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1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 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 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2.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 A. 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 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 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答案】1. C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岛屿南北跨3个纬度,大约为330千米,且该岛屿南北长,东西窄,A错。该岛屿为斯里兰卡岛,位于南亚地区,从经纬度看位于我国西南、澳大利亚西北,B对。冬季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流动,从该岛屿驶往马六甲海峡为逆流航行,速度慢,C错。该岛屿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D错。故选B。 【2题详解】 该岛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来,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D对。西南风会给岛屿西侧带来大量降水,与题目不符,A错。该岛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错。赤道低压控制不会导致东部冬季降水多,C错。故选D。 【考点定位】世界主要地区 降水差异的影响因素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 A. 红海、亚丁湾 B. 安达曼海、泰国湾 C. 地中海、波斯湾 D.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4. 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 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答案】3. C 4. 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3题详解】 注意图示两国均位于“亚洲”,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地中海沿岸;②位于波斯湾沿岸。 【4题详解】 ②为位于波斯湾沿岸的伊拉克,主要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位置 B. 离海的距离 C. 地形 D. 植被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海区属于印度洋 B. 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 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D. 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答案】5. C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L降水量多,为迎风坡,R地降水少,在河谷内,为背风坡。故判断导致L与R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6题详解】 通过经纬网判读,该区域为巴勒斯坦地区,M海区为地中海,属大西洋。Q湖是死海,世界上最深的湖是贝加尔湖。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根据图示分析该地区降水量的基本分布特征及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世界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况分析。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7.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 5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8. 【小题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小题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死海附近地区再一次出现在了高考的试卷上,也再一次验证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不是轮流坐庄,想考哪就考哪,没有概率,一切以能力立意。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再结合降水量,确定该区域应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带。 【7题详解】 本题的关键词是“夏季”,不管甲地是地中海气候还是热带沙漠气候,他夏季的降水量都会很少。这是我找到的以色列某地的气候资料,情况确实如此。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量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所以建水库调节径流不如海水淡化有效,何况西亚的海水淡化是卓有成效的,还有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十分先进和普遍。 【9题详解】 本题的D选项水到渠成,是很明显的答案。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热衷于“末日旅游”,图中M地即是其中之一。你认为“末日旅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 厄尔尼诺 B. 生态失衡 C. 全球变暖 D. 臭氧层破坏 11. N河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富饶,也造就了灿烂的古文明,其河水泛滥的原因是( ) A. 11月到次年4月受西风带影响 B. 6月—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6月—9月吹东南季风 D. 10月到次年6月吹东北季风 【答案】10. C 11. B 【解析】 【分析】 该组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及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10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M 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是乞力马扎罗山,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全球变暖,赤道雪峰景观面临消失的危险,故C正确。厄尔尼诺主要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A错。生态失衡、臭氧层破坏不是赤道雪峰景观可能消失的原因,B、D错。 【11题详解】 河流泛滥发生在河流的丰水季节,N河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集中,是雨季,该河水泛滥的季节是6月-10月,故B正确。信风带控制时期,干旱少雨,为旱季。10月-次年5月是旱季,不是N河泛滥时期,A、C、D错。 【点睛】该组题以热点问题“末日旅游”为切入点,利用经纬度定位,判断区域位置及特征及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要熟记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 白昼长短 13. 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14. 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地——水源 B. 乙地——热量 C. 丙地——盐碱 D. 丁地——光照 【答案】12. C 13. B 14. 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 【12题详解】 图中,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年日照时数少;甲是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年日照时数多,故C正确。 【13题详解】 乙地与丙地都位于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同,大气环流相同,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海陆位置一致,但因丙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较少,晴天多,日数时数多,故B正确。 【14题详解】 甲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水源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故A正确。 【点睛】该组题主要通过日照时数图来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同时考查了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 下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是海域,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5. S—T之间的海域是( ) A. 台湾海峡 B. 麦哲伦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 D. 多佛尔海峡 16. P地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7. 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 ) A. 热带荒漠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热带雨林带 18. Y地所在国( ) A. 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B. 每年6—9月份进入雨季 C. 是世界出产黄金最多的地区 D. 是世界出产铜矿最多的地区 【答案】15. C 16. B 17. A 1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纬线是回归线附近,经度为15°E-45°E。ST之间为海域,判断图中纬线为南回归线附近,即23°S,结合海陆位置,可知ST海域为莫桑比克海峡。故C正确。 【16题详解】 P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以及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 17题详解】 Q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及沿岸寒流影响,形成全年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故A正确。 【18题详解】 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一个板块上,故A错。Y地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旱雨两季,6—9月是当地(南半球)的旱季,故B错。Y地位置大致位于南非境内盛产黄金,故C正确。 【点睛】该题的是利用经纬度及海陆位置确定区域位置,从而来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及相关知识。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19. 乍得湖流域 A.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0.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流域面积缩小 B. 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其他选择枝据图4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20题详解】 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22. 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④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21. C 22. C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 【21题详解】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和下垫面状况,因两地纬度相同,故导致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下垫面的原因,读图可知A、B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A点气温比B点低除了受海陆位置影响外,还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故C正确。 【22题详解】 C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原因是因纬度较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暖流从东岸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故C正确。 【点睛】该题通过等温线的分布为切入点来考查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第二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季风和信风。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相似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⑥→⑤→④ D. ①→⑤→④ 24. ①、③、⑤三地气候( ) A. 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 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 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答案】23. C 24.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的气候与自然带。 【23题详解】 图中的②③④分别表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③→④自然带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主要是因降水量的差异而导致的。图中的⑥→⑤→④,降水量也逐渐减少,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种分异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相似,故C正确。 【24题详解】 ①、③、⑤三地气候类型都为热带草原气候;③是在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属于“低压信风”地带性成因;①地是受地形的影响形成的,属于“赤道高原型”成因;⑤地是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属于背风型成因。由于地处在回归线附近的信风带内,东南信风掠过辽阔的洋面,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在背风坡受“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减少,形成雨影区,故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A正确。 【点睛】①位于赤道附近,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该地处于东非高原,海拔高,导致气温稍低,大气对流不显著,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发育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带;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由于它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又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带。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温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 3~4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次年1月 26.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并出口五大洲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 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 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 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 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答案】25. D 26. B 【解析】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是旱季。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应是北半球冬季。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 月~次年 1 月。 品质享誉全球,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快。 【25题详解】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是旱季。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 月~次年 1 月,北半球冬季,D对。根据图示气温曲线,3~4 月气温高,A错。7~8 月、9~10 月多阴雨天气,B、C错。 【26题详解】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快。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 100 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发达交通运输,B对。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不是实现远销的主要原因,A错。充足的化肥与农药不是品质优良的原因,D错。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示两区域 A. 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 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8. 两区域气候 A. 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 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C.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D.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29. 图示孟加拉湾沿岸多风暴潮原因不正确的是 A. 河口水量大 B. 西南季风影响 C. 沿岸常年受飓风影响 D. 喇叭口的海岸地形 【答案】27. B 28. D 29.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差异。根据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及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两图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再结合其具体的气候、地形、地质等分析二者的区域差异性。 【27题详解】 根据两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处尼罗河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平坦,以棉花种植为主。而乙位于南亚地区,地处恒河三角洲以水稻种植为主;甲为地中海气候,属亚热带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区的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乙地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不属于主要火山地震带,不多发火山、地震。故选项B正确。 【28题详解】 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的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之夏季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的形成均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选项D正确。 【29题详解】 孟加拉湾沿岸雨季受飓风影响比较大,并非常年受飓风影响,选C。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 A.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 多草原、荒漠景观 C. 淡水湖泊众多,以内流河为主 D. 石油资源丰富 31. 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盛行风 D. 植被 【答案】30. C 31. D 【解析】 试题分析: 【30题详解】 A区域位于中亚里海沿岸地区,B区域位于新疆地区,两地气候类型均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地表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区域内蒸发旺盛,湖泊多为内陆湖、咸水湖,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两地的石油资源均丰富,故两地自然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C项。 【31题详解】 降水主要与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与植被类型无关,故D项符合题意;C地远离海洋故降水较少;受地形影响,降水量线呈环状分布;该地盛行西风控制。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中亚自然地理特征,考查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2. 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 A. 人多地少 B. 山地多平原少 C. 农村人口比重大 D. 经济发达 33. 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 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 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答案】32. A 33.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32题详解】 日本经济发达,农业人口比重低。 【33题详解】 苏丹位于尼罗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故降水少,气候干旱,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积累。 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约占该国面积4/5的地形为 A. 平原和盆地 B. 高原和山地 C. 平原和丘陵 D. 丘陵和盆地 35. 该国的农田应主要分布在 A. 中部和西北部 B. 中部和南部 C. 中部和东北部 D. 北部和西部 36. 该国灌溉农田的水量相对较大的时期在 A. 夏季和秋季 B. 冬季和春季 C. 春季和夏季 D. 秋季和冬季 【答案】34. B 35. D 36. C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示国家是阿富汗,结合等高线判断,约占该国面积4/5的地形为高原和山地,B对。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A、C、D错。 【35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数值,该国的北部和西 部等高线海拔较低,且等高线较稀疏,地球较平坦,农田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D对。其它区域海拔高或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不适宜农田耕作,A、B、C错。 【36题详解】 该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灌溉农田的水量需求相对较大的时期在春季和夏季,C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没有农作物生长,秋季已经收获,A、B、D错。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主要地形类型,农田分布区,灌溉季节。 【名师点睛】经纬度定位,便于快速准确的判断区域的特征。根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是高原、山地为主。了解等高线疏密和地形的关系,农田分布在地形平坦区,便于耕作,对应的等高线稀疏。在农作物生长期,灌溉用水量大。 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M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其主导的区位条件是 A. 劳力资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接近原料地 D. 接近消费市场 38. 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原料资短缺 B. 劳动力成本上升 C. 能供应不足 D. 市场需求减小 【答案】37. D 38. B 【解析】 试题分析: 【37题详解】 根据图的轮廓,结合左下角小图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国是伊朗,是西亚五大产油国之一。这里石油资源丰富,为石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该国的石化工业并没有分布在靠近油井的位置,特别是M市,离油井较远,不是要接近原料产地,C错。该国气候干旱,沙漠分布广,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少,劳动力不足,A错。该国是在石油开采、冶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并不高,科技力量弱,B错。这里的石油可以从陆上出口到中国等石油消耗多的国家,距离国外市场近,D对。 【38题详解】 材料中描述,是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说明以前不是这样,以前原料并不短缺,现在也不会短缺,A错。该国能源资源丰富,不会供应不足,C错。只是把产品的商标换了一下,说明市场需求没有变化,D错。 该国近年来,依靠石油工业,人均收入大大提高,劳动力工资高了,导致服装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所以B对。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区域工业的发展。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 A.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 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 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40. 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39. C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世界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从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最高的大洲,所以C正确。 【40题详解】 七大洲中,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亚洲的北部又有北极圈穿过,该洲对应于图中的④点,所以C正确。 二、综合题(4小题,共60分) 41.阅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 (2)描述此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若在该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 【答案】(1)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沿海、沿河流分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利:地势平坦;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 【解析】 (1)根据左图火山和沼泽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根据左图中村镇和城市的分布,聚落包括村镇和城市,可知此岛聚落分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河流地区。 (3)沿海修建铁路,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同时读图可知该岛多河流、沼泽,若在该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则需要横跨河流和沼泽地,建设工程量大。 42.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1771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于7月8日到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答案】(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解析】 (1)读图,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主要是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所以两地的水资源丰富。 (2)回归途经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受冻害威胁。经过内陆干旱区,有缺水威胁。冬季沿途草木缺乏,有牲畜缺草料的威胁。 43.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尔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答案】(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量明显大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西南气流和沿海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坡,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3)水稻种植业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为发达,地处古代贸易交通之要道.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核心理念。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的水量变化可以把黄河上游水量变化的知识(河流、气候等自然要素)迁移到此;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可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看出,注意两图的纵坐标数值不同,产生差异的原因应从图中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的气候知识,从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总结;N 国种植水稻的限制性因素可以把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知识迁移到此;古马帝国兴盛的原因可从西非的地理环境追溯分析。 (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图中纬线(纬度)可知,该河段所处区域为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河流水量在不断减少。 (2)从两地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甲地由于受到海洋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加之地处山地迎风地带,所以降水丰富;而乙地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N国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不足加上该国经济落后,种植历史较晚,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等。 (4)考查区域地理概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古马里帝国位于北非高原,地形比较平坦;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广阔;有河流,水资源丰富;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等。 【点睛】 该组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高考能力要求考查。考生需结合设问从文字、表格、图像中,获取出有效信息,并准确的调用已有知识储备,理解、阐述出问题的答案。 44.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_____ F是 _____。 (2)图1中丙城市麻纺织工业历史悠久,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条件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煤、铁产地) (2)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印度的相关知识。 【详解】(1)E地为我国上海的宝钢,该处缺少原料,但是海上运输条件便利,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而F地为印度东北部工业区,该地接近煤炭、铁矿产地,靠近原料,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 (2)丙城市所在地区为黄麻集中生产区,发展麻纺织工业原料丰富,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临海的位置又利于产品外运;丙城市为印度最大的城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经纬网及海陆位置获取区域的相关信息,据图中信息确定E为我国上海宝钢,F为印度东北部工业区。结合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判断影响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