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普通班)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9年5月高二月考地理卷 出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电池板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和竖直方向旋转(上下移动),使电池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在下列城市中,太阳能发电量效果最差的城市是( ) A. 海口 B. 拉萨 C. 成都 D. 乌鲁木齐 2. 在我国城市测试时,一年中,电池板水平旋转角度最大的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题详解】 太阳辐射越弱,则太阳能越贫乏、发电效果越差。四个城市相比,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且空气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强;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海口降水量较多,阴雨天气多,但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多;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扩散,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贫乏;因此四地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差的是成都,故选C,A、B、D错。 【2题详解】 电池板旋转是为了使“电池板始终正对太阳”,在水平方向上,要始终正对太阳,电池板应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而转动,旋转角度与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方位角相关,即与昼长相关。春分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昼长为12时,这一天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地平线以上)为180°,因此电池板为面向太阳而随太阳旋转,水平旋转角度也为180°;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该市昼长大于12时(且为一年中最大),这一天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地平线以上)大于180°(且为一年中最大),因此电池板水平旋转角度也大于180°;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该市昼长小于12时(且为一年中最小),这一天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地平线以上)小于180°(且为一年中最小),因此电池板水平旋转角度也小于180°;故选B,A、C、D错。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地势、天气、昼长、大气洁净度等。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是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气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生态环境差,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地主管部门编制了该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最可能出现山洪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山体滑坡 【答案】3. A 4. B 【解析】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我国东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3题详解】 ①地位于河谷地区,上游地区地势高、起伏大,上游河流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两条河流交汇后水量更大,而①处地势变得较平缓,排水较慢,容易出现山洪灾害,A对;②④两地海拔高,地面径流快速向海拔低的河谷地区汇聚,洪涝灾害少,B、D错;③地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弯曲,为山脊,中部高,两侧低,降雨后,水由山脊向两侧低地分流,地面径流少,洪涝灾害少,C错。 【4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为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多出现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多的地区植被破坏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A错,B对;土地盐碱化多出现在华北、西北等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且该地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地下水水位较低,盐碱化多出现在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的地区,C错;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不属于生态问题,D错。 5.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G1-G2位置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 A. 800千米 B. 1 200千米 C. 1 600千米 D. 2 200千米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看,G1与G2相隔约10个纬度,两点大致位于同一经线上,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实际距离为111千米,计算可得管道长度最接近1 200千米,B正确。 上海某同学准备在双节期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A. 24小时50分钟 B. 15小时55分钟 C. 14小时55分 D. 13小时55分 7. 该同学在美国旅游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慢 B.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 白昼时间逐日增长 D. 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6. B 7. B 【解析】 【6题详解】 预定机票的信息中,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上海位于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即上海比纽约早13小时。从上海9月20日11:30起飞,此时纽约时间是19日22:30时,到达纽约时间是20日14:25,所需的飞行时间是15小时55分钟,B对。A、C、D错。 【7题详解】 该同学在美国旅游期间是9月份,地球正向近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快,A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对。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日缩短,C错。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D错。 【点睛】上海位于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即上海比纽约早13小时。9月份,地球正向近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快。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赛里木湖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位于北天山山脉的山间盆地中,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下图为天山山脉部分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赛里木湖区的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9. 下列不是赛里木湖盐度较艾比湖低的原因 A. 降水较多 B. 地势较高,蒸发较弱 C. 水源补给区面积大 D. 河流汇入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少 【答案】8. D 9. C 【解析】 考查新疆西北部气候、湖泊特征和成因。 【8题详解】 读图,赛里木湖纬度在44-45°N之间,该纬度为西风带,受西南风影响,来自亚欧大陆西部海域即大西洋的水汽被吹到该地区,为该地的降水提供了水汽,故选D;印度洋位于新疆南部,因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无法到达新疆北部,A错;该地深居内陆,再加上东部高山、高原的阻挡,太平洋的水汽难以达到,B错;位于西风带,且北部有阿尔泰山等山脉阻挡,受来自北冰洋的南下的水汽影响小,C错。 【9题详解】 湖泊降水量越大、蒸发量越小、汇入湖泊的水量越多,则湖泊淡水越多、盐度越低,同时河流会携带营养物质在湖泊堆积,提高湖泊盐度。读图和材料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的山间盆地中”,西风吹来,该地处于西风迎风坡地带,降水量较多,A对;该湖“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海拔高,气温较低,水量蒸发少,B对;该湖四周没有河水注入,而艾比湖地势较低,有多条河流注入,流域面积大(湖泊汇水面积大),因此赛里木湖水源补给面积较小,C错;赛里木湖没有河流注入,因此河流携带进入湖泊的营养盐类物质也较少,D对,故不属于的选C。 下图为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A. 由南向北递增 B. 由东向西递增 C.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D. 由东南向西北波动递增 11. 图中M地年降水量可能是 A. 1400mm B. 1500mm C. 1600mm D. 1700mm 12. 影响福建沿海地区降水量少的主要因素 A. 纬度 B. 水汽 C. 地形 D. 洋流 【答案】10. D 11. B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从图中看,福建省等降水量线大致和山脉平行,在迎风坡一侧降水量偏大,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D正确。 【11题详解】 图中相邻等降水量线相差200mm,M位于1600mm等降水量线内,处于戴云山的背风坡,降水量偏小,所以M地年降水量的范围是1400—1600mm,B正确。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福建沿海地区降水量在1200mm 左右,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来自海洋的水汽上升不明显,因而降水量偏小,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靠近沿海水汽是充足的、沿海和内陆地区纬度一致、福建沿海地区洋流冬季是寒流,夏季是暖流。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3.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4.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答案】13. D 1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准确掌握我国的地形分布即可正确作答。 【13题详解】 根据表格中甲、乙两地的经纬度,结合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巫山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选D。 【14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由表格可知甲地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乙低,主要为地形导致的,而两地气候类型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差别不大,甲乙两地都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排除海陆因素;故选A。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表崎岖,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与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 A. 养殖技术 B. 灌溉系统 C. 农业技术 D. 地理环境 16. 该农业模式的功能不包括( ) A. 具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 B. 减少了农业的田间管理 C. 减轻了环境污染 D. 农产品的品质优越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形成该地青田稻鱼共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由该地地理环境决定的:亚热带地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但地表崎岖、溪谷纵横,因而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水稻种植(地势高的地区适合保护植被、发展林木业等),地势低平区因地势过于低洼、溪流多,可将低洼区进一步深挖形成鱼塘,发展渔业,鱼塘中挖出的泥土可在岸边堆高形成相对较高的稻田,D对。稻田种植模式重在将两者有机结合,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并不高,依靠的是精耕细作、精心管理,A、C错;该地降水量大,溪流多,鱼塘多,水稻种植水源充足,对灌溉系统依赖度较低,B错。 【16题详解】 养鱼和种植水稻并存,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如市场对渔产品需求多、粮食需求少时,可增加鱼类养殖、减少水稻种植,A对;养鱼加种植水稻,与单纯地种植水稻相比,农民需要管理的事情增加、农事耗费的时间增加,B错;“田间水稻害虫成了鱼类饵料”、“鱼类起到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C对;农药、化肥使用越少,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越少、品质越高,D对,因此不包括的选B。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 以家庭农场为主 B. 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C. 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D. 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18. 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B. 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 C. 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 D. 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 【答案】17. C 18. A 【解析】 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特征和发展措施。 17题详解】 东北玉米生产以国营农场为主,生产规模较大,A错;与美国、乌克兰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北玉米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都较低,玉米生产规模较大,商品率较高,但因玉米品质较差,且玉米价格较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玉米销售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C对,B、D错。 【18题详解】 对玉米进行深加工,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玉米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A对;发展沼气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东北纬度较高,冬季长、气温低,不利于发展沼气,B错;增施化肥、农药,短期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但会造成土壤污染、板结,最终玉米产量将会下降且会造成玉米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差,C错;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生态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示水利枢纽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功能为防洪蓄沙,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下列有关渭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中,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占的比重大 B. 河流径流量小,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C. 河流的含沙量大,有冰期、凌汛现象发生 D. 在渭河平原,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明显 20. 据材料信息判断,对渭河下游地区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 A. 洪涝灾害 B. 干旱缺水 C. 泥石流、滑坡 D. 水土流失 【答案】19. B 20. A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9题详解】 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中,雨水补给占的比重大,高山冰雪融水基本没有,河流径流量小,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河流的含沙量大,有冰期现象发生。无凌汛。在渭河平原,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侵蚀、搬运作用较弱,B正确,ACD错误。 【20题详解】 渭河下游地区有泾河注入,并且还有汾河注入黄河,河流汛期水位迅速升高,降水量大,并且地形低洼,因此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因此正确答案选A。山区多发泥石流、滑坡,黄河中游多发水土流失,跟干旱缺水关系影响不大。BCD错误。 【点睛】受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读“我国某区域图”,阴影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过渡地带,回答下列各题。 21. 图中甲地农业类型是( ) A. 立体农业 B. 灌溉农业 C. 河谷农业 D. 绿洲农业 22. 图中乙处目前生态问题最突出表现为(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地盐碱化 D. 土壤酸化 【答案】21. B 22. A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类型的和主要生态问题。 【21题详解】 立体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发展林果业,地势较低平的地区种植水稻,鱼塘则养鱼;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如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结合图中经纬度和黄河(黄河呈几字形)判断,甲地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发展农业主要依靠引用黄河水灌溉,因此为灌溉农业,B对;该地地形平坦,水源短缺,不利于发展立体农业,A错;为平原,不属于深切河谷地带,C错;宁夏平原沿黄河分布,水源条件较好,不属于沙漠地区,D错。 【22题详解】 乙位于山西中部,为黄土高原地区,该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选A;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西北,B错;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的地区为西北、华北地区,C错;土壤酸化问题在南方地区较突出,如酸雨会导致南方红壤酸度更高,D错。 【点睛】学生应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主要特色农业类型,如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详见下图。 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美国成本为100,各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与美国比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制造业劳动力竞争最弱的国家是 A. 美国 B. 瑞士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24. 印度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单位能源消耗低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劳动生产率高 D. 科技投入比重高 25. 中国制造业企业为了扩大对美国的出口,有效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 B. 鼓励制造业向巴西迁移 C. 扩大制造业生产规模 D. 向高端制造业转化升级 【答案】23. C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单位劳动力成本越大,制造业竞争力越弱。根据图示数值,制造业劳动力竞争最弱的国家是澳大利亚,C对。其它国家相对较低,竞争力较强,A、B、D错。 【24题详解】 印度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B对。印度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单位能源消耗高,A错。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C错。技术落后,科技投入比重小,D错。 【25题详解】 中国制造业企业为了扩大对美国的出口,有效的措施是向高端制造业转化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D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低,缺少竞争力,A错。制造业向巴西迁移,扩大制造业生产规模,不能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不属于高端制造业,B、C错。 点睛: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单位劳动力成本越大,制造业竞争力越弱。印度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制造业企业要向高端制造业转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26. 下列与图中沼泽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C.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 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27. 关于甲国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汁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 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 工业发达,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答案】26. D 27. C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6题详解】 图中沼泽位于俄罗斯的鄂毕河及叶尼塞河下游地区,该地区主要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图中河流结冰期长,向北注入北冰洋,有凌汛,容易泛滥;该地区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蒸发较弱;以上条件都有利于沼泽地的形成。该地虽然距离北冰洋近,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故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与图中沼泽地的形成无关。选D。 【27题详解】 甲国是俄罗斯,俄罗斯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冷,没有乳畜业的发展,A、B 错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生产较少,D错误;俄罗斯亚洲部分铁路线从国土南部横贯东西,国土面积广大,欧洲部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重工业发达,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C正确。故选C。 巴西(如下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的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发电约为300雷亚尔/兆瓦(雷亚尔为巴西流通货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 B. 巴西高原面积广阔 C.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洁净 D.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 29. 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巴西工业发展缓慢 B. 水力发电供应充足 C. 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 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30. 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②巴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电量大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 ④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8. A 29. D 3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照资源的因素、巴西光伏发电的限制因素和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8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资源丰富,故A正确;光照资源是否丰富与太阳高度角大小和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系,与地形和面积大小关系不大,B错误;巴西由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率高,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故会影响光照资源,C错误;巴西高原主要是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降水多,光照较弱,旱季光照资源丰富,因此热带草原气候对该地的光照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丰富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 巴西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光伏发电,但由于光伏发电投资成本较高,成为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D正确;巴西传统工业发达,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A错误;巴西一直以水电为主,但由于水电具有季节性,在旱季常常会因水量减小而导致发电量减少,B错误;巴西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发展速度较快,因此科技并非制约光伏发电的因素,C错误,故答案选D。 【30题详解】 巴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水电为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能源需求量的大增,出现了水电不足的情况,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发,这就导致巴西部分河流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发电量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巴西加快光伏产业的发展,故②③正确;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会导致亚马孙河年径流量减少,但是巴西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落差较大的巴西高原上的河流上,因此受其影响不大,①错误;水电站的建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巴西不是因为要拆除大量水电站而转向发展光伏产业的,④错误,因此答案选C。 【点睛】题以巴西为区域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考查巴西光照资源丰富的原因和巴西光伏发电的限制因素和快速发展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光照资源主要侧重于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一般与纬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光伏发电目前还属于开发阶段,系统的成本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成为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原因,一要从市场需求和常规能源供给不足来分析,另一方面要从该地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爱你来分析,比如该地太阳能丰富等。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31. 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2. 该岛屿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田农业 C. 畜牧业 D. 园艺业 33. 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 岛屿封闭 B. 地形单调 C. 降水过多 D. 人类破坏 【答案】31. B 32. C 33. D 【解析】 【31题详解】 首先进行空间定位,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岛屿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从纬度来看,应该是受西风带控制,②正确;寒流降温不利于降水,与降水充沛不符,排除③;从等高线来看,该岛大部分位于海拔200米以下,有地形雨的可能性较小,①错误;从海陆位置看,岛屿受海洋影响大,④正确。故选B。 【32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岛屿位于西风控制之下,常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畜牧业。故选C。 【33题详解】 该题强调“近十几年来”,限定了时间范围。该地岛屿封闭、地形单调和降水过多都不会是近十几年来能突然发生变化的,排除A、B、C项;只有人类破坏可能导致生物物种快速减少。故选D。 读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34. 叙利亚气候类型主要有两种,以图中虚线为界, A,B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分别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 35. 拉塔基亚周边棉花种植有利的自然因素是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节水农业技术先进 C. 地形平坦开阔 D. 靠近地中海水源充足 【答案】34. B 35.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农业区位条件。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A所在区域位于30ºN-40º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B在内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此可以判断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5题详解】 分析可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利于棉花生长,A正确;节水技术非自然因素,B错误;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拉塔基亚周边为坡地,C错误;海水为咸水,不能提供灌溉水源,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6.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 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 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 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37. 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因取决于 A. 海面 B. 盛行风 C. 极光 D. 降水 38. 图中显示的 Q 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A. 火口湖 B. 冰碛湖 C. 河成湖 D. 构造湖 【答案】36. C 37. A 38.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波罗的海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湖泊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6题详解】 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C,因此,ABD错误。 【37题详解】 “水体的调节作用”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温度较低,因此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因此秋季较长,故A正确,BCD错误。 【38题详解】 欧洲冰川地形广布,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地区有众多波状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芬兰的湖泊属于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湖,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第1题在解题时要注意题干问的是解释欠合理的是即解释不正确的是,本题容易误选B项;第2题容易误选D项。 南极,人类在这块银色大陆上进行轰动性的考察起于20世纪初。1989—1990年,由六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历时7个月,又一次把人类的足迹印在了南极极点上。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39. 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建站时间最可能选在(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40. 关于南极考察队员们在科考过程中遇到的危险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积雪覆盖的冰隙有可能吞没队员 C. 酷冷的严寒,给队员们留下无情的冻伤 D. 南极大陆内部可能会遭遇熊的袭击 【答案】39. A 40. D 【解析】 【分析】 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9题详解】 赴南极的时间应选择北半球的冬季,因为此时南极地区正值夏季,是极昼或白天最长、气温最高的季节,同时南极洲的夏季多晴朗天气,风和日丽,是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物资供应、人员更换等,主要在这个时节进行。在南极建站考察,也是选择这个季节。正确答案选A。 【40题详解】 南极考察队员们在科考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可能有暴风雪天气,积雪覆盖的冰隙,阻挡了冰裂缝,稍有不慎就会吞没队员,威胁生命安全,酷冷天气有的地区能够达到将近零下50多甚至是60多℃,极易冻伤,但是北极多熊而南极大陆内部并没有熊,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 【点睛】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 :酷寒,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 的地区。而在海边,并不像较高的内陆地区那么冷。干旱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 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洲的降水几乎都是雪。烈风。南极烈风在到达南极高原边缘的陡坡地带时,随地势迅速下降而迅猛下泻,这样就形成了南极大陆沿岸的特有风暴。 二、综合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棉花喜温、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品质优良,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下图为新疆位置图。 (1)据图说明新疆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指出该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2)说出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不利条件。 (3)分析在该地区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1)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山地冲积扇)。 有利条件:有灌溉水源;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2)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水资源有限; 棉花采摘期劳动力不足。 (3)灌溉用水增加,会导致水资源匮乏;荒漠化加剧;不合理灌溉会产生土壤盐碱化。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新疆的棉花种植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图上可以看出:新疆的棉花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带,这主要是由于盆地边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为棉花生长提供了水源。有利条件:新疆地处暖温带,热量充足;地处内陆,光照充足;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较平坦;政府政策的支持。 (2)根据所学知识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所以水源不足是其发展棉花种植不利自然条件;根据材料收获季节有数十万民工来此采摘棉花,可得出棉花采摘期劳动力短缺为其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在干旱地区过度发展棉花生产,会导致水资源匮乏;灌溉用水增加,导致环境生态用水减少,荒漠化加剧;该地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会产生土壤盐碱化。 【点睛】 影响棉花种植的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交通、市场、政策;技术因素:冷藏、良种、机械、化肥三个方面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比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导致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应用(比如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问题。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保加利亚是誉满天下的“玫瑰之国”。其首都索菲亚东南40多千米处的“玫瑰谷”,海拔在300~710米,南边山地多缺口,暖湿的海洋气流可顺其进入谷地;有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雨后不积水,非常适合玫瑰生长。几百年来,保加利亚人就在此营造大片玫瑰园并建立玫瑰油加工厂。下图为保加利亚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概述保加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玫瑰谷”种植优质玫瑰的自然原因。 【答案】(1)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中纬度地区);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东临黑海。 (2)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北部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气候常年温和;海洋暖湿气流可顺南边山地缺口进入谷地,在地形抬升下形成较丰富的降水;地势较高,利于排水;沙质土壤肥沃、疏松,利于排水和玫瑰生长。(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和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保加利亚纬度在40-44°N、经度在22-28°E之间,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位于欧洲南部,属南欧国家(邻国多);南部距离地中海较近,东部临近黑海。 (2)读图,保加利亚北部、南部、中部都有山地分布,“玫瑰谷”北部山地有利于阻挡冬季高纬冷空气南下,使保加利亚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降温幅度较小、气候较温和,利于玫瑰过冬;而“南边山地多缺口”,有利于来自地中海的水汽深入,并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地形雨,灌溉水源充足;“有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雨后不积水”,土壤肥沃、疏松,利于玫瑰的生长,“玫瑰谷”总体地势较高、起伏较大,利于排水,减少涝灾。 【点睛】 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分析是常见的考点,学生应理解地理位置及其包括的主要方面:自然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①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②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人文地理位置:(1)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2)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3)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4)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被中外专冢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但近几十年,若尔盖湿地草原的沙化程度触目惊心。 沙漠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若尔盖湿地草原位置图和景观图。 (1)试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 (2)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造成的危害。 (3)分析说明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的措施。 【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不断变暖使地表水蒸发加速;若尔盖草原鼠虫灾害严重;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在草地上不合理地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 (2)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畜草平衡,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保护鼠类天敌,对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稳定草原大环境。 【解析】 (1)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包含自然、人为两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和鼠虫灾害严重及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采。 (2)若尔盖草原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需要从恢复草原生态入手,要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防治鼠虫害,稳定草原大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