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A. 均质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开放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区域是地球表面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区域的特征不同,因此,区域的差异性成为划分区域的依据。均质性、整体性、开放性同一区域内的特性或特征,不是区域间的明显不同特征体现,不能作为划分依据。据此分析本题选C。‎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上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 库布齐沙漠 B. 土默川平原 C. 呼和浩特市 D. 阴山山脉 ‎3.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条件稳定 B. 灌溉条件改善 C. 年降水量增多 D. 黄河水量减少 ‎4. 为防治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宜采取措施有(   )‎ ‎①秸秆还田,改良土壤 ②完善排水系统 ③建库蓄水,储存水资源 ④增加水量,大水漫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 C 3. B 4. A ‎【解析】‎ ‎【2题详解】‎ 自然要素划分的区域之间边界一般比较模糊,而行政划分的区域则界线明显,选项中库布齐沙漠、土默川平原、阴山山脉都属于自然分区,只有呼和浩特市属于行政区划,据此分析本题选C。‎ ‎【3题详解】‎ 河套平原居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缺乏水源导致该地“地固泽卤,不生五谷”。而今天其变成“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通过修建灌渠,改善了灌溉条件,解决了水源问题,B对。该地的地质条件相对稳定,A错;近些年,这里的年降水量没有大的变化,C错;黄河水量减少会加剧这里的水源缺乏,不会促其粮食增收,而且,近些年,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改善,该段黄河水量稳中有增,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B。‎ ‎【4题详解】‎ 河套平原地区日照强烈,蒸发大,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可抑制下层土壤盐分上移,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的危害,①对;完善当地的排水系统,使水分尽快排出,可防治土壤盐碱化,②对;建库蓄水、储存水资源会加剧水分蒸发,导致盐分残留地表,会加重土壤盐碱化,③错;大水漫灌会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④错。据此分析本题选A。‎ ‎【点睛】土地盐碱化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多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 ‎5.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功能( )‎ A.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B. 定位、导航、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C. 地理空间数据的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D. 数字地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定位、导航、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B对;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属于RS功能;地理空间数据的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属于GIS的功能;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整合及衍伸功能,并不只是导航系统的功能,也不是我国北斗导航的主要功能。据此分析本题选B。‎ ‎【点睛】‎ ‎"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数字地球"将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和RS B. GPS和GIS C. RS和数字地球 D. RS和GIS ‎7. 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 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B. 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C. 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D. 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答案】6. D 7. C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为载体,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答案选C项。‎ ‎【7题详解】‎ 人口热力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 人口密集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 ‎ 的布局等用地类型。C正确。但是不通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ABD错误。‎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8.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 风力作用强烈 C. 干旱为主 D. 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故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为主,C项正确。‎ ‎【点睛】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1.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2.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3.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4.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5.主要湖泊:罗布泊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6.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9.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是( )‎ A. 森林 B. 湿地 C. 草原 D. 海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森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噪音污染、调节温度、改良气候等,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湿地具有净化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草原、海洋虽然也具有重要的调蓄功能,但并不具备这样的称谓。据此分析本题选A。‎ ‎【点睛】森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泥沙流失、涵养水源、减少风沙危害、丰富生物品种、减轻噪音污染、优化投资环境、美化自然环境、调节温度、改良气候,因此人类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10.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 )‎ ‎①维持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为世界提供优良红木 ④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为世界提供优良红木是经济效益,不是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③不符合要求,据此分析本题选C。‎ ‎【点睛】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及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⑴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迎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⑵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⑶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⑴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⑵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⑶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 )‎ A. 热量丰富,植物生长快 B. 微生物多,生物残体分解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土壤深厚,容易被侵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的植物体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崩溃,C对。A项热量丰富,植物生长快,这是优势,B项是导致土壤贫瘠的原因,D 项土壤容易被侵蚀并不是因为土壤深厚,而是和大雨的淋洗有关。据此分析本题选C。‎ ‎【点睛】由于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又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崩溃。‎ 读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目前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是( )‎ A. 美国中部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巴西亚马孙平原 D. 非洲东非高原 ‎13. 关于图中a→d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b,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原因是植被被焚烧,养分回归到土壤中 B. b→c,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枯枝落叶减少 C. c→d,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变化不大,原因是弃耕土地的植被处于恢复期 D. d以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14. 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其原因不包括( )‎ A. 有机质分解旺盛 B. 淋溶作用强 C. 养分循环快 D. 枯枝落叶稀少 ‎【答案】12. C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美国中部平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非洲东非高原均不具有热带雨林气候,选项中只有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拥有大量的雨林分布,最可能在这里分布迁移农业,故本题选C正确。‎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从a→b,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原因是随着植被的日渐繁茂,枯枝落叶不断增加,使土壤中的养分增多,A错; b→c,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土壤养分被作物逐渐消耗,加上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后,养分淋洗、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断下降,B错;c→d,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变化不大,原因是弃耕土地的植被处于恢复期;d以后,弃耕后,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回升,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 ‎【14题详解】‎ 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其原因是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生长旺盛,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分解旺盛,淋溶作用强,养分循环快,淋溶作用强,土壤较贫瘠。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热带雨林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形成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由于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呼伦湖(图1)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图2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呼伦湖被誉为“草原之肾”无关是(   )‎ A. 湖泊面积大,与多条草原河流相通 B. 纬度高,气温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受抑制 C. 出露泉点多,地下水补给量大 D.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入湖水体洁净 ‎16. 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    ) ‎ ‎①湖水盐度增加 ②温差增大 ③周边草场退化 ④水土流失加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15. D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呼伦湖被称为“草原之肾”是因为呼伦湖自净能力强、水质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呼伦湖的面积较大,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注入,水经额尔古纳河流出,水体更新速度快,自净能力强;该湖泊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湖泊水质好;该湖泊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地下水补给量大,水体更新速度快,提高了湖泊的自净能力;该湖泊以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据此分析本题选D。‎ ‎【16题详解】‎ 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说明湖泊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湖水盐度增大,故①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导致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气温的日较差增大,故②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可能导致草场退化,故③正确;水土流失加剧说明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加强,而该湖水位下降,湖水补给量减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能力会减弱,水土流失不会加剧,故④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 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 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 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18. 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林地间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上游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C对。过度砍伐,树木减少,不是树木死亡主要原因,A错。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是全球性问题,不是该地树木死亡主要原因,B错。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与地下水位下降无关,D错。‎ ‎【18题详解】‎ ‎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配置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①对。既获得经济效益,又生态效益突出,②错。植被增加,农田蒸发量减小,空气湿度增加,③错。耕作业发展,林地间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④对。D对,A、B、C错。‎ ‎【点睛】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上游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配置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既获得经济效益,又生态效益突出。‎ 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成的首座水电站。下图为藏木水电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该河流干流建设水电站的优势是(  )‎ A. 海拔高 B. 水量大 C. 落差大 D. 河谷宽 ‎20. 藏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的主要意义是(  )‎ ‎①促进旅游业发展  ②减轻地质灾害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提供电力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9. C 20. D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与印度相比,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属于上游河段,落差大,故选C。‎ ‎【20题详解】‎ 藏木水电站建设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提供电力能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水能资源开发。‎ 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 市场广阔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2.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 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C.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D.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21. A 22. D 2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1题详解】‎ 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建设了煤炭能源基地;呼伦贝尔位于内陆,距海较远,区域内的河流通航能力有限,因而水路运输不便利。故选A。‎ ‎【22题详解】‎ 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关停高耗能企业,使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清洁能源得以使用,也使煤炭的需求量减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故选D。‎ ‎【23题详解】‎ 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故选C。‎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下列小题。‎ ‎24. 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 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 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 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 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5.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相同的是 A. 水运便利 B. 劳动力充足 C. 气候适宜 D. 天然气丰富 ‎26.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A. 地形平坦 B. 温差大,光照足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答案】24. A 25. D 26.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盆地。‎ ‎【24题详解】‎ 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①塔里木河和②长江,所以①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而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②河气温高,不会结冰,所以没有凌汛;②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因雨季长,所以汛期长。故选A。‎ ‎【25题详解】‎ 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甲盆地的河流水量小,乙河流速快,所以水运条件差;甲盆地人口稀少,劳动力少;甲盆地气候干旱。故选D。‎ ‎【26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而受地形影响小;土壤和水源条件都比乙盆地差。故选B。‎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完成问题。‎ ‎27. 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 )‎ A. 梯级开发 B. 旅游 C. 航运 D. 防洪 ‎28.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D. 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9. 目前中国大部分河流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的经验借鉴不够充分的是( )‎ A. 防洪灌溉 B. 发展旅游 C. 发电航运 D. ‎ 统一管理 ‎30.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 土地退化 B. 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 冶炼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 酸雨污染 D. 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 臭氧层空洞 ‎【答案】27. A 28. A 29. D 30. D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的核心。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旅游、航运、防洪都属于其综合功能或效益的一部分,据此分析本题选A。‎ ‎【28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田纳西河流域结合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火电、核电的开发,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有利于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长廊的形成。旅游业的发展不会形成工业长廊;修坝改善通航条件并非工业长廊的成因;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化,并不是工业长廊的成因。据此分析选A。‎ ‎【29题详解】‎ 目前中国大部分河流开发整治中,大部分实现了防洪灌溉、发展旅游、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但很多河流并没有像田纳西河开发治理中一样实现统一管理,据此分析本题选D。‎ ‎【30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如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导致土地退化;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冶炼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加上当地湿润的气候,导致该地出现酸雨污染,ABC正确;但早期开发中,该地经济落后,该流域的空调冰箱并未大量应用,也就不会造成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产生臭氧层空洞并不是该地早期开发造成的,据此分析本题选D。‎ 二、简答题(共40分)。‎ ‎31.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33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至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27座平原水库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二: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黑河是我国第二大 (内或外)流河,补给水源主要是 和山地降水。‎ ‎(2)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 ‎(3)简要分析额济纳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的措施。‎ ‎【答案】(1)内,高山冰雪融水 ‎(2)冬季 ‎(3)原因:气候干旱,河流流量小;人口和耕地大量增加;中游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缺水。(任答两点得满分)‎ 措施:提高环保意识;贯彻环保法规;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上游生态退耕;封沙于林,恢复植被;生态脆弱区禁止农牧业活动。(任答三点得满分)‎ ‎【解析】‎ ‎【分析】‎ 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该区域位于祁连山北麓,周围沙漠环绕,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水以祁连山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所以流量小的季节在冬季。草场的退化有多种原因,其中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多年来,随着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对水的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干旱河谷地区,上游对水的过多利用,使下游植被因缺水而枯死。全流域统一治理规划用水、恢复地表植被是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 ‎【详解】‎ ‎(1)黑河地处内陆,并消失在荒漠之中,属于内流河,它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域处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2)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该河的河水以祁连山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所以该河流量最小时期在冬季。‎ ‎(3)额济纳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居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流量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和耕地大量增加;水源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由于流域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近年,随着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对水的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干旱河谷地区,上游对水的过多利用,使下游植被因缺水而枯死。因此出现中游过度用水、、下游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的措施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公众认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如要加强教育,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贯彻环保法规;全流域统一规划用水,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依据当地缺水的实际,要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适度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生态脆弱区禁止农牧业活动等等。‎ ‎【点睛】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治理措施和经验 ‎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32.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瓜州风电资源开发的条件。‎ ‎【答案】有利:风力资源丰富(大风日数多,受狭管效应风力强劲);土地资源丰富(隔壁、沙漠广布);消费市场广阔。‎ 不利:投资大,成本高;市场距离远;风力资源不稳定,季节差异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压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因素,其中有利因素主要从大风日数多和多荒漠、戈壁等建设场地、市场等方面分析;不利区位条件主要分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 ‎【详解】评价瓜州风电资源开发的条件应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其中有利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丰富和多荒漠、戈壁等建设场地且消费市场广阔;不利因素主要分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表现为风电站投资大,该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该地经济较为落后,电能的需求少,距离电力主消费市场距离远;风力资源受天气影响,季节差异明显,发电量不稳定;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建设风电站会增加生态环境压力。‎ ‎【点睛】风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无污染,与煤炭相比,不产生污染,可再生;与水能相比,不会淹没耕地,产生移民。风电站投资大,发电量受自然因素影响,发电量不稳定。‎ ‎33.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分析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并简述其生态功能。‎ ‎【答案】形成条件:冷湿气候;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排水不畅,水体堆积;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等。‎ 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详解】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该地的土质黏重,阻滞水体,使得地表水不易下渗等。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被称为天然水库;湿地具有净化功能,可以降解污染物;湿地物种丰富,号称物种基因库,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点睛】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