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5章区域经济发展课时达标41
课时达标(四十一) 一、选择题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表示通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商品率较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农场经营规模小 D.水利工程量大 3.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A错误;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国内,B错误;根据材料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 可知,林下产业发展时间短,D错误。第2题,由图可知,M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故A正确。第3题,发展林下产业能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环境承载力,故选D。林下产业对野生动物和地质灾害没有影响,不会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下图为滇东北某镇的坝区农业生产模式现状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农业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B.消除环境污染 C.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D.提高土壤肥力 5.制约该镇坝区粮食种植的主要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B.干湿季分明,地表缺水 C.地势高差大,土壤贫瘠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6.该镇坝区出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烟草产业化模式的雏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劳动力 C.市场需求 D.技术资金 4.D 5.B 6.C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作物种植和家畜圈养的废物都会变成有机堆肥,而有机堆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故D正确。第5题,由题可知,该地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小,故A错误;该地干湿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喀斯特地貌显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地表不易存水,故B正确;地势高差大,且植被破坏不是制约该地粮食种植的主要条件,故C、D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该镇出现了产业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企业投资—合作社管理—农户种植,与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关系不大,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故A、B错误,C正确;技术资金不是该产业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故D错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7~8题。 7.“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7.D 8.B 解析 第7题,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可能使部分耕地不再耕作,播种面积可能减小,则①正确;劳动力减少,必然要提高机械化耕作,则②错误;农药用量增加与劳动人口迁移关系不大,则③错误;劳动力减少也会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滞后,不利于技术进步,则④正确。故D正确。第8题,耕地流转必然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则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会提高,故B正确。区域专业化生产,可能会使农产品种类减少,则A错误;因规模扩大,则更会依据市场需求种植,从而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减小,则C错误;机械化生产会更深刻的解放劳动力,则人口不会大量向农村回流。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具有发展热带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2012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达711.47亿元。读海南热带农业优势集聚过程图(下图),回答9~11题。 9.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在于( ) A.自然资源优势 B.人力资源优势 C.资本优势 D.技术和管理优势 10.下列关于优势集聚、全面增值对海南农业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对本地优势资源的依赖性 B.削弱了资源比较优势 C.使各要素协调作用、生产率相互提高 D.避免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11.为实现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规划农业用地结构,确保各类型用地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B.加大对山区土地的开发,扩大农业用地 C.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D.推行无公害农业,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 9.A 10.C 11.B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优势,故A正确。第10题,由图可知,优势集聚、全面增值后,海南农业的四个优势更加趋于协调,有利于各要素生产率相互提高,故C正确。第11题,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宜大量开发土地,发展种植业,应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畜牧业等,B措施不可取,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12.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华社哈尔滨2016年2月2日电 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20.65亿千克,比2014年增加2.6亿千克,已连续5年稳定在200亿千克以上。黑龙江垦区被誉为“中华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情况。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谷物单产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观点有道理吗?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单位面积谷物产量较低,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为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说明黑龙江省为实现粮食增产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商品粮基地增产潜力大,宜农荒地多;其他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减少,增产潜力不大。第(3)题,东北平原谷物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4)题,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来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 (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2)有道理。东北平原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增产潜力较小。 (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 (4)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隆迪全国平均海拔1 600米,有“山国”之称,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但具有种植水稻的优越条件。2016年,我国农民承包的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的水稻示范田喜获丰收,最高亩产达924千克。 材料二 下图为布隆迪位置图。 (1)简述布隆迪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简析布隆迪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我国应在哪些方面帮助布隆迪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 (4)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在布隆迪的水稻示范田面积?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应从气候、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从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农业物资等方面分析。第(3)题,应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方面分析。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若赞同,应从该国气候适宜、我国农业技术先进、满足该国粮食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应从该国土地资源有限、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纬度位置低,热量充足,土壤肥沃;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由于粮食不能自给,所以市场需求量大;经济落后,则劳动力丰富廉价。 (2)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农业物资缺乏;种植经验不足等。 (3)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气候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打造绿色品牌;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帮助布隆迪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4)赞同。理由:该国气候适宜,而我国有先进的农业技术;扩大生产规模能满足该国的粮食需求,且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不赞同。理由:该国土地资源有限,扩大生产规模会增加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该国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