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甲在丁的什么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2. 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2cm,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180000000 B. 1:900000000‎ C. 1:1800000000 D. 1:90000000‎ ‎【答案】1. B 2. D ‎【解析】(1)构建经纬网,甲的地理坐标是(30°N,70°W),丁的地理坐标是(60°N,106°W),甲在丁的东南方向。(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2.22cm,实地距离为36°×111KM/度×cos60°,可以算出比例尺为1:90000000。‎ ‎3. 若图为等高线示意图(aO,A错;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河流左岸冲刷严重,B错;图中P所在经线与晨昏线垂直,应为0:00,Q所在经线应为日界线,由此可判断MO为晨线,NO为昏线,D错。选C正确。‎ ‎22. 图中P所在经线与晨昏线垂直,为0:00,Q所在经线应为日界线即180°经线;PQ相差120°,Q的地方时应为16:00;N为昏线,为18:00;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图示时刻,再过8小时,Q为0:00,则全球为同一日期。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若图中只有一地位于南半球,则位于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4.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点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 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答案】23. CD 24. AD ‎【解析】‎ ‎23. 图示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甲地昼长、夜长是12小时,位于赤道上,A错。若图中只有一地位于南半球,则其昼夜长短与另外两地相反,图中乙地昼长大于12小时,丙、丁两地昼长小于12小时,乙地在南半球,B错。位于北半球的是丙、丁两地,C、D对。‎ ‎24.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赤道上,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点,A对。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B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二次最大值,即直射,C错。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D对。‎ 点睛:赤道上昼夜等长,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点,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两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反。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该“环境变迁”可能是 A. 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 火山、地震频发 C. 荒漠化日趋严重 D. 全球温室效应 ‎26. 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 A. 增加粮食产量 B. 减少滩涂面积 C. 不利于航海 D. 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25. AD 26. BD ‎【解析】‎ ‎25. 读图,该“环境变迁”分布范围广,是全球性问题。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A对。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在板块内部出现的可能性小,B错。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或西部沿海,大陆东部季风区或雨林区很少出现,C错。可能是全球温室效应影响,D对。‎ ‎26. 结合上题分析,该“环境变迁”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海面上升,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减少滩涂面积,B对。减少粮食产量,A错。海面上升,原来的航道变深,有利于航海,C错。港口陆域面积减小,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D对。‎ 点睛:该“环境变迁”分布范围广,是全球性问题。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可能是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海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减少滩涂面积。港口陆域面积减小,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 读广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 ‎(1)判读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本区地形类型属__________。(2)c处东西两坡形状有何差异?‎ 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陡崖相对高度不可能是_______,‎ A.35m  B.45m  C.55m  D.65m ‎(4)①②③④的小河中,位置明显不正确的是_______;水流最急的是______;干流流向是___________。‎ ‎(5)计划建了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选在A、B、C中的_______处(不考虑地质构造),因为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P处是一座火山,请你从图中读出支持其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本区宜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 A.种植业  B.放牧业 C.林业 D.水产养殖业 ‎【答案】(1)山脊 山顶 鞍部 丘陵 (2)凸坡,上缓下陡;凹坡,上陡下缓 ‎(3)A (4)④ ③ 自西北向东南 ‎(5)A ①峡谷,坝短,工程量小;②盆地状谷地,易蓄水;③淹没的居民点和耕地少,节省投资 (6)山顶上有一洼地,可能是火山口 (7)C ‎【解析】整体分析:东坡等高线上缓下陡,是凸坡。西坡等高线上陡下缓,是凹坡。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2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计算相对高差。峡谷地形处建大坝短,工程量小,蓄水量大,淹没的居民点和耕地少,节省投资。‎ ‎(1)图示地形部位名称,a是山脊,b是山顶,c鞍部。本区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地形起伏较大,地形类型属丘陵。‎ ‎(2)根据等高线分布,c处东西两坡形状不同,东坡是凸坡,等高线上缓下陡。西坡是凹坡,等高线上陡下缓。‎ ‎(3)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20米,相对高差的范围是40-8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可能是35米,A不可能。B、C、D可能。‎ ‎(4)①②③④的小河中,位置明显不正确的是④,小河只出现在山谷中,由高向低处流。水流最急的是③,该处等高线最密集;图示小河的干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5)计划建了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选在A、B、C中的A处。不考虑地质构造因素,A处是峡谷地形,建大坝短,工程量小。大坝内是盆地状谷地,易蓄水,蓄水量大。淹没的居民点和耕地少,节省投资。B处蓄水量小,工程量大。C处淹没居民点多。‎ ‎(6)有人认为P处是一座火山,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变化,P处山顶上有一洼地,可能是火山口,火山喷发后堵塞形成。‎ ‎(7)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本区是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宜大力发展林业,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C对。发展种植业、放牧业会破坏植被,不利于水土保持,A、B错。该地位于广西,气温高。发展水产养殖业,宜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生态改善,D错。‎ ‎28.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N四点:‎ ‎①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线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_______(东或西)偏转。‎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 ‎(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6)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7)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上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答案】(1)30° 23小时56分4秒  (2)A=B=C>N C>A=B>N ‎ ‎(3)晨线 东 (4)16时 8时  (5)A ‎(6)160°E~180°~30°W (7)6 18‎ ‎【解析】(1)A的纬度是30°,北极星的倾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1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即A=B=C>N;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C>A=B>N。‎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可判断NCS线为晨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东偏。‎ ‎(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表示太阳直射赤道,即春、秋分日的光照图。此时晨线NCS线上的时间为6时,图示经线间距是30°,相差2小时;可知0°经线时间(即国际标准时)为8时,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 ‎(5)北京时间为16时,0:00在120°W,是新一天的开始,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20°W向东到180°经线,占全球的5/6(一半多)。‎ ‎(6)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60°E;赤道上黑夜的经度范围为:150°E 向东到30°W,即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160°E~180°~30°W。‎ ‎(7)二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地均日出6时,日落18时。‎ 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及地球运动的知识。北极星的倾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恒星日就是以恒星为参照,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表示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地均日出6时,日落18时。‎ ‎29. 2017年6月29日到7月13日是我国第六个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 ‎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大米污染事件。‎ ‎(1)A、B、C三地区人均耕地水平最高的是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该地区农业生态问题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图中信息看,A地区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 ,C地区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黑点密集地区大米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___ ,大米被污染还与 、‎ ‎ 等环节有关。‎ ‎(4)针对大米被污染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其主要手段有 、 和 ‎ ______________ 等。‎ ‎【答案】(1)B 地广人稀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 ‎(2)当地粮食产量不足或供不应求 水资源短缺 ‎(3)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化肥农药使用,污水灌溉,包装材料,加工过程 ‎(4)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等 ‎【解析】(1)A、B、C三地区人均耕地水平最高的是B,原因是位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解决该地区农业生态问题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等。‎ ‎(2)从图中信息看,A地区位于广东省,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当地粮食产量不足或供不应求,C地区位于西北地区,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3)图中黑点密集地区是江南丘陵地区,大米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排放污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大米被污染还与化肥农药使用,污水灌溉,包装材料,加工过程等环节有关。‎ ‎(4)针对大米被污染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其主要手段有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规,禁止不达标排放。经济手段,处罚并限令停产改造。技术手段,革新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等。‎ ‎3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右图为扎龙湿地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统计图 ‎(1)分析扎龙湿地的成因 ‎ ‎(2)根据材料二,分析引起东北某地1990年以后湿地面积发生变化的自然原因。简述这种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答案】(1)地势低,水源充足;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埋藏浅 ‎(2)9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导致湿地面积缩小。‎ 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3)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④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解析】(1)湿地的成因主要从地势、水源、蒸发、冻土、下渗、排水条件等分析。扎龙湿地的成因是地势低,排水不畅,水源充足。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埋藏浅,导致地表常年积水。‎ ‎(2)根据图中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曲线,9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结合湿地的主要功能分析,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等。‎ ‎(3)结合湿地功能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有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31. 材料一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2年3月图中A城长江段刀鱼产量明显少于往年同期水平,原因主要是 、 。‎ ‎(2)2012年4月20日在图中B湖也发现了大量活化石江豚死亡,请分析一下保护江豚、刀鱼的措施?‎ ‎(3)2014年青奥会将在图中A城举行,但A城目前PM2.5超标严重,那么,PM2.5主要来源于 、 。‎ ‎(4)图中C城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沉降和水质恶化,问如何才能防止地面沉降?‎ ‎【答案】(1)水污染严重 过度捕捞 气温较常年偏低 ‎ ‎(2)建立自然保护区 治理污染达标排放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 禁止乱捕乱杀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汽车尾气的任意排放 工交建设的扬尘和农民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 ‎ ‎(4)人工回灌 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加大资金的投入 加强监测和预报 3‎ ‎【解析】试题分析:‎ ‎(1)2012年3月图中A城长江段刀鱼产量明显少于往年同期水平主要是因为气温较常年偏低、水污染严重、过度捕捞造成的。‎ ‎(2)B湖为洞庭湖,面对刀鱼产量减少、大量活化石江豚死亡的问题,保护江豚、刀鱼可采取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污染达标排放;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禁止乱捕乱杀;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等。‎ ‎(3)A城为南京,2014年举行青奥会,PM ‎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任意排放、工交建设的扬尘和农民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 ‎(4)C城为上海,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沉降和水质恶化,解决的措施:人工回灌、限制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监测和预报等。‎ 考点:主要考查了刀鱼、江豚死亡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可入肺颗粒物的成因、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长江流域图和PM 2.5的定义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刀鱼、江豚死亡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可入肺颗粒物的成因、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