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地理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隧道平导是指与隧道平行的导洞,是为隧道施工而增设的工作面,与正洞有通道相连,施工超前于正洞(左图)。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大柱山隧道全长14.5公里(右图)。经过11年的艰难施工,大柱山隧道平导于2019年6月26日顺利贯通,为整条隧道2020年全面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对大柱山隧道施工面临的困难描述正确的是 A. 隧道起伏大 B. 穿越断裂带,地质状况复杂 C. 沿途多冻土 D. 花岗岩广布,掘进速度缓慢,‎ ‎2. 关于隧道平导施工超前于正洞的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正洞开挖提供地质情况参考 B. 正洞施工遇险时,提供救援和逃生通道 C. 为正洞施工物资提供运输通道 D. 作为备用洞,正洞施工遇阻时改做正洞 ‎3. 隧道建成后,隧道平导应 A. 进行填埋,减小正洞坍塌风险 B. 继续保留,用做应急避险、线路维护 C. 进行填埋,减少正洞渗水可能 D. 继续保留,建成特色宾馆、旅游景点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本题组以隧道修建方式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详解】‎ 图中显示,大柱山隧道位于横断山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断山地区位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多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增加了隧道施工的难度,B正确。为了火车能够平稳行驶,隧道起伏不大,A错误。图中显示,大柱山隧道所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且隧道离地表较深,沿途冻土不多,C错误。花岗岩坚硬对隧道施工造成的难度有限,且当地多石灰岩分布,D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通过对隧道平导的挖掘,可以了解当地的地质状况,为正洞开挖提供地质情况参考,A不符合题意。隧道施工具有高风险,常遇到塌方、透水等事故,因此正洞施工遇险时,隧道平导可以提供救援和逃生通道,B不符合题意。正洞施工所需要大量物资可以通过隧道平导运输进去,C不符合题意。隧道平导的建设要求相对较低,线路不同,不可能改做正洞,D符合题意。‎ ‎【3题详解】‎ 图中显示,隧道平导与正洞有一定距离,对正洞坍塌的风险影响小,且填埋成本较高,A不符合题意。隧道平导具有应急避险、线路维护的功能,所以应继续保留,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正洞建有专门的泄水洞,隧道平导对正洞渗水影响不大,C不符合题意。隧道平导设施比较简单,为了安全考虑,且噪声较大,不宜建成特色宾馆、旅游景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是 A. 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B. 促进经济发展 C. 提高资源利用率 D. 增加就业机会 ‎5.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很多城市得到推广,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的 A. 人口战略 B. 环境战略 C. 能源战略 D. 经济战略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不可能实现废弃物零排放,A错误;促进经济发展属于经济效益,B错误;提高资源利用率属于生态效益,C错误;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是增加就业机会,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很多城市得到推广,可以减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我国的环境战略,B正确;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对实现人口战略、能源战略、经济战略帮助不大,ACD错误。故选B。‎ ‎6.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承载力统计图,回答问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 石漠化面积 环境承载力 生物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C. 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D. 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详解】石漠化面积越大,森林覆盖率越低,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成反比,所以①是石漠化面积;森林覆盖率越大,生物多样性越多,森林覆盖率与生物多样性成正比,所以③是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较少,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消耗的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也就增大,但森林覆盖率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总体资源减少,导致环境承载力减小,环境承载力随着森林覆盖率减少,先增高后降低,所以②是环境承载力。故选A。‎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该区域内甲、乙、丙三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7. 顿河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下列有关其“静”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 B. 河流流速缓慢 C. 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水量较少且稳定 D. 河流结冰期长,河面长期处于封冻状态,“静”显其中 ‎8. 图中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 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 B. 农药大量使用,使土壤里的微生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灭杀 C. 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D. 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流速缓慢,易遭受洪灾威胁 ‎9. 据图中信息,推测里海沿岸的古气候类型可能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极地气候 C. 温带沙漠气候 D. 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 ‎【答案】7. D 8. A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区域地形平坦,顿河水流平缓,AB对;根据气候资料图,顿河流域降水较少,且全年较为均匀,河流水量较为平稳,C对;流经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封冻期短,D错。故选D。‎ ‎【8题详解】‎ 土地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导致黑土肥力下降,A对;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污染严重,赞成土壤微生物减少,不是对黑土地的影响,B错;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这是自然原因与农业生产无关,C错;地形平坦开阔,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河流水量较少且稳定,河流流速缓慢,少洪涝灾害,与黑土地无关,D错。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推理,里海沿岸油气资源丰富,说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推测出这里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故选D。‎ ‎【考点定位】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农业生产对地理要素影响、气候判断 下图为南极洲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示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P B. Q C. J D. L ‎11. L濒临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12. J所在半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由于全球变暖,海岸线变化后退 B. 由于降水集中,滑坡泥石流频发 C.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灾害 D. 由于酸性气体大量排放,酸雨危害严重 ‎【答案】10. C 11. B 12. A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线速度、全球环境问题。‎ ‎【10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J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C正确。‎ ‎【11题详解】‎ 图中L位于80°E附近,濒临印度洋,B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J所在半岛为南极半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海,海岸线后退,A正确。‎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哈萨克斯坦( )‎ A. 终年严寒 B. 降水稀少 C. 森林广布 D. 多高原山地 ‎14. 哈萨克斯坦的河流( )‎ A. 多源远流长,水量丰富 B. 多发源于我国,向西注入海洋 C. 多为外流河,水量丰富 D. 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15. 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边境,安全受到邻国威胁 ②周围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 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距其他城市较远,与国内其他城市联系不便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13. B 14. D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哈萨克斯坦纬度高,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选B。‎ ‎【14题详解】‎ 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该国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选D。‎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距离其他城市较远,周边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有河流流经,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不适宜作为首都,故选A。‎ 读欧洲降雪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 ‎16. 欧洲降雪占全年降水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A. 由西向东减小 B. 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C. 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D. 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17. 关于图中等值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B. 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影响 C. 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影响 D. 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图示等值线基本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分布特征,可以判断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增,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7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欧洲西部。从等值线可以看出,A处向南突出,由经度可知是乌拉尔山,是地形影响的结果,A正确,C错;B处等值线呈现闭合状,是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影响,B处位于20%等值线内容,受山地的影响,B处于降雪比重大于20%,即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大于20%,即B、 D错。所以选A。‎ 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最低处海拔-133m。近年来,为发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采用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本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其他国家。‎ 根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在建造“沙漠渔场”的过程中,最弱化考虑的因素是 A. 距地中海近,且可自流引水节省成本 B. 防止引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下渗损耗 C. 鲜活鱼产品潜在需求旺盛 D. 本地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 ‎19. 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这可以 A. 去除杂质,淡化海水 B. 控制网箱内水温 C. 扩大鱼的生存空间 D. 增加水体含氧量 ‎20. 随着“沙漠渔场”的出现,洼地环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 岸线变得曲折绵长 B. 绿洲农业供水增加 C. 水体深度持续加深 D. “水下绿洲”面积扩大 ‎【答案】18. D 19. B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水产品产业需要考虑原料(鱼)、市场等。建造“沙漠渔场”需要考虑引水成本、引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下渗损耗、鲜活鱼产品的潜在需求旺盛(市场需求),建造引水线路采用中国技术,而养殖该则采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技术,这对本地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要求不是最主要的,选D。‎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海拔-133m,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这可以控制网箱内水温,保持箱体内的适宜水温以便养殖。该做法不能去除杂质,淡化海水,使鱼类在箱体中生存,故缩小了鱼的生存空间,养殖规模扩大会耗用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水体含氧量。据此分析选B。‎ ‎【20题详解】‎ ‎“沙漠渔场”的出现相当于形成了水下渔场,技术的日渐成熟会促进渔业规模的扩大,使得“水下绿洲”面积扩大;水下的养殖不会使湖岸线变得曲折绵长反而会导致岸线的取直,渔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耗水量增加,绿洲农业供水减少;水体深度变化不大。据此分析选D。‎ 读“澳大利亚≥10℃积温(单位:℃)及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甲地区地处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大,蒸发消耗热量 B. 甲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C. 甲地区地处背阳坡,太阳辐射弱 D. 甲地区地处雨影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小,积温少 ‎22. 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不同,热量差异大 B. 离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C. 海拔不同,热量差异大 D. 大气环流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答案】21. B 22. 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澳大利亚各种气候的成因及特点。‎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地势较高,气温低,热量少,使得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B正确。‎ ‎【22题详解】‎ A地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降水多;又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湿润,形成热带雨林景观;B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荒漠景观。所以两地景观不同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形式不同,降水量差异大导致的。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州最大城市人口占全州人口比重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影响图中数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自然环境特征 ③自然灾害状况 ④人口迁移数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 图中甲州数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落后,城市数量较少 B.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密集 C. 经济发达,城市等级差异小 D. 平原地形,第一产业占比大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以美国本土部分州最大城市人口占全州人口比重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数值的大小说明比重的高低,数值越大表示该州的最大城市人口数量越多,城市规模越大,这主要体现了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自然环境的优越状况。所以选 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布局。甲州数值小说明可能存在数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与州内人口最多城市比较接近,即全州经济发达,城市等级差异不大。所以选 C。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是 ( )‎ A. 水土流失,草场沙化 B. 河流的洪峰降低 C. 土壤的肥力下降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26. 下列有关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寓 ‎ ‎②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 ‎③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④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寓;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分布有广泛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保持水土作用降低,导致水土流失,该区域为森林植被区,草场面积较小,A错。由于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速地表径流汇集速度,河流的洪峰增高,B错。由于水土流失,地表土壤肥力下降,C对。雨林破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提高,D错。故选C。‎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亚马孙河,乙为刚果河,亚马孙河流经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刚果河流经区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量均较多,汛期不明显,③错。由于亚马孙河的流域面积比刚果河大,亚马孙河的流量比刚果河更为丰富,①②对。亚马孙河流经区以平原为主,而刚果河流经区域,水流落差较大,两河均富水能,④错。故选D。‎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27. 图中各数字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正确的是( )‎ A. ②热带草原带 B.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8. 影响⑥自然带出现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南美洲西部山脉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 B.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 C. 受所跨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 D. 受西风带的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被赤道穿过,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应为热带雨林,A错。④位于南纬40°-60°大陆的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对。③位于南美大陆的东岸,常绿硬叶林应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错。①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受东南信风迎风坡和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D错。故选B。‎ ‎28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⑥自然带位于南美洲西侧,呈南北狭长条带状分布,应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狭长分布是受地形的影响,由于东部地区安第斯山脉阻挡,使其东西分布范围较小,加之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所以呈南北狭长分布,A对,B错。热带荒漠带的形成与纬度跨度和西风带无关,CD错。故选A。‎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30. 图示期间( )‎ A.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答案】29. A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并且由于海冰减少,冰面反射减少,整个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到达下垫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故A正确,B错误;‎ 海冰的减少导致下垫面的性质变化,从而改变了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变化。与大气关系不大。故CD错误;‎ 故选A。‎ ‎【3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但是波动减少的,不是逐年减少,而且有时会上升的,故AB错误;‎ 一定要认真,左边的纵坐标与右边的纵坐标递变方向不同,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成负相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2道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硅谷城市群是美国最年青、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硅谷位于旧金山海湾地区南面,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目前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了大约1500家。‎ 材料二 纳帕谷号称美国的“酒谷”,以盛产葡萄酒著称,山谷早期是加州海岸边缘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纳帕谷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8至16公里,属丘陵地带,既有起伏较大的山丘,也有平缓的谷地。这里早春温暖,夏日和煦,适宜多种葡萄生长。‎ 材料三 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1)描述纳帕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形影响气候的角度,分析纳帕谷葡萄品种多、品质优的原因。‎ ‎(3)简述“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4)简析硅谷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位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处;海底地壳抬升形成陆地;两侧岩层受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山地;中间岩层凹陷形成谷地,即海拔较低的纳帕谷。‎ ‎(2)纳帕谷南北狭长,南北气温差异较大;谷地内地形高低起伏,形成多种微气候;葡萄品种多样。周边山脉阻挡作用, 早春受冷空气影响小;夏季受内陆热气团影响小,生长期长;夏季谷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3)科技先进;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集聚效应(或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任答5点)‎ ‎(4)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或制造业发达);第三产业发达产业发展活力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发达,城市间联系密切;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人口迁入,促进城市发展,规模扩大;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任答6点)‎ ‎【解析】‎ ‎【分析】‎ 考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硅谷区位。‎ ‎【详解】(1)“山谷早期是加州海岸边缘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而且海岸西侧处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处,故只能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美洲板块被抬升,形成陆地。两侧形成山地,中间为谷地。‎ ‎(2)“纳帕谷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8至16公里,属丘陵地带”,南北狭长,存在气温差,“丘陵地带,既有起伏较大的山丘,也有平缓的谷地”,存在海拔高度差,故谷内气候复杂多样。故葡萄品种多样。“早春温暖,夏日和煦”,生长期长;山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故葡萄品质优。‎ ‎(3)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硅谷”临近旧金山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其中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早期起了关键作用,并提供了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对硅谷的贡献仍然重要,科技先进;集聚效应;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从事第三产业的人众多,第三产业发展快;随着人口大量迁入,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美国将经济由 “冷冻地带”迁到“阳光地带”,使得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第一幅图为利比里亚及附近地区略图,第二幅图是上图中蒙罗维亚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利比里亚2018年人均GDP约为674美元(世界人均GDP约1.13万关元),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橡胶园,橡胶树主要分布在其西侧沿海地区。‎ 材料三:利比里亚政府目前将公路建设作为施政重点,公路建设优先于铁路建设。‎ ‎(1)简述利比里亚的地形特征。‎ ‎(2)分析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的原因。‎ ‎(4)分析利比里亚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的原因。‎ ‎【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平直(或地势起伏和缓)。‎ ‎(2)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地转偏向力作用,偏成西南风,从大西洋携带大量水汽;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沿海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橡胶制品主要用于出口,西侧海运交通便利;接近原料地,原料丰富;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 ‎(4)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公路造价成本低;修建难度较小;相对机动灵活。‎ ‎【解析】‎ ‎【详解】(1)利比里亚的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地表起伏大小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利比里亚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300米,等高线相对稀疏,说明当地平原地形为主;图中显示,利比里亚最高处在国土北部,西南侧海岸线地势最低,因此地势北高南低;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起伏较小;图中显示,利比里亚海岸线比较平直。‎ ‎(2)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夏半年,直射点向北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向北迁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给向风海岸附近的蒙罗维亚带来丰富的水汽,当地临近海洋,水汽丰富,导致降水丰富;当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丰富的降水;当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空气容易受热膨胀上升,对流运动旺盛,湿润空气容易成云致雨,降水丰富;当地沿岸有几内亚湾暖流流经,给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导致降水丰富。‎ ‎(3)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的社会经济原因应从市场、交通、原料、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当地生产的橡胶及橡胶制品对外商品率高,主要用于出口,图中显示,利比里亚西海岸海港较多,便于橡胶及橡胶制品出口,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可以接近海外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橡胶制品生产靠近西海岸布局,接近原料地,降低运输成本;利比里亚西海岸人口集中,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橡胶生产。‎ ‎(4)利比里亚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的原因应从资金、技术、成本、公路运输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二信息表明,利比里亚人均GDP远低于世界人均GDP,经济落后,修建公路的资金缺乏,而当地地形较为平坦,公路建设造价相对较低;利比里亚交通建设的技术水平不高,当地公路修建难度较低;公路运输可以“从门到门”,机动灵活,更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