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衡阳市八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期中理科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本卷共两道大题, 分值100分,时量60分钟) 命题:谭文岳 审题:全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至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读北斗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发射时,英国伦敦(国际标准时间)的区时是( ) A. 11月19日18时7分 B. 11月18日17时7分 C. 11月19日10时7分 D. 11月18日18时7分 2. 北斗三号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是( ) A. 环境监测 B. 城市规划 C. 灾情评估 D. 定位导航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二者相差8小时。国际标准时间早比北京时间晚,早加晚减,因此英国伦敦(国际标准时间)的区时是11月18日18时7分。故D正确。 【2题详解】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故D正确。环境监测与灾情评估主要利用遥感技术(RS);城市规划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故A、B、C错误。 【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加)。 3.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在地球上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是由于( ) A. 月球自转与月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B. 月球背面始终是黑夜 C. 月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D. 月球与地球相对静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月球的运动特征。 【详解】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使得地球上的人始终看到月球的一个侧面。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将圆周运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关键知道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地球上的人始终看到一侧面。若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地球上的人必将能看到月球的全貌。 4.《流浪地球》引发天文热,影片中描述人类利用木星引力,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木星引力大主要是其( ) A. 表面温度高 B. 体积质量大 C. 平均密度大 D. 公转速度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天体引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故木星引力大主要是其体积质量大,故选B。 【点睛】万有引力F=G*M*m/r^2 (G表示是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 ;M和m分别表示两天体的质量,r是两天体间质心的距离。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雅丹”在新疆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广泛分布于干燥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雅丹地貌常见于 ( ) A. 珠江三角洲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6. 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分布于新疆。四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故D正确。 【6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风力侵蚀,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容易。 7.我国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火粪,产生滚滚浓烟。农民这样做的作用是( ) A. 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 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 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 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烧火粪的时间是夜晚,没有太阳辐射,浓烟使夜晚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尘埃杂质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 8.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①中地面受热处空气因受热膨胀上升;图④中,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应上升,而海洋上温度低,气流应下沉;图②表示夜晚,陆地降温速度快,气温低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下沉,海洋上升,图示正确;图③中,城市因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热多,所以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图示正确。据此选B。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10.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9. C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仔细读图,图中亚洲大陆上为高压中心,海洋上为低压中心,北半球为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答案选A。 【10题详解】 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A错;比图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B对;C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但南半球为东南信风,风向错误,C错;D图显示的是春秋两分日的情况,D错。答案选B。 考点:等压线图的判读,气压带、风带的推移规律。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褶皱 B. 乙——山岭 C. 丙——谷地 D. 丁——向斜 12. 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内力挤压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变质作用 【答案】11. D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甲处岩层呈水平状,没有发生褶皱;乙处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丙岩层断裂,且发生了错动,判断为断层;而丁处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为向斜。故选D。 【12题详解】 甲处是石灰岩地区,其地貌为峰林,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 考点:地质构造判断、地貌成因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4. 如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①图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②图表示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 ③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图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对。 【14题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C。地中海气候是副高和西风的交替控制,热带雨林气候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如果陆地表示亚洲大陆,海洋表示太平洋,下列关于图中①环节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亚的冬季风 B. 南亚的冬季风 C. 东亚的夏季风 D. 南亚的夏季风 16. 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⑤环节的有( ) A. 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 长江 D. 未登陆的台风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表示水汽输送,方向为从东南向西北。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故C正确。 【16题详解】 ⑤环节代表地表径流,从陆地流向海洋;长江东流入东海,故C正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天山冰雪融水消失于内陆,故A、C错误。未登陆的台风不能直接参与地表径流输送,故D错误。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注意图下的方向。第二小题注意题干要求“直接参与”。 美国一家天气预报网站曾拿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招牌,用户只要输入城市或地区的英文名称,“奥巴马”就会向其预报天气并给出着装建议,(下图为12月某日的信息,数字表示当日最高气温,单位为℃)。 回答下面小题。 17. “奥巴马”的不同着装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有序性 D. 联系性 18. 当日昼夜温差最小(仅考虑天气状况)和日均温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A. 新加坡 北京 B. 上海 北京 C. 新加坡 上海 D. 北京 上海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地理环境特征为整体性和差异性两大特性。不同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温度不一样,着装不同,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故B正确。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见三城市的该日的天气特征为新加坡阴天、上海和北京为晴天;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这样昼夜温差较小,因此昼夜温差最小的为新加坡。三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因此日均温最低。故A正确。 【点睛】解读图形信息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广深港高速铁路全长约140公里,其中香港段线路长26公里,全为隧道和地下车站。下图为“广深港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广深港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 自然 B. 社会 C. 经济 D. 技术 20. 香港段全为隧道和地下车站,其主要目的不包括( ) A. 减少建设的成本 B. 减少对地面交通干扰 C. 保护主城区环境 D.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线路长26公里,全为隧道和地下车站说明该铁路工程量大,建设需大量资金,因此广深港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故C正确。 【20题详解】 香港段全为隧道和地下车站说明该铁路建设需大量资金,会增加建设成本,A不是其目的,符合题意;建设隧道和地下车站可以减少对地面交通干扰、保护主城区环境、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故A正确。 21.红海海域面积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是( ) A. 变小消亡边界,挤压收缩 B. 变小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 变大温室效应,海面上升 D. 变大地壳运动,板块张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详解】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由于不断发生板块张裂运动,其面积会逐渐增大,将会形成新的大洋,D正确。故选D。 【点睛】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22.伊犁河是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一条内流河,该河的汛期主要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春季和夏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详解】读题干可知,伊犁河是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一条内流河,该区域深居内陆,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形成汛期,B正确;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流。故选B。 读“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若A-B是30°纬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环流分布在北半球,A处的陆地为季风气候区 B. 分布在南半球,A处大陆气候温暖而湿润 C. 分布在西半球,形成季风环流 D. B处常形成苔原植被 24. 若A-B60°纬线,那么该海域是在哪半球,其中乙洋流属于( ) A. 北半球、暖流 B. 南半球、寒流 C. 北半球、寒流 D. 南半球、暖流 【答案】23. B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若A-B是30°纬线,则该洋流系统以30°纬线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应为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为暖流,暖流对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B正确,A错误。季风环流分布在北印度洋海区,而北印度洋位于东半球,故C错误。B处位于中低纬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景观,故D错误。 【24题详解】 以60°纬线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仅存在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故排除B、D。在北半球,乙洋流为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的延续,故A正确。 25.长沙在在许多街道采取了包括透水沥青铺装、碎石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其目的是( ) A. 增加地表径流 B. 增加雨水下渗 C. 减少地表蒸发 D. 降低地表温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 【详解】滴水湖环湖景观带采用透水铺装,包括了蓝色彩色沥青路面铺装、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装和碎石铺装,增加雨水下渗,达到雨水就地下渗吸纳的海绵城市要求,在降雨时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故选B。 【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6.下图是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景观,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高原为主,地表千沟万壑 B. 气候湿热,原始森林茂密 C. 黑土广布,土层深厚肥沃 D. 草类茂盛,遍地牛羊成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 【详解】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竹楼通风条件极好,冬暖夏凉、防潮防水,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自然环境。故选B。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下图是“我国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气旋 28. 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 A. 寒冷干燥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炎热多雨 【答案】27. A 28.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学生要掌握天气系统的特征,能够判断出属于何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出现的时间。 【27题详解】 从图中看天气系统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所以说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冷锋,选择A。 【28题详解】 从图中看天气系统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所以说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多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选择A。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 ) A. 山间低地 B. 山前冲积扇 C. 盆地中部 D. 山谷地带 30.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城镇和人口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有冰雪融水存在,水源充足,易形成城镇和交通线。故B正确,A、C、D错误。 【30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城镇和人口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故C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31.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____地貌,丁处是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____作用有关。 (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答案】(1)乙 (2)谷地 外力 (3)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4)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5)乙处 丙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结构和构造地貌及其实践应用。 (1)背斜的岩层一般向上拱起,乙处属于背斜。丁处是向斜,丙处是断层;甲处位于背斜的右翼,是未被侵蚀遗留下来的山地。 (2)乙处的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被侵蚀形成谷地。丁处是向斜,因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因此它们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后遭受外力作用侵蚀或堆积形成。 (3)乙处背斜顶部,因受挤压张力影响,岩石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4)丁处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槽部岩石变得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背斜处,因其岩层成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并且不易积水;而丙处位于断层处,在断层处进行工程建设易诱发断层活动,发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甲处位于背斜顶部的边缘,岩石松散破碎,易被风化侵蚀,不应在此修建隧道。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9年1月国务院批准某快递公司在乙城市建设我国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该城市距武汉约1小时车程。 (1)甲、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丙地相比,甲地水质 (填“好”或“差”),可调水量 (填“大”或“小”)。 (2)长江中游河湖密布.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 (填“快”或“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 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 (填“增大”或“减小”)。 (4)说出在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 【答案】(1)好 小 (2)慢 地方性 (3)增加 夏 减小 (4)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水北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上游,沿线人口及工农业较丙(地处长江下游)少,水质较好,但是水量较小。 (2)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较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条件发生明显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增加,夏季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量多,库区淤积量大,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4)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要从需求、交通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