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洲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若尔盖高寒沼泽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泥炭主要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湖泊退化后,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在湖底大量积累。近代,部分沼泽已趋于疏干,其原因有 ‎①构造运动 ②气候变化 ③人为改造 ④黄河凌汛 ⑤融雪减少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 若尔盖湿地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并不是 A.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 海拔较高,蒸发量小 C. 植被缺乏,涵养水源能力低 D. 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3. 若尔盖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 B. 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 C. 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 D. 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 ‎1题详解】‎ 若尔盖沼泽位于黄河的上游地区,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河床加深,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水量减少,①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快,水量减少,②正确。人类引水导致水量减少,③正确。该处凌汛不严重,降雪量没有明显减少。‎ ‎【2题详解】‎ 若尔盖沼泽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位于东部季风区;海拔在‎3000m以上,海拔较高,蒸发量小;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C叙述不正确,选C;海拔较高,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3题详解】‎ 牛轭湖是由于平坦地区河道,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曲流的自然裁弯取直而在废弃河道上形成的湖泊,多分布在河流的侵蚀岸,即河流的凹岸边。A、B、D叙述正确。牛轭湖与河流相通,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大。C叙述不正确。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工业机器换人”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近年来,在许多地方的企业出现了“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实施“工业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 A.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B. 城市形象的转换 C. 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5. 纺织企业的哪个部门,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 A. 企业主管 B. 染整加工 C. 工厂会计 D. 市场营销 ‎6. 目前,以下城市急需“工业机器人”的是 A. 北京 B. 拉萨 C. 桂林 D. 东莞 ‎【答案】4. C 5. B 6.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题详解】‎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A、D错误;城市形象的转换与工业机器换人关系不大,B错误;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可能导致用工业机器替代劳动力,C正确。‎ ‎【5题详解】‎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应该是其相对标准化生产环节,只有染整加工为生产环节,B正确。‎ ‎【6题详解】‎ 东莞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发达,劳动力严重短缺,工业机器换人更迫切,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泰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之一,该国有600多万人从事橡胶生产、加工和贸易工作,占全国人口近1/10,92%的橡胶产品供出口。中国是橡胶消费大国之一。据报道,中国某大型电子商务集团打算与泰国合作,搭建橡胶网络交易平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中国相比,泰国橡胶生产的优势是( )‎ A. 劳动力更充足 B. 消费市场更广阔 C. 橡胶收割期更长 D. 机械化水平更高 ‎8. 在橡胶收割时,若市场胶水价格低于一定水平,胶农就会放弃割胶。中国橡胶的弃割成本(胶农弃割时的临界胶价)要高于泰国,其原因是中国( )‎ A. 劳动力成本高 B. 土地成本高 C. 市场供大于求 D. 橡胶质量差 ‎9. 搭建橡胶网络交易平台后,对泰国的好处是( )‎ A. 减少种植总面积 B. 扩大销售量 C. 提高橡胶质量 D. 加快产业升级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区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与中国相比,泰国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所以橡胶树产胶期较长,从而收割期更长,据此分析选C。‎ ‎【8题详解】‎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泰国,工人的工资水平较高,割胶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即劳动力成本高;中国的土地成本不比泰国高,市场也并非供大于求,橡胶质量也不差,据此分析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交易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网络交易扩大市场范围,从而扩大橡胶销售量;搭建橡胶网络交易平台可以扩大销量,刺激扩大种植面积,但不会提高橡胶质量,也不会加快产业升级,据此分析选B。‎ ‎【点睛】‎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五连降”,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5%,但这一比率仍高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既与我国产业结构、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出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图a示意2008-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变化,图b示意2017年中国物流成本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大的产业结构现状是 A.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B. 第二产业比重较小 C. 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D. 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11. 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的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是 A. 服务业分布集中 B. 制造业分布集中 C. 农业生产分布集中 D. 建筑业分布集中 ‎12.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12-2017年连续5年下降,下列属于其原因的是 A. 劳动力成本下降 B. 运输费用下降 C. 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 D. 经济结构优化 ‎【答案】10. D 11. B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产业结构对物流成本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一、二产业属于物质生产,导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大。故D选项正确。‎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空间分布对物流业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工业制造业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各种制造业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产品的消费又是分散的,这样势必导致物流量大、费用高。据此分析选B。‎ ‎【12题详解】‎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物流运输费用逐年上升,劳动力成本也在增加,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积极进展,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连续下降。据此分析选D。‎ ‎【点睛】‎ 我国高铁建设大量采用桥梁替代普速铁路中常见的路基工程,桥梁成为了高铁亮丽的风景线。京津高铁时速 350 千米,桥梁占比达 88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普速铁路的桥梁工程多分布于 A. 平原 B. 峡谷 C. 盆地 D. 高原 ‎14. 平原地区高铁桥梁占比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建设成本 B. 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C. 缩短建设周期 D. 减少暴雨洪涝灾害影响 ‎15.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高铁站选址出现了从远郊到中心城区的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 节省高铁建设土地成本 B. 带动周边商业的转型 C. 向一小时生活圈发展 D. 方便城市居民上下班 ‎【答案】13. B 14. B 15. C ‎【解析】‎ 普連铁路的速度慢,桥梁工程多分布于峡谷地区。平原盆地地形较平坦,一般不需要建桥梁。平原地区高铁桥梁占比高的最主要東因是不与其它交通线中突,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13题详解】‎ 普速铁路的速度慢,桥梁工程多分布于峡谷地区,B对。平原盆地地形较平坦,一般不需要建桥梁,A C错。山区主要是开凿隧面.或修建人字铁路, D错。故选B。‎ ‎【14题详解】‎ 平原地区铁桥梁占比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不与其它交通线中突,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B对。桥梁占比高,增加建设成本,A错。工程量增加,增长建设周期,C错。减少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不是主要原因,D错。故选B。‎ ‎【15题详解】‎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高铁站选址出现了从远郊到中心城区的变化,最主要原因是向一小时生活圈发展,缩短运输时间,C对。中心区地价高,增加高铁建设土地成本. A错。客运为主,不能劳动周边商业的转型,B错。对方便城市居民上下班有影响,不是主要作用,D错。故选C。‎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部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交通 B. 资源 C. 气候 D. 文化 ‎17. 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原料和市场 B. 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 政策和税收优惠 D.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8. 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A. 海运繁荣 B. 产业集聚 C. 科技创新 D. 市场广阔 ‎【答案】16. A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部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水、陆交通便利,A 对。在资源、气候、文化方面,湾区没有明显优势,B、C、D错。‎ ‎【17题详解】‎ 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港口地区,接近原料和市场,便于原料或产品的运输,A错。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不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B错。政策和税收优惠方面与其它沿海地区相同,C错。不如北京、上海等地科技发达、人才众多,D错。‎ ‎【18题详解】‎ 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科技创新,C对。海运繁荣与其它港口差异不大,A错。产业集聚、市场广阔等特点,与其它工业区相似,不是能引领世界的主要原因,B、D错。‎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都市圈(区)或大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读城市群空间拓展的四大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城市群内部 A.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B. 核心城市位于城市群中心 C. 各城市属于同一行政区 D. 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 2016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6.8%,中国城市化即将到来的特点 A. 城市化速度高速增长时期 B. 停止发展质量提升阶段 C. 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群建设 D. 逆城市化乡村建设阶段 ‎21. 全球城市群建设的真实意图在于迎接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其每一次转移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移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日本首先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一大阪为轴线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那时日本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 重化工业 B. 电子信息业 C. 航空产业 D. 纺织食品 ‎【答案】19. D 20. C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中心地理论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A错。核心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位于城市群的中心部位,B错。各城市不一定属于同一行政区,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与南京,C错。城市群内部联系紧密,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D对。故选D。‎ ‎【20题详解】‎ ‎2016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6.8%,中国城市化即将到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群建设阶段,C对。城市化速度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A错。注重质量发展并非是停止发展,B错。逆城市化阶段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D错。故选C。‎ ‎【21题详解】‎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依赖岛国多港湾的优势,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发展了重化工工业,A对。电子信息及航空产业属于高技术指向产业,在20世纪中期并未向东京-大阪地区转移,BC错。纺织食品规模小,主要接近市场布局,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大规模转移,D错。故选A。‎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 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 控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 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23.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A. 旱涝 B. 冻害 C. 高温 D. 大风 ‎24. 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 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 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 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答案】22. B 23. A 24. D ‎【解析】‎ ‎【22题详解】‎ 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抽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作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 ‎【23题详解】‎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与水相关的因素,结合选项选A。‎ ‎【24题详解】‎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体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冰川退缩速率和不同面积冰川退缩速率统计图。‎ ‎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1961年一2012年天山冰川变化的特点 A. 气温越高冰川退缩速率越慢 B. 海拔‎3000m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小 C. 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D. 冰川的退缩速率与面积呈正相关 ‎26. 天山地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明显,影响水储量变化的季节差异 A. 冬季固体水资源储量达到最大值 B. 秋季冰川消融累积达到最大值 C. 流域冰川面积越大径流年际变化越大 D. 冰川急剧退缩加速了山区水储量增加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1961-2012年间,海拔较低处退缩率最大,而海拔低,气温高,所以气温高,退缩率快,A错。海拔‎3000米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大,B错。读图不同面积冰川退缩速率看,面积小变化最大,所以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C对。冰川的退缩速率与面积呈负相关,D错。故选C。‎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区气温降低,降雪率增加,冰川积雪增加,水储量增加。天山受冬季南移西风的影响,降雪率大,所以冰川增加,水储量增加,应在春季达最大值,A错。夏秋季节气温较高,而降雪较少,冰川消融量大,到秋季冰川消融累积达最大值,B对。冰川面积越小,径流变化越大,C错。冰川退缩,山区水储量减少,D错。故选B。‎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下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节气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当处于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时,黄河中下游地区 A. 春雨绵绵 B. 夏日炎炎 C. 秋风瑟瑟 D. 白雪皑皑 ‎28. 当处于一年中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的节气时,北京 A. 日出东北 B. 白昼变短 C. 太阳高度最大 D. 昼短夜长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当处于一年中气温差最小的节气为大暑节气,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值夏日炎炎,故选B。‎ ‎【28题详解】‎ 读图,清明节气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此时为‎4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A对、D错。白昼变长,B错。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C错。故选A。‎ 总部位于“硅谷”的美国苹果公司是世界著名电子企业,于2010年10月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设立生产基地。2016年苹果公司公布的全球76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中国大陆346家、台湾41家、日本126家、美国69家。数据显示,该生产基地生产的智能电子产品约占苹果公司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中国等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铁路交通方便 B. 市场潜力大 C. 研发力量强 D. 生产成本低 ‎30. 与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企业相比,中国大陆零部件供应企业的优势条件是 A. 接近原料地 B. 接近市场 C. 接近研发中心 D. 接近国际航空港 ‎31. 苹果公司的产品想要回归“美国制造”,其难度主要在于美国 A. 产业链不完备 B. 原材料成本高 C. 市场空间狭小 D. 研发能力下降 ‎【答案】29. D 30. B 31. A ‎【解析】‎ ‎【2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本题要注重审题对比分析,关键词是新郑综合保税区和苹果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在这个待定的区域,寻找最佳优势,很明显铁路交通不是苹果在此设立生产基地的必备区位,航空、高速公路等都是苹果公司选择重要运输方式,排除A;研发能力与美国硅谷无法相提并论,排除C项;材料提到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中国等地,很明显市场潜力不能充分支持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排除B;因为郑州处于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广阔,劳动力廉价充足,所以D项正确。‎ ‎【30题详解】‎ 关键在大陆与美国本土企业的对比,很明显C接近研发中心和D接近国际航空港,中国大陆企业不具有明显优势,排除CD;由于零部件的制造不是一件或纪检原料就可以的,成千上万的额零部件要求其材料也是成百上千的,所以排除A;由于苹果公司的零部件供应企业有766家,超过一半在中国,所以与美国相比,这些企业可以更快的将零部件出售给苹果公司,该市场卫零部件的销售市场而不是苹果销售市场,因此选B项。‎ ‎【31题详解】‎ 美国市场较大,科研能力较强,所以排除CD;原料成本不能确定是否在美国更高,排除B;读图分析可知,中国虽然主要承接组装这一环节,但是上游零部件的供应,组装工艺。组装成本等等都是在长期的市场磨合中形成的特定产业链,美国侧重于产品研发、贴牌等高利润环节,要想整条产业链搬回美国,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答案选A。‎ 江苏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间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均衡现象。“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制定了全面提升交通路网的战略规划。‎ 读图是江苏省主要铁路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相对于苏北、苏中地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A. 土地和水热资源更加充足 B.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C. 受上海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大 D. 开发较早,政策更加优惠 ‎33. 江苏省“十三五”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将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 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促进苏南地区快速发展 B. 实现南北联动,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 加强东西联系,减少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别 D. 拉动内需,提升铁路沿线的土地和房产价值 ‎【答案】32. C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材料可知,苏南地区确实水热更充足,对于土地来说,苏北更廉价充足,排除A;南部人口应该多于苏北,但不成为其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江苏,对苏南和苏北的划分是长江,历史上苏北地区靠近中原,开发更早,苏北也是超过苏南的,但是因为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导致苏北衰落,现代主要因长江天堑阻碍了苏北与上海等地交流,并且黄海水浅,不能形成大的港口,所以以对外优势不明显,所以排除D;苏南靠近上海,受上海影响大,因此选C项。‎ ‎【33题详解】‎ 不难发现十三五铁路网确实有铁路连接上海,对推动苏北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是苏南地区经济已经较为发达,铁路修建很难在推动其快速发展,A错误;东西部之间也有铁路规划,但不论南方还是北方,东西方向上差异都不大,江苏主要在南北差异,排除C;铁路的修建对提升沿线土地价格和房产价值有限,排除D项;所以十三五规划的线路有很多都是跨越长江南北的,对推动南北地区的发展帮助很大,故B正确。‎ 点睛: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1)自然条件 ‎ (2)资源条件 ‎ ‎ ‎(3)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条件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要素在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 ‎ (T1)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研究表明,形成山体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另外,山体越大,和周围环境差异越大;山体效应在山体内部比边缘地区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下列山地中,山体效应最显著的是 A. 横断山 B. 恒山 C. 贺兰山 D. 泰山 ‎35. 山体效应的形成,不是因为 A. 地形闭塞,同外界的热交换少 B. 晴天多,光照强 C. 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强 D. 基面高,大气易被加热 ‎36. 与山体效应最吻合的地理分异规律是 A. 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 非地带分异 ‎【答案】34. A 35. C 36. B ‎【解析】‎ ‎【34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 “山体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基面高度、降水和山体的大小。泰山位于我国的山东,华山位于我国的山西,阴山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三个山脉的山体较小,而且降水较少,因此“山体效应”并不强显著,横断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成南北走向,山体高大,而且来自印度样的湿润气流可以进入山谷,降水较多,因此,该山脉的 “山体效应”最为显著,故答案选A。‎ ‎【35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山体内部的气温高于山体外部的气温,主要是由于山体内外热交换较少的原因,A正确;由材料分析可知,山体温度较高是由于山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转换成长波热能的原因,并非大气的保温作用,C错误;晴天多,光照强,山体才容易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正确;而且,基面高,空气稀薄,大气易被加热,D正确。故答案选C。‎ ‎【36题详解】‎ 由山体效应的现象可知,与低地相比,山地的气压、气温和湿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辐射则有所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时有较大的降雨量、在山坡上,多种不同气候带的分布,类似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故答案选B项。‎ ‎【点睛】山体效应:‎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力。巨大山体(山系或高原)创造其周围的气候,在任给定的海拔高度上,隆起地块的表面积越大,山体对其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山体作为突起的热岛,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山体越大,其气候和低地上空的自由大气相比变化也越大。在建立山体和热量平衡间的相互关系时,应考虑其纬度位置,大陆度、云量、风、降水及地表状况。一般来说,较大山体的气候效应类似于大陆度增加,其温度变幅比小山体大。山体越大,植物生长的上限越高,垂直自然带的相应界线也越高。山体效应在山体内部比边缘地区明显,如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森林上限自边缘向内部递升(相同纬度比较),作物种植上限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巨大山体(山系或高原)创造其周围的气候,在任何给定的海拔高度上,隆起地块的表面积越大,山体对其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大。‎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海拔1010--‎-1940米)建设者们50多年来,在“黄沙遮天曰,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 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感人至深。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下图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 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①放苑开垦②掠夺式采伐③过度捕猎 ④发展旅游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8. 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阳坡降水相对较少 B. 阳坡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 阳坡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39. 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常绿阔叶林 B. 热带雨林 C. 灌木 D. 针叶林 ‎【答案】37. A 38. C 39. D ‎【解析】‎ ‎【37题详解】‎ 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④错。故选A。‎ ‎【38题详解】‎ ‎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C对。阳坡蒸发较多,水分条件差,平地土层厚,开垦为耕地,植被破坏更多,A、B错。阳坡是南坡,受冬季风影响,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故选C。‎ ‎【39题详解】‎ 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D对。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阔叶林生长,A、B错。灌木不属于主要树种,C错。故选D。‎ ‎【点睛】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缺乏管理,连年山火也是重要原因。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植被生长条件较好。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度— 75度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130多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0. 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 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生物 D. 人类活动 ‎41.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 A. 气候 B. 植被 C. 水源 D. 土壤 ‎42. 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多样 B. 水稻育种经验丰富 C. 水热条件优越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40. D 41. B 42. D ‎【解析】‎ ‎【40题详解】‎ 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梯田里的红壤由于受人类长期耕作,增施有机肥,形成肥力极高的水稻土,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D。‎ ‎【41题详解】‎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要破坏地表植被,开垦梯田,故首先须改变植被。故选B。‎ ‎【42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当地种植水稻品种达130多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随海拔增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致。故选D。‎ ‎2006 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磨骨玉折扇” 有“苏州雅扇”之称,扇骨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制成的折扇追求“雅文化、精技艺” 的苏式工艺风格,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肢矶禄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已不只是生风用具,更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3. 推测苏扇折扇扇骨的主要原料为 A. 竹子 B. 羽毛 C. 橡胶 D. 芦苇 ‎44. 16 世纪初,中国折扇传入欧洲,葡萄牙、西班牙则以牛按皮、羊羔皮作为扇面,称为皮折扇。 当时扇面由纸变皮的原因可能是 A. 气候潮湿,扇面易损 B. 缺乏优质纸张 C. 文化差异 D. 制扇工艺高超 ‎45. 苏扇“ 雅文化、精技艺” 工艺风格的形成条件是 ‎①制扇历史悠久 ②传统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高 ‎③文化底蕴深厚 ④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43. A 44. B 45. C ‎【解析】‎ ‎【43题详解】‎ 由题目材料“ 苏扇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 制成的折扇可知,竹子作为当地的主要物产最可能成为制扇原料,而芦苇不是当地特色物产, 很多地方都有;橡胶为热带树种;羽毛也不是江南特产。 故选 A。‎ ‎【44题详解】‎ 江南气候也潮湿,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气候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故 A错;当时的欧洲造纸技术 水平较低,制扇的纸张与一般的纸张不同,技术要求 : 高,因此可能造不出来,而皮的韧性更好,两国皮原料 又多,故 B正确;文化差异一直都存在,传入的初期文 化对其的改变还不会太大,该地制扇技艺也不会高 超,故 C、D错。‎ ‎【45题详解】‎ 明清以来,苏州的手工业比较发达,能工 巧匠辈出,但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故②错; 由上题可 知,16 世纪中国折扇就已经传入欧洲,可知制扇历史悠久,①正确; ‎ 苏杭一带文化底蕴深 厚, 为 其 “ 雅 文化”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③正确;河网密布、水运发达与文化、技艺关系不大,故④错。 故选 C。‎ 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北京“ 非首都功能” 的集中承载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6. 疏解北京的“ 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市 A. 服务范围扩大 B. 政治地位下降 C. 城市规模扩大 D. 城市环境改善 ‎47.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 A. 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 B. 根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C. 实现污染物集中化处理 D. 引导三地产业结构趋同化 ‎【答案】46. D 47. A ‎【解析】‎ ‎【46题详解】‎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对于北京的服务范围没有影响,政治地位不会降低,城市规模不会继续扩大,而由于部分有环境污染的企业迁出,会对北京市的城市环境起到改善作用,故选D。‎ ‎【47题详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不能根治发展中的问题,三地在发展过程中会立足自己的特点,分工明确,不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也不可能,故选A。‎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C)。‎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8. 该考察区域 A. 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B. 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 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D. 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49. 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50. 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 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 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 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48. C 49. A 50.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力环流以及具体的应用,需要结合到等值线的判读分析答题。‎ ‎【4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断。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京附近,A错;根据题意,水库三面环山,且图中有‎200米等高线,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北、东南都较高,只有西南较低,B错、C对;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D错。故选C。‎ ‎【4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根据时间为下午3点,陆地和水库因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因此根据热力环流原理,‎ P地应该吹东北风。故选A。‎ ‎【50题详解】‎ 根据上图可以发现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湖陆风向一致,D正确。气温差异较大,但是不能证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也不能成为风速大的理由,A错误;白天应该以谷风为主,B错误;材料无法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山谷风的形成过程。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原水库是指在平原地区利用局部低洼地圈筑围堤形成库容,并从近地或远地引水充灌形成的蓄水调节水库。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干旱的平原地带先后修建了500多座大小水库,但建成后,库区下游地区的许多耕地被迫废弃。近年来,新疆加快了山区水库的兴建工作,山区水库兴建后平原水库的作用降低。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中段,出山口处建有肯斯瓦特水库,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库群。‎ ‎(1)指出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水库群的主要功能,并说明理由。‎ ‎(2)肯斯瓦特水库建成后,分析夹河子水库可能被废弃的原因。‎ ‎【答案】(1)灌溉。理由:地处干旱气候区,降水少,农业生产缺水严重。防洪。理由:夏季,冰川融水或降水量大,多山洪暴发。‎ ‎(2)肯斯瓦特水库位于出山口,海拔较高,气温低,库区水面蒸发量小;夹河子水库位于冲积扇边缘,海拔低,库区水面蒸发量大且渗漏多;肯斯瓦特水库位于夹河子水库上游,大量截流夹河子水库水量的来源。‎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详解】(1)西北地区因为干旱缺水,水库的主要功能是灌溉;该水库位于天山山麓,水量大,兼具防洪功能。‎ ‎(2)主要分析肯斯瓦特水库相对的优势,及其相对位置。肯斯瓦特水库所处位置较夹河子水库高,地处上游,由于肯斯瓦特水库的修建使得夹河子水库缺水,失去水库功能,所以可能废弃。‎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 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答案】(1)水位总体变化大; 5月比较平稳(下降较小或略有下降); 6月至7月初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地表积水干涸。‎ ‎(2)特征:年际变化大,且蓄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影响:湿地退化,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由图可知,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水位总体变化大;5月比较平稳;6月至7月初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地表积水干涸。‎ ‎(2)图中显示,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是年际变化大,且蓄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该变化会导致湿地退化,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被开垦为耕地的可能性增加。‎ ‎5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的特产。沙漠玫瑰耐酷暑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部、西亚以及欧美地区。近年来,于田政府着力打造玫瑰花产业,建设玫瑰花种植园。玫瑰花已成农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下图示意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分析沙漠玫瑰能够在于田大规模广泛种植的原因。‎ ‎【答案】(1)①于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②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③昼夜温差大。‎ ‎(2)土壤:于田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水源: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份的玫瑰花盛产期,气温回升,高山冰雪融水的水量多,水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气候条件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温差、降水等方面。考虑到该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少,因此降水不是其有利条件。因其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突出夏季,热量充足,另外温差大有利于提高其品质。‎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题干明确要求从土壤和水源两方面作答。材料已经对沙漠玫瑰对土壤那个的要求进行阐述,据图发现该地无语沙漠地区,透气性好,适合生长;玫瑰对水源要求较高,材料已经告知对水源需求量大,该地水源发源于昆仑山,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能够为玫瑰生长提供充足水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