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05 中国分区地理(A卷)-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区域地理)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下图为 “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 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 1.D 2.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西北地区多内流河,其主要补给是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 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答案】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5.导致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大气环流 6.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树种较丰富的根本原因是③地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答案】 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林区树种丰富的原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8.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 A. 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D. 河流流量增大 【答案】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知识拓展】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如图)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 B.煤、天然气和石油 C.天然气、石油和煤 D.石油、天然气和煤 10.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山西、黑龙江、新疆 B.黑龙江、山西、新疆 C.黑龙江、新疆、山西 D.新疆、山西、黑龙江 【答案】 9.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读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图中数字顺时针依次为①~⑧,回答以下问题。 11.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太原——秦 B. ③——武汉——鄂 C. ⑤——重庆——渝 D. ⑦——宁夏——宁 12.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 B. ④是我国西部省份,为五大直辖市之一 C. 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 D. ⑧省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 【答案】 11.B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中国行政区划及自然地理特征。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从综合指数排名看,珠三角位于第一,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虽拥有众多独特优势,综合排名垫底。可实际上京津的人均GDP直逼10万元,河北人均GDP只有3万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一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下列不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的是 A.全国政治中心、两大直辖市 B.智力资源密集 C.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度国际化 14.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拥有众多优势,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后两者,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京津与冀,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B.京津冀城市群各城之间交通不够“高效便捷” C.京津冀主要城市产业联系强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D.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城市间恶性竞争 【答案】 13.C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及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完成下题。 15.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A.绥德 B.西安 C.商洛 D.汉中 16.双水村所在地区可 A.利用坚硬的岩石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 B.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 D.利用年温差小的特点发展优质水果种植 【答案】 15.A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治理。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7.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 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 【答案】 17.C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17.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区是我国的江淮地区,涵盖了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旱灾害频发,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因此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较高。 18.乙地区为青藏高原, 无人区面积广大,故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均低;丙地区为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自然要素的变化大,致灾指数高。 考点: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 下图所示龙江特大桥是滇西边境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是西南丝绸古道上新添的一道彩虹。大桥全长2470 多米、桥面宽33.5 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 米,主跨约1200 米,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边城腾冲,横跨龙川江。经过近5 年建设,这座应用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的亚洲山区跨度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于2016 年4 月建成通车。据此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19.该大桥犹如“云中之桥”,在5-10 月所在区域多云雾,主要是受 A.贵昆准静止锋控制 B.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 C.南海暖湿气流影响 D.高山阻挡东北季风所致 20.针对大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桥梁设计与建材施用考虑的最大难题是 A.强烈地震防御 B.高原冻土防范 C.河谷洪水防御 D.水土流失防治 21.与“龙江特大桥”陆上通道联系对接的国家是 A.越南 B.尼泊尔 C.缅甸 D.印度 【答案】 19.B 20.A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地桥梁设计建造与建材选用时应考虑该地的地质条件,加大对地震的防御,故答案选A项。 21.根据“一头连着边城腾冲”可知,与其相邻的国家为缅甸,腾冲位于云南的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因此与大桥陆上通道联系对接的国家为缅甸,C正确。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 读两广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2.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其比较优势在于 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C.热量丰富,技术先进 D.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 23.为推动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省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A.西电东送 B.水土保持 C.航道建设 D.劳务输出 【答案】 22.D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区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日照百分率,即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下图是陕西省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24.形成陕西省日照百分率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 25.对图中四地日照百分率高低及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很低,有利于落叶阔叶林的生长 B.②地区较低,有利于地表水土保持 C.③地区较高,有利于河流径流的补给 D.④地区很高,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高 【答案】 24.C 25.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气候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下图) 回答问题。(11分) (1)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请简析原因。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____方向延伸,请分析原因。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请分析原因。 【答案】 (1)据图示信息,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是 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沿纬线延伸)(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或油菜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1分)。 原因: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1分)。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因为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2分)。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 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自西北向东南)距海洋越近(1分)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1分)。 (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1分),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开花日期推迟(1分)。 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示等值线数值,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沿纬线延伸,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或油菜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考点:读图能力,我国不同区域油菜花期等值线分布特点及成因,降水分布特点。 27.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 资料一:云南景观图 分别为少数民族、大理三塔、 路南石林、 雨林野象 资料二:云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偏南的个旧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香格里拉为210~220天。 资料三:三江并流区域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在150公里内排列的山脉和大江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002年云南省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四:云南干旱地区和三江流域图位置图。 (1)读云南地区的景观图。四幅图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从旅游资源多样性方面简述云南为何被称为“七彩云南”____________。(6分) (2)云南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______。云南南部边境地区景洪的无霜期为____(330天以上或者300天以下);“三江”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_________、金沙江。三条河流的流向受_______的影响。(8分) (3)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构成这一地区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4分) (4)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述其干旱频发的原因。(6分) 【答案】 (共6分)(1)路南石林 雨林野象 。(2分)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既有民族风情,古代建筑,历史名城等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像热带雨林,喀斯特地形地貌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4分) (共8分)(2)少 330天以上 澜沧江 地势(每空2分 ) (共6分)(3) 横断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江河山川分布,交通不便,减少了人为的破坏,为动植物资源的生存提供了保证。此地区,垂直地带性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气候类型变化多样,为各种类型的动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6分) (共6分)(4)(1)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旱灾逐渐增加。(2分)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分的存留时间短。云南位于季风区,每年季风的强弱不同,造成每年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大。(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旅游资源、云南气候、垂直地带性差异、干旱灾害。 28.(24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6分)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10分)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8分) 【答案】 (1)①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 ②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 ③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 ④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每点2分,任意答四点得6分) (2)①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②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③劳动力充足;④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⑤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每点2分,任意答四点得10分) (3)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②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③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 ④有利于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⑤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任意答四点得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以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区域间位置等来分析,重点强调甘肃省位置的过渡性即可。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纬度位置:地处亚热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带;区域位置:地处三大高原的结合部,是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要道。 (2)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因素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和多样性, 考点:区域地理位置特点的叙述;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影响。 29.(20分)读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4分)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福建省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 (2)分析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小型水电站所发挥的效益。(8分) 甲地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地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 的区域规划目标。 (3)分析甲地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答案】 (1)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福建省降水主要来看东南季风湿润气流;自东南向西北地势逐渐升高,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增多。(2分) (2)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修建水电站可用来防洪;水库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发电可满足乡村能源需求;减少薪柴需求,利于保持沙土;水库库区可发展水产养殖。(答出4点即可,8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距沿海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广阔;交通与保鲜技术发展;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大力支持等。(答出4点即可,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降水空间分布、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