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

理科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分)‎ ‎1.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某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安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问题。 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A. ①时段 B. ②时段 C. ③时段 D. ④时段 ‎2.对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风向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地转偏向力 B.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C.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转偏向力 ④风向 D. ①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摩擦力 ‎3.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 读下方“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4-5小题。‎ ‎4.图中B处的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5.在气压带A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 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温暖干燥 D. 温和湿润 如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6题。 6.乙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受地形的影响  ③受沿岸海水流动的影响。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 ,回答下列7-8题: ‎ ‎7.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8.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 ②弱、③强 B. ①强、③弱 C. ②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 ‎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右图)。据图完成下列9-10题。 ‎ ‎9.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 防太阳暴晒 B. 防病虫害 C. 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 防洪、防涝 ‎10.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 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 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 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11.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反气旋的影响 C. 锋面的影响 D. 气旋的影响 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12-13题 ‎12.据图判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3.5、6日的天气特征是 A. 天气晴朗 B. 阴雨、大风 C. 绵绵细雨 D. 降雨、升温 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冻结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形成冰雪美景。据此完成下列14-15题。 ‎ ‎14.上面右图所示可能发生霜冻的日期是 A. 20~21日 B. 21~22日 C. 22~23日 D. 24~25日 ‎15.图示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B. C. D .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16-17小题。‎ ‎16.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1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18-19题。 ‎ ‎1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植物蒸腾 D. 下渗 ‎1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20-21小题。‎ ‎20.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分别是()‎ A. ③② B. ②④ C. ③① D. ①②‎ ‎21.受②控制时,我国可能会出现的天气是()‎ A. 长江中下游初夏的梅雨 B. 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 C. 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 D. 贵州冬季的阴雨天气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引南水609亿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计收水19亿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22-23题. ‎ ‎22.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d B. b C. c D. a ‎23.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 A. 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B. 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 使水循环速度减慢 D. 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25-28题 ‎ ‎25.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 ‎26.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减湿 B. 降温减湿 C. 增温增湿 D. 降温增湿 ‎28.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 A. A B. B C. C D. D ‎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刚果河流经中非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面29小题。 ‎ ‎29.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的气候 A. 类型多样 B. 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 不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D. 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读印度洋某月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30-32各题 30.该月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1.形成M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 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 C. 东南信风 D. 东南季风 ‎32.N洋流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 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渔场 B. 促进了沿岸荒漠的形成 C. 加快了南行海轮的航速 D. 加剧了沿岸气候变暖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下图示意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33-35小题。 ‎ ‎33.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大 B. 工业密度大 C. 景点密度大 D. 建筑密度大 ‎34.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 A. 保持温度恒定 B. 节约建设用地 C. 减轻地面震动 D. 避免雨水渗漏 ‎35.京张高铁的修建有利于 A. 解决货运紧张问题 B.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 劳动力向西部转移 D. 加快沿线矿产开发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读图完成36题 36.如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综合性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期末考试结束后,家住黑龙江漠河的小明同学计划于2019年1月底坐高铁到唐山的表哥家串亲戚,暂住后与表哥一同乘火车前往海南三亚过除夕,在2月19号元宵节当天返回家乡团圆。据此回答下列37-38小题。‎ ‎37.小明从漠河到三亚一路依次见到的自然景观是 A. 高寒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38.小明此次旅行见到的不同景观,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39-40题 ‎ ‎39.图中A—B—C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草原、荒漠、森林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荒漠、草原、森林 ‎40.上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 非地带性的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C. 沿纬度方向的分异 D.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1题. 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 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带 C. 丙山地基带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D. 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下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下列42-43题。 ‎ ‎42.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A. 植被较丰富 B. 距海洋较近 C. 土壤较肥沃 D. 相对高度较大 ‎43.山麓自然带①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4.下列各选项中,生物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A.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B.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C.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孢子植物 D. 裸子植物→孢子植物→被子植物 下图为海南岛聚落和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 45.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河流 B. 政策 C. 气候 D. 地形 ‎46.关于甲、乙两聚落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甲聚落的规模小②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③甲最可能为城市聚落④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47.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炭、石油 B. 天然气、潮汐能 C. 风能、水能 D. 核能、可燃冰 ‎ 下图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48-50各题。 ‎ ‎48.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表现为 A. 随时间推移由强变弱 B. 农业社会最弱 C. 工业社会最强 D. 后工业社会最强 ‎49.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污染程度表现为 A. 农业社会最重 B. 由轻到重 C. 由重到轻 D. 由轻到重再到轻 ‎50.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与其主要依赖的自然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A. 采猎文明——矿产资源 B. 农业文明——土地资源 C. 工业文明——气候资源 D. 后工业文明——生物资源 理科地理试卷 ‎【答案】‎ 1. C 2. B 3. C 4. A 5. A 6. B 7. D 8. D 9. C 10. A 11. A 12. A 13. B 14. D 15. B 16. B 17. C 18. D 19. A 20. A 21. C 22. D 23. A 24. C 25. B 26. A 27. C 28. C 29. D 30. A 31. B 32. B 33. A 34. C 35. B 36. C 37. D 38. A 39. A 40. A 41. D 42.D 43. D 44. B 45.D 46. A 47. C 48. A 49. D ‎50. B 【解析】‎ ‎1. 本题考查气象灾害和读图分析能力。据材料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所以发生倒春寒时,应该是气温下降的时期,图示①时段和④时段时气温上升,不会发生倒春寒,AD错误;②时段平均气温较高,而③时段气温下降,且气温较低,所以易发生倒春寒,B错误,C正确。故选C。‎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采取的措施主要就是保温。塑料薄膜可以阻止地面长波辐射透过,增加大气逆辐射,有很强的保温作用,可以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B正确;增大通风条件、大量施肥、施药都不会增加热量条件,不能防寒保温,AD错误;给茶树培土,虽能保护根部,但不能保护干、枝、叶部分,C错误。故选B。‎ ‎2. 略 ‎3.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沿海地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流下沉,形成相对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错;反之,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C正确;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及交通排出大量的人为热,形成热岛,市区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A错;热力环流主要是由地表冷热不均而形成的,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B错。故选C。‎ ‎4~5.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南北对称分布。 【解答】 读图,图中B处位于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全球各气压带名称及气流状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受低气压带控制一般多阴雨天气,受高压带控制一般为晴朗天气。 【解答】 读图,①处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常年高温多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乙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②地形不是该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不符合同意。 ‎ ‎③是季风影响沿岸海水流动,而不是沿岸海水流动影响季风,不符合同意。 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影响该地季风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故选:B。 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吹东北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降温快为高压,赤道附近海域降温慢为低压,从而形成气压差,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夏季风吹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后到达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南亚季风形成的原因,难度相对大,该区域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形成原因不同,要注意区别。‎ ‎7~8. 【分析】 本题考查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 据右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属于荒漠景观,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是荒漠中有水出露的地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叫地方性分异规律,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相互传递的过程。 【解答】 据左图各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与①无关;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即②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即④弱,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10. 【分析】 本题考查网纱防冻的作用,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网纱防冻的特点和大气受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网纱是防冻措施,不是防太阳暴晒的,A错误; 寒潮来之前用网纱覆盖,本身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因此B错误; 网纱覆盖后,茶树叶面不直接霜冻,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正确; 网纱不能防洪、防涝,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点火生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损失的地面辐射,A正确; 熏烟不能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烟主要是颗粒物,B错误; 熏烟没有增强地面辐射,只是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损失的地面辐射,C 错误; 大气逆辐射增强没有增加大气温度,D错误。 故选A。‎ ‎11. 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形成了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形成了冬季风和夏季风. 故选:A.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的原因是两个: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此题考查季风的知识.此题考查季风的成因,明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难度不大.‎ ‎12~13. 略 略 ‎14~15. 本题考查霜冻。霜冻灾害是指在最低气温>0℃的较温暖季节里,在晴朗的夜间(图中24-25是晴天),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热量损失较多,最低温度降到0℃左右,长出现霜冻;图中日最低温出现在25日,且是晴天。故选D。‎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读右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幅度大,天气转晴,应是冷锋。读图可知,A图锋面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同,为暖锋;B图为冷锋(锋面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反);C图中心为低压,为气旋;D图中心为高压,为反气旋。故选B。‎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点。材料反映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下,气温明显下降,出现阴雨,降温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受冷锋影响,可能形成寒潮天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17. 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根据图中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雨带在Ⅲ地区时,时间约为4-5月;雨带在Ⅰ地区时,时间约为7-8月。故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6~7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长达半月之久的“梅雨”季节。综上,B对,ACD错。故选B。‎ 本题考查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结合上题分析,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Ⅰ华北一带,说明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使雨带长期滞留于南方,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将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灾情,C对;反之,夏季风势力较强时,会出现南旱北涝,A错。根据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南北皆旱、南北皆涝一般不会出现,BD错。故选C。‎ ‎18~19. 本题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题意知,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增加了雨水的下渗,故影响的主要是水循环的下渗环节,D对;通过影响下渗而间接影响径流,对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影响较小,ABC错。故选D。‎ 本题考查“雨水银行”的意义。根据图及题意知,“雨水银行”可在雨季过滤丙储蓄雨水,从而减少城市内涝,①对;非雨季净化后的雨水可浇灌绿地,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②对;“雨水银行”中的水没有汇入江河,不会提高江河水位,③错;城市内水资源增多,热岛效应减弱,④错。因此,①②正确,所以A正确,BCD错。故选A。‎ ‎20~21. 【分析】 本题考查气旋与反气旋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的能力。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气旋是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故①项错误,③项正确;反气旋是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故②项正确,④项错误。综上,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反气旋与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的能力。掌握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带来晴朗的天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 由上题可知,②为北半球的反气旋。长江中下游初夏的梅雨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故A项错误。                B.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气旋,故B项错误。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是反气旋造成的,故C项正确。                 D.贵州冬季的阴雨天气是昆明准静止锋造成的,故D项错误。 ​故选C。‎ ‎22~23.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属于水循环的那个环节。读图分析,a表示地表径流,b表示下渗,c表示地下径流,d表示陆地蒸发,e表示降水。南水北调工程改变的是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故属于a环节,故D对。故选D。‎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北京的影响是减少抽取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故A对。不会加剧热岛效应,改变气候,也不会使得水循环的速度减慢,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北京居民水价阶梯上涨的主要目的。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家庭节约用水,故C对。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农业没有关系,水质和水价关系不大,居民产生的污水还是需要排放,ABD错误。故选C。‎ ‎24.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从①到⑨洋流分别为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寒流)、秘鲁寒流,其中属于暖流的有①②③⑤⑦. 故选:C.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 ‎.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本题以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5~28.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知: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大洋东岸即大陆西岸为寒流,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解读图中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从而形成渔场,A正确;②③处未形成渔场,BC错误;④处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调动所学知识知: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获取解读图中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知:图中C洋流流向由①到②,能将污染的海水从①带到②,C正确;而ABD洋流不在①到②之间,几乎不受其影响;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9.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并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解答】 根据材料及图可知,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解答】 根据图,刚果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受雨水的影响,流量季节变化小,A错误;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广泛,植被覆盖度高,河流的含沙量小,三角洲发育差,CD错误;刚果河支流众多,呈扇状水系结构,B正确。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利用,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流域开发相关知识。 【解答】 A.东部地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明显,地貌景观多样,故A不符合题意。 B.流域内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树木品种多,故B不符合题意。 C.‎ 根据资料可知,刚果河流量大,季节分配均匀,上游河段,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故C不符合题意。 ​​D.种植业发展速度快,当时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也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0~32. 【分析】 ​​本题考查季风洋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读图分析能力和季风洋流的应用。​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印度洋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夏顺冬逆。此时图中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时间为冬季,A对,BCD错。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读图分析能力和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是由东北向西南流动的洋流,冬季南亚地区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所以M洋流的动力是东北季风,B对,ACD错。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读图分析能力和洋流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促进了沿岸荒漠的形成,B对,D错;世界性大渔场一般在寒暖流交汇处,A错;南行海轮与洋流流向不一致,速度减慢,C错。 ​故选B。‎ ‎33~35. 【‎ 分析】 本题考查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影响交通线站点布局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包括:经济和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科技是保障。其中经济和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城镇分布等,京张高铁修建主要是疏解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所以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大,交通压力比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熟记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京张高铁动车组时速高达350公里,对线路的平整度、笔直度要求极高。而八达岭地势险峻,起伏大。所以为了保护京张高铁的平稳运行,通过修建,修建八达岭隧道来减缓坡度,减轻地面震动,故C正确,ABD错误。 ​选C。 【分析】 本题考查京张高铁的修建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的分析思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铁路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区际联系。高铁还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客运和货运的紧张矛盾;加强区际联系;缩短出现时间和提高运营效率;形成客运专线。‎ A.高铁是客运,解决客运紧张问题,故A错误。‎ B.高铁能加强区际联系,京张高铁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故B正确。‎ C.京张高铁的修建有利于劳动力向京津地区转移,故C错误。‎ D.高铁是客运,解决客运紧张问题,不能促进沿线矿产开发,故D错误。​ ​故选B。‎ ‎36. 解:由题,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图中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 故选:C. 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以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37~38. 【分析】 本题考查纬度地带性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纬度地带性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从漠河到三亚即从高纬向低纬,自然带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纬度地带性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纬度地带性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从漠河到三亚,即从高纬向低纬,热量逐渐增加,自然景观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此季节为冬季,我国昼短夜长,6点之后日出,A错误。 B.唐山的纬度比漠河低,昼长要长,B正确。 C.只有二分日三亚才会6点日出,18点日落,C错误。  D.从三亚返回漠河家乡时,唐山昼渐长,夜渐短,D错误。 ​故选B。‎ ‎39~40. 略 ‎ 略 略 ‎41. 解: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水平自然带的分布,由甲、乙、丙三地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可知,甲的基带应是针阔混交林带,丙的基带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根据三座山脉的基带可以判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乙-甲.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山麓地带的热量有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三地同一海拔高度的热量条件有差异,导致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 故选:C. 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2~43. 略 ‎44. 本题考查地理要素的演变过程。生物的演变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5~46. 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南岛地形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所以铁路主要为环岛分布,是受地形因素影响的,D对,ABC错。故选D。 ‎ 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甲聚落处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稠密,聚落规模较大,空间分布集中,人口较多,有可能成为城市,①错,③对;乙聚落处于山区,规模小,分布分散,人口少,②对,④错。结合选项,A对,BCD错。故选A。‎ ‎47.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燃冰属非可再生资源,潮汐能、风能、水能属可再生能源,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故选C。‎ ‎48~50.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根据图分析可知,虚线表示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实线表示环境污染程度,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表现为随时间推移由强变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本题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据图分析可知,虚线表示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实线表示环境污染程度,根据实线的变化分析可知,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污染程度表现为由轻到重再到轻,工业文明时期最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狩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生物资源依赖程度高,A错误;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B正确;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高,C错误;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要求提高,对气候资源依赖程度高,D错误。故选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