持。 (3)做世界最好的奶粉即是从提高奶粉品质角度提出措施;要提高奶粉品质,先要提高鲜奶的品质,提高奶源的品质要提高奶的品质;改善牧场环境,提高空气、水源、牧草等的质量,提高奶品品质;另一方面,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品质,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奶粉生产技术;加强对奶粉市场的监管。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尔瓦多位于中美洲北部,是中美洲面积最小、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国土的70%为熔岩高原和山地,境内有多达25座火山;多年平均气温28℃;山区年降水量可达1800毫来,且集中于5-10月。 咖啡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生长在南、北回归线间拥有高山地形的国家和地区。萨尔瓦多咖啡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咖啡树多栽种于高大蔽天的树荫下,精品咖啡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的火山若产区,11月到翌年3月为咖啡收获与采收季节。咖啡豆加工工业落后,咖啡豆主要出口欧美,是萨尔瓦多重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萨尔瓦多号召国民积极种植咖啡,扩大咖啡的种植规模。 (1)根据材料推测咖啡树的生长习性。 (2)说出萨尔瓦多种植咖啡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对于萨尔瓦多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1)喜温和的气候(忌酷热、低温);喜阴(忌太阳长时间直接暴晒);喜土壤肥沃、排水性能好的山地地区。 (2)种植经验丰富;劳动力众多;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3)赞同。该国生产咖啡的自然条件优越;扩大咖啡生产可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不赞同。扩大生产势必要加大垦荒,破坏森林;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1)生物的生活习性从其适应在该地生长的自然条件分析;咖啡树多生长在南、北回归线间,说明其喜温和的气候(忌酷热、低温);多栽种于高大蔽天的树荫下,说明其喜阴(忌太阳长时间直接暴晒);该地山地多且种植区是火山分布多,有火山灰,说明其喜土壤肥沃、排水性能好的山地地区。 (2)种植咖啡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从种植技术、劳动力状况、市场、政策等方面说明;萨尔瓦多咖啡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是中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劳动力众多;咖啡豆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广阔;近年来,萨尔瓦多号召国民积极种植咖啡,扩大咖啡的种植规模,政策支持。 (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赞同或不赞同,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答赞同的理由从该地适宜种植及种植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说明;该国生产咖啡的自然条件优越;扩大咖啡生产可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不赞同的理由从扩大种植带来原有植被的破坏和生态问题角度说明;扩大生产势必要加大垦荒,破坏森林;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