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狂刷07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3)
1.课标要求: ◆ 了解旅游景观观赏位置选择的三个方面,并能举例说明。 ◆ 知道季节性、时效性强的自然景观的类别,了解我国南、北方山景观赏季节的差异。 ◆ 知道旅游景观观赏之前的准备工作,观赏建筑、园林等景观应把握怎样的节奏。 ◆ 了解以情观景的四个阶段,理解其内涵。 ◆ 理解人文景观建设和风土民情与自然的关系。 ◆ 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2.重点难点: ◆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 以情观景。 1.“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是 ①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②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③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④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下列景观观赏时间性较强的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2.C 【解析】2.不同景观有不同的欣赏要求,钱塘江潮应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盛行时观赏以达到最佳效果;松花江雾凇出现在冬季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只有把握观赏时机,方可看到;观赏②④则需选择适当的位置。 3.苏州园林的房、厅、回廊,多造型各异的门框、窗框,这样构置最主要的是 A.充分显示框架的美与制作工艺 B.充分突出主景 C.以此框架作为取景框,从多角度获取景观的特色与精华 D.借用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 【答案】3.C 【解析】3.苏州园林造型各异的门框、窗框,把景象框限在所看到的范围之内,从多角度获取景观的特色和精华,达到纯真、精练、集中的景观美。 4.下列旅游景观和其相关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海滨的旅游建筑——白墙、红顶或绿顶 B.北方的皇家园林——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 C.南方的私家园林——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 D.山谷的寺院庙宇——绿墙、尖顶和圆顶 【答案】4.A 5.下列诗句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答案】5.B 【解析】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选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从眼前景象联想到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做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6.北京香山游主要是观赏香山红叶,为此旅游者应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夏季雨后的时节去观赏 C.远望和俯视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D.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答案】6.C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7—8题。 7.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8.诗人在游览该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该景观时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答案】7.B 8.B 【解析】7. “望夫石”属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位置观赏。 8.观景时写出美妙的诗篇说明诗人用丰富的内心情感深入感悟自然的美,即以情观景。 9.要取得下列四种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是 A.乘船、仰观、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仰观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答案】9.A 【解析】9.第一幅为山水交映,宜乘船沿水路动态游览;第二幅为瀑布,应适当距离仰观;第三幅女神司春属于地貌酷似造型,应选择特定地点观赏;第四幅为苍山云海,观看云海,应在雨过天晴之时。 10.下图是桂林的梯田(左图)和月亮山(右图),如果要比较好地观赏它们,最佳方位是 ①梯田: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 ②月亮山:应在视野开阔的近点平视 ③均宜在适宜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观赏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0.C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和谐生美”体现了两者统一的自然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诗句做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2.在观赏苏州园林的过程中,能满足观赏者感官和心理需要最重要的条件是 A.掌握丰富的知识 B.把握适当的时机 C.保持一定的节奏 D.站在一定的高度 【答案】11.B 12.C 【解析】11.“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眼前的景观之中,达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观赏效果。 12.在观赏园林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节奏,这样既能满足感官要求,又能适应心理需要。 在广东省肇庆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国庆节前后,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 A.该山的西南 B.该山的东南 C.该山的西北 D.该山的东北 14.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植树节前后 B.五一劳动节 C.教师节前后 D.元旦前后 【答案】13.D 14.A 15.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欣赏的要求是 A.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15.D 【解析】15.由描述可知,人欣赏山时心随景化,情景交融,神思游于自然之间。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点,也是近年兴起的“假日经济”的一个亮点。据此回答16—17题。 16.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17.北京圆明园曾号称“万园之园”,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北京旅游,学生们游览圆明园时应该注意 A.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B.注意观赏角度 C.查阅其建筑风格 D.把握欣赏时机 【答案】16.C 17.A 【解析】16.A项体现的道理是综合感受;B项体现的道理是选择适当的观赏时机;C项体现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D项体现的道理是登山涉水,求质求真。答案选C。 17.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游览圆明园主要给游客以强烈的历史冲击感,学生们只有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游览时才能做到“以情观景”。 读图文材料,回答18—19题。 18.若游人在图中H湖观赏到大量的鸿雁群,则最可能是在 A.清明节前后 B.端午节前后 C.春节前后 D.中秋节前后 19.在H湖观赏鸿雁要 ①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 ②把握观赏时间与季节 ③品味鸿雁文化的内涵 ④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8.C 19.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