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5月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选修)5月份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奚丽 命题时间:2019.5.13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D.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 【1题详解】 从冬至日12月22日开始,经历81天,不到三个月,因此不到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且向北移,选A项,其余选项排除。 【2题详解】 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长变长, 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D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C对。 【点睛】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 3.下图为天气网我国某市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秋分(9月23日) B. 春分(3月21日) C. 寒露(10月8日) D. 清明(4月5日)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详解】由图可知,今日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10和17:58,接近昼夜等分,可判断为该日为春秋分日中的一天,排除选项C和D;明日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9和17:58,可知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所以为春分日,A错;B对。故选B。 4.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 A. 沈阳 B. 西安 C. 乌鲁木齐 D. 武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详解】根据当地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计算中点时间),大致推算出当地的正午时间为14:45(北京时间),故该地大约位于北京西侧2个多时区,乌鲁木齐最符合。故选C。 5.运行在赤道上空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B. 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 【详解】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为保持同步,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对应地球上的点,正确答案选D。 【点睛】一定要注意同步字眼,即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于地球。 6.黑龙江“冬长夏短”,海南岛“长夏无冬”的说法,符合哪种四季划分的方法( ) A. 我国传统的划分 B. 西方国家的划分 C. 据气候统计的划分 D. 据候温标准的划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黑龙江纬度较高,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的时间长;海南岛纬度较低,气温低的时间短,是据候温标准的划分,D正确。 7.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 停车区① B. 停车区② C. 停车区③ D. 停车区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夏季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到西北方,停车区①位于教学楼西侧,停车区② 、 停车区③位于教学楼南侧,刚好处于太阳光的暴晒中;停车区④位于教学楼东北侧,处于日影范围之内,所以适宜停车,故选D. 8.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 A、B、C、D、E五处箭头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A,B B. B,D C. D,E D. A,E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转偏向力。 【详解】北半球地区,水平运动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朝其运动方向右侧偏转;南半球地区,水平运动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朝其运动方向左侧偏转。图中A、B位于北半球,应该向运动方向右侧偏转;C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D、E在南半球,应该向运动方向左侧偏转。图中B、D处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率。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方,使物体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右方偏转;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左方,使物体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左方偏转(赤道地区不偏)。 北京时间6月14日晚上10点30分,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隆重开幕。比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在纽约(西五区)的民众要收看开幕式的直播,最迟打开电视机的时间是( ) A. 13日21时30分 B. 14日23时30分 C. 14日9时30分 D. 15日11时30分 10. 俄罗斯世界杯比赛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 重庆白昼时间先渐短后渐长 C. 重庆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答案】9. C 10. A 【解析】 考查区时的计算,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14日晚上10点30分,即22时30分,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在纽约(西五区)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故民众要收看开幕式的直播最迟打开电视机的时间是14日9时30分,故选C。 【10题详解】 比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举行,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7月初)最慢,故比赛期间先变慢后变快,A正确;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比赛期间重庆白昼时间先渐长后渐短,B错误;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重庆纬度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故比赛期间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比赛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 11.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晨昏线的判读。 【详解】①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②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沿图中箭头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④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图中箭头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⑤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⑥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所以①③⑤是晨线。故ACD不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12.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或衰减 ③影响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极光、流星雨现象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因此②③正确,极昼极夜和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极昼极夜与地球公转有关系,流星雨是天体运行到地球大气层附近摩擦燃烧后产生的现象,因此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3.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就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向右旋转的漩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太阳活动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公转 D.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在下流时候引发水平方向的运动,在地球表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发生北右南左偏转,赤道不偏,流水发生了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受到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B对;A太阳活动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方向没有影响,A错;地球公转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错;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影响地表物体的安全等,D错。 考点:本题考查等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运动影响、地震波影响。 14.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丙,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3月21日 13:00 B. 3月20日 13:00[] C. 3月21日 17:00 D. 3月20日 17:0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期界线有二条,一条是日界线(通常用1800经线,实际上有三个弯曲),另一条是地方时0:00所在的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增加的是地方时0:00所在的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减少的是日界线,根据“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可以得出0:00所在的经线和日界线(如下图),根据经度变化特点(东经向东增加,西经向西增加)可知0:00所在的经线是750W,北依地方时计算方法可得1200E为13:00,在3月21日,A对。 考点:本题考查日期分界、地方时计算、经度分布。 15.在内蒙古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座座石峰,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 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 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 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图中为花岗岩景观,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岩浆向上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因此,图中“石林”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最终形成石林景观,故答案选C。 【点睛】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读冀东南堡油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冀东南堡油田所处的地质构造可能与下图中的________相同(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冀东南堡油田位于________上( ) A. 大陆坡 B. 大洋盆地 C. 沿海滩涂 D. 浅海大陆架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为背斜,乙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为火山,丁为断层。故选A。 【17题详解】 海底石油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区域。故选D。 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20. 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8. B 19. B 20. D 【解析】 【分析】 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8题详解】 图甲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各环节中,①应为岩浆上升冷凝,②为岩浆上升喷发,③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⑤为变质作用,⑥为重熔再生作用;A应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应为②。故选B。 【19题详解】 图乙所示地貌景观是山麓冲积扇,该景观是河流从山谷流出后,由于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因此该地质作用应为③所示的外力作用。故选B。 【20题详解】 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故答案选D。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岩浆作为突破点;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些示意图是较为单一的单向循环圜,岩浆一岩浆岩一沉积岩一变质岩一岩浆。(2)箭头关系: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宕:一进三出;变质若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关键信息:沉积物和化石。各种岩石均可转化为沉积物,是通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将岩石转化为沉积物。沉积物只能转化为沉积岩,是通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名作用)实现的。化石和岩层。含有化石或有层理特征(地层)的岩石为沉积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由沉积岩发出的箭头指向的另一种岩石,是变质岩,该箭头是变质作用。 2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应用,较易。 【详解】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纵波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都能传播,但纵波遇到液态时传播速度会下降。如果海底储有石油,横波到达时会消失,监测不到,纵波速度会下降,结合四幅图可知、A正确。BCD错误。 【点睛】通过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去判断是否有石油。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08年入冬以来,山东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23.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答案】22. D 23. B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大雾形成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和适当的尘埃充当凝结核,同时气温要低,可以让大气中水汽从气态变不液态。北方地区的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大,晚上的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正是因为降水少,天气干燥,大气中的扬尘颗粒较多,为大雾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凝结核条件。 【23题详解】 白天雾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主要是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弱,亮度条件差,故大气能见度降低。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理解,试题难度不大,但这一部分知识对高一考生来说比较抽象,无意识增加考生对此的理解与掌握的难度,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5.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 沙尘暴 B. 水土流失 C. 土地次生盐碱化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24. B 25. B 【解析】 【分析】 考查外力作用。 【24题详解】 图中地质作用,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裸岩荒漠,A错。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将粉沙尘土吹到黄土高原地区,B对。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到下游或河口地区,C错。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地貌,D错。 【25题详解】 在c过程中,流水搬运泥沙到其它地方,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水土流失,B对。沙尘暴是风力搬运作用,A错。土地次生盐碱化是不合理灌溉造成,C错。土地荒漠化是不合理耕作或者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的,D错。 【点睛】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裸岩荒漠。风力搬运作用,将粉沙尘土吹到黄土高原地区,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流水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到下游或河口地区,沉积形成三角洲。流水搬运泥沙到其它地方,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水土流失。 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B. 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C. 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D. 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27. 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堆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D. 人为破坏 【答案】26. D 27. B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盐丘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说明其形成受内力作用影响,其形成过程应是T2—T3—T1,所以D正确。 【27题详解】 盐山表面出现沟渠,形成地下洞穴,主要是受流水侵蚀的影响。其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一致,所以B正确。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29. 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a—变质作用 B. b—风化作用 C. c—重熔再生作用 D. d—侵蚀作用 30. 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有层理构造 B. 常含有化石 C. 多气孔构造 D. 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答案】28. C 29. C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根据图例和箭头方向,图中④在地壳中由岩浆结晶形成,是侵入岩。③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是玄武岩。①是由水体沉积物沉积形成,表示沉积岩,②是变质岩。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③和④,都是岩浆岩,C对。A、B、D错。 【29题详解】 结合上题判断,图中字母a形成的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A错。b作用形成的是沉积物,是外力作用,B错。c作用形成的是岩浆,表示重熔再生作用,C对。d作用形成的是岩浆岩,表示高温熔化作用,D错。 【30题详解】 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是玄武岩,可能具有的特点是多气孔构造,C对。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点,A、B错。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是花岗岩的特点,D错。 【点睛】图中③在地壳中由岩浆结晶形成,是侵入岩。④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是玄武岩。①是由水体沉积物沉积形成,表示沉积岩,②是变质岩。c作用形成的是岩浆,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玄武岩可能具有的特点是多气孔构造。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双选)_________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双选)_________ A.地中海沿岸逐渐进入多雨季节 B.澳大利亚热带草原由干季转为湿季 C.南半球温带草原开始进入冬季 D.海河开始进入汛期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有(双选)_________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答案】(1)66°34′ 黄道平面 (2)B D (3)BC (4)AB (5)BC 【解析】 (1)读图,角②的度数是66.5°,平面③的名称是黄道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能的日期是夏至,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能的日期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B、D对。3月21日是春分,9月23日是秋分,太阳直射赤道,A、C错。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北回归线过程中,北回归线及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A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对,D错。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C对。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南回归线过程中,临河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A错,B对。临河昼短夜长且夜渐长,C错,D对。 (5)若黄赤交角为20°,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着回归线度数,即回归线度数是20°,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仍是一个回归年,A错。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B对。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或最北界线,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C对。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变,D错。 3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晨线是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 (东或西)侧。 (3)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4)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________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1) (2)A>D>E 东 (3)12 18 (4)D 【解析】 【详解】(1)根据图中经度判断为南极点俯视图的光照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12月22日前后。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对应图中的弧AB;由白天黑夜进入黑夜为昏线,对应图中的弧BC。 (2)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规律判断A>D>E。结合上题,本图为南半球,根据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判断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3)此时E点处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其地方时为12时,C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则C的地方时为18点。 (4)此时E点为12点,其经度为90°W,90°E为0点,故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为从90°E向西至180°,所占的面积为四分之三,故选D。 【点睛】增大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的为东经度,据此判断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的光照图。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对应图中的弧AB ;由白天黑夜进入黑夜为昏线。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呈现出“南左北右赤道无”的特点。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日出6点,日落18点。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在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5)任意开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等地质灾害。 【答案】(1)褶皱 背 向 (2)流水 侵蚀 (3)① ② ② ③ (4)B A (5)增加 滑坡和泥石流 【解析】 (1)图中岩层弯曲变形,地质构造是褶皱,其中A岩层向上拱,为背斜。B岩层向下凹,为向斜。 (2)图中甲、乙两处有河流分布,山地都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①、② ,岩层层理清晰。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②处,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若开采优质花岗石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侵入岸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④处是玄武岩。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B处,向斜是储水构造。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A处,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因植被破坏,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4.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_岩,A受到_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_岩。 (3)各类岩石在地下一定深度发生④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 (4)在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1)升冷却凝固 岩浆岩 外力作用 沉积岩 (2)变质作用 变质岩 (3)重熔再生 岩浆 (4)①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岩浆冷凝形成A岩浆岩,C在地壳内部,属于变质岩,B为沉积岩。指向A的为冷却凝固作用,指向B的为外力作用,指向C的为变质作用。所以,①为上升冷却凝固过程。A为岩浆岩,A受到外力作用形成B 沉积岩。 (2)结合上题,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③变质作用,形成C变质岩。 (3)最终形成岩浆的均为重熔再生作用,所以本题,各类岩石在地下一定深度发生④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4)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示意图中①③④分别代表岩浆喷发、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所以,它们都属于内力作用。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壳物质循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