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9/e2ab761cde182dbae8a6996c187085bc/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9/e2ab761cde182dbae8a6996c187085bc/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39/e2ab761cde182dbae8a6996c187085bc/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5月)地理(理) Word版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地 理(理) 命题人、校对人:秦玲爱 梁玉玲 杨志杰 张嘉伟(2019.05) 第I卷(选择题,共计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39分) 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读图完成1~3题。 1.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河道改道现象,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洪水来势凶猛,冲决沙质河堤而决口改道 B.位于板块边界,地壳下陷,黄河至此突然跌落改道 C.黄河带来泥沙导致河道淤积抬高,洪水冲决河堤而改道 D.下游人类活动频繁,开挖大堤,导致河堤松软而决口改道 2.1972 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渤海湾水深增大,黄河来沙淤积变缓 B.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 C.近年来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 D.黄河上游流速变慢,溯源侵蚀大量减少 3.河流三角洲常常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黄河三角洲却相反,其原因是 A.沉积泥沙颗粒较粗,种植不便 B.三角洲下蚀明显,地形起伏大 C.三角洲河网较密集,开发不便 D.河道变迁频繁,三角洲变化大 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如果涌泉水质变坏,主要原因为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扔垃圾所致 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5.前些年涌泉曾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有效的措施为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增雨 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绿化南部山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下图是南美洲东西两岸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洋流附近陆地海雾较多的洋流成因是 A.降水多,空气中富余水汽多 B.降水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C.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D.水温低,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7. 从洋流角度分析,乙洋流附近陆地降水多的原因是 A.水温高,蒸发旺盛,气流下沉 B.水温高,海面湿度大,易凝结 C.气温高,垂直气温差大,上升气流 D.气温高,海平面气压高,上升气流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热力环流原理可解释山谷风的形成。右边山谷风示意图中,山坡(顶)空气密度、水汽含量一般都小于谷地,山坡(顶)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本身的逆辐射能 力都小于谷地。读图完成10~11题。 10.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区域间风力不同 B.地面气压不同 C.地面冷热不均 D.海拔高低不同 11.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山顶相对于谷地为高压 B.白天近地面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 C.夜间谷地上空空气呈下沉运动 D.同一水平面,夜间山顶高空气压高于谷底高空气压 气候差异是地球表面地理差异的基本因素,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3.图中甲气候类型中夏季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 D.行星风带的稳定控制 A B C D 14.下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15~16题。 15.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 16.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读图完成17~18题。 17.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18.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流水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读图完成19~20题。 19.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0.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地表形态常常是受内外力作用共同参与形成。下图是某区域地质构造和水循环模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内力挤压—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岩层弯曲—内力挤压—岩浆侵入 C.内力挤压—岩层弯曲—岩浆侵入—流水侵蚀 D.内力挤压—岩浆侵入—岩层弯曲—流水侵蚀 22.图中甲乙两处地形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 向斜谷 B.断块山 流水沉积 C.向斜山 背斜谷 D.火山锥 流水侵蚀 读浙江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飞来峰景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来峰的岩层最可能是沉积岩 B.其形成过程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C.塑造飞来峰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 D.飞来峰岩层中的岩石不可能存在化石 24.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该河流上空的降水主要出现在 A.上午 B.半夜 C.下午 D.傍晚 下图是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友谊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形成友谊峰垂直植被分异和南北坡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气温、降水 B.降水、气温 C.气温、气温 D.降水、降水 26.图中2000米高度南北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水分 C.海拔 D.坡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11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所谓一套是指内蒙古河套平原。河套一带为断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早在秦汉时期河套平原(西套)就有人开渠引水,发展种植业。汉武帝时,人们引黄灌溉,当地农 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 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 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粮仓”之称。1975 年内蒙古完成 180 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 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从而形成了黄河沿岸一个 较为完备的排灌区,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 (1)据图推测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3分) (2)试分析该地区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3)土地资源开发类型会对土地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元明时代,河套平原生态环境较好;但是近代以来,土地沙化现象较为突出。请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其变化产生的原因。(4分) 2019.05高二地理理科班月考参考答案 Ⅰ选择题 1-5CCDDC 6-10DCDCC 11-15BBBBB 16-20DADDC 21-26 CCDBCB Ⅱ非选择题 【答案】(1)过程:断裂下陷;黄河泥沙淤积。 (2)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光热条件良好等。 (3)原因:元明时代,河套平原以畜牧业为主,地表植被覆盖好,生态环境优良。近代以来,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植被覆盖较差,因此土地沙化问题凸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