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两岛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A. 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B. 甲岛位于乙岛西北方向 C. 甲岛实际面积比乙岛大 D. 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 ‎2. 甲、乙两岛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聚落分布 ②地形特征 ‎③水系形态 ④地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图示甲是台湾岛屿,在北半球;乙是马达加斯加岛,在南半球;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乙东北方;甲岛面积小于乙岛;图示左图经纬跨度都小于右图,即左图表示的范围比右图小,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甲、乙两岛岛屿中部都是山地,地形都是以山地为主,地形特征相同②正确;河流受地形影响都是由中部向两侧低处流,水系形态③正确;甲岛聚落主要分面在沿海平原,乙岛屿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地,聚落分布特征不同,①错;甲是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征,乙在非洲东部具有非洲地域文化特征,两地地域文化特征不同,④错。‎ ‎1. ‎ 图示甲是台湾岛屿,在北半球;乙是马达加斯加岛,在南半球;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乙东北方;甲岛面积小于乙岛;图示左图经纬跨度都小于右图,即左图表示的范围比右图小,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选D正确。‎ ‎2. 甲、乙两岛岛屿中部都是山地,地形都是以山地为主,地形特征相同②正确;河流受地形影响都是由中部向两侧低处流,水系形态③正确;甲岛聚落主要分面在沿海平原,乙岛屿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地,聚落分布特征不同,①错;甲是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征,乙在非洲东部具有非洲地域文化特征,两地地域文化特征不同,④错。选B正确。‎ 小明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000步,计‎1500米(轨迹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若图中地理园位于学校东南方向,则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A. 东侧 B. 西侧 C. 南侧 D. 北侧 ‎4. 学校面积最接近 A. 125000平方米 B. 250000平方米 C. 300000平方米 D. 500000平方米 ‎【答案】3. B 4. A ‎【解析】‎ ‎3. 若图中地理园位于学校东南方向,校门H应位于正西方向。选B正确。‎ ‎4. 学校近于长方形,小明走了3000步,计‎1500米;由图示可知,校院长约1000步,宽500步,计长这‎500米,宽‎250米,面积=长*宽=125000平方米。选A正确。‎ ‎5. 许多在城区工作的居民在郊区购房居住,导致城郊间出现定时拥堵高峰。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郊结合部7:30~8:30交通繁忙路段的车流拥堵状况图,图中四个拥堵路段最拥堵的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图示意城郊结合部,7:30~8:30是上班的高峰时段,居住在郊区的人要进城上班,进城市方向是拥堵严重的路段;按行车规则车靠右行,可判断图示进城市方向是B向,即A、C、D都是向B向汇流,所以B向拥堵最严重。选B正确。‎ 下图是某区域平面图,右图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该区域内有唯一河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西南→东北 B. 东北→西南 C. 西北→东南 D. 东南→西北 ‎7. 图中河流的流速变化为 A. 慢→快 B. 快→慢 C. 快→慢→快 D. 慢→快→慢 ‎【答案】6. A 7. D ‎【解析】‎ ‎6. 图示甲乙间两边高中间低是山谷,丙丁间由高到低,河流由丙方向流向丁方向,结合图示方向标可知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选A正确。‎ ‎7. 图示丙丁间坡度是缓-陡-缓的变化,河流流速应为慢→快→慢。选D正确。‎ 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快的是( )‎ A. ①河段 B. ②河段 C. ⑤湖泊 D. ⑥河段 ‎【答案】8. C 9. 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也就越快;图示四地③处等高线最密,水流最快。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也就越快;图示⑥河段两侧等高线密集,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两侧坡地流速最快、水位上涨最快。‎ ‎8.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也就越快;图示四地③处等高线最密,水流最快。选C正确。‎ ‎9.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也就越快;图示⑥河段两侧等高线密集,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两侧坡地流速最快、水位上涨最快。选D正确。 ‎ 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深度的年平均温度被称为年平均地温。下图为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某观测站所测不同坡向各深度最高与最低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表示阳坡最低月平均地温变化曲线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阴坡年平均地温约为 A. ‎0℃‎ B. ‎-1℃‎ C. ‎-3℃‎ D. ‎‎-10℃‎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 最低月平均地温较最高月平均温度低,a、 b表示最低月平均地温线,c、d表示最高月平均地温线;阴坡热量条件较阳坡差,因此地表温度低,可判断曲线b是阳坡最低月平均地温线。选B正确。‎ ‎11. 阴坡热量条件较阳坡差,因此地表温度低,曲线a、c是阴坡地温线;由图可知阴坡一年中最低地温是‎-11℃‎,最高地温是‎5℃‎,可算出平均地温是‎-3℃‎。选C正确。‎ ‎【点晴】‎ 朝向太阳,太阳始终都能照得到的为阳坡;背向太阳,太阳基本照不到的为阴坡,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光照多少。‎ 读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高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⑤大洲是( )‎ A. 非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13. 植被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的大洲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C 13.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大洲的概况。世界各大洲的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南极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世界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即可判断:南极洲③、亚洲⑦、欧洲②、非洲⑥、北美洲⑤、南美洲④、大洋洲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南回归线横穿,受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共同影响,其植被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①是大洋洲,②是欧洲, ③是亚洲, ④是南美洲。‎ ‎12. 世界各大洲的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南极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世界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即可判断:南极洲③、亚洲⑦、欧洲②、非洲⑥、北美洲⑤、南美洲④、大洋洲①。选C正确。‎ ‎13.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南回归线横穿,受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共同影响,其植被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①是大洋洲,②是欧洲, ③是亚洲, ④是南美洲。选A正确。‎ 下表是某地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表中稀疏灌木年最大雪深最小的原因是   (    )‎ A. 植被截留 B. 融雪最快 C. 降雪最少 D. 风速太大 ‎15. 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 增加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B.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 增强地面反射,降低大气温度 D. 增强大气辐射,减小昼夜温差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 由表格信息可知,稀疏黄灌木积雪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较其它四地积雪天数并不少,即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稀疏灌木枝杈多截留了部分降雪,落在地面的积雪量减少;农田、草地、建设用地相对平坦,没有半空截留,积雪厚度就大;四个不同的地表状况积雪厚度差异与风速度和降雪量多少、融雪量影响无关。选A正确。‎ ‎15. 地面积雪融化可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地表径流,A错;积雪的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可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B错、C正确;积雪覆盖的地表,保温作用强,但不能增强大气辐射,D错。选C正确。‎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风暴多发 B. ②---炎热干燥 C. ③---高温多雨 D. ④---通风散热 ‎17. 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 A.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 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 图①是架空的木楼,适应湿热的气候,即高温多雨的环境;图②是平顶、小窗的房屋,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图③是北极西伯利亚人的雪屋,适应极寒大风的天气;图④是尖顶房、窗子较小、保温性较好的木屋,多在降水较多的西欧。选B正确。‎ ‎17.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代表了各自的地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并不是地域文化的创新、也不是文化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是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并不是传统民居的特征。选C正确。‎ ‎【点晴】‎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A. 耕地和水能 B. 地热和耕地 C. 地热和水能 D. 硫磺和水资源 ‎19. 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如图阴影所示,形成原因是 A. 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 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 气候温暖湿润 D. 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跃,火山众多,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硫磺矿产;日本是个岛国,且境内多山,季风气候影响,河流落差大,森林、水能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河流短促,不利于水资源的保留,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选C正确。‎ ‎19. 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良港,可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进口资源出口产品,发展生产;日本境内发展工业的化石能源、金属矿产都较少;气候对工业的分布影响不大。选D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图中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1. 图示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土壤肥沃 C. 气候优越 D. 雷雨天多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 苏门答腊岛,火山地处赤道以南南半球;图示火山灰向西南方向飘散,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由此可判断是1月。选A正确。‎ ‎21. 图示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利于植被生长,也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生物资源丰富。选C正确。‎ ‎【点晴】‎ 赤道两侧是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风带气压带也随之南北移动;当太阳直射点移向南半球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也随之南移,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当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也随之北移,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北。‎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长期以来,马尔代夫没有桥,连接各个岛屿的主要途径是摆渡。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预计2018年8月竣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长期以来,马尔代夫岛屿间交通依靠摆渡的主要原因是 A. 岛屿间距离近 B. 国土面积狭小 C. 科技水平较低 D. 经济水平落后 ‎23. 中马友谊大桥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需克服的最大困难是 A. 台风多发 B. 气候湿热 C. 淡水短缺 D. 地震频发 ‎【答案】22. D 23. B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马尔代夫经济水平落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没有建桥,岛屿间交通方式简单落后,主要依靠摆渡。赤道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难以形成台风天气;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国,气候湿热不利于工人施工;马尔代夫靠近赤道地区,降水较多,淡水资源对大桥建设影响不大;马尔代夫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较少发生地震。‎ ‎22. 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马尔代夫经济水平落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没有建桥,岛屿间交通方式简单落后,主要依靠摆渡。选D正确。‎ ‎23. 赤道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难以形成台风天气,A 错;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国,气候湿热不利于工人施工,B正确;马尔代夫靠近赤道地区,降水较多,淡水资源对大桥建设影响不大,C 错;马尔代夫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较少发生地震,D 错。选 B正确。‎ 下图表示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正确表示棉花、水稻、小麦三种作物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5. 丁农作物收割后应立即 A. 泡于水中沤制 B. 高温处理杀青 C. 平铺地上晾晒 D. 放入冷库冷藏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 甲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下游及半岛两侧沿海平原,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是水稻种植区;乙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中上游及半岛西北部,降水相对少的地区,利于小麦种植;丙主要分布在半岛西北部,降水相对较少,光照充足是棉花种植为主。选D正确。‎ ‎25. 丁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及河流沿岸地区,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主要种植黄麻;黄麻是纤维类作物,收割后应立即泡于水中沤制、脱胶,才能成为有用的纤维。选A正确。‎ ‎【点晴】‎ 二、综合题(50分)‎ ‎26.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水库大坝建在P处的原因。‎ ‎(2)说明图中公路选线的合理性。‎ ‎(3) 与A地相比,B地植被生长更茂盛,说明理由。‎ ‎【答案】(1)峡谷处建坝工程量小,节省建筑投资;口袋型洼地,库容量大,利于蓄水;腹地广阔,集水区域较广。 ‎ ‎(2)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连接多个城镇,客、货运输量大。‎ ‎(3) 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更好;B地等高线较稀,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壤更肥沃。‎ ‎【解析】(1) 水库的建设要考虑有广大的集水空间、水量充足,一般坝址在河流的峡谷处;是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其工程量小,造价低,节省建筑投资;口袋型洼地,库容量大,利于蓄水;腹地广阔,集水区域较广。 ‎ ‎(2)图示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公路建设要考虑工程量、投资、安全性等;一般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修建,图示公路在两山之间相对平坦的谷地中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图示公路连接多个城镇,客、货运输量大。‎ ‎27.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2)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盛行西北风,说明其性质与成因。‎ ‎ ‎ ‎(3)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却沙漠广布,说明成因。‎ ‎【答案】(1)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2)性质:温暖湿润。‎ 成因:纬度低,气温高;一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3)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湿润水汽。‎ ‎【解析】(1)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是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与地形、洋流有关;该地西侧是大分水岭,该地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2)澳大利亚是独立于南半球的大陆,四面环海,西北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其性质温暖湿润。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盛行西北风其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有关;澳大利亚纬度低,气温高;一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3)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广布与其所受的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影响有关;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湿润水汽,处于雨影区。‎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地理环境特点的成因。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是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与地形、洋流有关。澳大利亚是独立于南半球的大陆,四面环海,西北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其性质温暖湿润。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盛行西北风其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有关。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广布与其所受的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影响有关。‎ ‎28. 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甲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2)图中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3)2018年2月丙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简析其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成因:板块挤压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2)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 区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精耕细作;接近消费市场。 ‎ ‎(3)有利:形成景色优美的火山旅游资源;火山灰发育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不利:火山大规模突然喷发,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解析】(1)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起伏等方面说明;该地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带,受板块挤压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再经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格局,地势北高南低。‎ ‎(2)乙地是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水稻喜湿喜热,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种植;河流多,利于浇灌;社会经济因素有劳动力、技术、市场等,该地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精耕细作;种植区平原城市、人口密集,接近消费市场。 ‎ ‎(3)‎ 丙是苏门答腊岛,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表现在:形成火山地貌,有景色优美的火山旅游资源;火山灰发育的土壤富含大量的矿物质,非常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不利表现在:火山大规模突然喷发,破坏农田、家园、森林等,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题考查地形特征、农业区位及自然灾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起伏等方面说明;原因与板块运动有关。乙地是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有劳动力、技术、市场等。丙是苏门答腊岛,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从两方面分析 ‎。‎ ‎29. 【地理——旅游地理】‎ ‎“雪乡”实名为双峰林厂,居民原为林厂员工,一般每年10月初开始降雪,积雪期长达 130—150天,地面积雪平均厚度 60—100厘米,最深积雪处雪深可达‎1.5米。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从1999年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如今已成为驰名中外“中国雪乡”风景区,“雪乡”居民也家家户户做起了旅游。‎ 列举“雪乡”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欣赏积雪厚、持续时间长、形状各异的雪景;建设滑雪场、马拉爬犁等滑雪项目;原始木屋再现东北林区最原始的生活环境;雪乡林业文化、历史文化、雪乡抗联史等文化展览;东北大秧歌、雪乡篝火晚会等当地民俗表演。‎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特点旅游景区项目设计。雪乡雪景独特,可开展欣赏积雪厚、持续时间长、形状各异的雪景;利用积雪,建设滑雪场、马拉爬犁等滑雪项目;结合当地原始木屋再现东北林区最原始的生活环境,体验林区原始生活;结合雪乡林业文化、历史文化、雪乡抗联史等文化开设特色展览;开展东北大秧歌、雪乡篝火晚会等当地民俗表演。‎ ‎30. 【地理——环境保护】 ‎ 丹麦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一篇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引发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一种叫做“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数十年前,丹麦人为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进一批太平洋生蚝,这种生蚝个大壳坚,水温适应性较强,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由于当地动物无法食用,太平洋生蚝越来越多,泛滥成灾。下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略图。‎ 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泛滥成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海岸线曲折而漫长,浅海面积广,为生蚝生长繁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蚝个大壳坚,水温适应性较强,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地,水温适宜,利于生长和越冬;多条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生蚝食物丰富;太平洋生蚝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外来物种,本地缺少天敌。‎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泛滥成灾的自然原因与其沿海利于生蚝生长的地理环境有关,可从水域面积、水温、食物源、天敌等方面分析;生蚝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丹麦海岸线曲折而漫长,浅海面积广,为生蚝生长繁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蚝个大壳坚,水温适应性较强,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地,水温适宜,利于生长和越冬;多条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生蚝食物丰富;太平洋生蚝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引进的外来物种,当地动物无法食用,本地缺少天敌。‎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