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份,共6.0分) 环境问题种类繁多,频频发生,让人们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①亚马孙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 ②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 2009年5月,巴西一家能源公司出现事故导致核泄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A. 水体污染越来越重 B. 出现越来越多的难民 C. 热带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 D. 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3.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矛盾? A.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B.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 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图“人工浮岛示意图”, 完成4-5题。 4.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抑制藻类生长 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5. 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 北美五大湖 B. 亚马孙河 C. 太湖 D. 里海 污水指数是水质评价的常用指标,污水指数越高,说明水污染越严重,水质越差。读珠江入海口丰水期污水指数分布图,回答6-7题。 6. 影响Q海域污水指数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洋流 C. 风向 D. 径流 7. 下列有关降低珠江入海口丰水期污水指数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推行清洁生产 B. 提倡开采使用地下水 C. 定期打捞漂浮垃圾 D. 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12月19日6时至12月2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请市民做好健康防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左图为北京市该日PM2.5浓度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 左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 A. 风力强劲 B. 工地扬尘增多 C. 阴雨绵绵 D. 汽车尾气激增 9. 雾霾天气时,右图中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⑤增强 10. 能够正确表示最有利于驱散本次雾霾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据图回答11-12题 11. 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②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水分渗漏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2. 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咸潮 B. 沙尘暴 C. 赤潮 D. 水土流失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右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 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 该区域降水增加 B. 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 该区域蒸发量不变 D. 该区域地下径流增加 14.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封山育林 B. 围湖造田 C. 开发地下水 D. 人工降雨 下图表示撒哈拉沙漠附近牧区的荒漠化过程,图中序号代表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发展,该牧区部分牧民转而从事旅游相关的产业。读图回答15-16题。 15. 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16. 该牧区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意义表现为() A. 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提高 B. 牧场压力减轻,草原质量改善 C. 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改善 D. 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加快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17-18题。 17. 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湿地减少 B. ②-水土流水 C. ③-土地荒漠化 D. ④-森林破坏 18. 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 ②-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C.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 ④-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下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20. 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洪泽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洪泽湖湿地的价值是 A.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 调蓄洪水 C. 维护生物多样性 D. 航运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 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 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 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22.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 水土流失、酸雨 B.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 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 风沙危害、寒潮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 江苏 B. 河北 C. 福建 D. 辽宁 24.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A. 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B.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C. 缩短生产链,提高附加值 D. 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的一些农民到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租地耕种,自2014年末至今约九成种在该地区的粮食返乡回国,这种现象称为“俄粮返乡”。下图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及周边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25-26题。 25.影响黑龙江省农民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租地耕种的根本因素是 A. 位置 B. 气候 C. 市场 D. 地价 26.“俄粮返乡”给黑龙江省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B. 增加原料成本,削弱当地的食品加工业 C. 粮食市场需求减少,不利于农业的科技创新 D.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向“大农业”方向发展 将秸秆粉碎,碎料压块,再将压块填进供热锅炉中,这是齐齐哈尔市引进加拿大技术经改制而成的冬季供热新招,目前这项新技术正在东北三省运行。回答27-28题。 27. 若各地开始供暖的室外气温大致相同,则下列图中四城市供暖期最长的是 A. B. C. D. 28.用秸秆代替燃煤而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A. 降低供热成本 B. 减轻空气污染 C. 促进农民增收 D. 调整能源结构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29-30题。 天津 河北 山东 辽宁 北京 0.393 0.684 0.785 0.528 0.437 0.908 0.938 0.753 天津 — 0.688 0.653 0.519 0.691 0.738 0.678 河北 — — 0.387 0.463 0.519 0.530 山东 — — — 0.546 0.728 29.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山东 B. 河北 C. 天津 D. 辽宁 30.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A. 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B. 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 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 专业化分工进一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甲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乙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图甲 图乙 (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结果,这种环境管理措属于____手段;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32(10分)地面裂缝是指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岩层或土体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此类裂缝在华北平原多见。下图示意华北平原地面裂缝。 从地下水利用的角度说明华北平原地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形成过程。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材料二 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东北三省的经济问题主要呈现“三个衰退” 20~34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 地区 1990年 2010年 下降 东北 9.8% 7.9% 19% 广西 3.41% 3.38% 1% 河南 7.27% 6.68% 8% (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 (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辽河油田第二高中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1. C 2.B 3. B 4. B 5. C 6. D 7. B 8. D 9. D 10. C 11. B 12. A 13. B 14. A 15. C 16. B 17. C 18. B 19. B 20. C 21. D 22. A 23. D 24. B 25. D 26. D 27. C 28. B 29. C 30. D 31.( 14分) (1)行政手段 (1分) 共同性 (1分) (2)冬季(2分) 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每要点2分,共4分,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3)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 (每要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 32. (10分) 产生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2分)。 形成过程:华北平原缺水严重,地下水不断被抽取(2分),(地下水未能及时获得充分补给)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2分),导致(华北平原)地面沉降(2分),破坏了土体的整体性,形成地面裂缝(2分)。 33. (16分) (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 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干预过多,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红利流失严重。(每要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 (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少子老龄化严重。(4分) 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2分) 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 (每要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