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1.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地理位置②气候条件③土地条件④矿产资源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不同,造成差异的主要条件是 A. 土壤 B. 水热 C. 灌溉 D. 地形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28 / 28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壤以水稻土为主,人口众多,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有肥沃的黑土,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可见,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不同。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较松嫩平原优越,但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贫乏,这两方面不如松嫩平原。故选C。 【2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两地种植的农作物不同,造成差异的主要条件是水热条件。故选B。 2012年7月11日至12日,辽宁省政府围绕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城新镇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园区以及城际连接带建设,发挥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提出了工作意见。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3. 有关沈阳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 B. 以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C. 所需资源绝大部分要从其他区域调入 D. 本地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4. 关于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③彻底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④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 A 4. C 28 / 28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沈阳经济区有阜新、抚顺的煤炭,以及鞍山、本溪的铁矿石,资源丰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且本地市场广阔。故选D。 【4题详解】 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彻底关停传统产业,因此③叙述错误。故选C。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但近年来,亚马孙热带雨林干旱加剧,面临消失的危险。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5. 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6. 把保护热带雨林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 ①从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看 ②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③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④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28 / 28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故选D。 【6题详解】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所以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故选C。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问题。 7. 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冬季漫长 B.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 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8. 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 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 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 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甲为三江平原,纬度高,冬季漫长;乙为黄河下游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丙地位于浙江,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温和;丁地珠江三角洲,雨季时间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8题详解】 28 / 28 甲地三江平原的沼泽应建立沼泽自然保护区;乙应注意中低产田的治理;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适合发展基塘生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完成下列问题。 9. 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地区中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新疆绿洲地区——发展高耗水工业 B. 内蒙古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C. 干旱的内陆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 半干旱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10. 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 在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B. 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 C. 在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 在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28 / 28 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高耗水工业,A错误;内流河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内蒙古牧区要合理放牧,保护草地,,B错误;干旱的内陆地区应保护性开发地下水资源,C错误;半干旱农作区应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绿洲内部是主要农业区,不是林带,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故选B。 读下图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 11. 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1980年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河流的含沙量大 C. 河流的汛期长 D.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2.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 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 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 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 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3. 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 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 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 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1. B 12. B 13. D 【解析】 28 / 28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1980年与2010年相比,耕地面积大;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少,荒地面积大,说明河流流域植被状况不好。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河流的含沙量大,B对;河流的汛期短,C错;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大,D错。要注意仔细审题,看清对比的年份。答案选B。 【12题详解】 仔细读图,从经纬线位置看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R和T之间的河段,东侧等高线较为稀疏,可以修建梯田;西侧等高线较为密集,需要植树种草。答案选B。 【13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应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A错;应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答案选D。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农业可持续发展。 14. 下面两幅卫星照片展示了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霍比特煤矿(白色区域)的变化。2013年废矿石几乎堆满了附近的山谷和溪流。对比分析可知,图中的白色亮线最可能是 A. 交通线 B. 山脊 C. 山谷 D. 河流 【答案】A 【解析】 28 / 28 据材料可知,废矿石几乎堆满了附近的山谷和溪流,因此在遥感影像中山谷和河流处不是白色,CD排除;据图可知,白色区域面积增大,不是山脊部位,应为随着煤矿的开采而增加的交通线路。故选A。 15.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 西南、西北地区 B. 京津、华北地区 C. 东北、华北地区 D. 华东、华南地区 【答案】B 【解析】 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除了向外输送煤炭,还进行火力发电,京津、华北地区离山西近且电力资源紧张,因此山西能源基地火力发电主要输往京津、华北地区,选择B。 考点:山西能源基地的相关知识。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6.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7.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28 / 28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16. D 17. A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提高,A对。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三产业最多,超过第二产业,B错。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内地,农民在当地就可以打工,人口迁移到沿海的数量减少,C错。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减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D错。故选A。 【17题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要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就是要提高就业率,所以最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促进经济发展。A对。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低,技术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对促进就业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用不大,所以B、C、D错。故选A。 【考点定位】产业结构的变化 读汉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8. 汉江流域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是 28 / 28 ①流程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 ②上下游落差大,流速快,节省运行时间 ③汉江全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④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9. 丹江口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 含沙量减小 B.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C. 地下水水位升高 D. 水温变化幅度增大 【答案】18. D 19. A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读图,江汉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的流程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①对。 上下游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航运发展,②错。汉江全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对。含沙量小,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大,④错,D对。 【19题详解】 丹江口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泥沙在库区沉积,下游含沙量减小,A对。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错。下游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C错。水位变化幅度减小,水温变化幅度也减小,D错。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0. 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下图,回答问题。精准农业系统 28 / 28 A. 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 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 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 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应的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可以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故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投入要素的差异,影响“精准农业”推广的主要因素。 28 / 28 【名师点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诞生,从而产生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管理策略和农业操作技术体系。它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在对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实施精准农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21.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2.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21. A 22. C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湖面“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说明湖滩面积大,水浅,利于鸟类休栖、觅食,所以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A对。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不是成为栖息地的原因,B错。能见度好与成为栖息地关系不大,C错。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大,D错。 28 / 28 【22题详解】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枯水期是,湖水集中在线状洼地中,C对。 冬季河道不封冻,A错。湖底不平坦,有线状洼地,B、D错。 【考点定位】鸟群栖息地的形成条件,水面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材料完成问题。 23.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24.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民谣反映不出其他气候特点,所以C正确。 【24题详解】 28 / 28 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答案选B项。 【25题详解】 从材料提取“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所以D正确。 25.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②所示的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旱地,③所示的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③所示的是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6.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28 / 28 ①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 ③降低风速 ④吸烟滞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说明其具有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区时,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1)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表现在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有机物质储存在树木体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少,土壤十分贫瘠。一旦热带雨林被砍伐,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生态系统。(2)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长,新增人口需要耕地,开辟农场要毁坏大面积雨林;为了偿还外债巴西政府大量出口木材,要砍伐大面积雨林;一些外国公司伐木、开辟农牧场毁林;当地贫苦农民发展迁移农业,重复掠夺导致雨林破坏;为了开发雨林,修建雨林公路毁林;采矿及工业、城镇建设毁林。 28 / 28 27.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表高程模型,右图是在其基础上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提取相关信息制作而成的水系图,当地的水文资料显示图中的河流多为间歇河,即河谷中一年里有相当长时期无水流。据此完成下题。制作上面右图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答案】C 【解析】 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信息的手段,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存储、模拟等,数字地球是真实地球的缩影,制作上面右图水系图需对区域信息进行分析,因此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故选C。 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能源产消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 关于我国能源产消状况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能自给——能源储量不足但需求量小 B. 南方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不能自给——能源储量丰富但需求量大 C. 西北地区各省级行政区能源均能自给——能源储量丰富且需求量小 D. 东部沿海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能源不能自给——能源储量不足且需求量大 29. 下列省级行政区所采取的缓解能源短缺状况的措施,合理的有 ①甘肃发展风能 ②四川发展水能 ③辽宁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④广东发展核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8. D 29. B 28 / 28 【解析】 【28题详解】 据图可知,北方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能自给,主要原因是能源储量丰富,A错误;南方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不能自给主要原因是能源储量不足但需求量大,B错误;西北地区不是各省级行政区能源均能自给,据图可知甘肃省不能自给,C错误;东部沿海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能源不能自给主要原因是能源储量不足且需求量大,D正确。故选D。 【29题详解】 甘肃省位于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四川省河流众多,多山地,水能丰富;辽宁省煤炭开发较早,现基本已枯竭,故不能加大煤炭开发力度;核能清洁无污染,且能量聚集,适合在东南沿海省区布局。故选B。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30. 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农业资源的开发 ②1990—2000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28 / 28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1. 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 基础设施落后 C. 严格的户籍制度 D. 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答案】30. D 31. D 【解析】 【30题详解】 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0世纪末由于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前,广东省的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广东省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本题选D。 【31题详解】 辽宁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广东省的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它们的产业结构都有待进一步调整,故本题选D。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2.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岛国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及其分布地区分别是 A. 水稻 岛屿中部 B. 小麦 岛屿中部 C. 水稻 沿河及沿海地区 D. 油菜 沿河及沿海地区 33. 下列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适合在该区域种植的是 A. 苹果 B. 葡萄 C. 茶树 D. 亚麻 28 / 28 【答案】32. C 33. C 【解析】 【32题详解】 据图可知, 该岛为斯里兰卡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该岛中部主要为山地,因此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沿河及沿海地区。故选C。 【33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地形起伏大,因此适合茶树种植,C正确;苹果位于暖温带,葡萄、亚麻地处亚热带。故选C。 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34. 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35. 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答案】34. C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RS(遥感技术)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GPS是获取位置信息, GIS是分析和处理图像和位置信息。 【35题详解】 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 28 / 28 36. 如图为“四类工业产品成本比重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需要有序转移出去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受产业区位条件变化影响及产业升级的需要,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图中C产业工资投入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C正确。 考点:产业转移 读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37. 图中各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 ③地水土流失严重,④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 ⑤地水土流失严重,⑥地石漠化严重 D. ⑦地酸雨危害严重,⑧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38. ③和⑥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37. B 38. D 【解析】 【37题详解】 28 / 28 据图可知,①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是荒漠化,②地处东北平原,主要是黑土流失③地地处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④地地处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⑤地地处青藏高原,寒漠化;⑥地地处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⑦地地处长江流域,酸雨危害严重,⑧地处两广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故选B。 【38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③地地处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⑥地地处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均与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植被稀疏有关,石灰岩广布是云贵高原的特点,土层疏松、直立性强是黄土高原的特点,①③错误。故选D。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39. 如果这两种农作物反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 A. 松嫩平原 B. 江汉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太湖平原 40. 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A. 30天后 B. 75天后 C. 100天后 D. 140天后 【答案】39. A 40. A 28 / 28 【解析】 【39题详解】 由题中的叙述可知,该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因此最可能是东北的松嫩平原。 【40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在播种30、75、100、140天后,这两种农作物的电磁波的反射强度特征都存在着差异,但播种30天后电磁波反射强度λ1的差异最大,最利于区分这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二、综合题(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三角洲是尼罗河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的扇形平原。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南部的尼罗河畔,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已经给尼罗河三角洲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根据科学家们的预测,因全球变暖,21世纪末地中海海平面会上升30厘米至1米,尼罗河三角洲将会被海水淹没,给埃及带来深重的灾难。2013年,埃及国内失业率高达31%。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1)分析图示区域30°N以南地区冬季的天气特征及其成因。 (2)简述尼罗河河口地区渔业发展在阿斯旺水坝建设前后的变化。 (3)分析埃及长绒棉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1)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和铁矿等)和能源资源(水能、煤炭资源) 28 / 28 (2)工业集聚的有利条件:可以集约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加强协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不利:可能出现争地、争水、争资金和劳动力等情况;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恶化。 【解析】 (1)据图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该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压高;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弱,多晴天。地处30°附近,位于副热带地区,气温高。 (2)据材料一可知,尼罗河三角洲是尼罗河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的扇形平原。阿斯旺水坝建设前,富含大量营养盐类的泥沙在尼罗河河口地区沉积,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阿斯旺水坝建设后,入海泥沙会大减,因此渔获量也大幅度减小。 (3)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冬季温暖无霜。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流泛滥淤积,土壤相对肥沃;靠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因此适合长绒棉种植。 42. 长江中游三省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湖南省更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如果用三根线连接三省省会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好组成一个似等边三角形,被称为 “中三角”,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 28 / 28 材料一:目前,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对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近些年来,由于各自忙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不增反减,在项目、资金争取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彼此间的竞争常常超过了合作,其结果是虽然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在国家中的地位却下降了。 材料二:中部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表(2010年) (注: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城市群经济整体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代表市场化程度;进出口总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 (1)简要说明“中三角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2)“中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达,钢铁工业的产品以及生产废弃物往往可以作为机械建筑材料工业等的原料,有这种工业联系的工厂在空间布局易形成集聚现象,请你谈谈工业集聚的利弊。 (3)阅读材料二,比较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 (4)阐述三个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对“中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位于副热带地区,气温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压高;风力弱,多晴天。 28 / 28 (2)阿斯旺水坝建设前,富含大量营养盐类的泥沙在尼罗河河口地区沉积,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阿斯旺水坝建设后,入海泥沙会大减,渔获量也大幅度减小。 (3)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冬季温暖无霜。土壤:河流泛滥淤积,土壤相对肥沃。水源:靠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解析】 (1)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需消耗大量能源。据图可知,“中三角地区” 有色金属和铁矿等资源丰富,且水能、煤炭资源等能源资源丰富。因此适合发展冶金工业。 (2)相关产业的集聚,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 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但工业过于集中对城市建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水用地紧张、污染严重、农副产品供应困难等弊病。 28 / 28 (3)据材料二可知,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城市群经济整体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代表市场化程度;进出口总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据表格数据的比较可知,城市群发展能力和经济整体水平长株潭城市群最强,其次为武汉城市圈,鄱阳湖城市群最弱;市场化程度武汉城市圈最强,其次为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最弱;经济开放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武汉城市圈、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4)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三个城市群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产生明显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可以进一步发挥区域的服务功能;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现代化;能带动农村现代化等。 43.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药学名薯蓣,地下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山药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水涝。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物美价廉的滋补佳品,可作主粮和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该地区生产的山药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市场销售量不断增加。 (1)简述近年来山药市场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分析P地成为优质山药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3)图示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该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4)你认为该地是否可再扩大山药的种植规模,请说明理由。 【答案】(1)山药营养丰富,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居民生活更加注重食品的多样性与营养结构,消费量增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物流市场范围扩大。 28 / 28 (2)位于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地表起伏,利于排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较充足。 (3)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①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土质:黄土土质疏松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②开矿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4)观点1:可扩大,该地山药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与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该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2:不可扩大,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加剧灌溉水源紧张;生态脆弱,过度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中关于山药的描述可知,山药营养丰富,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更加注重食品的多样性与营养结构,消费量大。近年来,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物流市场范围扩大。都是市场销量增加的原因。 (2)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表起伏较大,利于排水。从气候类型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光照较充足。有利于山药的生长。 28 / 28 (3)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是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大力发展种植业,导致植被破坏,地形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4)本题是发挥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从当地发展的有利方面看,该地山药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与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该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由此来讲,是可以扩大种植的。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灌溉水源紧张。当地生态脆弱,过度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由此来讲,是不可扩大种植的。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农业的发展。 28 / 2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