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大同铁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高二地理 命题人:吴改苹 审核人:吴改苹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日期:2018年9月 ‎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量(最大可能蒸发量,单位为mm)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 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 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mm),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 )‎ A. a B. b C. c D.d ‎2.a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呈减少趋势 B.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C.降水呈增加趋势 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c、d两流域相比( )‎ ‎①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大 ②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大③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小 ④d 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第一阶段中,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 A.采矿业  B.渔业  C.旅游业  D.金融业 ‎5.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商业化  B.工业兴起  C.交通路线建设  D.腹地人口增加 ‎6.第四阶段中,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可能是 A.f地理位置优越  B.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 C.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D.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 ‎“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右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纬度 ‎8.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松嫩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松嫩平原 A.地势低,气温高 ‎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 D.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右下图),回答9-10题。‎ ‎9.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0.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读图回答11—12题。‎ ‎11.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类型内部分化显著,其成因分异主要表现为 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 ‎ B.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 ‎ D.哈巴格希大部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 ‎12.下列措施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是 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 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柠条为主的混交林 C.在泊尔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 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 在一定区域内,某地理事物的重心是指其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各个方向的发展相对于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读图完成13-15题。‎ ‎ ‎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度上和纬度上的变化 ‎13.仅从运输量考虑,由于能源生产、消费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带来的压力最大的是( )‎ A.北煤南运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南水北调 ‎14.近3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GDP重心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 A.向东北 B.向西南 C.向东南 D.向西北 ‎15.以上变化说明,近30年来和我国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 A.重化工业 B. 农牧业 C.轻纺工业 D.高技术产业 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 平方千米。下图为杭州西湖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西湖龙井”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A.地形为平坝     B.位于背阴坡 ‎ C.土壤为酸性     D.人口很稠密 ‎17.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 A.地理环境,独特形成    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18.关于西湖龙井的保护生产地域为168 k㎡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一致性 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 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区有差异性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右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山间盆地 ‎20.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 ‎①横沙丘 ②纵沙丘 ③抛物型沙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1世纪以来,我国家具制造业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发展迅速。从俄罗斯、东南亚进口木材,生产家具并大量出口。其中,广东省的家具出口量曾占全国的40%左右。读某年我国主要家具制造省份家具出口量占全国的比例(用阴影部分表示)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广东省吸引国外家具制造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 ‎①位置优越,海运便利,有利于木材进口和家具出口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地价较我国其他省区低 ④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近年来,图中N地吸引广东省家具制造产业转移,家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家具制造产业转移对该地的影响有(  )‎ ‎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税收 ②使生产要素成本下降 ③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社会发展  ‎ ‎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图中Q地某商品宅配公司是一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创新型家具企业。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及饰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和服务。该公司商品宅配中心的销售展厅应(  )‎ A.接近飞机场 B.接近家具宅配中心 C.接近住宅区 D.接近家具厂 ‎2014年福建省泉州市启动实施“七库连通”工程,逐步实现闽江流域、晋江流域、洛阳江流域的互连互通、相互调剂,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河库水系连通总体格局。读泉州市简图和“七库连通”调水工程示意图,回答24-25题。‎ ‎ ‎ ‎24.泉州市实施“七库连通”工程主要因为其东部沿海(  )‎ A.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 B.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C.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 D.河流流量小,水运需求量较大 ‎25.下列关于泉州市实施“七库连通”工程的主要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B.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C.提升水资源的保障和调蓄能力 D.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发展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27.“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28.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表现。据此回答29~30题。‎ ‎29.与青海湖面积变小基本无关的因素是( )‎ 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 C.由于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 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30.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 )‎ ‎①实施湿地保护 ②草原鼠虫害防治 ③沙漠化土地治理 ④生态保护林建设 ⑤退牧还草 ⑥‎ 生态移民等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Ⅱ卷(主观题,共2题,40分)‎ ‎31.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4分)‎ ‎ ‎ ‎(1)根据材料,分析图1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8分)‎ ‎(2)图1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8分)‎ ‎32.“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  ‎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8分)‎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率下降、湿地萎缩,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大同铁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高二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C C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A C A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A D A C B C D ‎31.解析:(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2)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主要考虑对当地的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航运的影响。(3)图示区域的资源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保护本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1)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④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⑤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 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 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航运。‎ ‎(3)发展立体农业; 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 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32.(1)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纬度较高, 气温低蒸发弱; 夏季降水多; 河网较密, 径流丰富,; 土质黏重、有冻土层, 地表水不易下渗;  (8分)‎ ‎(2)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 淡水资源减少; 气候趋于干燥; 旱涝灾害增加;水质变差; 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第6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水源。在山麓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也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第7题,本题通过三角坐标图展示不同类型沙丘的成因,考察图表的判读能力。由材料中“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可知北部地区植被率低、沙源丰富、风力强盛,图中数据符合此特征的,只有①③。‎ 答案:6.A 7.B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