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第14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1.识记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重点)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重点) 3.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重点) 4.人口统计图的判读。(难点)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问题[学生用书P104]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 十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续 表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简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提示: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 ②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的数量一定多吗? 提示:不一定。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状况,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而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例如,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备注 原始型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又称“高— 高— 低”型 传统型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又称“高— 低— 高”型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 英国等发达国家 又称 “低— 低— 低”型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①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 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高考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A错误;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阶段是1990~2010年,B错误;199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C错误;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至23‰左右,D项正确。第(2)题,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该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该是北美洲。 [答案] (1)D (2)C 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合理的人口结构会促进人口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合理的人口结构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常见的人口年龄失调有两种情况: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 年龄 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65岁人口比重大于7%或≥60岁人口比重大于10%)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会导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2)人口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数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采取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等措施,严谨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不同的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增长特点存在着差异,人口问题也不同,图解如下: 3.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④人口素质较低;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我国的人口对策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014·高考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第(1)题,2015年之后,老年抚养比增长明显,主要是人口寿命的增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所致,年龄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D项正确。第(2)题,2025年后,老年抚养比上升,少儿抚养比下降,也就是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口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逐渐不足。因此B项正确。 [答案] (1)D (2)B 人口的自然增长 (2014·高考全国卷Ⅰ,T10~T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解析:第1题,根据题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 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 答案:1.A 2.C 人口问题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 583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371万人。下面左图为发达国家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含预测),右图为我国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含预测)。据此回答3~4题。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是( ) A.快 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慢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C.快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D.慢 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4.针对劳动年龄人口状况,我国应( ) A.大力鼓励生育 B.吸引人口的迁入 C.调整产业结构 D.遏制人口老龄化 解析:第3题,读图时注意两图纵坐标与横坐标数值的差异,从1980年到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4亿左右,前期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左右达到高峰,之后又快速下降;而发达国家从1950年到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3亿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快,这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关。选C。第4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左右达到高峰后又快速减少,对此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这样才能摆脱对劳动力的过分依赖;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当适当调整,如现在的“单独二孩”政策,但不能大力鼓励生育;吸引人口的迁入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能遏制的,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不利影响。选C。 答案:3.C 4.C 5.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解析:选B。该特大城市外来人口中青壮年较多,少年儿童迁入也较多,郊区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为主,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增加中小幼教师,为年轻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因此选择B项。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生用书P107]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2)估计: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谋求途径: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提示: 环境人口容量总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量。 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 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意义 生存 发展 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对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少能生活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最高的生活标准而估算的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下列关于图中各因素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数量和环境的容量 C.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口合理容量等于环境人口容量 D.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经济容量 [解析] 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不是永远不变的,具有不确定性。第(2)题,由图可知,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中的最大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包括最大的人口规模和最大的经济规模,它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资源数量和环境容量。 [答案] (1)D (2)C 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 (高考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图中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四地农作物熟制不同。④地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2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市和④市的人均水资源总量均大于人均用水总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1.D 2.C [学生用书P108]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 图1 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统计图 图2 某地2000年和2010年 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3 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图1)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对应“低—低—低”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下左图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下中图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下右图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图2) (1)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甲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乙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 (2)从图中还能判断出不同年份人口构成的变化。如图2,从2000年到2010年该地0~14岁人口比重减少,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多。 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方向(图3) (1)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可以先作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数值(从箭头到箭尾表示的数值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 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Ⅰ处的虚线。(图中四点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大约为0‰、8‰、16‰、28‰) (2)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及其变化特点。从图3中可以判读出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不同年份人口增长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1.问题探究 (1)a、c方案的人口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太大。 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大,老年人口比重较小。 (2)a、b、c三方案中哪种方案较合理?为什么?哪种方案不合理?为什么? 提示:b方案较合理。因为该方案人口年龄结构较合理。a、c方案不合理。因为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太大,出现老龄化问题;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年儿童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D (2)B 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过快 B.乙地应鼓励生育 C.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 D.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 (2)与欧洲西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人口出生率约为3.6%、死亡率约为1.4%、自然增长率约为2.2%,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过快,A正确;乙地自然增长率大于1%,自然增长率较高,不能鼓励生育,B错;丙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C错;丁地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人口平均寿命短,D错。选A。(2)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的现代型,与丙地最相符。选C。 答案:(1)A (2)C [学生用书P110] (2016·天津市十二区县联考)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 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出生率由大到小的演变顺序即可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提高或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1.D 2.B (2016·常德市一模)总和生育率,有时也简称生育率,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段妇女生育率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名妇女在每年都按照该年龄段现有生育率生育的假设下,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读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①~④各时段总和生育率变化与相应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幅下降—自然灾害 ②—猛烈反弹—经济恢复,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③—低位徘徊—计划生育与抚养孩子成本下降 ④—逐渐下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图中反映的人口现状对我国的影响是( ) A.能使我国充分享受人口红利 B.对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挑战 C.对中小学教育造成巨大压力 D.不利于传统水稻种植业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解析:第3题,读图,①时段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受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①对。②阶段猛烈反弹,是由于60年代经济恢复,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②对。③阶段持续下降,是因为我国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③错。④阶段为低位徘徊状态,“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应缓慢回升,④错。故选A。第4题,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长时间低位徘徊,导致老龄化提前并趋于严重,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养老体系构建难度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数量减少,减轻了中小学教育压力;传统稻区因人地矛盾减轻,商品率提高。故选B。 答案:3.A 4.B (2016·太原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区 6.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呈正相关,系数为负,则呈负相关。由图可知,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两种类型中,对人口密度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初始人口密度。较高的初始人口密度是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故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省区。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由图可知,在快速增加地区,对人口密度影响程度较大的是初始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超过了初始人口密度,说明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答案:5.A 6.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