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9届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勤行校区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2017-2018-1勤行学区高二文科第二次月地理考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 A. 鞍部 B. 盆地 C. 山脊 D. 陡崖 2. 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西南东北走向 D. 东南西北走向 3. 上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 100 m≤H<300 m B. 100 m≤H<200 m C. 200 m≤H<300 m D. 100 m<H≤300 m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站在山顶A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 B. 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丙支流。 C. 图中水库大坝的坝高可达100米 D. 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② 【答案】1. A 2. B 3. A 4. C 【解析】 1. 字母C表示的地形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故A正确。 2. 图中指向标显示“左南右北”,故B正确。 3. 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为“(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位于图的左下角。有两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100米。带入公式计算可得:100≤△H<300,故A正确。 4. 水库坝底海拔0~100米,坝顶海拔100米,因此坝高可达100米。故C正确。站在山顶A看D处,海拔高处等高线稀疏,海拔高处等高线密集,上缓下陡为凸坡,透视性差,故A错误。乙所在地为山脊(凸低为高),不能发育河流,丙处为山谷(凸高为低),可发育河流,故B错误。引水线应尽可能实现水的自流,①线从高处引水,可自流,②线从低处引水,不可自流,因此比较合理的是①。故D错误。 下图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以下下列各题。 5. 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 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若该图示意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 A. a代表郊区 B. 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 在a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③地更合理 D. 在③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7. 如果表示大洋的环流,可能是①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北半球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南半球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的季风环流 A. ① 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5. B 6. A 7. D 【解析】 5. 白天,山坡温度较谷底高,气流上升,图中②为上升气流,因此①项错误、②项正确;夜晚山坡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处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风从山坡吹向谷底,因此③项正确,④项错误。故B正确。 6. 城市较城郊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城郊吹向城区。故A正确,B错误。绿化带应将在郊区和市区之间,故C错误。①代表高空,水泥厂不可能建在空中,故D错误。 7.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因此①错误、③正确;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北印度洋夏季的季风环流呈顺时针,因此③正确、④错误。故D正确。 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列各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 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 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 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9. 当“北半球的甲气压带”被切断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银川昼短夜长 B. 北京的天气特点寒冷干燥 C. 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凸出 D. 塔里木河出现进入枯水期 【答案】8. A 9. C 【解析】 8. 图中来自乙地的气流在60°S锋面处爬升,为暖湿气流,因此甲地纬度低,丁地纬度高。甲、丁两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甲处为副热带高压,动力成因,丁处为极地高压,热力成因。乙处为盛行西风,南半球为西南风;丙处为极地东风,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A正确,B、C、D错误。 9. 甲为副热带高压,北半球副高被切断为其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凸低为高);南半球为冬季,等温线向北凸出(凸高为低)。故C正确。夏季昼长夜短;北京的天气特点高温多雨;塔里木河出现进入丰水期。故A、B、D错误。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下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1. 关于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 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答案】10. A 11.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①1月份0℃以下,降水量0—50mm,7月份20—30℃,降水量150—2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7月份0℃以上,降水量50—100mm,1月份20—30℃,降水量150—200mm;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1月份0℃以上,降水量全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 11.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大陆东岸的20°N-35°N和35°N-50°N。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阴雨天气为主,适合乳畜业。故选B。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 气候类型特征、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d减少 【答案】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水循环的构成环节a、b、c、d分别表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后,将直接导致下渗增加,进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会减少;由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地表土壤层的持水量增大,从长期来看,蒸发量可能会增大。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 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 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 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 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14. 上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 A. 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 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 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 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 从图中可以看出,a类型补给量最大,为雨水补给,b类型冬季没有补给,为冰川融水补给,c类型补给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 14. b类型冬季没有补给,为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所以B正确。 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5. 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流流经 B. 暖流流经 C. 径流汇入 D. 多阴雨天气 16. 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 ) A. 雨热同期 B. 冬季多雨 C. 降水稀少 D. 冬冷夏热 17. 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 寒暖流交汇 B. 陆上径流汇入 C. 暖流势力强大 D. 底层海水上涌 【答案】15. A 16. C 17. D 【解析】试题分析: 15. 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 16. 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所以C正确。 17. 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所以D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岛屿储存淡水少 B. 地表水下渗较多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降水量大,蒸发量大 19. 为解决该岛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经济的办法是( ) A. 实行岛内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C. 大量开采地下水 D. 人工降水 【答案】18. A 19. B 【解析】试题分析: 18. 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该地区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较小,河流径流总量少,储存淡水较少,A正确。 19. 跨流域调水和大量开采地下水都需要大修水利工程,不经济,A、C错。该地降水丰富,不需要人工降水,D错。最经济的办法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 下图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 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 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 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 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甲是太平洋板块,甲乙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形成沿岸的褶皱山,A错;甲丙是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间形成的褶皱山和海沟,B错;甲丁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形成的海沟和岛弧,C正确;甲戊之间是太平洋的海岭,D错。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板块类型。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各题。 21. 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22. 上图中( ) A.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 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答案】21. D 22.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图中地貌的形成有地壳的褶皱与断裂,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B错;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分别是向斜成山和背斜成山,成因不同,C错;丙河流发育于断层线附近,其成因一定与断层有关。选D正确。 22. ①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可能是干旱环境;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根据图示,②沉积层在①下方,年龄比①老;③是岩浆侵入到②、①中,应形成在②、①之后。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23. 下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若图甲中的①处形成变质岩,则图乙中与其岩石类型相对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在乙图中,a岩石因外力作用形成,为沉积岩;d三进一出,为岩浆;c三出一进,为岩浆岩。因此b为变质岩。故B正确。 24. 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完成下题。 上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⑤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沉积岩中,位于底下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位于上面的岩层形成年代新,③比①形成时间早;岩浆岩比穿插过的最上层的岩层形成时间晚,图中②穿插过的最上层的岩层为①,②比①形成时间晚;④为岩浆与石灰岩接触地带,属于③岩层与高温岩浆之后变质而成,形成时间晚于②;⑤穿插过岩层为②,⑤比②形成时间晚。故C正确。 25.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答案】B 【解析】河道弯曲,河岸的侵蚀与堆积主要考虑凹凸岸,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图中甲岸为凹岸,依据指向标属曲流的西岸,乙岸为凸岸。故B正确,A错误。“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说明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应位于中下游地区,故C错误。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山谷处等高线凸出方向海拔变高(凸高为低),因此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故D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26. 上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 山地落叶阔叶林 灌丛草甸 B. 针叶林 草原 C. 灌丛草甸 针叶林 D. 草原 山地落叶阔叶林 27.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高于北坡的主导因素是( ) A. 坡度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28. 下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与上图相同的是( ) A. 武夷山 B. 秦岭 C. 太行山 D. 阴山 【答案】26. A 27. C 28. B 【解析】试题分析: 26. ①下面的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自然带①以上为针阔混交林带因此介于两自然带之间的自然带为山地落叶阔叶林 ; ②海拔高热量不足所以为灌丛草甸,因此选A 27. 此地为我国而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而山地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因此南坡高于北坡的主导因素为热量所以选C 28. 太行山和阴山在秦岭以北而此山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应为秦岭以南的亚热带树种,所以此山应为武夷山答案为A 考点:差异性、垂直地带性考查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29. 图中岛屿两侧① 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30.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29. D 30. C 【解析】试题考查非地带性 29. 图中①②两地位置相当,本应属于同一自然带,但受地形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不符合地带性规律,体现的是非地带性,D正确。 30.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带,C正确。 【点睛】 某些地区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例如,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缺少形成热带雨林带的条件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发育了热带雨林带;南纬60°附近几乎全部是海洋,因而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二、综合题 3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中虚线区域甲的地貌是图中景观图,类型为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 (3)简述该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答案】(1)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 (2)冲积扇 山地河流在出山口处,坡度骤降,水流突然分散,所携物质大量堆积,以出山口为中心向外展开,形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①多为内流河;②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水量大,冬季可能断流(③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 【解析】(1)地形特征主要包括两方面:①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②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依据图中等高线可知: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 (2) 依据右侧放大图可知甲的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因此为冲击扇景观。河流上游,水陆速度快,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处,坡度骤降,水流突然分散,所携物质大量堆积,以出山口为中心向外展开,形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32.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说明其原因。 (2)丙表示纽芬兰渔场,简要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 填写出具体名称。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 。 【答案】(1)都柏林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影响,而圣约翰斯位于北美洲东海岸,终年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减温影响 (2)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在此大量繁殖,从而形成 (3)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4)甲 污染物易顺着(借助)洋流扩散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都柏林位于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气温高。印第安港位于大陆东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气温低。 (2)丙处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扰动,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形成天然水障,阻碍鱼群游动,鱼类种类丰富。大陆架区域海水浅,有利于蜉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是向东航行,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盛行西风。所借助的洋流是A,北大西洋暖流。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根据洋流流向,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甲。因为污染物易顺着洋流扩散。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性质差异,世界性渔场的成因,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33.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2)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3)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 非常相似。试说出原因。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写出三种)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从地质构造上看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C 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解析】(1)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洋壳和陆壳的交界处,洋壳俯冲至陆壳之下,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B处高于周边,为山地,岩层下弯,为向斜。向斜山成因: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庐山属于断块山,图中C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为地垒,往往形成断块山。 34.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a、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及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甲图中b自然带在赤道地区也有分布,分析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指出乙图中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1)a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纬度地带性 (2)纬度低、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发育成热带草原气候 (3)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解析】(1)a地处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d位于非洲大陆两端,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到d一线自然带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沿经线(南北)方向更替,为纬度地带性分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