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地理 时间:80分钟 (考试范围:地球地图--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单选题 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搬运作用 C.外力作用 D.沉积作用 2、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形成的是( ) A.三角洲、沙丘 B.戈壁、冲积扇 C.冲积平原、三角洲 D.风蚀洼地、黄土沟壑 3、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 ) A.紫外光 B.可见光 C.全部 D.红外光 4、某人从赤道以北40公里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行100公里,则最后回到: 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 C.原出发地以西 D.出发地 5、 如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问题。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D.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6. 关于图中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G是陡崖,A是鞍部 D.CD和EF都是山谷 7.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50°E,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8、右图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A.白天,海风 B.夜晚,海风 C.夜晚,陆风 D.白天,陆风 9、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山顶A 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299米 D.799米、501米 10、读下图所示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与乙图相等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沿EF常常发育河流 D.AB处的坡度比EF处大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 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13~14题。 13.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4.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16.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 C.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地质时期(I→V),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 A.I→III 海退,III→V 海进 B.I→III 海进,III→V 海退 C.I→IV 海退,IV→V 海进 D.I→IV 海进,IV→V 海退 18、能体现石灰岩形成的旅游景观是( ) A.华山悬崖峭壁 B.云南路南石林 C.黄山石猴观海 D.长白山天池 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河岸 B.河岸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处,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乙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20. 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不可能是 A.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B.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C.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D.防御洪涝,人工修堤 21、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2、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23、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C.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2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25、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26、 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水平气流,①④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27、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28、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若阴影部分为3月2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 ) A.2日8时 B.2日16时 C.1日0时 D.1日15时 29、假如国庆节这天全球天气晴朗,则北京时间9点正时,地球上可观察到北极星的范围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为 A.小于四分之一 B.大于四分之一 C.正好一半 D.不能确定 30、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按照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读后回答问题。“天宫一号”发射时,洛杉矶(120°W)的区时是 A.9月28日13时16分 B.9月29日13时16分 C.9月29日5时16分 D.9月30日5时16分 二、综合题: 31、(10分) 图19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地质构造为 ,构造地貌名称为 。甲、乙两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 。(3分) (2)乙处成谷的原因为 2分 乙处在流水溶蚀作用下,最易形成 地貌。(1分) (3) 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 、 (4) 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 (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 ②(早于或晚于)。(2分) 32、 (6分)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2) 图中近地面_________________点是高压区,_________________点是低压区。 (3) 近地面B点吹_________________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33、(14分)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1分),B表示_______(1分),C表示_______(1分),D表示_______(1分)。 (2)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3)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4)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 (1)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_____; a、 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____河段。 (2) 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 ___处。图中最大高差是 。 (3) 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4)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獅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不合理。请你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D C C C A D B A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A B C A C B B B A B B C 31答案:(1)向斜(1分),山地(1分),乙(1分)(2)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1分),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1分)(3)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质,由于水的溶蚀作用,地质不稳定(两点即可得2分);喀斯特(1分)(4)岩浆岩(或侵入岩)(1分),晚于(1分) 32、答案:(1)图略(为逆时针方向运动)(2)C A(3)偏北(西北)(4)陆地 33、 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 甲(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34、答案:(1)由东南流向西北(1分) a(1分)(2)乙(1分) 280m≤H<320m(1分)(3)②合理。(1分)②线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工程量较小;(1分)且可以自流引水。(1分)(4)L线路后半程狮山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1分)P线路全程坡度较小,攀登难度较小。查看更多