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4月份阶段性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道选择题60分) 1.读下面两个岛屿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 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 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 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两地纬度数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通过经度差比较地面跨度,再推导比例尺,同样图中的距离甲比乙小,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大,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小,AB错误;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低纬度,C错;联系经度可推导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D正确。 【考点定位】比例尺和经纬度 下图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 图中①②两区域( ) A. 面积大小相同 B. 东西方向长度相同 C. 南北方向长度相同 D. ①区域比例尺大于②区域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地距离小于15000千米 B. 丙的自转速度大于丁 C. 由甲到丙最短航向为东南 D. 由乙到丁最短航向为先东北在东南 【答案】2. C 3. A 【解析】 【分析】 本体组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2题详解】 该经纬网图南北方向纬度间距均等,纬度差相同实际距离相同,故①②两区域南北方向长度相同,C正确。但东西方向纬度越高,实际距离越短, 所以实际面积①大于②,比例尺①小于②。 【3题详解】 甲、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最短距离为跨大圆120°的劣弧弧长,按111km/1°计算,甲、丙两地距离约13320千米;故A正确;丙经纬度为(0°,135ºW),自转线速度比丁大,但角速度一样,故B错。由甲到丙最短航向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故C错;由乙到丁最短路线为大圆劣弧段,应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故D错。 【点睛】要明确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工业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 图示最大高差约为400m B. 图中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 甲、乙之间的温差可能为0.9℃ D. 途中河流流向先向南后向西南 5. 该市拟在图示地区发展“工业梯田”的建设,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4. D 5.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4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等高线的等高距为20米,图示最低点的海拔高度为100-120米之间,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460-480米,图示地形区的高差为340-380米之间,最大高差接近380米,A错;由图示可知,等高线的数值多在200-500之间,等高线较密集,为低山丘陵地形,B错;由图示分析可知,甲地海拔为260-28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380-400米,100-140米之间,根据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计算,两地温差小于0.9℃,C错; 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和河流的流向正好相反,结合图示方向标可以判断流向为先向南后向西南,D正确。 【5题详解】 工业梯田主可以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成本,但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防御水文地质灾害,读图分析可知,②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多发地质灾害,③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易导致水源的污染,④地附近有陡崖不利于安全生产,乙地为缓坡,适合修建工业梯田,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该区域修水库,b点会被淹没 B. 从甲点可以看到乙点 C. 图中最大高度差是800米 D. 从c点看不到a点 7. 图中MN剖面线对应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区域,若在该区域修水库,应利于南部的盆地地形,a点会被淹没,A错。甲点和乙点间有山脊阻挡,从甲点不能看到乙点,B错。根据等高线,图中最高点海拔1400-1600米,最低点海拔200-400米,高差范围是1000-1400米,最大高度差是1399米,C错。有山脊阻挡,从c点看不到a点,D对。 【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MN剖面线,从M到N,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的剖面图是图C,C对。其它剖面图与实际海拔高度变化不符合,A、B、D错。 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以4 km/h的速度步行于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下图)。读图完下列各题。 8. 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利用凸面镜可看到对面来车,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 ) A. 进入时步行最省力 B. 以下坡路段为主 C. 途中起伏不到40米 D. 离开时身影在右前方 【答案】8. A 9. C 【解析】 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山脊处,公路的外侧。暑假期间,日出东北方向,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结合指向标,应是从图示右侧进入。 8题详解】 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山脊处,公路的外侧。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甲位于山脊处,且在公路的外侧,A对。乙位于公路内侧,B错。丙、丁位于山谷处,C、D错。 【9题详解】 暑假期间,日出东北方向,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结合指向标,应是从图示右侧进入。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进入时是爬坡路段,步行最费力,A错。以上坡路段为主,B错。图示等高距是10米,上坡路段穿过两条等高线,途中起伏不到40米,C对。没有离开时间,不能判断身影在右前方,D错。 一次考试过后,高三的小明难得休息一天。早上起来,小明在QQ群里晒刚拍摄的哈尔滨日出的照片,马上看到了北京的一位好友说:好巧呀,我也正在家里拍日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问题。 10. 根据材料的信息,小明的这次考试应该是( ) A. 哈尔滨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 B. 哈尔滨市高三12月月考 C. 哈尔滨市高三4月模考 D.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1. 小明拍摄日出时,镜头应该是对着( ) A. 正东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正北方向 【答案】10. B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只要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西安和其西南方向的汉中同时日出,说明两地均位于晨线上,晨线为东北-西南方向,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4月、6月和8月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北半球,而12月月考太阳位于南半球,B正确。 【11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小明拍摄日出时,为北半球日出时刻,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方向为东南,所以镜头应对着东南,C正确。 【点睛】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和时间与当地当时的昼夜长短有关: 1. 昼长夜短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北(北半球)、东偏南(南半球);日落方位为西偏北(北半球)、西偏南(南半球)。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6时以前,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18时以后。 2. 昼短夜长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南(北半球)、东偏北(南半球);日落方位为西偏南(北半球)、西偏北(南半球)。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6时以后,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18时以前。3.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图中阴影部分与全球其他部分的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为7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B点所在经线是( ) A. 45°E B. 90°E C. 90°W D. 135°W 13. 此时( ) A. 南极圈及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B. 太阳直射点北移 C. 甲地夜长为6小时 D.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答案】12. D 1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图巾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说明甲点与B点所在的经线一个是180°经线(国际日界线),一个是地方时为O时的经线,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说明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A点位于赤道,时刻是6时或18时。图中所示甲与B经度间隔是45°,所以A与B经度间隔为90。,相差6个小时,A与甲间隔45°,相差3个小时。若A是6时,则甲为9时,B为12时,没有0时的经线,不成立。所以A只能是18时,AB为昏线。此时甲为21时,B为24时,即O时。与题中所给条件相符。由此分析,甲为180。经线,此时时间是21时,可以求出B点所在经线为135°W。故选D。 【1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甲地21时日落,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昼长是18小时,夜长为6小时,70°S以南出现极昼,其他两项难以确定。故选C。 【考点定位】日期判断及时间计算 14.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 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 【详解】从河流的沉积物的位置,我也可以判断该河流东岸受到侵蚀,说明这一地区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该河位于南半球。可以排除北美洲,400S纬线不通过亚洲和非洲大陆,可以排除亚洲和非洲,D正确。 【点睛】通过地转偏向力可以确定南北半球是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区时2016年8月5日20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W,22°54′S)马拉松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Q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回答下列各题。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 B. 此日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 C. 直射点的坐标是(165°W,12°N) D. Q地的地方时是24点 16. 奥运会期间P点的昼夜变化是 ( ) A. 昼长夜短,昼渐短 B. 昼短夜长,昼渐长 C. 昼长夜短,昼渐长 D. 昼短夜长,昼渐短 17. 与北京时间日期相同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 ) A. 7/8 B. 1/4 C. 11/24 D. 13/24 【答案】15. C 16. B 17.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时间、经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昼长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15题详解】 图示Q点恰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可判断Q点所在经线为12:00,此日Q点正处于极夜,AD错误。此日里约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90 - 22°54′30〃12=55°,B错误。里约热内卢(43°11′47〃W, 22°54′30〃S)8月5日20时,Q点在里约热内卢的西边,两地时间相差8小时,相差120°,Q的经度165°W,纬度为90°-78°=12°,直射点的坐标是(165°W,12°N),C正确。 【16题详解】 奥运会期间是8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图中P在南半球,P点昼短夜长,昼渐长,C正确。 【17题详解】 图示Q地方时为12时,Q的经度165°W,0点经线为15°E,与北京时间日期相同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是165/360=11/24,C正确。 【点睛】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切点,切点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线度数。图示极地区为夜半球,所以该切点所在纬线是极夜现象,切点的时刻是正午12点。根据材料中时间计算出经度。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时间,根据材料中日期,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析昼长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有关甲、乙两地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 B. 乙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C. 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D. 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19. 图示时期( )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减后增 C. 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D. 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据题干知,该图为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该日期为太阳直射半球且向南移动时期,据题可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有最大90°时,说明乙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为南半球热带地区,BCD均错误;甲地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减小,至冬至日为最小,后开始变大,可判断甲位于北半球温带,A正确。故选A。 【19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增后减,B错误;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C正确;乙地白昼时长先延长后缩短,D错误。故选C。 20.拉萨一年中8月份的日照时数最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 B. 昼夜长短 C. 天气状况 D. 植被覆盖 【答案】C 【解析】 拉萨是季风气候,8月降水较多,日照时数短,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C正确;太阳高度影响日照强度,不影响日照时数;8月拉萨昼长夜短;植被覆盖率不影响日照时数。 21.晴朗无风的夜晚,易形成辐射逆温。下图中,回答下题,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上午 B. 正午 C. 傍晚 D. 日出前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由材料可知,辐射逆温主要是由于夜晚的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使得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而形成.可推知逆温最强时即为地面降温最强之时(即日出前后),此后地面逐渐升温,逆温现象逐渐减弱并由地面向高空方向消失,直至午后完全恢复.而c显示逆温现象尚存,但近地面气温已经恢复正常,可知在日出之后、午后之前,即上午.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下面左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面右图中的( ) A. ① B. ⑦ C. ③ D. ⑤ 23.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主要原因是( )。 A. ①强,②强 B. ②强,③弱 C. ④强,⑤强 D. ①强,③弱 【答案】22. B 23.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层的作用,月球温差大的原因。 【22题详解】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即太阳辐射,B正确。 【23题详解】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①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③大气逆辐射,气温低,D正确。 【点睛】根据示意图和图中数据的,明确数字代表的含义,通过图中数据分析结合,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能力。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5. 当塑料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24. B 25. A 【解析】 【分析】 蔬菜大棚主要运用了保温作用的原理,即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故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密闭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空气对流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另外可以有效的保持大棚内的大气的温度湿度和土壤中的水分等. 【24题详解】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光照强度是跟太阳辐射强度有关,大棚无法提高光照强度,B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不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D不符合题意. 【25题详解】 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大气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大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A图.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迁移.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 与成都相比,拉萨( ) A. 白天大气辐射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 白天太阳辐射强 D. 夜晚地面辐射强 27.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 纬度差异较大 B. 经度差异较大 C. 地面状况不同 D. 人类活动差异大 【答案】26. C 27. C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所以C正确。 【27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地面状况不同,所以C正确。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28. 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海拔 29.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香山 D. 红叶谷 【答案】28. D 29. D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8题详解】 10月份九寨沟海拔高,温度低,可在九寨沟观赏到红叶;庐山相对海拔较低,热量较高,在10月份不能观赏到红叶,故选D。 【29题详解】 越往北温度越低;据题干知图示阴影是10月份的最佳观赏区,则9月份的最佳观赏区应在阴影以北,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30. 图中ABC三点气压P相比较( ) A. PA>PC>PB B. P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