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实验班)(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安徽省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实验班)(解析版)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实验班)‎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A. RS与GIS B. RS与GPS ‎ C. GIS与GPS D. RS与数字化地球 ‎2. 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开垦流域荒地 扩大灌区面积 B. 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蒸腾减弱 C. 退耕还草还牧 恢复自然植被 D. 完善排灌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获取资源普查信息,需要用RS技术。将信息进行叠加、统计处理,需要用GIS技术。所以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RS与GIS,A正确。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资源普查与统计,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地区非盐渍化土地面积逐渐增加,说明盐渍化现象在减轻。‎ 根据题干中“土壤圈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可推测出导致盐渍化现象减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完善排管系统,降低地下水位,D对;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不能治理盐碱化问题,A错;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增强,B错;退耕还草还林,恢复自然植被,耕地总面积应减小,图中耕地总面积增加,C错。故选D。‎ 剪纸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陕西延安北部的安塞剪纸和江苏的扬州剪纸是我国南北方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与陕北安塞剪纸相比,江苏扬州剪纸具有的特点是(  )‎ A. 粗犷豪放 B. 质朴夸张 ‎ C. 浑厚苍劲 D. 精致细腻 ‎4. 安塞剪纸与扬州剪纸艺术风格差异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 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C.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D. 造纸技术的差异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剪纸与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陕北安塞地处北方,平坦开阔,剪纸粗犷豪放;江苏扬州风景秀美,水乡独特,因此扬州剪纸具有的特点是精致细腻,选D。‎ ‎【4题详解】‎ 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剪纸艺术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剪纸风格的差异;南北方造纸技术差异不大。据此分析选B。‎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5. 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 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 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 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 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6. 据图可判断(  )‎ A. 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 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 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 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撂荒地缺乏植被,径流量变化最大,因此图中①为撂荒地;林草地涵养水源作用最强,径流量变化最小,因此①为林草地;则②为耕地。‎ ‎【6题详解】‎ 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度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越多,因此二者呈正相关;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 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 ‎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a地区位于华北、东北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A正确。b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B正确。c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错误。d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以草甸植被为主,D错误。‎ ‎【8题详解】‎ 图中e地区位于西南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是泥石流,B对。主要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C对。沙尘暴出现在北方地区,A错。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D错。‎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技术是构建数字地球的基础;数字地球最大的特征是模拟现实;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我国的陆地几何中心位于(103°49′E ,36°03′N)。下图为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9. 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北方向 B. 出生率地区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变化 C. 2010年后,人口重心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 D. 2004-2010年,人口重心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变化大 ‎10. 制作我国人口重心图,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RS ‎ C. GPS D. 数字地球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据经纬度判断我国人口重心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A错;经济的地区差异缩小导致人口流动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人口重心变化,B错;2010年后,人口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说明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人口的回流,该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C对;从变化的度数看,2004-2010年,人口重心东西方向比南北方向变化大,D错。‎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RS遥感主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监测,GPS主要起定位导航的功能,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GIS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此地图需要借助GIS技术、利用中国人口分布图、行政区划图等地图,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地。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河流水 D. 地下水 ‎12. 图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 A. 黑河洪积扇 B. 北大山 C. 石羊河洪积扇 D. 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13. 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11. D 12. A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湖泊群的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D对。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的季节变化大,不稳定,A、B、C错。‎ ‎【12题详解】‎ 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黑河洪积扇,A对。北大山是沙尘堆积成的沙山,B错。石羊河洪积扇位于东南方向,沙山形成主要受偏北风影响,C错。湖泊群水量稳定,没有明显枯水期,D错。‎ ‎【13题详解】‎ 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生态移民,减轻环境压力,①对。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保护生态环境,②对。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减少植被破坏,③对。森林耗水量大,干旱区不适宜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④错。黑河水量小且不稳定,不适宜从黑河跨流域调水,⑤错。A对,B、C、D错。‎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 A. 海拔高,地形复杂 B. 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C. 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 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 ‎15. 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A. ①② B. ①②③ ‎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 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我国大部分地 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据此推测, 巴西大豆的播种期约在(  )‎ A. 4—5月份 B. 7—8月份 ‎ C. 1-—2月份 D. 10一ll月份 ‎【答案】14. D 15. C 16. D ‎【解析】本题以巴西人口分布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西北部为亚马孙河流域,地势较低,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雨林广布,ABC错误;该区因气候湿热、丛林阻隔、开发较晚,人口分布较少,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是热带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题干“我国大部分地 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可知,播种季节为春季;巴西位于南半球,其大豆的播种期约在10一ll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下列关于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质致密 ②地表沟壑纵横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气候比较干旱 ⑤冬季多暴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18. 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 ‎①延长了生产链 ②增加了农民收入 ‎ ‎③保持水土 ④改善局部气候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17. B 18. D ‎【解析】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及治理措施。‎ ‎【17题详解】‎ 该地为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气候比较干旱,②③④正确;黄土土质疏松,①错误;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⑤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是否延长了生产链,根据题目信息难以确定,①错误;该模式既有经济效益-多样经营,增加收入,也有生态效益-保持水土。②③④正确,故选D。‎ 森林白天可以吸收CO2,放出O2,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CO2浓度(PPM)具有如下图的明显日变化。读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19.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 日出前后 B. 12:00 ‎ C. 14:00 D. 日落前后 ‎20. 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 A. 15°E B. 75°E ‎ C. 75°W D. 150°W ‎21. 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 B. 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 C. 有凌汛现象 D.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答案】19. D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白天,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所消耗的CO2一直在增加,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一直下降,至日落前后,太阳落山,不在进行光合作用,这时CO2浓度降为最小。故答案选D项。‎ ‎【20题详解】‎ 从上题分析可知,一天中大气中CO2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大致出现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日出、日落分别约为北京时间11点和19点,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5点,因北京时间指120°E地方时,因此该地经度约为75°E。答案选B项。‎ ‎【21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因此地表易积水而形成沼泽。答案选D项。‎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3.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 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本题以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为背景区域以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展为材料,考查工业区位、煤炭产量下降和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2题详解】‎ 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建设了煤炭能源基地;呼伦贝尔位于内陆,距海较远,区域内的河流通航能力有限,因而水路运输不便利。据此选A。‎ ‎【23题详解】‎ 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关停高耗能企业,使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清洁能源得以使用,也使煤炭的需求量减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据此分析选D。‎ ‎【24题详解】‎ 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据此分析“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合理,选B。‎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5. 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降水稀少 B. 能源资源丰富 C. 地表径流少 D. 多荒漠 ‎26. 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 ‎①无改革开放的政策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经济结构单一 ④产品附加值低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④ D. ②③‎ ‎27. 榆林目前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推断(  )‎ A. 该地以轻工业为主 B. 该地区水资源充足 C. 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D. 南部水土流失,北部沙漠化 ‎【答案】25. B 26. B 27. D ‎【解析】科威特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闻名世界的原因是能源资源丰富。改革初期,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以采矿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榆林南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北部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严重。‎ ‎【25题详解】‎ 科威特是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能源资源丰富,B对。科威特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多荒漠不是它闻名世界的原因,A、C、D错。‎ ‎【26题详解】‎ 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以采矿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③④对。初期,说明有改革开放的政策,①错。该地矿产资源丰富,②错。B对,A、C、D错。‎ ‎【27题详解】‎ 榆林目前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推断该地以重工业为主,A错。该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短缺,B错。重工业区合理规划、管理,不一定环境污染严重,C错。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南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北部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严重,D对。‎ 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20%左右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可达七米左右。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 A. 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B. 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C.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D. 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29. 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 A. 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 可根本性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的难题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水资源 D. 有利于淮南市成为中国未来“光谷 ‎30. 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 A. 贵州贵阳 B. 江苏徐州 ‎ C. 四川成都 D. 内蒙古呼伦贝尔 ‎【答案】28. B 29. C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漂浮式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淮南市建设全球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也说明当地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故ACD排除。淮南位于安徽省,在全国和省内科技力量并不突出,故选B。‎ ‎【29题详解】‎ 光伏电站依赖于太阳光照,故发电稳定性较差,A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根本性解决,B错误。漂浮式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可阻挡阳光照射从而减少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当地水资源,C正确。‎ ‎【3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地区主要在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而江苏徐州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地面沉陷面积大,有利于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而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此特征,故选B。‎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西侧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利马属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市,最冷时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是名符其实的四季如春。‎ ‎(1)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2)说出利马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答案】(1)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地形起伏大,流速快。②以堆积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 ‎(2)纬度较低;离海近,受海洋(或洋流影响)‎ ‎(3)受副热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等。‎ ‎【解析】试题考查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1)从图中看①处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图中②处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2)从图中看利马位于12°S附近,纬度低,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小。‎ ‎(3)从图中看利马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等。‎ ‎3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 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 ‎(1)试分析曼扎塘湿地的形成原因。‎ ‎(2)近几十年来,曼扎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以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严重。请列举造成若尔盖湿地退化的人为因素。 ‎ ‎(3)可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地保护曼扎塘湿地?‎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多条河流汇聚;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小。‎ ‎(2)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 ‎(3)停止沼泽排水,逐步退草还湿;保证周围河流对湿地的水源补给;控制载畜量。‎ ‎【解析】‎ ‎(1)湿地的形成主要从“来水”和“去水”两个角度分析。“来水”有降水、冰雪融水、径流输送和地下水补给等;“去水”主要有径流排出以及蒸发、下渗。图示曼扎塘湿地位于青藏高寒区,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湿地的成因。‎ ‎(2)高原湿地的人为破坏,主要是过度利用和人为改变湿地功能。如文字材料所示的挖渠排水,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载畜率高达158.1%等。‎ ‎(3)湿地的有效保护,要针对破坏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根据上题湿地退化的原因,可以从停止沼泽排水,保证周围河流对湿地的水源补给和控制载畜量三个方面进行。‎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简图,W国是世界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甲河干流上建设了多个梯级水电站。向日葵原产热带,喜日照,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W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该国向日葵种植面积广,葵花籽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好,属绿色有机农产品。‎ ‎(1)判断甲河在N城市流段径流量最大值出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该区域葵花籽属于绿色农产品的原因。‎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向日葵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春季 理由:N城市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差异较小;冬季寒冷,积雪不易消融;N城市春季气温回升,春季降水与冬季积雪融水叠加,河流径流量达到一年最大值。‎ ‎(2)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不易过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最低气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该区域农作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向日葵用水不足问题;为向日葵生产和葵花籽油加工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葵花籽(和葵花籽油)运输;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任答3点)‎ ‎【解析】本题以乌克兰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材料,考查河流的开发。‎ ‎(1)由图中经纬度和降水柱状图可知,W国为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差异较小;冬季寒冷,积雪不易消融;N城市春季气温回升,春季降水与冬季积雪融水叠加,河流径流量达到一年最大值。‎ ‎(2)绿色农产品主要体现在无污染方面,说明病虫害少,衣药使用少,这样可以结合生物灾害防治的角度,强调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状况不适合病虫害的生存和繁殖即可,包括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不易越冬,夏季温差大,不利于病虫害生存和繁殖等方面。乌克兰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不易过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最低气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该区域农作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有能够给该国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水电清洁且廉价,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调节了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抬高了水位,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水面较大,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调节水量的季节变化,防御早涝灾害。‎ ‎34.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甲河段水文特征。‎ ‎(2)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有哪些? ‎ ‎(3)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成因。‎ ‎【答案】(1)甲河段水文特征: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有结冰期,水流急。‎ ‎(2)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多;本区域能源消费较少;电力输出成本高;生态脆弱。‎ ‎(3)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灾害预警和救援能力较弱。‎ ‎【解析】‎ ‎(1)甲河段流经青藏高原,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水文特征是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海拔高,气温低,有结冰期。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2)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多。本区域经济水平低,能源充足,消费较少。距东部市场远,电力输出成本高。区域内生态脆弱。‎ ‎(3)乙区域位于恒河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富。区域内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属于发展中国家,灾害预警和救援能力较弱。所以乙地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