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广东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解析版)
广东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高一级期中考试 地 理 一、选择题。 1.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A. 流星 B. 彗星 C. 恒星 D. 行星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大星”、“小星”的特征是自身能发光,且闪烁不定,恒星能自身发光,故判定为恒星,C项正确。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 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和昼夜更替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B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大气层;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与液态水存在无关。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赤道最大约 1670 千米每小时,两极最小为 0。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3.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4. 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5. 关于图中a、b、c、d 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c=d>b 【答案】3. A 4. A 5. C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60°N上则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其应处于中纬度,A项正确。 【4题详解】 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处弯曲为低值,所以a自转线速大,地势高;b线速度小,海拔低,故A项正确。 【5题详解】 考查自转角速度的判读。除了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的角速度均相等,与自转的线速度无关,故C项正确。 【点睛】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5)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2017 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于 8 月 21 日在美国本土上演。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此次日全食发生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7. 当地球某地能观测到日全食时,月球位于(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8. 当地球位于甲处时( ) A. 北京炎热多雨 B.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 广州昼夜等分 D. 上海正午日影年内最短 【答案】6. C 7. A 8.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6题详解】 此次日全食发生在8 月 21 日,在秋分日之前,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应在③处附近,所以本题C 正确。 【7题详解】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应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所以图中a处符合要求,A选项正确。 【8题详解】 当地球位于甲处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京开始进入春季,A错误;南极地区没有出现极昼,B错误;此时全球昼夜平分,C正确;只有当太阳直射点离上海最近的夏至日时,上海正午日影年内才会最短,D错误。 北京时间 2018 年 2 月 16 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美国纽约(西 5 区)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 2 月 15 日 12 时 B. 2 月 16 日 8 时 C. 2 月 15 日 8 时 D. 2 月 15 日 11 时 10. 春节假期期间( ) A. 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 北京昼渐短夜渐长 C. 澳大利亚悉尼日落时间推迟 D. 澳大利亚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答案】9. D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读图知长城站经度约为60°W,为西四区,西四区比东八区位置偏西,时间晚12小时,当北京时间2月19日零点时,西五区为2月18日12时,故A项正确。 【10题详解】 春节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且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故A项错误;北京昼渐长夜渐短,故B项错误;澳大利亚悉尼日落时间提前,故C项错误;直射点向北移动,故澳大利亚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D项正确。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 度,A、B 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此时,B 点的地方时是( ) A. 4 时 B. 8 时 C. 16 时 D. 20 时 12. 此时,B 点位于( ) A. 晨线,昼长 16 小时 B. 昏线,昼长 16 小时 C. 昏线,夜长 16 小时 D. 晨线,夜长 16 小时 【答案】11. D 12. B 【解析】 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图中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所以AB是昏线。A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刻是18点。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正午时间)x2。 【11题详解】 图中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所以AB是昏线,A点的时刻是18点。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B点的经度是90°E。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20时,D对。A、B、C错。 【12题详解】 图中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所以AB是昏线,B点位于昏线上。此时,B点的时刻是20点,即日落时间20点。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正午时间)x2,昼长16小时,B对。A、C、D错。 下图是某观测者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 13. 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 A. 东北、西北 B. 东南、西南 C. 东、西 D. 东北、西南 15. 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 20°N B. 40°N C. 20°S D. 40°S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日出方向与日影方向相反。根据日影方向,判断日出方向,所以①是日出时日影,日出东南方向,A错。④是日落时日影,日落西南方向,D错。②下午时日影,朝向东南,C错。③日影朝向正南,是正午时日影,C对。故选C。 【14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观测地位于南半球,当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选B。 【15题详解】 当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此时正午日影朝正南方向,说明太阳知识点位于该地以北,所以该地纬度在南回归线以南,故选D。 考点:日影方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向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0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 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 800 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 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区域 17.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 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 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答案】16. A 17. C 【解析】 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故选A。 【17题详解】 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明显增大;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极光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两极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选C。 若想“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需要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在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19. 如果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地表开始向下穿越过去,所以先过地壳,然后是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D项正确。 【19题详解】 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遇到液态物质速度迅速减为0;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遇到液态物质,速度先下降,然后再升高,故A项正确;其它三项与这些特征不符,故B、C、D项错误。 【点睛】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 较慢 固体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 乙两( ) A. 纬度相当 B. 海拔相当 C. 距海远近相同 D. 大气透明度相近 21. 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①⑤ B. ②⑦ C. ③⑧ D. ④⑥ 22. 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 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 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 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答案】20. A 21. B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项正确。 【21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热量越丰富;地面辐射量越丰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越多,故B项正确。 【22题详解】 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与④有关,故A项错误;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⑧有关,故B项错误;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与③④有关,故C项正确;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⑥有关,故D项错误。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2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散射具有选择性,散射的主要是蓝、紫光,所以天空呈现蓝色,A 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B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不是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C、D错。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 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5.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故A项正确。 【25题详解】 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B项正确。 【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26.能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巴山属于谷地地形,夜晚山顶海拔高气温降得快,冷却比较快,谷地气温相对较高,气流就会从山上,流到山谷,谷底气流上升,随着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B正确。 【考点定位】 【知识拓展】 2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有一定的变动,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详解】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图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则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中纬西风为西北风,风向错误,B错误;C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向南移,且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C正确;D图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两侧,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纬度变化判断南北半球,结合纬度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并结合题干信息即可回答。 28.欧洲西部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总发电量的 1/5 来自风能。假设右图是丹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翼的主要朝向为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欧洲西部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全年盛行西南风,故风力发电机风翼的主要朝向为西南方向,D项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 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29. 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为夜晚 B. 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 ②地为阴雨天气 D. ③地气温高于②地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可知,图中①地为陆地,等压线向低处凹,②地为湖泊,等压线向高处凸,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①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因此风向是由湖泊压流向陆地,北半球向右偏转,结合方向标判断,风向为东北风,旗帜飘向西南方向运动。故答案选B项。 【30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该时应该为冬季或者晚上的温度分布状况,A错误;①为低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B错误;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错误;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故可判断③地气温高于②地,D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天气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31.关于亚洲季风和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形成季风的原因只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是造成南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C. 我国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D. 在夏季风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 【答案】B 【解析】 【详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故A项正确;南亚水旱灾害的形成与西南季风的强弱进退有关,故B项正确;我国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C项错误;在夏季风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北涝南旱,故D项错误。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能正确表示③处的风向是 A. B. C. D. 33. 常年受到①处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34. 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成因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2. A 33. A 34. B 【解析】 【3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③处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位置,盛行西南风,故风向为西南风,A项正确。故选A。 【33题详解】 ①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影响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故A项正确;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故B项错误;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盛行西风有关,故C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故D项错误。 【34题详解】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有关;图中②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表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故B项正确。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年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35. 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6. 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 ③为亚带季风气候 D. ④为地中海气候 38. 气候类型④的分布规律是( ) A. 30º-40º 大陆的东岸 B. 30º-40º 大陆的西岸 C. 40º-60º 大陆的西岸 D. 20º-30 大陆的东岸 【答案】35. B 36. D 37. D 38. B 【解析】 【35题详解】 根据最低气温大于15°C,可以判读为热带地区;据图可知,①③最低气温高于15°C,说明为热带地区,故B项正确。 【36题详解】 南半球7月份气温最低,1月份气温最高,根据该特点可知,④为南半球,故D项正确。 【37题详解】 根据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从气温看是热带地区,年雨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故A项错误;②1月平均气温0°以下,7月平均气温18°以上,为温带地区,夏雨型,温带季风气候,故B项错误;③气温看热带地区,夏雨型,且从5月到6月降水没有突变,因此是热带草原气候,故C项错误;④雨热不同期,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故D项正确。 【38题详解】 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特征可知,该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为南北纬30º-40º 大陆的西岸,故B项正确。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第一步: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最冷月气温 >15℃ 0℃~15℃ <0℃ 最热月<5℃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 极地气候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气候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热带雨林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草原 雨旱两季,>1500mm 热带季风 全年很少,<250mm 热带沙漠 亚热带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地中海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温带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温带季风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 读“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完成下列各题。 39. A、B 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 A 是高气压,B 是低气压 B. A 是低气压,B 是高气压 C. A、B 都是高气压 D. A、B 都是低气压 40. 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1000、1008、1016、1024、1036,那么等压线①和⑤的气压值 分 别 是 A. 1024、1036 B. 1000、1036 C. 1016、1008 D. 1000、1008 【答案】39. A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图中气压为“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说明此时亚洲为高压,太平洋为低压,故A为高压,B为低压,A项正确。 【40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A为高压,B为低压,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6,则①为1000百帕,②为10008百帕,③为1016百帕,④为1024百帕,⑤为1032百帕,故B项正确。 甲、乙两图中箭头分别表示该地某季节风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1. 有关甲乙两图所示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南半球冬季时,图甲中所示风向正确 B. 两图所示风的成因相同 C. 两图所示风向盛行时间基本相同 D. 两图所示风的性质一致 42. 当图乙中所示风向盛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澳大利亚北部正值雨季,而西南部降水较少 B. 日本西岸较东岸降水少 C. 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D. 美国南部飓风盛行 【答案】41. C 42. A 【解析】 【41题详解】 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偏,从而形成西北风,故A项错误;甲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成,乙位于东亚,西北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B项错误;南半球夏季即北半球为冬季,季节相同,故C项正确;甲图的西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暖湿气流;乙图的西北风来自较高纬度的陆地气候干冷,故D项错误。 【42题详解】 当乙图盛行西北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的北部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故A项正确;日本西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岸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B项错误;此时为冬季,华北地区为冬小麦的生长季节,故C项错误;飓风出现多在夏秋季节,故D项错误。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 12 小时和未来 48 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 4 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 年 3 月 16 日 17 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3.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值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4.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 气温:暖—冷—暖 B. 气压:低—高—低 C. 降雨:晴—雨—睛 D. 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答案】43. A 44. D 【解析】 【43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结合生活常识,应该知道天气晴好,适宜洗车,雨雪天气,洗车后很快就会变脏,而不适宜洗车,所以指数低应对应晴朗天气,指数越高,该地降水概率越大。根据图中气压形式可以看出,①处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适宜洗车,A对。而②处在冷锋锋后,③处在冷锋锋前、即将受到冷锋影响,④处位于暖锋锋前,都容易出现雨雪天气。 【44题详解】 结合第1题的分析,②为冷锋锋后,受冷气团影响,多阴雨天气。③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此时是晴天。④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影响,是连阴雨天气。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气温:低-高-低,A错;气压:高-低-高,B错;降雨:雨-晴-雨,C错。根据风向的画法可知,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D对,选D。 【点睛】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降水区的位置 (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45.下列能正确反映昆明准静止锋剖面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昆明准静止锋是一个在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昆明一侧为暖空气,贵阳一侧为冷空气,昆明地势较高,贵阳地势较低,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该特征,故B、C、D项错误。 二、综合题 46.下图为“2016 年 11 月 7 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答案】(1)偏北风; 南京风力较大; 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冷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为背景,考查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天气系统及其天气,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再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可画出风向为偏北风;根据等压线密集状况可以比较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的风力大,故南京的风力较大。 (2))雨区的位置在锋线的北侧(冷气团一侧),北侧的等压线密,风速大,表明冷气团主动,再结合此时为11月份,表明图中锋面应为冷锋,故长江中下游将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后的天气变化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