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地理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B. 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C. 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兼有热带 D. 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答案】B ‎【解析】‎ 我国的经度范围为73°E-135°E,属东半球,东临太平洋,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区(桂)和云南省(云),没有穿过福建省(闽),B项错误,符合题意;北温带范围为23°26′N-66°34′N,热带范围为23°26′N-23°26′S,我国纬度范围为4°N-53°N,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南部属热带, 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4°N-53°N,属北半球,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 - 28 - / 28‎ A. 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 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 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 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答案】C ‎【解析】‎ 黄河:共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区、××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共流经4种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干流共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区、四川省、云南省、××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市。 共流经6种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分析可以知道,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 小华同学暑期在我国某省旅游时这样描述:“我们随着导游步入坎儿井的暗渠,一股清凉之 气迎面而来,地面上的火热顿时消失殆尽。暗渠上铺着厚厚的玻璃隔层,透过玻璃能看见脚 下潺潺流淌的清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小明游览地可能是( )‎ A. ××区 B. 河南省 C. 青海省 D. 海南省 - 28 - / 28‎ ‎4. 小华对本次旅游做了日记,日记中对其旅游省区地理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A.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羊儿跳,马儿跑 B. 山在水中长,船在山中游,河在洞中流 C. “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 山脉纵横,白雪皑皑,大气稀薄,严重缺氧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掌握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普遍于中国新疆××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省区为××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沙漠广布,C对,ABD错。故选C。‎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 28 - / 28‎ ‎........................‎ ‎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为青藏高原 B. ②为四川盆地 C. ③为黄河谷地 D. ④为喜马拉雅山 ‎6. 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 A. 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 具有广阔平原 C.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7. 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答案】5. B 6. A 7. 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108°E在我国从南向北穿过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岭、黄土高原、阴山、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图中①云贵高原,②为四川盆地,③汉中盆地,④秦岭。B正确。‎ - 28 - / 28‎ ‎【6题详解】‎ ‎①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有广阔的喀斯特地貌,海拔较高,地形崎岖。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A正确。‎ ‎【7题详解】‎ ‎⑤是渭河平原,地形区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张裂作用凹陷形成的说法,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不是外力作用形成的,B正确。‎ ‎【考点定位】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其形成原因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地形特点,要想完成这些题目,我们要胸中有图,平时学习的时候我们要记住我国主要的地形区,了解地区的主要特点,并且要准确的记住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别是经纬度位置,并且要认真理解这些地区的形成原因,在做题时要分析前途中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在空白地图上填写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回答下面小题。‎ ‎8. 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C. 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9. 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 ⑥山脉大致是我国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 28 - / 28‎ D. 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8. D 9. C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的①是天山山脉,②是昆仑山脉,③是秦岭,④是南岭,都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B对。A、C、D错。‎ ‎【9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⑤山脉是横断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A正确。⑥山脉是贺兰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正确。⑦山脉是巫山山脉,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C不正确,选C。⑧山脉大兴安岭,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考点定位】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位置,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能够利用经纬度准确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分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分界线分布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读图、判读能力训练。‎ 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 一、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 二、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 ‎ - 28 - / 28‎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三、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③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3)热量界线 :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 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五、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为界,南段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六、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 - 28 - / 28‎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 七、我国水文界线: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 八、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 九、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 十、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十一、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28 - / 28‎ ‎ 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0°C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10°C积温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10.10.下面四幅图,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图与外流区 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秦岭—淮河,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则图中④是干湿地区图,③是温度带图,②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故选D。‎ 考点:我国自然区域环境 下图中 a、b、c 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a 地可能是( )‎ A. 上海 B. 郑州 C. 武汉 D. 广州 - 28 - / 28‎ ‎12. a、b、c 三地夏季气温共同特征的成因是( )‎ A. 纬度都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 三地均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大 C. b、c 两地纬度较低,a 地昼长时间长 D. 三地海拔较低 ,热量不易扩散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a、b、c三地均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由图中数据可知,a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并且降水较少,为温带季风气候,郑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对;上海、武汉和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ACD错。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a、b、c 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根据冬季气温的高低分布,可以推断出,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b、c,a地纬度最高,夏季是昼长时间最长,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b、c两地纬度较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对,ABD错。故选C。‎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P处发生冷害的频次可能为 A. 35‎ B. 46‎ - 28 - / 28‎ C. 25‎ D. 30‎ ‎14. P处冷冻灾害频次和周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A. 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 B. 冬季风受南部山脉阻挡,易在P处堆积 C. 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 D. 周围有山脉阻挡,不易受冷空气影响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图中等灾害频次线之间的差值为10,P处为冷害高频次区,发生频次大于40、小于50,可能为46,B对,ACD错。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知,P位于南岭北侧,由于南岭的阻挡,冬、春季节的冷气流容易堆积在南岭北侧,导致该地成为冷害频发区,B对,ACD错。故选B。‎ ‎【点睛】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 ‎②相邻等值线: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 28 - / 28‎ ‎③高值区或低值区: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小范围闭合区域,表示数值不在两线数值的正常范围之内,其内数值判读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如山坡上的山峰或洼地。‎ ‎2、比大小:‎ ‎①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的大小,如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气旋其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②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比较某两点(或两区域)数值高低。‎ ‎3、看疏密(比值差)‎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反之差异越小。‎ ‎4、判趋势 ‎①等温线在北半球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向南递减;‎ ‎②图中最大值出现在什么地方,最低值出现在什么地方,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如何?如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递减。‎ ‎5、析弯曲 ‎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如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为山谷,向低处弯曲的为山脊。‎ ‎②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等温线的弯曲会受到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地表植被、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 28 - / 28‎ ‎6、辨方向:‎ ‎①看走向或延伸方向,如判断山脉的走向;‎ ‎②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风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5. 该河流最可能为 A. 塔里木河 B. 珠江 C. 松花江 D. 淮河 ‎16. 与 3、4 月份相比 ,该河 5、6 月份流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 正值农作物返青期,灌溉引水量大 B. 气温回升快,河水蒸发量大 C. 河流流域被副高控制,降水少 D. 降水少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减少 ‎17. 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 棉花 B. 甜菜 C. 油菜 D. 甘蔗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 28 - / 28‎ 由图可知,图示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春汛,一个夏汛。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小,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应当为松花江,故选C。‎ ‎【16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春季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完毕,而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每年7、8月份移动到东北地区,5、6月雨带尚未到来,降水少,所以5、6月份河流流量较低,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河为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高的棉花、油菜及甘蔗种植,适宜耐低温、喜温凉的甜菜种植,故选B。‎ ‎【考点定位】河流补给类型及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我国经济作物分布 ‎【知识拓展】我国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关,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 ‎2.冰雪融水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 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 28 - / 28‎ ‎3.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4.地下水补给。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一般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相补给关系。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5.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春季升温,有一个渐增的过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和阿尔泰山南部河流。‎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图中 M 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9. 图中省区南部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 是( )‎ A. 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发展基塘农业 B. 在丘陵缓坡地区开辟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立体农业 - 28 - / 28‎ C. 利用河谷地形与肥沃土壤,建商品粮生产基地 D. 重点发展速生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河为淮河,是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线,A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解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B错;渭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C对;淮河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对。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省区为安徽省,南部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要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立体农业,B对,AC错;可以发展小水电,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D错。故选B。‎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候上的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④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 28 - / 28‎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21. 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 地势高峻,气候高寒,雪峰连绵 B. 西高东低,三角洲平原海拔很低 C. 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坦开阔平原 D. 地形复杂,山地、盆地交错分布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 28 - / 28‎ 据图中信息“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冻土”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为东北地区,D对;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A错;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的干旱气候,B错;华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故选D ‎【21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三面分别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环绕,中部为广阔低平的东北平原。C对,ABD错。故选C。‎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水源、热量 B. 地形、水源 C. 土壤、光照 D. 热量、水源 ‎23. ②、④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24.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22. A 23. C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读图可知,①位于河套平原,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因此影响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②处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影响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对,BCD错。故选A。‎ - 28 - / 28‎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④四川盆地和②青藏高原纬度相近,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图示③为横断山区,由于纬度低,山麓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山脉的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故树种丰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年某种农产品年产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 题。‎ ‎25. 该农产品是 A. 玉米 B. 小麦 C. 棉花 D. 水稻 ‎26. ①省区该农产品的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条件是 A. 光照充足 B. 劳动力丰富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27. ③省区重点发展花卉种植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地 C. 市场 D. 交通 ‎【答案】25. C 26. A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 28 - / 28‎ 熟悉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区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由图可以看出,该农产品在我国的分布格局是主要分布于新疆,其次是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可知,该农作物是棉花,C正确;玉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A错误;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B错误;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①省区该农产品的单产高于②省,主要是由于①省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②省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不利于棉花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②省区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 B错误; ②省区位于华北地区,土壤肥沃, C错误; ②省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源充足,D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③省区为云南,那里的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如春”,很适合花卉这种喜阳喜湿的作物生长,因此该省区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气候,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是以 120 千米为半径划定的圆圈。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连接两幅图中心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沪线 B. 京九线 C. 焦柳线 D. 京广线 ‎29. 目前,争夺我国经济“第四极”的竞争异常激烈,而经济实力是重要筹码,能源又是制 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两幅图所在省份的能源优势分别是( )‎ A. 水能和风能 B. 水能和煤炭 C. 石油和煤炭 D.‎ - 28 - / 28‎ ‎ 天然气和核能 ‎30. 近年来,上图区域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转移,承接工业转移的优 势区位条件有( )‎ ‎①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丰富廉价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8. D 29. B 30. A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的交通干线,连接武汉与郑州这两个省会城市的干线铁路是京广线。答案选D项。‎ ‎【29题详解】‎ 湖北省西部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水能丰富,而河南省的平顶山、焦作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故该题选B项。‎ ‎【30题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的能源(煤炭)资源丰富;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故①④正确,答案选A项。‎ 考点:我国主要的交通干线、我国各地能源的分布、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第Ⅱ卷 (综合题,共 40 分)‎ - 28 - / 28‎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描述图示地区东部和西部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 泉等地农民在瓜秧的周围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 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 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指出 A 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 针对 B 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 关系”的治理思路。‎ ‎(4)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 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 北减少。‎ ‎(2)条件: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 日温差。‎ ‎(3)高山冰雪融水。‎ 汛期短且集中于夏季,冬季断流(下游为季节河);流量小;含沙量 - 28 - / 28‎ ‎ 较大。‎ ‎(4)B 湖面积缩小主要与 A 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密切相关, A 河水量减小、 断流期延长又与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有关。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恢复下游供水;节约用水;发展科技,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耐旱作物,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等干燥度线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28 - / 28‎ ‎(1)读图可以看到,东部等干燥度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西部等干燥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我国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东部夏季风的影响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所以降水也减少。西部是因气流遇祁连山山地抬升,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读图可以看到,酒泉位于西部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所以光照强。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效应差,所以气温日较差大。“压砂技术”可以避免阳光直射照射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肥力。石头的温度变化幅度大,可以增大瓜田日温差,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3)A河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据图判断是弱水,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温高,冰雪融化的多,河流水量大,所以A河汛期短且集中于夏季,冬季断流。根据图中符号,河流下游是虚线,也可说明为季节河。流经干旱区,含沙量较大,流量小。 (4)读图可以看到,B湖的水源补给只有A河,所以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密切相关。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又是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的结果。所以治理的措施要针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等。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 ‎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 ①径流量 ②汛期 ③流速 ④ 含沙量 ⑤结冰期 ⑥水能蕴藏量等。‎ 河流水系特征包括: ①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 ‎32.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 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下面左图 中的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天漠”沙丘。‎ - 28 - / 28‎ 材料二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 2012 年 1 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 4.8 天。‎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示意 鄱阳湖南部地形、交通、资源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 M 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左图中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冬季。形成的条件: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冬季受强劲冬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大风日数多,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强。‎ ‎(2)M 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电丰富,能源充足;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鄱阳湖附近的水系示意图和南部地形、交通、资源示意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荒漠的成因、风力电站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发展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28 - / 28‎ ‎ (1)读图可以知道,鄱阳湖附近属于季风区,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冬季降水少,气候干燥,所以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是冬季。形成的条件:从沙源看,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从风力来分析,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M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丰富;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风力发电占地广,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 鄱阳湖地区人口周密,城市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扶持等等。 (3)仔细读图可以发现,P 地附近有小水电、铜矿、铁路、河湖等。所以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水电丰富,能源充足;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等。 ‎ ‎33.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杏花村(B 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 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 村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 - 28 - / 28‎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汾河河谷平原的成因。‎ ‎(2)指出 A 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下沉,形成低地(谷地);然后由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形 成。‎ ‎(2)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气候大陆性强。‎ ‎(3)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有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酒的原料丰富; 酿酒的历史悠久,技术高,杏花村酒质量好;知名度高,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 ‎(1)汾河谷地成因主要从地质作用角度考虑。该平原是先因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因地势低洼, 流水沉积,形成河谷平原。‎ ‎(2)A市的气候类型判断主要从当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进行判断。从气候资料来看,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判断A市位于山西北部,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气温年较差增大。A地东部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使其降水减少。 所以大陆性强。‎ - 28 - / 28‎ ‎(3)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考虑。从原料、水质、交通及市场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杏花村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有优质的泉水,利于提高酒的品质。杏花村的酿酒的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气候类型判断 工业区位因素 - 28 - / 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