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时量:90分钟(Ⅰ卷60分钟,Ⅱ卷30分钟) 满分:150分(Ⅰ卷100分,Ⅱ卷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 必考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1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图2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能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2.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 3.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 B.水污染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空洞 下图为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196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 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面积减小、水位降低 D.面积减小、水位升高 5.青海湖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A.加剧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7.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8~9题。 8.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 B.追求经济效益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完善的制度、法规 9.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交通发达 D.地理位置优越 11.甲图所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 B.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C.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 D.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 12.甲图所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划分指标多样 C.区间界线明确 D.区内没有差异 14.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全国整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大水漫灌 C.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 18.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A.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湖区降水增多 D.湖水自净能力增强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9~21题。 19.如果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则图中的四条河流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于治理水土流失 B.必须进行打坝淤地 C.可发展旅游观光业 D.适宜种植苹果树 21.为了促进当地煤炭的加工转换,该地区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高速铁路 B.修建运煤铁路专线 C.建坑口火电站 D.矿区土地复垦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 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关键工程。下图为“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气源充足 23.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安全、高效运输原油 ③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①、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分别为 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晋煤外运 C.西气东输、晋煤外运 D.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25.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中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读图完成26~27题。 2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捷 C.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27.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以上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下图示意的是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读图回答28~29题。 28.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A.A地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劳动力 B.A地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生活成本提高 C.C国等东南亚国家有良好的交通,便于打开世界市场 D.C国等东南亚国家技术条件成熟 29.B地输往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 A.水稻 B.蔬菜、瓜果 C.花卉 D.棉花 30.下图为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卫星云图。台风卫星云图的获得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选择题答题卡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题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 答 案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0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7年12月6日开通运营的西(安)—成(都)高铁有力地促进了秦巴山区的脱贫致富。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及西成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西安和成都的自然环境特征,完成下表。(8分) 西安 成都 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填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植被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水文特征 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________(有、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说出新疆南疆三地州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8分) (3)简述西成高铁对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有利影响。(4分) 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6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6分) (4)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4分) 第Ⅱ卷 选考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为维护南海权益,我国采用吹沙填礁造岛方式扩大礁盘面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是一处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读曾母暗沙地形图,完成1~3题。 1.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A.大陆架 B.海沟 C.海盆 D.大陆坡 2.曾母暗沙的南北长度约为 A.230 m B.2300 m C.230 km D.2300 km 3.下列是沿曾母暗沙地形图中E—F线所画的四幅剖面图,正确的是 4.中国的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7°E,74°S)已于2015年2月8日正式建成并开站。泰山站到长城站的最短航向是 A.先东北,后东南 B.先东南,在东北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西北,后西南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单位:m),该区域东面临海,完成5~6题。 5.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6.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下图为“沿我国32°N所做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8.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22 ℃之间的地区为避寒区。下图示意世界大部分避寒区的分布。读图回答9~10题。 9.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南方避寒区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热量充足 B.由寒冷的冬季风南下造成 C.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 D.受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10.属于我国北方居民1月在避寒区的旅游项目是 A.新加坡(1°N)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景观 D.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河流最不易结冰 B.乙处坡度最陡 C.丙处多峡谷 D.丁处河流含沙量最大 12.图示区域 A.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 B.坡度可能相差40° C.多涝洼盐碱地 D.茶叶产量大,品质高 下图示意我国1978—1996年人口重心迁移情况。读图回答13~14题。 13.1978—1996年,我国人口重心的迁移方向是 A.向东北 B.向西北 C.向西南 D.向东南 14.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发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B.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快 C.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矿业基地 D.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长 15.下面甲、乙、丙、丁是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选择题答题卡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 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6.(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湟水谷地地形水系图(图1)。 材料二 湟水谷地年降水量约为330~6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其夜间降水量大,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 材料三 湟水谷地流域面积仅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并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 材料四 西宁为青海省省会,近年来,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作为全国的避暑圣地,每年6月至9月游客众多。下图为西宁地区旅游略图(图2)。 (1)描述图1所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分析湟水谷地降水集中于夏季的原因,说明该地夜雨率高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8分) (3)分析青海省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湟水谷地的原因。(4分) (4)结合图和材料,分析西宁市的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条件。(4分)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 必考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A 3.D 4.C 5.D 【解析】湖泊水位下降,面积减少,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减少,湖泊环境容量减少,故D项正确。 6.D 【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综上可知,D对,A、B、C错。故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作用。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地雨季为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应在雨季来临之前的9~10月,A对,B、C、D错。故选A。 8.B 9.D 10.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深圳和喀什共同的区位优势,即都位于国土沿边的位置。深圳位于东南沿海,临近香港;喀什位于我国西北沿边地区,所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喀什气候干旱,河流稀少,A错误。喀什地处西北沿边地区,科技水平低,交通也不发达,B、C错误。故选D。 11.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知识,掌握西北地区风电开发的优势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喀什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工、农业生产规模小,A错误;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再加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风电发展迅速,B正确;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没有电力出口,C错误;风力发电成本高,技术要求高,D错误。故选B。 12.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掌握西北新疆地区主要的生态环 境问题是解题的关键。甲图所示区域是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C正确;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存在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湿地萎缩问题,A、B、D说法错误。故选C。 13.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和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本题思路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中有关区域的正误。区域是以单一的标准划分的,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方言区间的界线具有过渡性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差异,故方言区有一定的面积范围,故A正确;方言区的划分指标单一,区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区域内有一定的差异,故B、C、D错误。故选A。 14.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及原因。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是理解方言区的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体现出地理环境对方言的影响和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北方地形较平坦开阔,便于交往,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地形多丘陵山地,交通闭塞,不利于交往,多沿河流分布,形成分散分布,因而语言繁杂,同时方言会随历史传承下来,故③④正确;气候、水源不是导致南北方方言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故①②错误。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5.C 16.D 17.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湿地的破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图中分析,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相比,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小,这是因农业用地占用水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A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湿地的生态意义。洞庭湖对长江流量具有调节作用,故洞庭湖面积缩小,则对洪涝灾害的调节作用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A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据图可知,①河流支流多且流域面积广,因此区域年降水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河流年输沙量最大。故A对,B、C、D错。故选A。 20.B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利于治理水土流失;因为是温带地区,适宜种植苹果树,从而可发展旅游观光业;而打坝淤地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蓄水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不需要打坝淤地。故B说法错误,A、C、D说法正确。故选B。 21.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的措施。为了促进当地煤炭的加工转换,该地区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C对;修建高速铁路主要是以客运为主,与煤炭的加工转换没有关系,A错;修建运煤铁路专线只是把煤炭运出去,矿区土地复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都不是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而采取的措施,故B、D错。故选C。 22.C 【解析】本题考查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的,C对;油库扩建与地理位置、交通、气源等关系小,A、B、D错。故选C。 23.B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修建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①②④对;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对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小,③错。综上所述,B对,A、C、D错。故选B。 24.D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结合图示线路的经纬度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①表示西气东输工程;②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③表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④表示西电东送的中线;⑤表示西电东送的南线,所以图中①、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分别为西气东 输、南水北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C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可以改善能源紧缺局面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而充分利用调出区资源,不是浪费,也不是保护资源,A、B错误;调配的前提是资源分布不均,D错误。故选C。 26.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比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分析区域。长三角临海可水陆联运,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但长三角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贫乏。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资源丰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三角”的区域特征。“中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大,需求量大,商品农业不发达,A错误;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B正确;材料及题干信息不能判断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以上以及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C、D错误。故选B。 28.B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从图中区域轮廓不难看出A地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且发展速度较快,人工成本提高,而东南亚国家经济比珠三角较差,而且东南亚地区有大量廉价劳动力,B正确;虽然珠三角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严重,但是有我国其他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迁入,故不缺乏劳动力,A错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且临海,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交通条件相差不大,但比东南亚地区技术水平高,C、D错误。故选B。 29.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区位选择和主要农作物。根据B地的位置和轮廓可知,B地为我国海南岛。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等气候条件非常优越,适宜水稻、蔬菜、瓜果、花卉的生长,而海南岛平原面积较少,不能满足棉花的商品化种植需要,且棉花在我国西北和北方种植面积较大,不需要从南方运入,D错误;由图可知,该农产品的输出方向主要为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不适宜蔬菜、瓜果生产,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大,因此,海南岛大力发展了蔬菜、瓜果的生产,B正确,A错误。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海南岛冬季向北输送花卉也难存活,而其他季节海南岛的花卉生产不占优势,C错误。故选B。 30.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感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地理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制图、查询等,数字地球主要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把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并由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获取气象云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31.(1)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无(8分) (2)土地荒漠化。(2分)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任答3点给6分) (3)西成高铁促进该地旅游业发展,促进该地资源开发,带动该地相关产业发展;(2分)利于秦巴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增加就业机会。(2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答) 32.(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4分)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泥沙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任答3点给6分)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任答3点给6分) (4)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任答2点给4分) 第Ⅱ卷 选考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解析】本题考查海底地形类型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和海底地形的判读。由图可知,海底水深较浅,小于50米,是浅海大陆架地区,而海沟、海盆、大陆坡的水深大于200米,A对,B、C、D错。故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的应用。由图可知,曾母暗沙南北跨度1′15″,同一经线上1个纬度跨度大约为111 km,曾母暗沙南北跨度=1′15″*111/60′=2.3 km,即2300 m,B对,A、C、D错。故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变化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的变化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图示是等深线,沿E—F线水深由深变浅再变深的变化过程,其中经过2个礁丘,一个礁坑,近F一侧等深线密集,坡度大,E侧等深线稀疏,坡度小,A对,B、C、D错。故选A。 4.C 【解析】图示为南极洲,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方,根据纬度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南方,一架飞机从泰山站飞至长城站,最短航线方向是先西南后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读。河流位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图示陡崖处,有300米、400米、500米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所以崖顶P的海拔为500米≤P<600米,A错误;测量P点和丁村的图上距离,再结合比例尺可计算实际距离约为700米,B错误;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P点无法直视丙村,C错误;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H为陡崖的相对高度,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图示n=3,d=100米,所以该陡崖的相对高度(即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为200≤H<400,398米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7.A 8.D 【解析】根据经纬度、地势起伏和阶梯分布即可判断各地形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决定了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同时也有利于太平洋水汽进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 9.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相关知识点。我国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温多雨,但冬季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我国华南地区也会受到影响,成为了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我国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南方避寒区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的。纬度、海陆、地形不是主要因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综合分析的思维习惯。我国北方1月很寒冷,北方居民一般到纬度较低的地区避寒(一般是在国内,花费较低),故属于我国北方居民1月在避寒区旅游的项目是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风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A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坡度线,坡度越大,河流的流速越快,图中甲地坡度最大,所以流速最快,乙处虽等值线较为密集,其表示该地坡度变化大,但是该地坡度小于甲地,B错误;读图可知,图中河流位于东北地区,结合指向标判断,甲纬度最低,气温最高,最不容易结冰,A对;丙处坡度较两侧小,说明丙处河道较为宽阔,C错误;丁处坡度最小,河流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河流含沙量小,D错。故选A。 12.B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分布。读图可知,图示只是反映了河流流经地区的坡度变化,不能判断河流流向,结合指向标,河流有可能从西南流向东北,或者从东北流向西南,A错;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是6,坡度最大处位于图的左上角,在36~42度之间,最小处位于图的右下角,坡度在0到6度之间,计算可得,区域内坡度差值为30°到42°之间,B对;图示地区坡度变化大,不宜发生涝洼和盐碱,C错;图示位于东北地区,我国茶叶生产主要在南方丘陵地区,D错。故选B。 13.C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我国人口重心的迁移方向。读图,根据经纬度的变化可知,1978—1996年,我国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C对,A、B、D错。故选C。 14.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及东南沿海,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迁移不会导致人口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A错;我国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导致我国人口重心发生移动,B对;矿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人口重心迁移的影响小,C、D错。故选B。 15.A 【解析】根据地形和图中信息判断,甲—祁连山,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乙—大兴安岭、丙—太行山,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丁—秦岭,我国南北方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6.(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为高原,地势起伏小;东部分布山地、谷地,地势起伏大;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1点1分,共4分) (2)原因:谷地由西北向东南敞开,利于夏季风进入;(2分)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2分) 有利影响:该地夜间降雨给作物和牧草供给了水分;(2分)白天降水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2分) (3)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上,湟水谷地地势较低,热量充足;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比重大;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周围高山阻挡寒冷气流,冬季温和,海拔相对较高,夏季凉爽,适宜人居;物产丰富,人口相对稠密。(任答4点得4分) (4)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的交通中心,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作为省会城市,为全省最大的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地势高,夏季气候凉爽,吸引中东部游客前往避暑;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广阔。(任答4点得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